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3-23 15:55 編輯

岩石墓穴, Qalliija
1914 年在馬爾他拉巴特的 Qalliija 發現的岩石墓穴是一段迷人的歷史, 它揭示了該地區的古代埋葬習俗. 這些墓穴通常與腓尼基人或羅馬時期有關, 反映了馬爾他的文化和歷史層次.
拉巴特
馬爾他島, 馬爾他
馬爾他中西部城鎮, 毗鄰姆迪納, 瓦萊塔以西. 拉巴特是一個閃族 Semitic 詞, 意為「設防城鎮」或「郊區」. 羅馬時代, 姆迪納和拉巴特的所在地被該島的首府梅利塔佔領. 在阿拉伯人佔領馬爾他期間(870-1090), 通過移動南牆縮小了姆迪納的面積; 結果, 姆迪納的部分地區成為拉巴特的一部分. 這裡有許多羅馬遺迹, 包括一座部分修復的羅馬別墅, 裡面有一座羅馬古物博物館. 鎮下有大量早期基督教地下墓穴, 裡面有雕刻的十字架和阿加佩桌子—岩石鑿成的圓形表面, 用於葬禮儀式. 這裡有幾座洞穴教堂和中世紀教堂和修道院. 醫院是拉巴特的傳統; 聖神教堂曾作為此用途存在了 600 多年(如今是國家檔案館所在地). 附近的維爾達拉宮(1586)是作為醫院騎士團(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大師的夏宮而建; 後來它被島嶼總督使用, 最近被馬爾他總統使用. 人口(2007 年估計) 11,260.
本文最近由 Chelsey Parrott-Sheffer 修訂和更新
-
梅利哈腓尼基石墓
本文將介紹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在梅利哈發現的三座墓葬. 雖然當時的考古報告指出這些墓葬是在梅利哈發現的, 但並沒有說明它們的具體位置.
第一座墓葬
1890 年代之前, 在教區教堂右側的山上發現了一座腓尼基石墓. 考古學家 A.A. Caruana 表示, 墓葬位於該地區, 由一個墓群或地下墓穴組成. 他說, 這些墓葬有幾個帶有拱形入口的房間, 分佈在三層樓上. 不幸的是, 報告中沒有指出遺址的確切位置, 所以今天沒有人確切知道這座墓穴在哪裡.
第二座墓穴
1912, 在梅利哈發現了另一座腓尼基石鑿墓穴, 但沒有指出位置. 似乎這座墓穴被毀了, 因為沒有墓穴的尺寸, 只對發現的文物進行了完整的報告. 這座墓穴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文物. 其中包括一個馬爾他獨特形狀的骨灰瓮, 它很寬, 頸部很高, 從邊緣到肩部都有把手. 另一件文物是一個球形圓口壺, 顯然是紅釉和拋光的. 不幸的是, 在發現它時壺口已經破損. 發現的第三件物品是一個雙三葉形嘴梨形壺. 另一件物品是一個半球形碗, 它顯然是薄壁的, 紅釉和拋光. 第五件文物是一個寬邊外翻碗, 內部可能帶紅色釉質. 第六件文物是一個小開口鍋, 配低把手, 肩部對面有一個旋鈕, 邊緣低且略低. 另一件文物是一盞單嘴燈, 最後一件是一隻小盤子. 這座墓穴似乎是在公元前 1000-600 開鑿的, 因為陶器來自腓尼基人殖民馬爾他群島的這個時期.
第三座墓穴
在梅利哈發現的第三座也是最後一座腓尼基人石墓, 恰好位於村莊對面的東部懸崖上, 1929 年被發現, 當時工人不小心闖入了一個墳墓. 此事立即報告梅利哈警方, 後者立即通知了博物館部門. 當考古學家到達現場時, 他們發現這座墓穴幾乎被毀壞了. 考古人員發現, 墓室沒有豎井, 墓室的一部分也被毀壞, 岩石非常脆弱, 幾乎與周圍的干土難以區分. 墓室入口高 1.2 米, 寬 1.1 米. 墓室呈橢圓形但部分腐爛, 可能高 1.2 米, 寬 1.2 米, 長 3 米. 發現一個水壺, 底座逐漸變細, 肩部有兩個把手, 長 0.6 米, 一個錐形罐, 底座平坦, 長 0.3 米, 兩個盤子, 直徑 0.15 米. 除了這些文物外, 還發現了一具成人骨骼的碎骨. 再次證明, 這座墓穴是在公元前 1000-600 開鑿的, 但這次這一理論主要基於墓室的橢圓形.

https://copilot.microsoft.com/chats/dxarNoXsUfkqW128jraJr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Rabat-Malta-island-Malta
https://mellieha.com/phoenician-rock-cut-tombs-in-mellieha/




Ghajn Qajjet 岩石墓穴
馬爾他拉巴特附近 Ghajn Qajjet 岩石墓穴
Baldacchino, J.G.
Dunbabin, Thomas James
墓穴 - 馬爾他
古迹
1953
羅馬英國學校論文. 1953, 21 卷, 32-41
1950 年 9 月 22 日, 工人們正在馬爾他拉巴特附近的 Ghajn Qajjet 挖掘一條溝渠用於鋪設一條水管, 溝渠位於路面以下 2 英尺 8 英寸深處, 這時, 一座岩石墓穴的墓室被人闖入. 墓室平面呈矩形, 天花板平坦, 長 12 英尺, 寬 10 英尺, 高 5 英尺 7 英寸; 其長軸朝東北方向延伸. 一塊 6 英尺 5 英寸長、5 英尺 8 英寸寬、5 英寸厚的 Globigerina 石灰石板水平放置在地板上, 其兩側與東北和東南牆壁接觸; 由於地板略微傾斜, 朝東北方向較高, 因此用粗糙修整的小石塊支撐. 還有一個直徑 10 英寸、深 6 英寸的空腔, 在距離石板西南側 4 英寸處切入地板, 非常靠近房間的東南牆.
https://www.um.edu.mt/library/oar/handle/123456789/7274




腓尼基人臉
腓尼基人臉(公元前 1500 – 300) 在馬爾他是一種罕見的發現. 沒人確切知道它有什麼用處, 也不知道它代表什麼. 這是一個早已死去的腓尼基人的粗糙形象嗎?它是死亡的象徵嗎?在腓尼基人的世界里, 有些圖像是為了抵禦死亡, 這可能是這樣的圖像嗎?或者, 緊閉的眼睛和嘴是為了防止死亡的侵襲?
https://jauntingjen.com/2014/07/ ... tifacts-from-malta/


腓尼基-布匿世界的喪葬觀念
古代腓尼基人相信死後還有生命, 因此也相信來世: 儘管如此, 他們還是像埃及人一樣將死者製成木乃伊, 但將死者火化或埋葬在地下墓室中.
腓尼基人認為來世是一種死者之城, 只有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旅程才能到達, 部分旅程需要由某位神靈陪同, 必須向神靈捐贈作為獎勵, 這就是為什麼死者下葬時會隨身攜帶一枚硬幣, 通常位於口中。前往亡靈之城的旅程並非在死後立即開始, 死者在墳墓中停留一段時間, 幾乎就像懸浮在今生和來世之間, 然後才前往永久的居所. 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 墳墓里放滿了死者生前使用過的所有東西: 日常家用傢具、身體護理用品、玩具(如果死者是兒童), 在某些情況下, 還有武器、食物和飲料/陪葬品: 護身符- 聖甲蟲, 一部分是護身符, 一部分是印章, 生前使用並隨其一起埋葬; 葬禮面具.
https://virtualarchaeology.sarde ... s%20%28fig.%201%29.


石灰石立香爐

馬爾他腓尼基人
馬爾他: 腓尼基、布匿和羅馬
Bonanno,Anthony
Cilia,Daniel
腓尼基人—馬爾他
發掘(考古學)—馬爾他—戈佐島
2005
出版商: Midsea Books
引文: Bonanno, A., & Cilia, D. (2005). 馬爾他: 腓尼基、布匿和羅馬(馬爾他活遺產/由 Louis J. Scerri 編輯). 馬爾他: Midsea Books.
摘要: 長期以來, 馬爾他島古典時期及其考古學一直被忽視, 而人們更看重的是該島獨特的史前遺產. 安東尼·博南諾的《馬爾他、腓尼基、布匿和羅馬》一書糾正了這種不平衡. 腓尼基人在公元前八世紀左右定居馬爾他. 他們使用文字標誌著該島歷史的開始, 而馬爾他本身則成為他們貿易路線上的重要一站. 根據最新考古發現以及 1960 年代之前和之後的學術貢獻, 該島的腓尼基和布匿成就被置於正確的歷史視角中, 當時他們的遺產開始被重新評估.
https://www.um.edu.mt/library/oar/handle/123456789/469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