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四要一沒有」看明年台灣大選---為什麼台獨民意總是劫持選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5-17 0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四要一沒有」看明年台灣大選---為什麼台獨民意總是劫持選舉
2007-03-09 01:07:00         何亮亮的博客

陳水扁提出的「四要一沒有」(即「台灣要獨立,台灣要正名,台灣要新憲,台灣要發展;台灣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問題」),是一個台獨宣言,也是一個決意要在兩岸乃至於西太平洋地區挑起危機的信號,而不能視為只是為了選票而玩弄的政治手段。  「本土化」不等同於台獨,但台獨是倚托本土化而持續動作的。民進黨執政之後,以推行本土化為掩護,視內外環境與大氣候的變化,不斷推動台獨,也就是台灣輿論早已指出的「切香腸」戰略,將台獨主張分為幾段不同的「香腸」,以漸行的方式,使台灣逐漸走上獨立之路。  扁當局的司馬昭之心,海內外皆知;為何這一終將導致國土分裂的危險行動,總是能夠在一定範圍得逞,值得分析。  首先是台灣的內部因素。根據台灣歷次的民調和選舉結果,一般都認為台灣的深綠選民,亦即鐵桿的台獨支持者,佔台灣成年人口不超過三成,大部分台灣民眾是希望維持台海現狀,不希望台海局勢失控和緊張的。然而,扁當局卻多次在各種選舉中,一方面玩弄各種權謀(例如三一九槍擊案),攻擊對手,為自己拉票;另一方面就是挑動族群矛盾,挑動本省籍民眾與外省籍民眾之間的矛盾。為什麼扁當局總是能夠利用這一手法,或者說為什麼台獨民意總是能夠戰勝支持維持現狀的民意?為什麼少數人總是能夠「劫持」多數人的民意並造成台獨體現民意的假象?這種情況,在全世界的政治光譜中,是獨一無二的。 「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隨著扁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而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台灣的精英階層則隨資金出走(主要是到中國大陸),留在台灣的草根階層中,恰恰是深綠的票倉,他們收入低,教育水平不高,更談不上國際視野與對台灣所處形勢的深切認識,但是他們有選票,他們有政治熱情,他們會被台獨勢力洗腦,「肚子扁扁也選阿扁」,認為民進黨政權只執政幾年,即使犯錯誤也應該給予改正的機會,因為這是台灣的「本土政權」,更將08年的大選視為「保衛台灣400年來第一個本土政權之戰」。陳水扁正是製造和利用這種本土悲情的高手,他的「四要一沒有」首先是為了滿足這種悲情,這種悲情也因此更加熾熱。把台灣的一切問題都歸咎於中國(大陸),台灣的希望在於獨立,這就是陳水扁政治語言與行動的核心。 如果沒有美國因素,台獨勢力即使不是不堪一擊,也是很難掀起大浪的;陳水扁之所以有恃無恐,當然就是美國長期以來利用台獨勢力制約中國。美國的單邊主義在伊拉克問題上暴露得淋漓盡致,在國際上陷入新的孤立,也顯示了美國無力在中東之外再面對一場大規模的衝突,但不意味著美國就無力在其它地區採取行動。台獨勢力於是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重要籌碼,而且是成本較低、便於利用的籌碼,而台獨勢力當然也深明此理。 在這兩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隨著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台獨勢力認為中國為防止由於台海衝突導致一些國家抵制08年奧運會(我曾經撰文指出此種假設的謬誤),也只能「戒急用忍」,台獨勢力認為如果台灣的民意要求「四要一沒有」,美國最終也將尊重台灣的民意而不會阻擋「四要一沒有」。這種看法如果逐漸為台灣社會所認同,則台灣明年大選的結果如何,也就不難預估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沙發
MH360 發表於 2007-5-17 14:44 | 只看該作者
以漸行的方式,使台灣逐漸走上獨立之路
----
過了08年,算總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98

帖子

8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82
3
公孫睿 發表於 2007-5-17 22:47 | 只看該作者
分析還算透徹,但台獨在三、五年內實現的可能性不高。2008不管是藍馬還是綠謝當選,都沒膽走這一步的。謝的身段應該比扁要柔軟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1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6
4
wuwuwu 發表於 2007-5-18 21:57 | 只看該作者
奧運之前如不開戰,奧運之後更打不起來,因奧運之後大陸國力借奧運之風強力增強,台灣經濟優勢已不復存在,強弱之比明顯,到那時台灣可能主動與大陸溝通,以推動台灣經濟.所以奧運之前是關鍵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22: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