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撒上4: 1-22>

[複製鏈接]

3218

主題

323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07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5-27 2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撒上4: 1-22】【以色列人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安營在以便以謝;非利士人安營在亞弗……。】在撒母耳記上第四章中記載了,以利家悲慘的結局,這是神對他們嚴厲的懲罰。本章首先講到非利士人打敗以色列人的一場戰爭。【以色列人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安營在以便以謝;非利士人安營在亞弗。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擺陣。兩軍交戰的時候,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在戰場上殺了他們的軍兵約有四千人。】「以色列人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安營在以便以謝」,「非利士人」原來住在地中海北邊的小亞細亞一帶,後來漸漸遷移到地中海東邊,最後定居在巴勒斯坦南邊的平原。而非利士人從士師時代至大衛時代,一直是以色列人最大的外患,給以色列人帶來了不少的困擾和壓迫。這次以色列人安營在離亞弗不遠的「以便以謝」,就是因為非利士人又來侵犯他們了。「以便以謝」位於示羅的西北西方約32公里,約帕的東北東方約22公里,距亞弗約3公里。「非利士人安營在亞弗」,「亞弗」位於約帕的東北東方約18公里,示羅的西方約35公里。「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擺陣。兩軍交戰的時候,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擺陣」就是擺開軍隊的陣勢,準備打仗。「非利士人在戰場上殺了他們的軍兵約有四千人」。這樣以色列人就敗在非利士人面前。【百姓回到營里,以色列的長老說:』耶和華今日為何使我們敗在非利士人面前呢?我們不如將耶和華的約櫃從示羅抬到我們這裡來,好在我們中間救我們脫離敵人的手。『於是百姓打發人到示羅,從那裡將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的約櫃抬來。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與神的約櫃同來。】「百姓回到營里,以色列的長老說:『耶和華今日為何使我們敗在非利士人面前呢?」以色列的長老」問對了問題,卻給錯了答案。百姓的失敗,是因為失去了神的同在。但恢復神同在的方法,不是抬出約櫃,而是順服神、遵守聖約。「我們不如將耶和華的約櫃從示羅垾到我們這裡來,好在我們中間救我們脫離敵人的手『」。以色列人的長老們雖然認識到他們的失敗,原因是他們沒有神的幫助,可是他們卻不明白,能救他們脫離敵人的不是象徵神同在的約櫃,而是神自己。可惜的是,不僅僅以色列人不明白這一點,連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也不明白。他們非但沒有阻止以色列人這麼做,反而跟著約柜上到戰場去。「於是百姓打發人到示羅,從那裡將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的約櫃抬來。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與神的約櫃同來」。以色列人背逆神,還以為神是約櫃能夠使他們得到神的幫助,神怎麼能夠幫助他們呢?因此他們這麼做的後果一定是很可怕的。

【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以色列眾人就大聲歡呼,地便震動。非利士人聽見歡呼的聲音,就說:『在希伯來人營里大聲歡呼,是什麼緣故呢?』隨後就知道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以色列眾人就大聲歡呼,地便震動」,「大聲歡呼」,眾人不是為神的榮耀臨在而歡呼,乃是為神可以被他們利用來爭戰得勝而歡呼。「地便震動」,是形容巨大的歡呼聲使地面產生共鳴。「非利士人聽見歡呼的聲音,就說:『在希伯來人營里大聲歡呼,是什麼緣故呢?』」「希伯來人」是以色列人的別稱。「隨後就知道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耶和華的約櫃」,因以色列人過約但河的神跡奇事,傳遍迦南七族,連外邦人也知道約櫃代表神的臨在。【非利士人就懼怕起來,說:『有神到了他們營中』;又說:『我們有禍了!向來不曾有這樣的事。我們有禍了!誰能救我們脫離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從前在曠野用各樣災殃擊打埃及人的,就是這些神。非利士人哪,你們要剛強,要作大丈夫,免得作希伯來人的奴僕,如同他們作你們的奴僕一樣。你們要作大丈夫,與他們爭戰。『】「非利士人就懼怕起來,說:『有神到了他們營中」,「神」指以色列人的神。非利士人風聞以色列人的神大有能力,勝過他們所信的眾偶像,因此懼怕。「說:』我們有禍了!向來不曾有這樣的事。我們有禍了!誰能救我們脫離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這些大能之神」是指許多的神。非利士人雖然承認以色列的神是「大能之神」,但並不認為祂是獨一真神,而只是許多神中一位「大能之神」。「從前在曠野用各樣災殃擊打埃及人的,就是這些神」,這是出於半真半假的傳言,「在曠野」錯誤,是在埃及地;「各樣災殃」屬實,共有十大災殃;「擊打埃及人」屬實,迫使埃及的法老容許以色列人離開;「就是這些神」錯誤,僅有一位耶和華真神。「非利士人哪,你們要剛強,要作大丈夫」,就是要非利士人奮勇殺敵。「免得作希伯來人的奴僕,如同他們作你們的奴僕一樣」,就是免得他們被打敗,成了希伯來人的奴僕。「你們要作大丈夫,與他們爭戰」。就是要非利士人勇敢地打仗。【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敗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殺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萬。神的約櫃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殺了。】「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敗了,各向各家奔逃」,「以色列人敗了」以色列人僅憑情緒高漲,但由於神並未與他們同在,反而被加倍奮勇的非利士人打敗了;「各向各家奔逃」就是徹底的潰敗。「被殺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撲倒了三萬」,「撲倒了三萬」,是指被殺死的人達三萬名之多。「神的約櫃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殺了」。以利的兩個兒子被殺,應驗了神人的預言:【他們二人必一日同死。】(2:34)

【當日,有一個便雅憫人從陣上逃跑,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來到示羅。到了的時候,以利正在道旁坐在自己的位上觀望,為神的約櫃心裡擔憂。那人進城報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來。以利聽見呼喊的聲音就問說:『這喧嚷是什麼緣故呢?』那人急忙來報信給以利。那時以利九十八歲了,眼目發直,不能看見。那人對以利說:『我是從陣上來的,今日我從陣上逃回。』以利說:『我兒,事情怎樣?』報信的回答說:『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殺的甚多!你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並且神的約櫃被擄去。』他一提神的約櫃,以利就從他的位上往後跌倒,在門旁折斷頸項而死;因為他年紀老邁,身體沉重。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師四十年。】「當日有一個便雅憫人從陣上逃跑,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來到示羅」,「衣服撕裂,頭蒙灰塵」是悲哀的表示;「來到示羅」示羅是當時以色列宗教和政治的中心。「到了的時候,以利正在道旁坐在自己的位上觀望,為神的約櫃心裡擔憂」,「到了的時候」指報信的人到達示羅之時;「道旁」指城門前的路旁;「自己的位上」指士師的審訊座位;以利「為神的約櫃心裡擔憂」,是指他為約櫃被送到戰場上的情況擔心。「那人進城報信,合城的人就都呼喊起來」。這裡的「呼喊起來」,是因以色列戰敗的消息傳來,人人為戰爭的噩耗哭號。「以利聽見呼喊的聲音就問說:『這喧嚷是什麼緣故呢?』那人急忙來報信給以利」。「那人」指報信的人。「那時以利九十八歲了,眼目發直,不能看見」,「眼目發直」指眼球僵直不動,看不見東西。「那人對以利說:『我是從陣上來的,今日我從陣上逃回。以利說:』我兒,事情怎樣?『」「從陣上逃跑」是指逃離戰場。「報信的回答說:』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殺的甚多!你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並且神的約櫃被擄去。『他一提神的約櫃,以利就從他的位上往後跌倒,在門旁折斷頸項而死,因為他年紀老邁,身體沉重」。有人告訴以利有關他兒子死訊的時候,他還能鎮靜,但一聽神的約櫃被擄去,以利向後一倒就死了。以利在聽到約櫃被擄之後就死了,這應驗了神人的預言:【你必看見我居所的敗落。】(2:32)「以利作以色列的士師四十年」,以利兼任士師長達四十年,他應當是在五十八歲時擔任士師。

【以利的兒婦、非尼哈的妻懷孕將到產期,她聽見神的約櫃被擄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產;將要死的時候,旁邊站著的婦人們對她說:『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卻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她給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說:『榮耀離開以色列了!』這是因神的約櫃被擄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她又說:『榮耀離開以色列,因為神的約櫃被擄去了。『】「以利的兒婦、非尼哈的妻懷孕將到產期,她聽見神的約櫃被擄去,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曲身生產」。「猛然疼痛」是生產的預兆,「曲身」是指身體因疼痛而捲曲。「將要死的時候,旁邊站著的婦人們對她說:』不要怕!你生了男孩子了。她卻不回答,也不放在心上『」。「旁邊站著的婦人們」,是指在產婦身旁幫助生產的婦女們。「她給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說:『榮耀離開以色列了!這是因神的約櫃被擄去,又因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以迦博」意思是「失去榮耀」。「榮耀離開以色列」,指神的約櫃被擄。「她又說:『榮耀離開以色列,因為神的約櫃被擄去了』」。這話顯示,非尼哈的妻子關心神的約櫃被擄,比失去丈夫和公公更重大,由此可見她的虔誠。在這樣一個犯罪得罪神的家庭里,竟然有著一個以神的事為念的兒媳婦。她一點兒也沒有為著自己生了一個兒子而高興。她心裡只想到神的榮耀。所以神就借著她給兒子所起的名字,說出了神百姓的屬靈光景,成為對歷世歷代神百姓的提醒: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雖然約櫃落在非利士人手中,但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很快就會知道,神允許約櫃被擄去,並不是神的失敗,而是神的得勝。因此無論是以色列人、還是非利士人,誰都不能輕慢「神的約櫃」,誰都不能用拜偶像的心思來操縱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把以色列人的失敗,約櫃被擄,以利一家的悲局作為鑒戒,因為經上記載這些事,都是要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3: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