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效能父母的21個教子習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4-10 2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1章「這是最後一次,我最後一次警告你!」 ──空洞的威脅嚇不住聰明的孩子

  1、在成千上萬個家庭中反覆上演的一幕戲劇

  晚上,媽媽覺得自己的頭越來越沉,經過辛苦的一天,她實在太累了。但此時還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著她做:得讓4歲的崎崎趕快洗澡睡覺。但每一次,這件事都不那麼順利。
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著他的玩具,他一點都不想去睡覺。媽媽看了看錶說:「崎崎,快9點了(媽媽習慣性地多說了30分鐘),你該洗澡睡覺了。」
  「不嘛!我不想睡覺!我還要玩。」崎崎嘟囔了一句,頭也沒抬,繼續玩。此時,他倆都清楚,按照慣例,這件事並不需要立刻響應。媽媽沒有迫使崎崎立刻行動的意思,她只是希望開始這個過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讓他上床都得花去他煩惱的媽媽半個多小時的時間。
  大約過了10分鐘,媽媽又開口了:「崎崎,越來越晚了,你明天還要上幼兒園,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但她仍然沒有指望崎崎服從命令,並且崎崎也知道這一點,媽媽的真實意思是:「我們的時間又少了一些,崎崎。」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處晃悠,隨意地收拾著一兩個玩具盒子以示聽到了媽媽的話,然後,他又坐下來玩上幾分鐘。
  又過去了大約10分鐘,媽媽再一次發出命令,這回她有些憤怒,威脅道:「你怎麼還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趕快去洗澡,我就對你不客氣了。」崎崎懂得,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須儘快收拾好玩具。
  他這樣做了,然後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間。通常,這時候,如果母親很快地走過來催促他,他就會馬上開始洗澡。但是,如果媽媽忽然因為什麼事轉移了注意力,比如電話鈴聲奇迹般地響起來,崎崎就又可以撿到幾分鐘的自由了。
  在緊張、辛苦、匆匆忙忙的一天之後,這樣的情節就像一幕戲劇,會在成千上萬個家庭中反覆上演。

  你是不是覺得,媽媽和崎崎都像是老練的演員,他們已經純熟於戲劇的情節,並且認真忠實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整個場景像是事先安排好的、計算機程序化般的、按照劇本上演的。事實上,每一天,每當媽媽想讓崎崎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時,都要經過這些從假生氣逐漸升級到真生氣的步驟,以平靜開始、以沉著的臉色相威脅結束。崎崎已經很明白,在媽媽達到爆發點之前,他都用不著行動。
  難道這樣的遊戲不夠愚蠢嗎?媽媽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脅,她不僅令自己一直處於煩惱的狀態,並且還破壞了和孩子之間的積極關係。除非自己最終達到了真正的憤怒狀態,她永遠也別指望能讓孩子立即響應。[億家家ejaja]

2、父母的指令不明確,導致孩子對規則的蔑視。  

  從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應該以一定的規則來約束他們的行為。比如,定點餵奶,定點睡覺。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懂得規則就是規則,如果他們不遵守規則,他們就要承受他們所不喜歡的後果。如果父母不能堅持原則,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壞規則。
早期的親子互動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課堂。孩子通過父母的行為反饋來認識或矯正自己的行為。一個母親常常抱怨她8個月大的兒子不好好睡覺,兒子幾乎每晚半夜起來,一定要媽媽陪他玩,有時要玩一個多小時才肯再去睡。這位母親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位母親無奈地說:我一遍一遍地說,喬,現在該睡了。可他就是不聽。是呀,媽媽一遍一遍地說,但結果呢,她還在繼續陪孩子玩,不是嗎?這樣的行為無疑給了孩子一個訊息:原則?啊,那是虛無的東西,和我無關,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於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現象:孩子抗拒父母權威、破壞規則。但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惡果。是父母的行為教會孩子,不服從父母的命令,並沒有什麼不良後果,於是他們就不再服從這些命令了。

  謹記: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講原則的父母。

  所謂講原則就是一旦立了規矩,就必須執行。規矩是客觀的條條框框,不是父母情緒的好與壞。鑒於孩子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也沒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父母需要不時地提醒以幫助孩子記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照規矩來辦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須讓孩子懂得他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會知道無論什麼事都不能馬虎,從而形成什麼事都認真的習慣,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監督了。

  媽媽對蒙蒙說過,「早上的時間非常緊張,你必須要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飯,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準時上班,你才能準時到幼兒園。如果你不按時起床,我會認為你是放棄你的早餐,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
  有一天,蒙蒙起床太晚,超過了規定的時間。當他來到餐桌前時,發現媽媽早已收拾好了桌子,也把他的早餐收走了。
  蒙蒙看著媽媽,想發脾氣,「媽媽,我餓了。」
  「對不起,蒙蒙,我也想把牛奶和麵包留在桌子上,但是,我們有約在先,我不能隨意破壞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壞它。你餓了卻吃不到麵包,這隻能怪你自己。」

  早餐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應該知道,規矩就是規矩,雙方約定好的,是必須遵守的。

  美國有個公益廣告,告訴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煙或接觸毒品。
  廣告中,一位母親告誡兒子:你現在該做作業了,不能看電視!同時她拿走了遙控器;你現在不能玩電子遊戲!同時她關掉了遊戲機,等等一連串的類似場景。每一次,母親都嚴格地維護了規則。最後,當這個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給他一根煙時,他堅決地搖頭:不!我不喜歡抽煙。這時畫外音響起:說一不二,孩子會聽從。
  這則廣告告訴家長,制定規則,並嚴格執行規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謹記:當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從卻被孩子置之不理時,你要用行動,而不是空洞的威脅,去獲得期望的行為。

  很多方法都可以獲得想要的反應,其中一類是「否定性強化」,而另一類則是給孩子們一些獎勵或叫「積極強化」。你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酌情而定。
  父母必須懂得影響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東西。絮叨的討論和空洞的威脅只能對孩子產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點作用也沒有。這個結論已在無數家庭中得到驗證。在那些家庭中孩子會把一個家長推到忍耐極限的邊緣,而在另一個面前卻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媽媽抱怨道:「瑞克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點兒也不理會我的話。」其實瑞克並不傻!不難想象,瑞克的爸爸肯定是個講原則的人。[億家家ejaja]  

3、朝孩子吼叫或斥罵會變成一種習慣,但這是一種毫無作用的習慣!  

  朋友,你曾經對孩子叫喊過「這是最後一次,我最後一次警告你!」嗎?
一些父母習慣於指望怒火而不是行為來發揮作用。這非但讓你精疲力竭,並且難以奏效。靠按喇叭無法駕駛汽車,靠叫喊也無法「駕駛」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脅和斥罵會破壞親子關係。孩子被父母漸漸引導到了對立的方面,每一次對立,都使父母的神經以及他們和孩子的關係變得緊張。更嚴重的後果是,當父母因為某種原因心情糟糕時(比如由於工作不順利或夫妻鬧彆扭等),往往會情緒失控,突破常規的狀態,對孩子進行非常嚴厲的懲罰。這時,衝突陡然升級,家庭的平靜就輕易地被一件生活瑣事徹底擊破。

  讓我們再回到崎崎睡覺的那個場景。你說,崎崎每天扮演這樣的角色,他會覺得幸福嗎?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脅天天在他耳邊回蕩:「為什麼你不能改掉這些毛病呢,崎崎?」、「我該拿你怎麼辦呢,兒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你能主動去洗澡睡覺該多好啊。」…… 崎崎忍受著這種嘮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幸運」的是,他有了一種能力,可以只聽自己想聽的,讓其他的話語統統「過耳不聞」,這就像生活在鐵路旁邊的人甚至聽不到火車隆隆駛過的聲音,崎崎學會了忽略他周圍毫無意義的聲音。
  那麼,父母究竟應該如何做呢?現在,讓我們對那部「老戲」的情節提一點修改的建議。
一開始,媽媽應該預先警告崎崎,他還有5分鐘玩的時間。其實,無論孩子還是大人,沒有誰會喜歡自己的行為突然被強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慮利用一台鬧鐘或是計時器什麼的來幫助你。
  當5分鐘過去以後鬧鐘響起時,媽媽應該平和地告訴崎崎去洗澡。如果他不立刻行動,父母就應該有所行動。這些行動可以是一些獎勵,或是一些輕微的痛苦。輕微的痛苦是一種「否定性」信號,同樣可以給孩子很好的激勵。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麼做才算是「輕微的痛苦」,我建議你試一試:有一塊肌肉,緊貼在脖子後部的下面(解剖學中把它稱為不規則的四邊形肌肉)。當它受到擠壓時,大腦就會隱約意識到:「這是危險,必須避免。」當然,疼痛只是暫時的,不會引起任何傷害,但對父母來講,當孩子抗拒服從口頭的命令時,這卻是一種頗為實用並且效果明顯的手段。
  如果崎崎知道,當他繼續拖延,那麼這個「否定性」信號或其他一些輕微的痛苦就一定會降臨到他身上時,他將逐漸學會在這種結果到來之前趕快行動。
  這種限時措施相當有效。父母不要給孩子模糊的指令,比如:貝貝,待會兒我們要出門,你只能再玩一會兒。幼兒對時間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們不會知道「待會兒」是多久。當過了一會兒,媽媽說:我們該走了。孩子會覺得很不公平。他覺得離「待會兒」還早呢。如果媽媽說:我們10分鐘以後要走,給你10分鐘時間收拾東西。然後定好鬧鐘,等鬧鐘響了,告訴孩子:10分鐘到了,我們該走了。逐漸地,孩子對時間慢慢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分鐘,等於玩具火車跑兩趟。等火車跑了兩趟之後,孩子心理已經做好要走的準備了。這時媽媽叫他,他覺得很理所當然。這樣就會達到「父母省心,孩子高興」的目的。[億家家ejaja]

  言必行,行必果,這句老話對父母和孩子都將受益無窮。尊重必須是雙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們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們。父母應該友善地對待孩子的自尊,永遠不要蔑視他們,或令他們在朋友面前難堪。懲罰時,通常應該避開好奇的目光和幸災樂禍的旁觀者。孩子們不應該受到嘲笑,如果這使他們感到不舒服的話。


沙發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4-10 22:17 | 只看該作者
1、餐桌是家庭中一個潛在的戰場

 
  晚餐時,3歲的盧克就是不吃那些青豆,爸爸則下定決心非要他把那些濕漉漉的小東西吃下去。

  這是擁有強大權力的父母與意志頑強的孩子之間的典型衝突,雙方誰也不願後退。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訓斥、威脅、哄騙和不厭其煩地勸說,父親仍然沒能達到目的。眼淚汪汪的盧克緊閉雙唇坐在那裡,一小勺青豆還在看著他。

  最後,靠著更嚴厲的威脅,那位爸爸終於設法把一口豆子塞進了孩子嘴裡。但是,盧克根本就不肯把它們咽下去。直到臨睡時,媽媽除了把孩子放到床上,讓那些青豆仍留在他嘴裡之外別無選擇。

  爸爸媽媽都很困惑,盧克怎麼會那麼倔強?

  第二天早晨,媽媽在盧克的床底下發現了一小堆糊狀的豆子。

  在這場衝突中,很明顯,盧克贏了一分,而他的父母卻是零分。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30斤重的幼兒就這樣打敗了一個150斤重的成人。

  餐桌是家庭中一個潛在的戰場。在該吃什麼這個問題上,父母很容易遇到孩子的挑戰。你能設法取勝嗎?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小孩都像盧克這麼倔。但是確實有許多孩子都會在吃飯問題上和父母較量一番,這是他們很喜歡玩的一場遊戲。

  一個倔強的小孩就像一位優秀的將軍,他會聰明地發現一些有利地形以阻擊「敵人」。在兩代人經常發生衝突的方方面面――吃飯、睡覺、梳頭、穿衣、作業等等,只有吃飯時所有的優勢都在孩子一邊,而且每天他們都有3次贏得對抗的機會!

  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能很容易地緊閉自己的小嘴。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夠強迫孩子吃他不想吃的東西嗎?只要和任何一位有經驗的父母或祖父母聊一聊,他們都會告訴你這實在很難。糟糕的是這些衝突還有相反的一面,如果你禁止他們吃不該吃的東西,孩子們反倒吃得很歡。比如,很多父母都不想讓孩子吃太多的甜點,「好,安妮,就兩塊餅乾,今天你不能再吃了。」而孩子卻往往惦記著更多的餅乾,他們會用可愛的聲音和父母討價還價,「媽媽,今天再吃一塊,這是最後一塊!」父母要是一心軟,得,孩子就又贏了一分。 [億家家ejaja]


2、對於孩子的「故意挑釁」,父母應該嚴厲回擊


  對付不吃或吃得很少的孩子有一個辦法,就是把美味佳肴放在他的面前,如果他聲稱不餓,那麼立即把盤子收起來放進冰箱,讓他高高興興地走人。放心,孩子在幾個小時之內就會回到餐桌旁。他的肚子會告訴他:「快讓我吃東西吧!」

  發生這種情況時,絕不要給他提供什麼甜點、小吃或糖果類的食物,只需把先前的食物重新拿出來,熱一熱讓他吃。如果他還是反對,那麼再讓他到外面去玩吧。1―2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過後,繼續這套步驟,直到食物――所有的食物開始看起來和聞起來都美味無比。從那時開始,餐桌上的戰鬥將成為歷史。

  「餓他一天,他就會吃的!」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這個贏得「餐桌上的戰鬥」的簡單法則。但是,只有少數父母能夠在疼愛和規矩之間找到一個可接受的平衡點。更少的父母能真正意識到,很多時候,引起每天3次令人頭痛的餐桌戰的真正原因,並非是孩子年紀小、自制力弱,而是孩子的主觀「挑釁」。

  謹記:對於孩子的「故意挑釁」,父母應該嚴厲回擊,直到取得勝利。即使是在餐桌上!

  培養孩子對父母的尊重是兒童教育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讓孩子學會尊重他的父母是很必要的――這絕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自尊心,而是因為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會為日後他對所有其他人的態度打下基礎。幼年時對父母權威的看法,會演變為成年後他對長輩、老師、領導以及其他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人們的看法的基礎。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孩子擁有的最初、最重要的社會影響,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經歷的瑕疵和困惑將在他以後的生活中不斷出現。

  要讓孩子懂得尊敬父母,還有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到10歲時能夠接受你的價值觀,那麼就必須在他更小的時候贏得他的尊敬。如果一個孩子在15歲以前成功否定了父母的權威,當著他們的面嘲笑和堅決反對他們的權威,那麼他就會形成對他們的天然蔑視。

  「爸爸和媽媽真是又老又笨!我可以隨意擺布他們。當然,我知道他們很愛我,但是,我真的認為他們很怕我。」一個孩子可能不會說出這些話,至少不會當著父母的面表達這些意思。但每次當他以機智勝過長輩,並在公然的反抗和爭吵中獲勝時,他都會想到這些。以後,他可能會以更加明確的行為表達他的無禮。並且,如果他認為父母不值得他尊敬的話,他就可能進而反對他們的原則和信仰中的任何東西。

  在衝突中,嚴厲回擊孩子的故意挑釁是父母維護自己權威的一個方面。嚴格意義上來說,父母的權威並不是通過父母在對抗時的勝利樹立起來的,相反,父母的權威是在平時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中一點一滴地樹立起來的。在平時與孩子的互動中,父母要明確表明自己的原則,如果孩子違背某些原則,一定要和他們溝通,為什麼這些原則不可違背。父母要有耐心,出了問題要和他們討論,讓孩子學會從其他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他們也許有他們自以為正確的道理,但從其他的角度看,他們的理由或後果卻是有害的。通過反覆的討論,不僅有助於父母的權威地位的樹立,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不只是父母的「應聲蟲」。

  有權威的父母,孩子對他們既尊重又親近,他們對父母的建議不會抱有置之不理的態度。這樣的父母,通常不會受到孩子的故意挑釁。但是,比如說,如果孩子實在挑食,而父母又不採取迂迴戰術,一場衝突恐怕也在所難免。聰明的父母,不應該僅僅在衝突中取勝,更應該事先預見到衝突,避免衝突。

  琪琪5歲,她的弟弟2歲,他們對菜花深惡痛絕。父母知道,與其每次費盡口舌,不如想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於是他們在餐桌上經常講故事,「呀,今天琪琪采了幾個蘑菇?幾個大的?幾個小的?弟弟願意當小灰兔還是小黑兔?你們比比誰採的蘑菇多?小兔子應該吃蘑菇才會變成大兔子。」父母讓姐弟倆當兔子采蘑菇,而菜花就是他們的蘑菇。這個方法奏效啦。兩個孩子似乎忘了他們原來與菜花的深仇大恨,非常樂意吃菜花。爸爸還做了個小不倒翁,不倒翁搖到那個碟子旁邊,孩子們就要吃那個菜。遊戲改變了餐桌上劍拔弩張的氣氛,孩子們高高興興,再也不挑食了。

  有些父母認為吃飯就要像吃飯,但是在剛才的例子里,我們發現遊戲並沒有分散孩子吃飯的精力,相反,遊戲密切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而且父母避免了潛在的衝突,贏得了勝利。 [億家家ejaja]


3、如何區分「故意挑釁」與「失手」


  在嚴厲回擊之前,父母首先必須清楚,孩子做出的某種令人不快的行為是否真是對他們的權威地位、對他們作為父母的領導地位的直接「挑釁」。

  美國有個醫藥發明家,小時候很喜歡喝牛奶。有一次,他決定自己去拿牛奶。可是,當他打開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時,卻沒有拿穩,手一松,整罐牛奶打翻在地上。當時,這個小孩子嚇呆了,縮在牆角。因為牛奶淌滿整個廚房的地面,他想媽媽一定會懲罰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媽媽走過來看到了一地的牛奶,卻說:「哇,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壯觀的牛奶海洋,好漂亮!」孩子聽媽媽這麼一說,頓時就不害怕了。接著,媽媽又說:「你好厲害哦,媽咪長這麼大,都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牛奶海洋。你願不願意和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乾淨?」後來,媽媽拿著拖把、掃帚,和孩子一起把廚房打掃了一遍,整個廚房反而因此變得乾淨無比。這時,媽媽又把兒子先前打翻的大牛奶罐,裝滿了水,放進冰箱,然後再教他,怎麼拿才不會把罐子打翻?――必須用雙手一起拿,罐子才不會鬆掉,才不會打翻在地上。

  這個孩子把事情做砸了,結果雖然令人不快,但卻根本不是那種「故意挑釁」行為。孩子打翻了牛奶罐並非出於「故意對抗」,所以他絕對不應受到父母嚴厲的回擊。

  因為孩子「失手」而引起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孩子不應該受到責罰,這是父母必須懂得的道理。

  但是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做得不如這位母親做得好。一些在工作中已經精疲力竭,回家后又要做飯洗碗、照料家庭的父母,看到一地的牛奶,很可能會怒氣衝天,大聲斥責:「你怎麼那麼笨,連牛奶都不會拿?」如果孩子嘟著嘴,有所不滿,一個巴掌很可能就會落到他的頭上。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經常喜歡自己打開冰箱拿飲料喝?如果有一天,他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溢流滿地,你會如何處理呢?

  教育孩子真是一個同時考驗父母愛心和理性思維的難題。孩子因無知、好奇而做出的「善意」舉動,即使造成了父母難以接受的「惡果」,父母也應理智地承擔。相反,對那些即使沒有引起任何惡果的「故意挑釁」行為,也應立即給予回擊,這個時候不是可以表示愛心的時候。

  你在地上畫了一條線,孩子故意用他瘦瘦的小腳趾粗野地伸過那條線。誰會贏得勝利呢?誰最有勇氣呢?在這裡誰掌握權力?如果你不能明確無誤地對任性的孩子回答這些問題,他們就會經常突然挑起其他「戰鬥」,故意一遍又一遍提出這些問題。如果父母在孩子挑釁的時候不能掌握局勢,不能贏得孩子的尊敬,他們就為自己和孩子都埋下了可能傷心一生的種子。 [億家家ejaja]


4、不要擔心嚴厲回擊會傷害父母與孩子的感情


  謹記:不要擔心嚴厲回擊會傷害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事實上,沒有什麼東西比父母在受到挑釁后取得勝利能使父母和孩子靠得更近。

  如果懲罰是孩子「自找的」,並且,他完全明白他是「罪有應得」的話,孩子在最初的淚水消失之後往往會表現出對父母的愛。

  莎莉曾經遇到女兒丹尼爾的一次公然反抗。

  那時丹尼爾還是一個僅滿15個月的「跟屁蟲」。莎莉想把壁爐點燃,她必須到車庫後面去找一些柴火。天正在下雨,所以她告訴光著腳的丹尼爾在門口等著。丹尼爾很早就學會了說話,她能聽懂這個命令的意思。但是,她突然跳起來要穿過濕濕的院子。莎莉抓住了她,把她拉回來,嚴厲地重複了一遍那個命令。但是莎莉一轉身,丹尼爾又立即跳了出去。這是一種明顯的反抗行為。於是,在事情第3次重複的時候,莎莉用一根小棍子敲了丹尼爾的小腿。

  在丹尼爾的淚水幹了之後,她走到火爐旁的莎莉身邊,伸出胳膊說:「我愛媽媽。」莎莉溫柔地用胳膊擁抱住她,在這個充滿愛的時刻,莎莉輕柔地告訴了丹尼爾服從媽媽的重要性。

  父母應該把「嚴厲回擊」和「粗暴對待」區分開來。嚴厲回擊並不是要父母粗暴地對待孩子。嚴厲回擊是指父母要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原則。比如莎莉,她如果不堅決回擊丹尼爾的挑釁,在15個月大的孩子眼裡,她以後不管說什麼,孩子多半會不聽,因為她記住了可以和母親討價還價;而且,莎莉在回擊之後如果不表明她對孩子的愛,年幼的孩子可能會覺得母親很無情。幼年的隔閡極有可能影響一生的親子關係。在這個事件中,莎莉做的非常出色!她讓孩子明白,父母拒絕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孩子本身。如此懲罰之後,父母的溫暖撫慰對於讓孩子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謹記:尊重僅僅作為單方面的行為是難以真正持久的。

  尊重必須是雙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們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們。父母應該友善地對待孩子的自尊,永遠不要蔑視他們,或令他們在朋友面前難堪。懲罰時,通常應該避開好奇的目光和幸災樂禍的旁觀者。孩子們不應該受到嘲笑,如果這使他們感到不舒服的話。他們強烈的感情和要求,即使是幼稚的,也應該給予誠懇的評價。讓他們感到父母是「真正關心我」的人。一個在批評孩子時滿口嘲諷和傷害性話語的父母,別指望反過來受到孩子真正的尊重。他們的孩子可能非常害怕他們,所以藏起了對他們的輕視,但是報復會在將來某個時候反覆出現。

  尊重孩子,首先要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有著獨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有相當一部分中國家長,潛意識裡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替孩子安排一切。誰都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每當處理問題的時候,家長往往忘了這回事,把自己的視角當成孩子的視角。歐美文化重視個性。嬰兒從小就自己一個人睡;不管孩子有多小,多數家長會解釋自己的原則和行為;對於領養來的孩子,他們會和他們討論領養和親生的孩子有什麼區別;父母離異,也會對孩子有交待,不會讓孩子覺得他們是局外人,等等。電影《似是故人來》裡面有個場景:父親要出遠門,臨行前對5歲的男孩說:孩子,你在家要照顧好媽媽,你是家裡的男子漢。如果在中國的電影里,恐怕同樣的場景,父親會說:在家要乖,聽媽媽的話。這就是文化差異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同表現。[億家家ejaja]

  從小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才會去尊重他/她。最實用的做法是: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對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並和他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進行探討。父母不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傾聽和探討會促使雙方達到互相理解,最終達到互相尊重。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須對事物的好壞有一個始終如一的主見。父母自己缺乏主見是教育孩子的一大禁忌。最簡單的做法是:你要經常解釋你的行為,你為什麼要責罵他,或者你為什麼要表揚他,把你的是非觀傳遞給孩子,並且確保你的行為符合你的是非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4-10 22:19 | 只看該作者
第3章 我哭,我哭,我大哭!──應用「強化定律」矯正孩子的行為


  1、母親常常在無意識中強化了孩子的哭鬧行為


  凱倫3歲時,會說很多話了,而且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高峰時期,她整天都在咿咿呀呀地發現和熟悉語音。她的母親忙著做家務,大部分時間都不去注意她在說什麼。只有當凱倫非常不安地尖叫、大喊或者用非常令人心煩的聲音說話時,母親才會去關心發生了什麼問題,察看她有什麼需要。這樣的母親─孩子互動行為發生了幾次以後,凱倫就學會了用尖叫或不正常的聲音去吸引母親的注意。也許她的母親有一天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孩子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變成了一個愛哭鬧的孩子。她也許還會跟別的母親抱怨凱倫的這種行為,殊不知正是她自己的行為造成了這種局面。

  俄國動物學家巴甫洛夫曾用狗做實驗,當狗吃食物時會引起唾液分泌,這是非條件反射。如果給狗以鈴聲,則不會引起唾液分泌,因為鈴聲本來與唾液分泌無關,是無關刺激。但如果每次給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現鈴聲,這樣結合多次之後,鈴聲就成為進食的信號了。這時,鈴聲已轉化成信號刺激(也就是條件刺激)。所以鈴聲一響,狗就會出現唾液分泌。這種反射就是典型的條件反射。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就是無關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這個過程稱為強化。另一種條件反射叫操作性(工具性)條件反射。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把一隻餓鼠放入實驗箱內,當它偶然踩在槓桿上時,立刻有食物滾下來。餵食就是強化,經多次重複,強化了老鼠踩槓桿這一動作。強化在反射形成和消退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斯金納認為:如果人們在無意中做出某種行為之後得到了獎賞,人們以後就會多做出這類行為;如果人們無意中做出的某種行為導致了懲罰,則以後會迴避這種行為,會儘可能少做這種行為。

  我們再看凱倫的例子。為什麼凱倫在有需要的時候不肯用正常的口氣和聲音來說話?為什麼她會變成一個愛哭鬧的孩子?正是因為她的母親強化了她的哭鬧行為!當凱倫發現每次她哭鬧尖叫的時候都會引起母親的注意,她的哭鬧行為自然而然被強化了。但是父母也別著急,我們既然能強化孩子的行為,也能消除某些不良行為。

謹記 為了消除孩子身上某些不合理的行為,父母必須了解並且避免對這些行為的關鍵性強化,同時實施逆轉性強化。  

  人生第一個條件反射的形成可能是嬰兒的哭聲和父母對哭聲的反應之間的聯繫。啼哭是嬰兒進行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哭聲,父母可以知道他們餓了、累了、感到不適、或是尿布濕了,從而滿足他們的需要。正常的哭聲是嬰兒生存的條件,我們不能也不想消除它。但是我們確實可以通過合適的強化,把他們的眼淚減少到恰當的程度,使他們不再過分注重某些細節。如果每次只要嬰兒一哭,父母就馬上抱起他們或是搖動搖籃,他們就會很快注意到眼淚和父母注意力之間的聯繫。如果父母能夠做到對嬰兒的哭聲區別處理,他們就會逐漸認識到什麼時候該哭,什麼時候哭也沒有用。

  再看凱倫的母親應該怎麼做才能消除她的嗚嗚咽咽。為了消除凱倫的啼哭,可以進行逆轉強化。開始時,媽媽可以說:「凱倫,你這樣嗚嗚地哭,我可聽不懂你的話。我的耳朵很好玩,它們就是聽不懂嗚嗚啊啊的哭。不過你要是好好地跟媽媽說話,媽媽一定能聽懂。我們來試試好好說話好不好?」每一次當孩子不好好說話,哭著耍無賴的時候,媽媽就應該對這些嗚咽聲充耳不聞;另一方面,對孩子用正常聲音表達的要求應該立即給予關注。不僅要行動上給予關注,而且語言上要給予獎勵,比如:你瞧,你這樣好好說話,媽媽每次都聽得懂,媽媽喜歡你這樣好好說話。我知道你是個乖孩子!

  消除強化和逆轉強化相結合,一定可以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但父母要注意兩件事情。一、你要學會堅持。不要覺得孩子哭得有多可憐而心軟。或者你覺得:哎呀,就這一次。不行!一旦你沒有堅持住,這場戰爭你必輸無疑。二、隨時用語言解釋你的行為。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從小開始,堅持跟孩子解釋你的行為。長此以往,你會發現孩子會比較講道理,而且聽得進去道理。當你需要制止孩子的某些行為時,你就不需要怒吼了。

  

  2、得不到強化的行為,最終將會消失



  動物界提供了許多關於這類「消失」的有趣例子。

  有一類梭子魚特別愛吃鯉科小魚。如果把這些梭子魚和它的小獵物們一起放到水槽里,水槽里很快就只剩下梭子魚了。然而,當我們在水槽里放進一塊玻璃板,把梭子魚和鯉科小魚隔開,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梭子魚看不見玻璃,每次當它追逐自己美餐的時候,都會結結實實地撞到玻璃板上。開始時,梭子魚會一次又一次游向玻璃,撞得暈天昏地。顯然,梭子魚的獵食行為沒有得到強化,因此它慢慢地消失了。

  最後,梭子魚終於懂得了這些小魚是可望不可及的,於是,它改變了自己的行為。這時,再把玻璃板從水槽里拿走,結果卻變成:這些鯉科小魚居然可以十分安全地繞著它們的天敵游來游去。梭子魚再也不想去吃掉它們,因為它懂得了它所懂得的道理:這些小魚是吃不到的。令人吃驚的是,最後,這些大型的梭子魚竟然餓死了,而它所喜愛的食物還時不時地游過它的嘴邊。

  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適當運用強化/消失定律來做這項工作,事情就會變得容易一些。

  馬克的父母對教訓孩子並不陌生,他們對自己的小叛逆者用盡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他們打他、罰他站牆角、趕他早點上床、責罵他、呵斥他,但這些都不起多大作用。小馬克的暴躁脾氣依然如故。

  後來,有一天晚上,馬克的父母都在客廳看報紙,他們說了些什麼話惹怒了他們的兒子,馬克便倒在地上雷霆大發。他尖叫,用頭撞地,揮手踢腳。這次,父母親都被徹底激怒了,但卻一時不知所措,於是他們便置之不理。他們一聲不吭地繼續讀他們的報紙。

  這恰恰是這個小叛逆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來,看著他的父母親,又倒下去把先前的好戲上演了第二遍。他的父母親再一次對此沒有任何反應。這一次,他們心照不宣地看著對方,然後驚訝地打量著馬克。

  馬克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馬克的父母親繼續不理睬他。最後,馬克的反應是什麼呢?他覺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實在太傻了。

  從此,他不再朝別人亂髮脾氣了。

  馬克的亂髮脾氣因為沒有得到強化而自然消失了。

  如果你的運氣不好,或者你的孩子本身是個脾氣急躁的小孩,強化或逆轉強化有可能不會一次奏效。希望父母不要認為脾氣急躁的孩子是不乖的孩子,你要認為他們是不同於其他性格安靜的小孩,對他們的訓練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父母要貴在堅持,要堅定立場,不要和孩子討價還價,最終孩子的不良行為是能夠被矯正的。

  

3、利用強化定律,孩子也能輕易控制父母



  強化/消失定律不僅僅是孩子和動物學習新行為的一種心理機制,成人也在按照自己得到的肯定或否定的反饋信息來修正自己的行為。有時候,孩子們也會本能地通過強化某些行為或是消除另外一些行為來訓練他們的父母,而不是他們的父母訓練孩子。

  當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到一些令人激動的地方時,比如迪斯尼樂園,小孩子常常會表現出令父母非常滿意的行為:他們很乖、很配合、也很好商量――這是一種不自覺的企圖,其目的正在於強化或獎勵父母的行為。在一些極端的例子中,我們會看到小孩子們居然能夠熟練地操縱他們的父母,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令父母做出自己最希望的行為。

  當一位母親教訓她5歲的女兒時,只聽見女兒說:「你不再愛我了。」

  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他們的父母渴望表達愛。因此,他們利用了這個微妙的問題來消除父母的懲罰行為。這樣做的孩子通常能夠取得成功。

  強化/消失定律最為關鍵的地方是:父母一定要意識到他們的不當行為可能對強化具有反面的作用,確保自己在孩子的學習環境中處於控制地位。

  比如,孩子以「你不愛我」的理由企圖逃避懲罰,你應該比孩子更清醒地認識到,你愛你的孩子,懲罰他/她並不意味著你不愛他/她。當孩子以「你不愛我」來頂嘴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她:我在任何時候都愛你。但是我必須告訴你,你做的這件事讓我覺得很失望。你做錯了事情不要緊,只要肯改。你要明白,不管你做多少錯事,你都是爸爸、媽媽的兒子/女兒,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你不用擔心他們會搞不清愛他們和對某件特定事情不滿的關係。

  強化/消失定律既然如此重要,那麼請讓我們再仔細回顧一下,我們是否經常在不經意中對孩子強化了我們不期望的行為卻弱化了我們重視的行為。

  史密斯夫婦想要好好慶祝他們的結婚10周年紀念日,他們打算單獨外出就餐。當他們正準備外出的時候,他們3歲大的孩子開始為留在家裡哭哭啼啼。史密斯先生對強化原則一知半解。因此,為了讓孩子停止啼哭,史密斯先生就給了他一包口香糖。不幸的是,史密斯先生的舉動恰恰沒能強化孩子的安靜,卻獎勵了他的眼淚。如果下一次他和史密斯夫人再要外出時,這次的獎勵將使孩子更加喜歡哭泣了。

  一個小小的替換有可能完全改變這種情況。史密斯先生應該在孩子還沒有開始落淚時就給他一包口香糖,鼓勵他與父母合作。



  4、父母的言行一致是正確使用強化的關鍵

  

有些時候,父母的舉動(獎勵或懲罰的行為)會讓孩子迷惑不解,這就完全失去了強化的作用。

  著名的卡爾?威特牧師是一位成功的父親。他把有些先天智障的兒子小卡爾?威特,培養成了一個著名的天才。卡爾?威特牧師留給了後人許多很有價值的家教理念。關於父母如何獎懲一致、有效利用強化定律來教育孩子,他在名著《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次經歷:

  在一次散步中,我發現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在散步的過程中,鄰居史密斯太太發現女兒的裙子被弄髒了,她立刻生氣起來,開始沖著女兒大聲責罵。看見女兒大哭以後,她又馬上給了女兒一小塊點心。

  我問史密斯太太:「您為什麼要責罵女兒呢?」

  「她總是這樣經常弄髒自己的裙子。」史密斯太太這樣回答。

  「可是,您為什麼又給了她一塊點心呢?是為了表揚她的行為還是為了給她受責罵的補償?」

  史密斯太太啞口無言,她不知該如何回答我。

  這時,她的小女兒也已經被弄得糊裡糊塗,她也不知道為什麼母親會責罵她,更不知道挨罵之後為什麼很快又得到了點心。

  母親這樣的做法,讓女兒弄不清是非,這對她的成長是相當有害的。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須對事物的好壞有一個始終如一的主見。父母自己缺乏主見是教育孩子的一大禁忌。最簡單的做法是:你要經常解釋你的行為,你為什麼要責罵他,或者你為什麼要表揚他,把你的是非觀傳遞給孩子,並且確保你的行為符合你的是非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的孩子也會以你的是非觀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正確的行為得以保持,不正確的行為得以矯正。

對於兒童來說,幼兒園就是很好的社會活動場所。比如,我們不能向一個3歲的孩子傳有關忍耐和自我剋制的美德,但是,社會經驗卻可以。如果一個玩具正被一個兒童使用,另一個兒童也想要,他就必須等前者用完后才能使用。重要的社會品質就是這樣形成的。在一種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兒童會漸漸形成良好的品德。(文章來源:億家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4-10 22:19 | 只看該作者
第4章 「我很想要那個玩具,可是媽媽不喜歡。」──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1、菲菲的生日

  今天是菲菲的生日,媽媽和菲菲都希望度過愉快的一天。媽媽帶著興沖沖的菲菲來到菲菲最喜歡的一家玩具店。

  媽媽:菲菲,你喜歡哪件玩具?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給你買你最喜歡的玩具。

  菲菲:哇,太棒了!媽媽,我喜歡這輛小汽車。

  媽媽:不行,不行,這是男孩子玩的。咱們換別的吧。

  菲菲:那,這個組合模型挺好玩的,我要這個。

  媽媽:這對你來說太難了。挑一些女孩子玩的玩具嘛。

  菲菲:那就這隻小山羊吧,多可愛呀。

  媽媽:你不是已經有很多毛絨玩具了嗎?

  菲菲:可是我沒有小山羊啊。

  媽媽:你有小狗、小熊、小白兔了。菲菲,你看那邊的娃娃怎麼樣?它們都挺可愛的。

  菲菲:嗯,那我就買那個娃娃好了,穿白衣服的那個。

  媽媽:不要白色的,還是買粉紅色的吧。

  菲菲:不,我喜歡白色的。

  媽媽:白色的一下子就弄髒了。粉紅色的多好呀。

  菲菲:不要,不要。我就要白色的。

  媽媽:你怎麼這麼任性?粉紅色的多可愛呀。老闆,給我那個粉紅色的娃娃。

  菲菲:不要,我要這個白色的。

  媽媽: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再這樣就什麼都不買了。我們走!

  結果,菲菲什麼也沒有得到,還挨了媽媽的罵。

  任性不講理的,其實是母親。明明承諾「要給孩子買她最喜歡的」,可當菲菲真的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這位媽媽卻用自己的好惡來判斷,挑剔這個不好、那個不行,最後變成「不是媽媽選的都不能買」,並且反過來責怪孩子不懂事。起初,菲菲勉強忍受了母親的干涉,但最後終於忍無可忍,進而反抗。這是必然的結果,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常常會這樣引起自己與孩子的衝突。


  2、你是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嗎?

  何為支配欲旺盛的母親嗎?本質上,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 總要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需求、感覺和喜好。 越是這樣的父母越喜歡假裝自己很開明。越是這樣的父母越容易責怪孩子太任性。

  固然,成人的選擇會更有理性,這位母親每次否定菲菲選擇的理由也都很合理。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母親是否應該指導孩子的選擇,而在於成人是否具有一種能力和習慣:去理解孩子的感覺、尊重孩子的權利。

  作為成人,請設想一下,如果上司許諾給你一些權利,放手讓你做出自己的判斷,去獨立完成一件任務。但是,在事情的進展過程中,他卻一步步阻擋你的選擇,「引導」你朝著他確定的方向前進,你會做何反應呢?你一定會覺得這樣的上司令人無所適從,甚至生厭。他既不遵守自己的諾言,也不信任你的能力,更不尊重你的感覺。

  再回到第一個例子。我們說孩子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畢竟不夠成熟。媽媽完全有理由擔心菲菲在購買玩具時可能因為忽視一些因素,做出欠考慮的決定。比較聰明的做法是,媽媽可以預先給菲菲提出一些建議,做些解釋和規定,允許菲菲在一定範圍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判斷力。例如,媽媽可以規定:

  * 玩具的價格必須在多少錢以內。

  * 不買危險、易損壞或容易弄髒的玩具。

  * 不買標有不適合菲菲這個年齡玩的玩具。

  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發生上述那種令人不快的衝突,也能滿足菲菲母親的要求。


  3、預先的坦誠聲明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

  預先的坦誠聲明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對成人如此、對孩子亦如此。

  預先說明自己的立場,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另一方面,也傳遞出尊重對方的信號:我看重你對我建議的看法,並希望你能合作。

  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完成一件事情,即使是在一個具體、狹小的授權範圍內做出的自我決定,都會令人產生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如果你真的尊重孩子,就應該尊重他的各種人格需求。

  中國的傳統文化宣揚晚輩對長輩的尊重和服從,卻很少提倡雙方的尊重。甚至到了現代,許多父母仍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染上了過於旺盛的支配欲,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忽視了孩子的獨立個性,有意無意地強迫孩子按照父母的願望和設計去發展。

  這樣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成人後缺少勇於承擔責任的勇氣,逆來順受,被人視作「畏縮者」、「膽小鬼」。 另一種則具有非常強烈的逆反心態,對於任何權威都懷有敵意,企圖挑戰。他們成人後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會處處碰壁,最終變成性格乖戾的「孤家寡人」。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都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成為「支配欲旺盛的父母」。聰明的父母應該會平衡對待孩子的尊重和正確引導。

  尊重孩子應該從小開始,並貫穿在日常生活中。

  首先,要和孩子平等對話,注意和他們對話的語氣,傾聽他們的想法。

  第二、注意對孩子的評價,小孩子對自我的認識很大程度建立在他人評價之上,所以父母不要輕易做出消極評價。

  第三、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第四、不要當著旁人教訓孩子,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

  第五、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辨別是非,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學會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

  第六、尊重孩子不等於盲目遷就孩子。

  在一個家庭里,最怕家長和孩子之間形成劍拔弩張的氣氛。只有在雙方尊重的環境里,家長才能更有效的引導孩子,而孩子也更容易心服口服。

  在尊重氣氛下成長的孩子,長大后他們會懂得該如何去尊重他人。這對他們成人後的生活質量會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文章來源:億家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4-10 22:20 | 只看該作者
第5章 「你還小,讓我來幫你!」──不必要的幫助阻礙了孩子智慧和性格的發展



  1、蒙特梭利的一篇觀察日記

  一天,孩子們圍成一圈,有說有笑。圈子中間放著一個水盆,盆里漂浮著一些玩具。

  學校里有個剛剛兩歲半的男孩。他獨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滿了好奇心。我饒有興趣地在遠處觀察著他。他開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擠進去,但他沒有力氣,擠不進去。於是他仍站著看著周圍。那張小臉上流露出來的思想非常有意思,當時我要是有個照相機把他拍下來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張小椅子上,顯然,他決定把椅子搬到這群孩子的後面,然後爬上這個椅子。他開始向椅子走去,臉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這時,老師走過去蠻橫地(她可能會說是輕輕地)抓住他,把他舉過其他孩子的頭頂,讓他看水盆,還說:「來,可憐的小傢伙,你也看看吧!」

  小傢伙雖然看到了那個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臉上原來那種使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歡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剩下的只是一種「相信別人會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種獃滯表情。

  這是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的一篇觀察日記。

  儘管這個小孩終於看到了漂浮的玩具,但他卻沒有機會體驗成就感。本來他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征服障礙,從而獲得自我實現的快樂。然而這個機會卻被老師在無意中剝奪了。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要是激勵人的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動力。人有不同層次的需要,從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到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最高的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就要求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這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當實現了目標,他們會感受到一種「高峰體驗」的情感。哪怕是很小的孩子,都有追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回到文中開頭的孩子,「看到那些玩具」可以帶給他快樂,但如果允許他使用智慧、盡自己的努力才能發展其內在能力,可以帶給他狂喜。而老師並沒有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和表情,在小傢伙努力嘗試而且快要成功的時候,老師不分青紅皂白,終止了他的努力,阻礙了他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

  我們常常覺得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神奇,剛出生的孩子似乎什麼都不會,但一兩年之後,他們學會了很多事情。他們是通過什麼來獲得外界的信息的呢?3個月以前的孩子,四肢運動能力還沒發展好,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探索世界。研究表明,這個時期的孩子通過嘴和舌頭來探索外界的事物。一組實驗設置了兩種情況,嬰兒的周圍沒有玩具,和嬰兒能看到眼前有玩具。觀察結果表明,在有玩具的情況下,嬰兒更加頻繁地伸出舌頭,而且兩眼盯著物體。這就說明了2個月的嬰兒都有探索慾望。還有另外一個實驗發現,3-4個月的嬰兒,雖然他們能夠伸手來夠玩具,很多時間,當他們拿到玩具以後,還是把他們送到嘴裡。他們通過舌頭來感覺物體的質地、材料等等。等他們稍微再大一點,就會用手的觸摸來學習物體的性質了。




  2、兒童不可能通過無所事事而發展成一個高度智慧人

  上文所說的只是兩個很小的例子,它告訴我們,兒童所從事的都是些積極的「工作」,無論看、聽、還是觸摸。通過感官和運動,兒童認知外界的事物,認識自己的行動與外界事物之間的關係。這是人類成長的第一步。

  所以,只要對孩子沒有傷害的行為,父母就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不是喜歡啃玩具嗎?父母不要制止他,而應該把玩具清洗乾淨,提供安全的玩具給孩子啃。孩子剛學會爬或者走的時候,不是喜歡東摸摸、西摸摸嗎?父母不要制止他,讓他到處去探索,但父母要記得提供安全的環境,比如,把危險的東西拿走,或者把插座等電源蓋起來。只要不涉及安全,父母就讓孩子自由地行動。

  另外,父母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對成人來講,兒童對那些瑣碎的或毫無用處的東西那麼感興趣,實在是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解。比如,當一個兒童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想桌布應該怎麼擺平,他表現出自己最大的耐心,慢慢地試圖弄好它。這對於發展階段的兒童來說,是一種令人興奮的行動。這時,成人要避而遠之,不去制止和妨礙他的努力,保護他體驗成功的機會。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歡「包辦」。他們在孩子的探索範圍內設置障礙:他們試圖替孩子洗手、穿衣;抱著他們或用小車推著他們到處走動;每天整理孩子的房間而不讓孩子插手。我們常常聽到父母在對孩子說:「別跑。」「別亂動。」「我來拿吧,你會打壞這隻杯子的。」「你去聽兒歌吧,我來整理被子。」缺乏兒童心理發展知識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往往出於「愛孩子」或者擔心孩子受到傷害,而推遲了孩子感知世界、開發智力、發展自我的時間進程,錯過了寶貴的發育敏感期。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就是溺愛。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包辦孩子的所有勞動;二是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溺愛孩子的父母,要麼是無知,要麼就是自私。許多父母可能難以接受,自己對孩子的溺愛怎麼可能會是自私的結果呢?

  其實,這種自私表現在很多方面。正如上一章所說,當孩子面對困境時,考驗的是父母的勇氣而不是孩子的勇氣。也就是說,父母常常比孩子自己更不能接受孩子受到的傷害(即使這種傷害其實很微小)的事實。因為父母自己的心理承受不了,所以他們就設法阻止和限制孩子的行為。

  成年人常常本能地試圖改變孩子的生活節奏使之適應自己的生活節奏,這是父母自私的另一種表現。當我們必須跟一個局部癱瘓的人一起走路時,我們就會感到十分痛苦;當我們看到一個患有中風病的人用顫抖的手緩慢地把杯子舉到嘴唇時,他的蹣跚動作跟我們自己自由靈活的動作之間強烈的反差也會使我們痛苦。如果我們要幫助他,我們就會千方百計用自己的節奏來代替他的節奏,以便使我們從這種內在的衝突中解脫出來。

  成年人對待孩子行為的感受與此頗為相似。父母常常下意識地努力阻止孩子進行這種自然地、緩慢地、不慌不忙的活動,他會像驅趕蒼蠅似的試圖驅散這種煩擾。如果孩子要梳頭,父母很可能並不會為這種可貴的想法感到高興,因為他很明白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可能迅速地把頭梳好,也不可能成功地達到出門的標準。於是,他會情不自禁地拿起梳子走過去。當一個成年人看到孩子試圖自己穿衣服或系鞋帶時,這種干預的情形也常常會發生。如果別人的活動跟我們自己的習慣更接近,我們就會感到高興。但是,當我們被迫使自己適應他人的節奏時,我們就會感到痛苦。其實,反之,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感受,作為父母,你替他們想過嗎?




  3、我們不妨從適應孩子的「步伐」開始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美國男子正帶著他年幼的兒子散步。我跟在他們後面,突然發現這個1歲半到2歲的小孩,用手臂抱住了父親的腿。這個男子站在那裡不動,讓這個小孩圍著他的雙腿轉圈。當小孩做完這個遊戲之後,這對父子繼續緩慢地散起步來。過了一會兒,這小孩又坐到了路邊,這時,他的父親也停了下來,站在孩子身邊等待。這位父親面色嚴肅,但十分自然!他沒有做任何不尋常的事情。他僅僅是作為一位父親帶著自己的小兒子在散步。

  我們常常帶孩子散步,或去公園玩耍,但我們是否能像這位父親那樣從容地適應孩子的節奏呢?不少父母把帶孩子玩耍變成一件令人厭倦的繁重勞動,自己常常累得滿頭大汗、精疲力竭。「別跑啦!會摔倒!」「別坐下,地上臟!」「哎呀,快點啦,你怎麼這麼磨蹭!要我抱著你走嗎?」「小心,有車!快拉著我的手!」「快來看呀,好大的一朵花!」

  溺愛孩子、包辦孩子的一切體力和腦力勞動,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對父母的依賴,從而使孩子失去寶貴的獨立意識和自由的權利。依賴的危險不僅在於導致軟弱無能,而且對於人的正常性格也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有一個頭腦聰明、技術熟練的工人,他不僅又快又好地完成生產任務,而且還能向工廠提出合理化建議,因為他具有管理和指導這種工作環境的很強的能力,他是自己所處環境的主人;當別人對他發脾氣時,他會一笑了之,表現出由於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而產生的高度自控力。

  但是,當他回到家裡,如果不能馬上吃飯或者妻子做的飯菜不夠可口,他就會大發一頓脾氣。在家裡,他已不再是那個能幹的工人。在能夠表現出他是有能力的強者的地方,他是一個安詳愉快的人;然而換到無從施展的地方,他竟然變成了一個乖戾的人。

  也許,如果他學會了做湯,就可能變成一個完人。

  從這位工人的角色轉換和性格轉變中,我們不難想到,為什麼嬌生慣養的「獨生子」不僅缺乏獨立意識,還往往表現得飛揚跋扈的緣故。

  誰都知道,教孩子自己洗手、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過馬路、自己整理衣物,比起替孩子洗手、喂孩子吃飯、幫孩子穿衣、拉著孩子的手過馬路、為孩子整理衣物更加乏味、更加麻煩、更加困難、更需要耐心!但是恰恰這樣,前者是一位教育者的工作,幫助孩子創造自我;而後者只是一個僕人簡單機械的工作,堵塞了孩子生命發展的道路。

  在美國,半歲大的孩子就被放到了一種特製的椅子上,自己吃東西。他們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衣服上、臉上、地上,但很少有一個父母說:哎呀,你連飯也不會吃,讓爸媽來喂你好了。在商場里,經常看見有小孩在地上爬來爬去,父母在附近看著,但很少有父母把孩子拎起來說:你看你,剛換的褲子又弄髒了!中國的家長總是羨慕美國的孩子,說他們動手能力強,創造性思維發展得好。這和他們從小的教育方式有關。美國的父母總是在很大的程度上,給孩子以自由。他們的代價無非是多洗幾次衣服,多拖幾次地板而已。而這樣做換來的卻是孩子一生的良好發展。  

  謹記:父母不必要的幫助是孩子智慧發展和性格發展的最大障礙。

  不要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和行為,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和鍥而不捨的精神,讓他們對這個世界永遠充滿了興趣,對探索這個世界永遠興緻勃勃。(文章來源:億家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4-10 22:21 | 只看該作者
第6章 一塊果汁軟糖的誘惑――在等待中學習克制

  

1、斯坦福大學著名的「成長跟蹤實驗」


  教室里坐著幾十個年僅4歲的小孩,每個孩子面前都放著一塊果汁軟糖。

  老師告訴他們:等他離開后,大家可以去吃放在桌子上的那塊軟糖。但是,如果誰願意先不吃,等到老師辦完事情回來,誰就會再得到一塊。就是說,如果孩子能夠堅持等待老師回來再吃,他就可以吃到兩塊果汁軟糖。

  面對糖果的誘惑,部分孩子決心熬過「漫長的」等待時間。為了抵制誘惑,他們或是閉上雙眼,或是把頭埋在胳膊里休息,或是喃喃自語,或是哼哼嘰嘰地唱歌,或是動手做遊戲,或是乾脆努力睡覺。憑著這些簡單實用的技巧,這些小傢伙們勇敢地戰勝了自我,最終得到了兩塊糖的回報。而那些性急衝動的孩子幾乎在老師走出教室的瞬間,就立刻去抓取並享用那一塊糖果了。大約12-14年後,當他們進入青春期時,這些孩子在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差異已經非常明顯。那些在4歲時就能夠為兩塊糖果等待的孩子,顯然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較高的效率以及較強的自信心。他們能夠更好地應付挫折和壓力,他們不會自亂陣腳、惶恐不安,不會輕易崩潰。因為他們具有責任心和自信心,辦事可靠,所以普遍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

  但是,那些在當年經不住誘惑的孩子,其中約有1/3左右的人顯然缺乏上述品質,心理問題也相對較多。社交時,他們羞怯退縮,固執己見又優柔寡斷;一遇挫折就心煩意亂,把自己想得很差勁或一錢不值;遇到壓力往往退縮不前或不知所措。  

  對於一個年僅4歲的小孩來講,這的確是一次精神考驗,是衝動與剋制、慾望與自控、即刻滿足與更大滿足之間反覆的激烈較量。

  這就是著名的「成長跟蹤實驗」。心理學家米切爾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對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孩子們進行跟蹤研究,從他們4歲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這個實驗的最終結果表明孩子當初做出怎樣的選擇不僅從一種角度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未來的人生道路。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往往欲求過分。欲求過分有兩層含義:一是欲求的對象過分。剛吃過一塊冰激凌還想再吃一塊;剛買過一個書包,還想再買一個。二是欲求的時間過分。不管什麼需求,一旦產生必須馬上滿足。看見商店櫥窗里有趣的玩具,立即要買,即使爸爸、媽媽答應回家拿錢來買,都會哭鬧不已。

  孩子產生「欲求過分」的問題,表面上看原因似乎在孩子身上;實際上根子還是在家長身上。是家長「有求必應」的行為滋長了孩子的這種習慣和心態。

  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完全要靠父母的幫助,餓了,渴了,他們往往急不可待地表達需求,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嬰兒用大聲啼哭表達吃奶的要求,就很正常,因為此時孩子的表現是真實需要的反應。但是半歲之後,父母就應該可以跟孩子解釋:牛奶還在微波爐里,等1分鐘就好。不要以為他們聽不懂,聽多了,他們會理解的。孩子哭,就讓他在那裡多哭幾分鐘,不用過於擔心。當孩子漸漸長大后,尤其是當他們學會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后,父母就更應該有意識地訓練他們具有耐心,懂得等待,利用等待培養抵制誘惑和慾望的能力。

  在西方的聖誕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在家裡布置聖誕樹。我有一個美國朋友,他在節日來臨的數天前,就將禮物包好,放在樹底下。全家每個人都有禮物,但是通常要等到聖誕節這一天的清早才允許打開禮物。我朋友的孩子不到3歲,他知道他的禮物在哪裡,他會跑過去,看一看,很高興地跟大家說:這是給我的!但他不會迫不及待地打開。這個孩子不簡單,但他家每年都是這樣過節的。他一開始也哭鬧過,要求馬上打開禮物包,但爸爸媽媽很堅決:哭鬧也沒用,這禮物你要到聖誕節的早上才拿得到。禮物反正在那裡,也不會跑,總歸是你的。但是父母會幫助孩子度過這難熬的幾天,比如,幫他倒計時,或讓他每天去摸一摸禮物。總之,原則是原則,孩子必須遵守,但父母也想盡辦法讓等待變得不那麼痛苦。經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就變得有耐心,能剋制自己的慾望了。



2、耐心和剋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培養。

  兒子有著很壞的脾氣。一天,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得在後院的圍籬上釘一根釘子。

  第一天,這個男孩一共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釘子的數量在減少,因為男孩發現少發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更容易一些。

  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改掉了亂髮脾氣的惡習,父親又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當他控制住自己的脾氣時,父親就去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過去了,父親終於把所有的釘子都拔了出來。

  父親帶著男孩來到後院說:現在,你已經是一個好孩子了。但是你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無法恢復成從前的模樣。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這位父親給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 「自我剋制課」。它像寓言故事一樣生動且具有震撼力,建議那些沒有機會給孩子上這樣一堂人生課的父母,能將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性格是一種能力,很多父母並不否認這種說法,但同時他們發現性格培養似乎要比教孩子識字難得多,他們常常感覺無從下手。其實,細心的父母是不會找不到機會的。

  一天,媽媽正在廚房蒸雞蛋羹,英子聞見香味跑了進來。

  「媽媽,我要吃蛋羹。」

  「蛋羹還沒有蒸好,再等5分鐘吧。」

  「我不要等,我現在就要吃。」3歲的女兒不答應了。

  「英子,蛋羹沒有蒸好怎麼能吃呢?你如果餓了,就先去吃塊麵包吧。」

  「不,不,我就要吃蛋羹。」

  媽媽了解女兒的心理,知道她自控能力差,難以抵制外在的誘惑和內在的慾望。為了讓她明白什麼是等待,媽媽把她帶出了廚房,不再理她了。

  過了5分鐘,女兒又跑了回來,焦急地對媽媽說:「5分鐘到了,我要吃蛋羹。」

  這時蛋羹的確已經蒸好了,但為了使女兒有耐心,媽媽並沒有立刻給她,而是讓她再安靜地等一會兒。

  「再等一等,蛋羹雖然蒸好了,但它現在很燙,你不能吃。」

  「不,我不怕燙,我現在就要吃。」英子哭鬧起來。

  「英子,你要學會『等一等』,如果再這樣糾纏,我就不給你吃了。」

  女兒生氣了,一下子衝出廚房,跑到自己房間里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蒸好的蛋羹放在了餐桌上,對女兒說:「哇,蛋羹好香呀,現在可以吃了。」

  看見女兒沒有反應,媽媽知道她還在生氣,也並不理會,繼續做其他的事。就在此時,英子悄悄地從房間里走了出來,到餐桌前吃起了蛋羹。

  英子的媽媽利用「等一等」的方法,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


  許多父母不能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欲求過分,常常在有意無意中縱容和培養了孩子的這種心態和習慣。為了滿足孩子馬上喝水的要求,父母把熱水從保溫壺倒進大碗,又從大碗倒進小碗,最後還不斷地用嘴吹,試圖讓水儘快涼下來。為了立刻滿足孩子的喝水要求,父母動用了5-6個容器,無暇顧及其他事情,孩子還在旁邊急得直跺腳,大人則在忙亂中不斷地安撫著,「就好了,就好了,快了,快了。」 如果父母被動滿足孩子的每一個要求,那麼父母就會成為孩子的奴隸,即使忙得四腳朝天也不會讓孩子得到一半的滿足。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設法讓孩子懂得:誘惑無處不在,慾望隨時會產生,但是,世界不是以他為中心,因此,必須學會等待,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



3、耐心的父母才可能把孩子培養成有耐心的人

  要訓練孩子的耐心和自制力,父母必須首先具有耐心,能夠沉住氣。  

  有一天小維尼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到公園去玩。」

  媽媽當時正在寫一篇論文,就對女兒說:「等媽媽把文章寫完后再去。」

  「不,現在就去。」

  「維尼,這篇文章很重要,媽媽必須寫完它。你先玩一會兒玩具,等會兒我一定帶你去,好嗎?」

  過了大約一刻鐘,女兒又來催促:「媽媽,還要等多久?」

  當媽媽告訴她還要再等一會兒時,維尼便一聲不吭地走了出去。

  媽媽寫完論文之後去叫維尼:「我完成工作了,走吧,媽媽帶你出去玩。」

  「不,等一等,這個故事我正看了一半」,女兒捧著一本書,模仿著媽媽的口氣說道。

  因為終於完成了論文,媽媽也很想馬上出去走走、放鬆一下。但此時,這位媽媽卻很有耐心,她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等起了女兒。

  最後,等到小維尼讀完那個故事,母女倆才一起出門。

  有些父母只讓孩子等自己,不能讓自己等孩子,這往往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尊重,從而不願接受父母的要求。



  謹記 社會生活對於幫助孩子形成美德是十分有效的。

  對於兒童來說,幼兒園就是很好的社會活動場所。比如,我們不能向一個3歲的孩子講有關忍耐和自我剋制的美德,但是,社會經驗卻可以。如果一個玩具正被一個兒童使用,另一個兒童也想要,他就必須等前者用完后才能使用。重要的社會品質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一種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兒童會漸漸形成良好的品德。他會明白必須尊重別人的工作,不是有人教過他必須這樣,而是因為他在每天的經歷中都會碰到這樣的事實。如果數年中的時時刻刻都是如此,那麼尊重別人、輪流等待的思想就會慢慢變成孩子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並且越來越成熟。社會並不依賴個人的願望,而是依賴於各種活動的和諧。這是一種通過抑制的方法而產生的對衝動的否定,從兒童的經驗中,忍耐和自我剋制的美德就會得到發展。所以,作為父母,培養自己良好的教育習慣不僅是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也是在對整個社會負責。

在幫助孩子發展自我精神時,做父母的也應該如此。當兒童聚精會神地做某項工作時,我們絕對不要干涉他。但是,如果兒童希望得到我們的贊同,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支持他。父母服務的主人就是兒童的精神,當它表現出某種需要時,父母必須迅速做出反應。(文章來源:億家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9

主題

2827

帖子

15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577
7
DU145 發表於 2006-4-11 04:47 | 只看該作者
好帖!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6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2
8
foutowee 發表於 2006-4-11 21:2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
9
其中 發表於 2006-4-11 22:25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好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92

帖子

31

積分

版主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1
10
benn 發表於 2006-4-14 09:13 | 只看該作者
up!!!!!!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4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6
11
cock 發表於 2006-4-18 20:53 | 只看該作者
重量級好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
12
其中 發表於 2006-4-24 19:03 | 只看該作者
別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18: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