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士12: 1-15>

[複製鏈接]

3228

主題

324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09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5-12 1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士12: 1-15】【以法蓮人聚集,到了北方,對耶弗他說:『你去與亞捫人爭戰,為什麼沒有招我們同去呢?我們必用火燒你和你的房屋』……。】在士師記第十二章中記載了,當神將亞捫人交在耶弗他手中,他就大大殺敗他們之後,以法蓮人卻來質問耶弗他,他們出兵攻打亞捫人時為何沒有邀請他們參加,並且恐嚇威逼耶弗他。結果導致內戰爆發,耶弗他擊殺以法蓮人。耶弗他就作以色列的士師六年;耶弗他以後有以比贊作以色列的士師七年;以比贊之後有以倫作以色列的士師十年;以倫死後有押頓作以色列的士師八年。本章首先說到:【以法蓮人聚集,到了北方,對耶弗他說:』你去與亞捫人爭戰,為什麼沒有招我們同去呢?我們必用火燒你和你的房屋。『耶弗他對他們說:『我和我的民與亞捫人大大爭戰;我招你們來,你們竟沒有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我見你們不來救我,我就拚命前去攻擊亞捫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手中。你們今日為什麼上我這裡來攻打我呢?『】「以法蓮人聚集,到了北方,對耶弗他說」,「以法蓮人」因蒙先祖雅各特別的祝福(創48:17-20),而具有優越感,並且帶領以色列人佔據迦南地的約書亞乃出身以法蓮支派,就使他們因驕傲而嫉妒別的支派。之前「以法蓮人」曾與士師基甸爭論(8:1-3),此次更是越過河來向士師耶弗他興師問罪;「北方」不是方位而是地名,位於約但河東,疏割的北面約6公里。「你去與亞捫人爭戰,為什麼沒有招我們同去呢?我們必用火燒你和你的房屋」。」與亞捫人爭戰」,此戰事記載在士師記11章中。「耶弗他對他們說:『我和我的民與亞捫人大大爭戰」,「大大爭戰」是指戰事的規模和範圍很大(11:32-33)。「我招你們來,你們竟沒有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別處聖經沒有記載耶弗他曾招請其他的支派前來幫助,不過基列的長老們在招請耶弗他出任元帥之前,或許曾經向各支派發出請求,而沒有獲得他們的響應,故耶弗他以此指責他們。「我見你們不來救我,我就拚命前去攻擊亞捫人」,「拚命前去」是指孤軍奮戰。「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手中。你們今日為什麼上我這裡來攻打我呢?」「交在我手中」是指神使我得勝。因以法蓮人這次不只是為了對付一個耶弗他,而是正式前來攻打基列人。所以耶弗他沒有用柔和的言語來遷就以法蓮人,而是果斷「招聚基列人,與以法蓮人爭戰」。

【於是耶弗他招聚基列人,與以法蓮人爭戰。基列人擊殺以法蓮人,是因他們說:『你們基列人在以法蓮、瑪拿西中間,不過是以法蓮逃亡的人。』基列人把守約旦河的渡口,不容以法蓮人過去。以法蓮逃走的人若說:『容我過去。』基列人就問他說:『你是以法蓮人不是?』他若說:『不是』,就對他說:『你說示播列。』以法蓮人因為咬不真字音,便說『西播列』。基列人就將他拿住,殺在約旦河的渡口。那時以法蓮人被殺的有四萬二千人。】「於是耶弗他招聚基列人,與以法蓮人爭戰」,「基列人」在此指約但河東岸瑪拿西支派的基列後裔(民26:29)。「基列人擊殺以法蓮人,是因他們說:『你們基列人在以法蓮、瑪拿西中間,不過是以法蓮逃亡的人』」。「不過是以法蓮逃亡的人」,這是惡意的侮辱,是指基列人是從約但河西岸的以法蓮支派當中逃亡到河東的罪犯。「基列人把守約但河的渡口,不容以法蓮人過去」,顯然以法蓮人不敵基列人,企圖從約但河渡口逃返河西之地。「以法蓮逃走的人若說:『容我過去』」。驕傲的以法蓮人誹謗基列人是「以法蓮逃亡的人」,結果自己卻成了「以法蓮逃走的人」。「基列人就問他說:『你是以法蓮人不是?』他若說:『不是』」。之前他們以自己是以法蓮人而感到優越,現在卻說自己「不是」。戰敗的以法蓮人當然不敢承認自己是以法蓮人。「就對他說:『你說示播列。以法蓮人因為咬不真字音,便說西播列」。「示播列…西播列」,以法蓮人因為發音習慣上,將「示」說成「西」。「基列人就將他拿住,殺在約但河的渡口。那時以法蓮人被殺的,有四萬二千人」。進迦南地之前,以法蓮支派的男丁是【三萬二千五百名】(民26:37),現在「以法蓮人被殺的有四萬二千人」,幾乎等於以法蓮支派所有的成年男丁被殺,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雖然基列人對弟兄做得太過頭了,但這「四萬二千人」,都是過了約旦河準備屠殺河東弟兄的,所以神允許他們受到嚴厲的管教。

【耶弗他作以色列的士師六年。基列人耶弗他死了,葬在基列的一座城裡。】「耶弗他作以色列的士師六年」,「以色列的士師,耶弗他可能只在約旦河東作士師。「六年」是所有士師中治理時間最短的一位。耶弗他在十二位士師中得著了最高的職位,百姓立他「作領袖、作元帥」(11:11),但卻成了沒有後代、在位時間也最短的一位士師,這讓我們看到在人意背後,有神在管理的手。「基列人耶弗他死了,葬在基列的一座城裡」。「一座城」連葬身之處也沒有載名。然而,雖然耶弗他有許多欠缺,但仍然被聖經列為信心的榜樣(來11:32)。因為神要借著耶弗他向我們表明,連耶弗他這樣滿了欠缺的人,也能因著神所賜的信心而蒙拯救、被使用。【耶弗他以後,有伯利恆人以比贊作以色列的士師。他有三十個兒子,三十個女兒;女兒都嫁出去了。他給眾子從外鄉娶了三十個媳婦。他作以色列的士師七年。以比贊死了,葬在伯利恆。】「耶弗他以後,有伯利恆人以比贊作以色列的士師」,這裡「伯利恆」是屬西布倫支派的一個城(書19:15),不是猶大的伯利恆。「以比贊」聖經僅在此處出現這名,無事迹可考。「他有三十個兒子,三十個女兒,女兒都嫁出去了」。「都嫁出去了」是指嫁給家族以外的人。「他給眾子從外鄉娶了三十個媳婦。他作以色列的士師七年」。「外鄉」指外地人,即不同家族的人。以比贊借著他六十個兒女的聯姻,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以比贊死了,葬在伯利恆」,就是葬在他自己的家鄉。

【以比贊之後,有西布倫人以倫,作以色列的士師十年。西布倫人以倫死了,葬在西布倫地的亞雅侖。】「以比贊之後,有西布倫人以倫作以色列的士師十年」。「以倫」是屬於西布倫支派。「西布倫人以倫死了,葬在西布倫地的亞雅侖」。「以倫」聖經僅記載他的名字、出身、作士師的年期和埋葬地,非常簡單。【以倫之後,有比拉頓人希列的兒子押頓作以色列的士師。他有四十個兒子,三十個孫子,騎著七十匹驢駒。押頓作以色列的士師八年。比拉頓人希列的兒子押頓死了,葬在以法蓮地的比拉頓,在亞瑪力人的山地。】「以倫之後,有比拉頓人希列的兒子押頓作以色列的士師」,「押頓」屬於以法蓮支派。「他有四十個兒子,三十個孫子,騎著七十匹驢駒」。表明他是一位有錢有勢的人。「押頓作以色列的士師八年」。耶弗他之後的幾位士師在位的時間都很短。聖經既沒有提到他們的拯救,也沒有提到以色列的屬靈光景,更沒有提到【國中太平】(8:28)。雖然基甸之後的士師越來越有錢有勢,但卻不再有「國中太平」,說明百姓在屬靈上是不斷地走下坡路。但願我們都要讓以色列百姓,在屬靈上不斷地走下坡路的光景,成為我們的警覺!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0 15: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