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和華呼喚撒母耳>

[複製鏈接]

3218

主題

323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07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5-27 2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耶和華呼喚撒母耳>
讀經【撒上3: 1-21】【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在撒母耳記上第三章中記載了,耶和華呼喚撒母耳,這標誌著撒母耳時代的開始與以利時代的結束。本章首先說到:【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那時「童子撒母耳」約12歲,他「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撒母耳出生在師士時代,這表示在士師時代,神很少向人說話。但我們的神是一位喜歡說話的神,祂借著話語創造萬有,【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9),祂也用話語來帶領自己的百姓,在出埃及、進迦南的時候,都是神一路對人說話、親自帶領百姓。但在士師時代,因百姓不肯順服神的話,所以「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當人一味地悖逆神,不聽從神時,神就不再向人說話。神不說話,就是祂最大的管教,可以想象當時百姓屬靈的光景,是多麼地荒涼!但是,在撒母耳還是孩童時,神就向他說話,因他有心聽神的話,神就呼召撒母耳做一個為神傳講信息的先知。【一日,以利睡卧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神的燈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裡,還沒有熄滅,撒母耳已經睡了。】「一日,以利睡卧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以利因年紀大了,所以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神的燈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裡,還沒有熄滅,撒母耳已經睡了」。「神的燈」就是聖所里的金燈台(出25:31)。在出埃及記 27:20中神對摩西說:【你要吩咐以色列人,把那為點燈搗成的清橄欖油拿來給你,使燈常常點著。】雖然此時神的燈「還沒有熄滅」,祭司以利還是每天點燈,但他卻成了一位「眼目昏花,看不分明」的人。在整個士師時代,祭司都沒有成為神話語的出口,神的光在以色列人心裡已經非常暗淡了。但神的燈「還沒有熄滅」,神還是讓這光繼續亮著,讓百姓在黑暗中還有一條出路,因此神就在這個時候呼喚撒母耳。

【耶和華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說:『我在這裡!』就跑到以利那裡,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回答說:『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他就去睡了。耶和華又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裡,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回答說:『我的兒,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耶和華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說:『我在這裡!』就跑到以利那裡,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回答說:『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他就去睡了」。耶和華初次呼喚撒母耳,他以為是以利叫他,就跑到以利那裡詢問。可見撒母耳有一雙警醒的耳朵,他一聽見有聲音呼喚他,就立即起來,跑到以利那裡。以利告訴撒母耳,他並沒有呼喚他,撒母耳就去睡了。接著「耶和華又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裡,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回答說:『我的兒,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神又來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聽到呼喚,馬上「跑到以利那裡」,表明他不但從小就學會了順服,而且殷勤,即使在睡夢中被喚醒,還是很快地跑到以利那裡,以利說他沒有呼喚撒母耳。「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就是撒母耳還沒有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就是還沒有經歷過神,直接從神得著啟示。

【耶和華第三次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裡,說:『你又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呼喚童子。因此以利對撒母耳說:『你仍去睡吧。若再呼喚你,你就說:』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撒母耳就去,仍睡在原處。】「耶和華第三次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裡,說:『你又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呼喚童子」。撒母耳在第三次聽到耶和華的呼喚后,再到以利跟前,以利這才明白是耶和華在呼喚童子。以利做了一輩子祭司,居然等了三次,才明白是神在呼喚,可見他屬靈的眼睛也是「眼目昏花,看不分明」,他向神的心是何等的麻木。而當以利明白是耶和華呼喚撒母耳時,「以利對撒母耳說:『你仍去睡吧。若再呼喚你,你就說:』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撒母耳就去,仍睡在原處」。撒母耳12歲時,神呼喚撒母耳,他就「敬聽」神的話。「敬聽」的意思是靜聽而且準備遵從,因此不論神吩咐什麼,撒母耳決意順服、遵從。神三次前來呼喚撒母耳,這說出神是說話的神,故神在每一個時代都在尋找合適的對象,就是肯敬聽」祂的話,並作時代的先知,忠心的為祂說話。「敬聽」神的聲音,也是明白神旨意的最好方法。撒母耳主要的事奉之一,就是作先知的職事。先知不僅是傳神的話,更重要的是先「敬聽」神說的話。神三次呼喚撒母耳,這也說出神是何等的忍耐,且是出乎愛心的忍耐。神若能找得到合適的對象可以說話,祂就迫切地要向他說話。今天我們是否有「敬聽」神向我們說話的時刻呢?我們是否聽到太多人的聲音,卻聽不見主的聲音呢?但「請說,僕人敬聽」,是每一位事奉主的人必須學習的功課。【耶和華又來站著,像前三次呼喚說:』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請說,僕人敬聽!『】神第四次呼喚撒母耳,他就按著以利教給他的話說:「請說,僕人敬聽!」而「請說,僕人敬聽」是撒母耳接受先知職事的開始。「僕人」是地位,「敬聽」是態度。服事主的人,如果不站正確的地位、存正確的態度,人永遠也不能成為合神使用的器皿。因此「請說,僕人敬聽!」也是我們在神的話語面前正確的態度,更是我們讀聖經的正確態度。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聽見的人都必耳鳴。我指著以利家所說的話,到了時候,我必始終應驗在以利身上。我曾告訴他必永遠降罰與他的家,因他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說:』以利家的罪孽,雖獻祭奉禮物,永不能得贖去。『】「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聽見的人都必耳鳴。我指著以利家所說的話,到了時候,我必始終應驗在以利身上」。這裡神要撒母耳所傳講的第一條信息,就是把一個「聽見的人都必耳鳴」的壞消息,傳給他的屬靈長輩。我們傳好消息容易,傳壞消息實在是太難了。但神要我們傳福音,不能只傳【神愛世人】,卻不傳【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我們不能只傳【信子的人有永生】,卻不傳【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但故意只傳一半的福音,就是【別的福音】(加1:6)。那時以利已經八、九十歲了,兩個兒子也已經成年,在人看來,他沒有精力管教兒子。但在神面前,這些都不能成為免受懲罰的理由。若是以利有心管教,就沒有什麼難處能夠阻擋他,因為神必然會賜給他足夠的精力和能力。可是以利「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因此他不能推卸責任。今天有些父母也是以「孩子大了、環境影響、朋輩壓力」等理由,作為自己不殷勤教訓兒女的理由,結果卻是害了自己的孩子。祭司若誠心悔罪,是可以用祭物贖罪的(利4:3-12)。但如果祭司定意不聽從神的命令,這樣「雖獻祭奉禮物,永不能得贖去」。

【撒母耳睡到天亮,就開了耶和華的殿門,不敢將默示告訴以利。以利呼喚撒母耳說:『我兒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我在這裡!『以利說:』耶和華對你說什麼,你不要向我隱瞞;你若將神對你所說的隱瞞一句,願祂重重地降罰與你。『撒母耳就把一切話都告訴了以利,並沒有隱瞞。以利說:『這是出於耶和華,願祂憑自己的意旨而行。』】撒母耳聽見神對他所說的話后,一定是非常震驚,所以「撒母耳睡到天亮,就開了耶和華的殿門,不敢將默示告訴以利」。以利很可能覺察到神的話一定與自己有關,因此「以利說:『耶和華對你說什麼,你不要向我隱瞞;你若將神對你所說的隱瞞一句,願祂重重地降罰與你』」。以利就是要撒母耳把神的話誠誠實實地說出來。撒母耳就按著以利所要求的,誠實地把神要嚴厲懲罰他家這些話告訴了他。可是以利對神最後一次的警告,不但不戰兢害怕,也沒有痛悔求神的饒恕,只簡單地說:「這是出於耶和華,願他憑自己的意旨而行」。可見以利不把神的警告當一回事,也沒有意識到神的懲罰是多麼的可怕!神之所以對以利說兩次同樣的話(2:27-36),就是給以利機會,希望他能夠悔改,並親自責罰自己的兒子。可是以利不但沒有這樣做,也沒有認識到神警告的嚴重性,結果他的兩個兒子最後都被殺了。因此凡做父親的,【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箴23:13-14)

【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撒母耳長大,因他常活在神的同在中,因此神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以利因縱容包庇兒子,輕看了神的權柄。神就選擇撒母耳來代替以利,並且大大使用撒母耳,立撒母耳為先知,這標誌著士師時代的結束、先知事奉的興起。從這裡也讓我們看到,以利和撒母耳代表兩種不同的事奉,這兩種事奉帶來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結局。雖然以利在事奉的崗位上堅持到最後一刻(4:18),但因他尊重人過於尊重神,就不敢徹底地順服神。但「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這是神對以利一生事奉的總結。而撒母耳是徹底順服的事奉,神要他說的話,他一句也不隱瞞,神不要他說的話,他一句也不出口。因此【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15:22),這正是對撒母耳一生事奉的總結。「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這就開啟了救贖歷史的新時代。但願我們今天在這個時代里,都要像撒母耳一樣聽從神的話,遵行神的話,忠心傳講神的話!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2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