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江南古鎮南潯歸來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潯位於浙江湖州市,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江南著名六大古鎮。南潯北面是太湖,東與江蘇省交界,距杭州市僅100公里,乘浙江快客35元,行車約2個小時。

乘在杭州開會之便,自己到杭州汽車北站買了去南潯的車票。借杭寧高速,由南庄兜直奔湖州。在湖州城南向東拐上318國道,再行40分鐘就到了古鎮南潯。








載著我們的浙江快客過了南潯大橋,就看到這樣醒目的標誌




進入南潯老街之前的牌坊




江南六大古鎮之典型景觀


[ 本帖最後由 chujiakang 於 2007-11-4 17:58 編輯 ]
震驚的70碼。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沙發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0:33 | 只看該作者
在導遊帶領下,我們是從老街北部的泰安橋進入老街。

前面的高高的石拱橋名叫「通津橋」:




這座廊橋是三清橋:




在泰安橋旁拍攝南潯水鄉風光:






[ 本帖最後由 chujiakang 於 2007-11-4 18:25 編輯 ]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3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0:39 | 只看該作者
過通津橋就到了東大街。正對著通津橋是一座戲台。東大街上店鋪林立,可以想象當時南潯鎮上的繁華景象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4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0:48 | 只看該作者
為了使網友能夠看得更明白些,這裡先出示南潯老街景點地圖: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5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0:59 | 只看該作者
順著東大街向東走,過了洪濟橋向北拐,到長板橋上就可以看到著名的百間房了:















百間房,也許是現存的、最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建築。明代,浙江湖州南潯鎮一個名叫董份的人科舉考試一路高中,中了舉人又中進士,做官一直做到了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他晚年回到故鄉后,在南潯鎮老運河東西兩岸,建造了100多間門面房屋,叫做「百間房」。

百間房的建築格局,已不同於周庄為代表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典型,這裡的河道更為寬闊,石橋也更加高大了。

現在住在百間房裡的,大都還是南潯古鎮的原住民,只是不知道其中還有多少和當年的董家有關係。

百間房的居民靠沿河修建的雨棚戶戶相連,依舊過著他們忙碌而悠然的日子。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6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1:08 | 只看該作者
在洪濟橋北側橋腳下,有一位女孩在練習寫生。問了一下,是溫州大學的學生。









[ 本帖最後由 chujiakang 於 2007-11-3 01:09 編輯 ]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7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1:16 | 只看該作者
湖筆是湖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孕育、產生於湖州豐蘊的文化環境中。作為文物之邦,湖州為書於竹帛時代的人們貢獻了輝煌燦爛的湖筆文化。湖筆不僅是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湖州文化的驕傲與投影。

      湖州毛筆簡稱"湖筆",是毛筆中的佼佼者,以製作精良、品質優異而享譽海內外,已成為毛筆的代名詞。地處浙江湖州市的善璉鎮,是湖筆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素有"筆都"之稱。小小的善璉,幾乎家家戶戶會制筆,湧現出許多湖筆世家。北京戴月軒、上海楊振華、天津虞永和、杭州邵芝岩等筆庄,都是湖州人開設的,且都以湖筆相標榜。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8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3 01:19 | 只看該作者
湖筆溯源

      善璉制筆業約始自晉代。據清代同治《湖州府志》載:"(善璉)一名善練,……居民制筆最精,蓋自智永僧(隋朝人,名王法極,王羲之七世孫)結庵連溪往來永欣寺,筆工即萃於此。"經過唐宋兩代的發展,湖筆技藝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國的毛筆,起源甚早,而"湖筆"之聞名於世,當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國以宣筆為最有名氣。蘇東坡、柳公權都喜歡用宣州筆;元以後,宣筆逐漸為湖筆所取代,奠定了毛筆之冠的地位,湖筆與徽墨、端硯、宣紙一起被稱為"文房四寶"。據《湖州府志》記載:"元時馮慶科、陸文寶制筆,其鄉習而精之,故湖筆名於世。""湖州馮筆妙無倫,還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揮翰手,不嫌索價如珍珠。"人們願以千金重價求買湖筆,足見其聲譽卓著。

      湖筆的成名,與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有關,他對當地的湖筆製作技藝,十分關心和重視,據《湖州府志》記載:他曾要人替他制筆,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製,要求非常嚴格,這種嚴格的質量要求,一直流傳至今。

工藝特點

      筆料的品種繁多,有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近三百多個品種。以羊毫為例,傳統上只擇取杭嘉湖一帶所產的優質山羊毛,這一帶的羊毫為上品,鋒嫩質凈。筆工們將這些優質筆毛料,按質量等級分類,分出"細光鋒"、"粗光鋒"、黃尖鋒"、白尖鋒""黃蓋鋒"等四十多個品種。每一個品種之下,還有再分出若干小類,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繡花。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污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 被譽為「筆中之冠」。

      湖筆的筆桿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靈峰山下的雞毛竹,它節稀桿直,竹內空隙較小,是製作筆桿的理想原料。

      湖筆純由手工製作,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一支湖筆從原料進口到出廠,一般需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鑲嵌、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從中又可細分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在眾多工序中,以擇料、水盆、結頭、擇筆四道工序要求最高,最為講究,尤其是水盆和擇筆。主要工序由技工專司,選料精細,製作精工,尤其講究鋒穎。製作工匠秉承"精、純、美"的準則,生產出"尖、齊、圓、健"四德齊備的成品湖筆。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製成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的精細和複雜,這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 本帖最後由 chujiakang 於 2007-11-3 01:22 編輯 ]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9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4 12:22 | 只看該作者
過橋,沿河安步當車,河畔風景如畫。各色人文景觀,令人目不暇接。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10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4 12:27 | 只看該作者
從這些遺存,也可以看到昔日南潯商業的繁華。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11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4 12:47 | 只看該作者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12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4 18:57 | 只看該作者
小 蓮 庄


  
小蓮庄,是清光緒年間南潯首富劉鏞(字貫經)的私家園林、家廟及義莊所在,位於南潯鎮南柵萬古橋西,北臨鷓鴣溪,西與嘉業堂藏書樓隔河相望。面積17399平方米。原為劉氏歸櫬暫殯寓園,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在池周補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啟建家廟,歷時四十載,於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湖州蓮花庄,而自名「小蓮庄」。

  園林以荷花池為中心,依地形設山理水,形成內外兩園。

  內園是一座園中園,處於外園的東南角,以山為主體。仿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之意,鑿池栽芰,疊石成山。山道彎彎,半山蒼松,半山紅楓,楓林松徑,山路迴轉,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園與外園以粉牆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內外園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園以荷池為中心,池廣約十畝,沿池點綴亭台樓閣,步移景異,頗具匠心。

  荷池南岸主體建築「退修小榭」,臨池而建,設計精巧,是江南水榭建築的精品。此榭的溪曲廊連「養新德齋」,是主人的書房,因院內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廳」。荷池北岸外側為鷓鴣溪,沿溪疊有假山並植矮竹護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東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門額上的「小蓮庄」三字為著名學者鄭孝胥所書。荷池東岸,原建有「七十二鴛鴦樓」,抗戰時被毀,其南側有百年紫藤,似卧龍參天盤卷,枝葉茂密,伸達五曲橋頂,每到花季,即如紫色的彩帶懸繞於橋頂,美不勝收。

  荷池西岸較高的建築「東升閣」,是座西洋式的樓房,俗稱「小姐樓」。室內用雕花圓柱裝飾,壁爐取暖,窗的外層用百葉窗遮光,為法式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西岸另建有「凈香詩窟」,是主人與文人墨客吟詩酬唱之處。

  荷池西岸長廊的壁間嵌有《紫藤花館藏帖》和《梅花仙館藏真》刻石四十五方,故名「碑刻長廊」。刻石書法真、草、隸、篆各體皆備,刻工精妙,字體遒勁,文采飛揚,與寧海《渤海藏珍》帖石並稱與世。為不使長廊有長而呆板之感,北以橋亭為端,中隔半圓亭,南以扇亭為終,並引接家廟。

  劉氏家廟,是小蓮庄的主要建築群,與園林長廊一牆之隔。家廟始建於1888年,於1897年落成,為劉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廟座北朝南,從南至北依次為照壁、石牌坊、門廳、過廳、正廳和馨德堂等。家廟正廳面闊三開間,明間進深五柱四間,次間進深六柱。正廳明間懸宣統皇帝御賜的「承先睦族」九龍金匾一塊,以示劉家的榮耀。馨德堂在家廟正廳的北側,該堂為樓廳建築,底層面闊三間,周轉卷棚軒廊,樓上四周有寬大的周轉廊,故俗稱「走馬樓」。馨德堂裝飾十分講究,門窗欞心都用硬木雕出鍾、鼎、錢幣等博古紋飾,四周用卵石瓦片花街鋪地。後院樹木參天,湖石疊峰,清靜幽雅。

  在家廟的西側為劉氏義莊,建於1922年,在義莊天井內植有古桂兩株,故名「桂花廳」。后廳為忠孝祠,供奉劉氏十世祖宋侍郎忠公劉漢弼遺像,現為「叔萍獎學金成就展覽館。義莊西側與嘉業堂藏書樓毗鄰,藏書樓東護河旁是劉氏家廟甬道,兩旁植百年古樟,中鋪青石板,愈感幽深肅穆。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13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1-4 19:45 | 只看該作者
南潯地處太湖南岸,江南水鄉,內河航運十分發達。這是東西運河上繁忙的水運船隊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94

帖子

2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2
14
ibrma 發表於 2007-11-22 0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9

帖子

28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8
15
hsieh 發表於 2007-11-24 12:35 | 只看該作者
,很美,比周庄有過之而無不及;內涵豐富,文化氣質更濃,令人嚮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0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