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人為何寬恕了趙承熙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4-27 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人將趙承熙也視為遇難者慰藉]

21日,紀念遇難者的33個一半足球大小的花崗岩悼念碑按照橢圓形被安放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中央廣場上。其中還包括兇手趙承熙的悼念碑。這是因為,他雖然犯下殘忍的罪行,但學校和社會卻沒能對精神有問題的他提供適當的治療和心理諮詢,對此感到遺憾,同時也是為了安慰失去他的家人……

  推薦:[在仇恨扭曲之處播種寬恕][寬恕傷害過自己的人][從一封中國人所寫不出來的書信談起][鬥爭哲學使國人失掉寬恕意識]



  

   「你沒能得到必要的幫助,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感到非常悲哀。希望你家人能儘快得到安慰並恢復平靜。上帝的恩寵……」——巴貝拉

   「今後如果看到像你一樣的孩子,我會對他伸出雙手,給予他勇氣和力量,把他的人生變得更好。」——大衛

   「希望你知道我並沒有太生你的氣,不憎恨你。你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和安慰,對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愛都包含在這裡」——勞拉

   「他也是我們學校的學生,一共有33名學生死亡。應該公平地為所有人的死亡哀悼。」——克里斯-車巴克
  


  寬恕的結果,或許並沒有在現實中獲得回報,但是所有的人都會看到:它在人類的心靈中激起了巨大的迴響。正是這巨大的迴響,釀造著人類的過去、人類的現在,也必將釀造著人類的未來。或許就是有鑒於此,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圖圖大主教才疾呼: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是的——「沒有寬恕,真的就沒有未來!」
   
弗吉尼亞大學校園沒有仇恨

  是的,逝者已矣,生者要面對的,是生者的責任,譴責趙承熙、將他從學校花名冊中刪除,無論做什麼復仇或懲罰,都已經沒有實質意義,而寬容與同情心,卻可以使趙承熙的家人以及與趙承熙熟識的人們獲得精神上的緩解……



在仇恨扭曲之處播種寬恕
  美國人為自己的社會和文化的缺失悲哀、反思、自省。然而他們沒有停留在消極負面的情緒之中。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表明在絕望里他們還有超越的希望。面對邪惡,人的天然反應是以牙還牙,是伸張公義和報仇雪恨,而用寬容和愛心回報邪惡與變態,在仇恨扭曲之處播種寬恕,需要內心何等的勇氣和力量……

寬恕傷害過自己的人
   柯萊瑞家人致盧剛家人的信: 安最相信愛和寬恕。我們在你們悲痛時寫這封信,為的是要分擔你們的悲傷,也盼你們和我們一起祈禱彼此相愛……


  


  作為一種人性假設,中國文化傳統認定:人之初,性本善。既然人性本善,只要堅守和養護就自然可以成聖,倘若由於未能堅守和養護而墮落成為壞人,那也咎由自取,根本不值得「同情」,而只值得「橫眉冷對」、「千夫所指」。仇恨的種子因此而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從一封中國人所寫不出來的書信談起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封最令我感動的書信(指柯萊瑞家人致盧剛家人的信),也是一封中國人所寫不出來的書信。中國最著名的書信集有三:其一是魯迅的《兩地書》、其二是傅雷的《傅雷家書》、其三是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但是與這封書信相比,未免都大為遜色。因此,在這封書信面前,我們必須低下自己的頭顱,也必須向安·柯萊瑞的3位兄弟致敬!……


西方文化傳統意義上的"寬恕"在中國並沒出現


   西方文化傳統意義上的「寬恕」在中國並沒有出現。由孔子的「恕」道發展而來的「寬恕」充其量只是一種綱常倫理的處理法則。因此,寬恕之為寬恕,奉行的完全是有條件的原則(區分敵我)與對等的態度(區分愛恨),所謂「黨同罰異」。寬恕可以寬恕者,這是「黨同」,同時也絕對不寬恕不可寬恕者,這是「罰異」……


什麼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慈悲為懷"


   說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甚至不惜以仇恨立國,也並不過分。依照常理,仇恨只是人類眾多情感中的一種,其餘的還有愛、同情、憐憫、快樂、陶醉、欽羨、妒忌……可是細細回顧一下,我們民族的全部歷史幾乎都與仇恨有關。究其原因,仇恨正是愛的缺席後人們尋求自我肯定的一種替代方式,一種倒錯的情感,一種病態的表達方式,既然無法通過施愛來肯定自己,無法以存在的方式來自己,就必然通過做惡來肯定自己……


中國文化傳統中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一個只懂得恨而不懂得愛的民族,無疑並非以善始,因此也肯定不會以善終。這樣一個民族,只有在開始對「仇恨」二字重新審視並且無條件地拒絕之時,只有在知道了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挽救的之時,只有在意識到了愛的無上高貴之時,它才有資格說:我已經離文明不遠。否則,文明就永遠在這個民族之外。而真正的「寬恕」,恰恰立足於愛……

   

冰火兩重天,馬加爵被執行死刑后



落網消息傳來,學校警方舉杯相慶


馬加爵死刑消息令雲大師生振奮


受害家庭望給兒子一個"瞑目"的理由





   鬥爭哲學的典型表現就是把一類人劃歸為「壞人」,然後對「壞人」進行人格貶損,只要你是「壞人」,便「非我族類」,便不需要當「人」來對待,最後,造成了一種黑白分明的「我們」-「他們」的二元思維。使得「我們」對「他們」,完全喪失了憐憫的習慣、寬恕的意識……


將一類人劃歸為壞人


   「壞」階級成分者和「壞人」之間的區別越來越模糊,以至最後完全消失。一切成分不好者都成了當然的「壞人」,而一切壞人又都是「牛鬼蛇神」。「牛鬼蛇神」成為統稱各種各樣「壞人」的標準語,它既非分析中國社會政治群體區別的概念,也不是法律對罪犯的定義名詞。但正是這樣一種綽號式的比喻說法,卻支配了人們對社會群體矛盾,尤其是「我們」-「他們」關係定位的思維方式……


「壞人」遭受人格貶損並被非人化


   這從對他們的動物化稱呼可以看出,如「牛鬼蛇神」、「變色龍」、「小爬蟲」、「狗崽子」等等。人格貶損和動物化決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名詞運用而已,而是成為支配人際相互看法和對待方式的潛在意識主導。例如,把關押「壞人」的地方稱為「牛棚」,這一名稱往往導致為關押人犯專門尋找陰暗潮濕、窄小簡陋的破房子,並盡量地限制人犯作為人的生存條件。人犯被隨意地象展覽動物一樣拉到大街上去游斗示眾,在「牛棚」中象牛馬一樣受到管制……[詳細]


黑白分明的「我們」-「他們」壁障


   無論是把壞階級成分者等同為「壞人」,還是把「壞人」貶抑為「非人」,在這兩種把人牛鬼蛇神化的過程中,階級鬥爭意識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階級鬥爭對中國社會矛盾和階級利益關係的解釋完全變成了一種「敵對性意識形態」(ideology of antagonism)。這種意識形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在社會中樹起一道黑白分明的「我們」-「他們」壁障。它要求所有屬於「我們」這一陣營的人與「他者」誓不兩立。在這一意識形態中起關鍵作用的「我類」-「他類」區別本身就包含著具有貶損作用的意識。把別人定為不如自己的「他類」,其中包含的貶損更反過來助長「我」「他」分類的意識……

-------------------------
美國強大的可怕之所在

[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07-4-27 12:23 編輯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2

主題

1561

帖子

32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2
沙發
windkingdom 發表於 2007-4-27 12:06 | 只看該作者
再次向美國人民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312

帖子

8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85
3
dwz691 發表於 2007-4-27 13:38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人為何寬恕了趙承熙 ?這是因為美國人知道產生這個悲劇的原因是美國的社會制度。這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而趙承熙恰恰是一個弱者,又生活在美國,因此,生活在美國下層社會的弱者以及同情弱者的人們,不免有兔死狐悲的感覺,但又無法改變這種弱肉強食的社會制度,無奈,只好用悼念的方式,來寄託自己的哀思。美國人寬恕趙承熙充分說明了美國的社會制度正在走向沒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4
mengxxy 發表於 2007-4-27 13:58 | 只看該作者
用寬容和愛心回報邪惡與變態,在仇恨扭曲之處播種寬恕,需要內心何等的勇氣和力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5
任O行 發表於 2007-4-27 14:0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那變態真的是中國人呢?

他們還會寬恕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6
phtsl 發表於 2007-4-27 1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083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7
山南水西 發表於 2007-4-27 1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8
laodai 發表於 2007-4-27 17:02 | 只看該作者
因為在美國,連槍殺總統也是一種「傳統」了。

死了四個,受傷和未遂也超過三分之一。這也是世界紀錄!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464

帖子

9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98
9
cfwql 發表於 2007-4-27 17:34 | 只看該作者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2

主題

1288

帖子

734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4
10
clilan 發表於 2007-4-27 18:2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和日本建交的時候,中國也寬恕了日本,只不過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往中國的傷口上撒鹽,才勾起中國悲慘的回憶,對殺戮3000多萬人的敵國尚且能寬恕,這樣的胸懷還不夠博大嗎?試問世界上還有幾個國家、民族能做到這個?911美國才死多少人,就滿世界反恐,阿富汗、伊拉克就是這樣被反掉的,美國人的心胸可真夠大的。
腳踩在泥土地上,半個身子在工業化進程中,腦袋已置於信息空間――這是中國巨人展示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1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4-27 18:28 | 只看該作者

鬥爭哲學使人失掉寬恕意識

2007年04月26日09:07   論壇  八喜 

剛剛發生的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至今令人悲嘆不已。4月21日,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操場上,33塊紀念遇難者的花崗岩悼念石擺成一個半圓形,其中還包括兇手趙承熙的悼念石。美國民眾認為趙承熙也是受害者。


看了這則新聞,很多人不禁要讚賞美國人的氣度與寬恕的精神,進而聯想到如果是我們中國人,恐怕很難做到這一步,記得有報道說,馬加爵被判死刑的時候,雲南大學居然有學生說「大快人心」,甚至有人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為什麼我們在這方面和美國人有著很大的差異呢?有人認為一直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就缺乏寬恕的元素,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響,提倡愛和寬容。我認為這種說法算不上是主因,因為說到傳統文化,在中國和西方都是多元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宣傳「慈悲為懷」精神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西方也不乏「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在文革中傳統文化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我們這幾代人究竟受過多少傳統文化的熏陶?判斷一個民族的特性,不能盲目的追溯太遠。我認為,憐憫和同情心是人的本性,面對死亡,這種本性很容易被激發出來,如果我們習慣性的忽略它,一定是受到了一種強烈意識的影響,這種意識,就是鬥爭哲學。這種意識的典型表現就是把一類人劃歸為「壞人」,然後對「壞人」進行人格貶損,只要你是「壞人」,便「非我族類」,便不需要當「人」來對待,最後,造成了一種黑白分明的「我們」-「他們」的二元思維。使得「我們」對「他們」,完全喪失了憐憫的意識、寬恕的習慣。

在鬥爭哲學里,首先,「壞」階級成分者和「壞人」之間的區別越來越模糊,以至最後完全消失。一切成分不好者都成了當然的「壞人」,而一切壞人又都是「牛鬼蛇神」。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牛鬼蛇神」便成為統稱各種各樣「壞人」的標準語,它既非分析中國社會政治群體區別的概念,也不是法律對罪犯的定義名詞。但正是這樣一種綽號式的比喻說法,卻支配了人們對社會群體矛盾,尤其是「我們」-「他們」關係定位的思維方式。「牛鬼蛇神」包括了各種各樣的「非我族類」。


其次,「壞人」遭受到徹底的人格貶損(devaluation)並被儘可能地非人化。這從對他們的動物化稱呼可以看出,如「牛鬼蛇神」、「變色龍」、「小爬蟲」、「狗崽子」等等。人格貶損和動物化決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名詞運用而已,而是成為支配人際相互看法和對待方式的潛在意識主導。例如,關押「壞人」的地方稱為「牛棚」,這一名稱往往導致為關押人犯專門尋找陰暗潮濕、窄小簡陋的破房子,並盡量地限制人犯作為人的生存條件。人犯被隨意地象展覽動物一樣拉到大街上去游斗示眾,在「牛棚」中象牛馬一樣受到管制,與外界隔絕。他們任人蹂躪,剃「陰陽頭」,抹「黑鬼臉」,掛牌,罰跪。


再者,無論是把壞階級成分者等同為「壞人」,還是把「壞人」貶抑為「非人」,在這兩種把人牛鬼蛇神化的過程中,階級鬥爭意識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這兩種過程又都反過來要求階級鬥爭意識直接為迫害性暴力提供合理依據。正是因為如此,階級鬥爭對中國社會矛盾和階級利益關係的解釋完全變成了一種「敵對性意識形態」(ideology of antagonism)。這種意識形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在社會中樹起一道黑白分明的「我們」-「他們」壁障。它要求所有屬於「我們」這一陣營的人無條件地服從,奉獻忠誠,並與「他者」誓不兩立。在這一意識形態中起關鍵作用的「我類」-「他類」區別本身就包含著具有貶損和迫害作用的暴力意識。把別人定為不如自己的「他類」,其中包含的貶損更反過來助長「我」「他」分類的意識。人格貶損不僅能加劇虐待和迫害,使之順理成章,更使虐待和迫害者能時時處處為自己的失誤從「他類」去尋找替罪羊(scapegoating)。人格貶損和尋找替罪羊常常是聯繫在一起的,因為替罪羊通常是從那些已遭人格貶損的人群中去找出。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2: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