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姓發怨言惹神發怒>

[複製鏈接]

3237

主題

3257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0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22 2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百姓發怨言惹神發怒>
讀經【民11: 1-35】【眾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在民數記第十一章中記載了,因以色列百姓發怨言惹神發怒:【眾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百姓向摩西哀求,摩西祈求耶和華,火就熄了。那地方便叫作他備拉,因為耶和華的火燒在他們中間。】以色列百姓在西奈山看見了神的大能,經歷祂慈愛的眷顧,神又親自帶領百姓出發,可是以色列民從西奈山出發沒有多久,「眾百姓發怨言」,很可能是因為旅程越來越艱難。從紅海到西奈山,大部分的道路都沿著紅海附近,比較平坦,從西奈山到巴蘭的曠野,一開始就是崎嶇不平的高原丘陵,這時百姓發現雲彩帶領的道路越來越艱難,因此竟然「眾百姓發怨言」,不是一兩個人,幾十個人,而是幾十萬上百萬人在「發怨言」。「發怨言」就表明他們內心對神的不信和悖逆。「眾百姓」是向摩西發怨言和惡語,而「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神雖然發怒,卻沒有把發怨言的人都擊殺了,而是使火直燒到營的邊界,這是出於神的憐憫的警告,為要讓百姓知道神不喜悅他們「發怨言」,因為「發怨言」就是對神沒有信心。這也讓歷世歷代神的百姓看到:在西奈山下的順服,不等於在曠野中的順服。當百姓看到「火在他們中間焚燒」,就知道了這是神所顯出來的對他們的怒氣。於是百姓就害怕了,「百姓向摩西哀求,摩西祈求耶和華,火就熄了」。這火因摩西的禱告而熄滅。

百姓第二次發怨言,是因【他們中間的閑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這嗎哪彷佛芫荽子,又好像珍珠。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作成餅,滋味好像新油。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這些「閑雜人」,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和他們一同上去】的人(出12:38),他們想要跟以色列人一起去,為要得到更好的生活,而曠野生活跟他們所以為的差距甚大,所以他們就很失望。於是「他們中間的閑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他們的貪慾如酵,以致很快「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他們這是在懷戀在埃及時的享受,卻埋怨神的嗎哪單調乏味,甚至使他們的「心血枯竭了」,這顯然是悖逆神。神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使他們脫離在埃及被奴役的苦難,這些人居然昧著良心,忘恩負義地發怨言,還懷念埃及的為奴生活,這樣的發怨言就是對神的背叛和羞辱,與褻瀆神相去不遠了。但這嗎哪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烤著吃(出16:23),也可以「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作成餅,滋味好像新油」。神給以色列人在曠野有四十年的嗎哪供應(出16:35),顯明了神是以大能來供應他們的日常所需。但以色列人卻說:「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意思是他們已經吃夠了嗎哪。

【摩西聽見百姓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耶和華的怒氣便大發作,摩西就不喜悅。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我從哪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這時摩西聽見以色列人在發怨言中加入了「哭號」,因此「耶和華的怒氣便大發作」,這次摩西沒有為以色列人禱告,而是在神面前表達對以色列人的不悅,他也到神面前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重壓:「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摩西可能實在沒有想到,以色列人竟然會對神賜的嗎哪,表達了如此激烈的反應。他以為以色列人已經看見和經歷了這麼多神跡,就應當對神倍加的敬畏信靠和感恩。可是以色列人非但不感恩,竟然還敢對嗎哪的口味表達不滿,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摩西因為百姓的悖逆,而失去了服事他們的熱情。因為「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在摩西看來,以色列人提了一個他解決不了的要求,所以他對神說:「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以色列人發怨言竟然到了讓摩西求死的程度。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從以色列的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就是你所知道作百姓的長老和官長的,到我這裡來,領他們到會幕前,使他們和你一同站立。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神聽了摩西的話后,就對他說:「你從以色列的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就是你所知道作百姓的長老和官長的,到我這裡來,領他們到會幕前,使他們和你一同站立」。當時摩西對整個以色列民已經失望到極點了,他們已經徹底失敗了,竟然悖逆到了如此的地步。但就在這樣的時刻,神就顯明了在民中神還保守了七十位有影響力的長老和官長,是不像以色列人那樣發怨言的,還能來幫助摩西來應對危機。神將降在摩西身上的靈分賜給七十位長老,讓他們來分擔摩西的重擔。接著神吩咐摩西【又要對百姓說:你們應當自潔,預備明天吃肉,因為你們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我們在埃及很好。』這聲音達到了耶和華的耳中,所以他必給你們肉吃。你們不止吃一天、兩天、五天、十天、二十天,要吃一個整月,甚至肉從你們鼻孔里噴出來,使你們厭惡了,因為你們厭棄住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在他面前哭號說:『我們為何出了埃及呢?』】神針對以色列人吃肉要求的回應是,給他們吃。但同時提醒他們,想要領受神給的恩賜,需要在神面前自潔。但神因他們「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我們在埃及很好『」。所以神就給他們肉吃,而且「你們不止吃一天、兩天、五天、十天、二十天,要吃一個整月,甚至肉從你們鼻孔里噴出來,使你們厭惡了,因為你們厭棄住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在他面前哭號說:『我們為何出了埃及呢?『」。

【摩西對耶和華說:『這與我同住的百姓,步行的男人有六十萬,你還說:『我要把肉給他們,使他們可以吃一個整月。』難道給他們宰了羊群牛群,或是把海中所有的魚都聚了來,就夠他們吃嗎?』耶和華對摩西說:『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摩西出去將耶和華的話告訴百姓,又招聚百姓的長老中七十個人來,使他們站在會幕的四圍。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對摩西說話,把降與他身上的靈分賜那七十個長老,靈停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就受感說話,以後卻沒有再說。但有兩個人仍在營里,一個名叫伊利達,一個名叫米達。他們本是在那些被錄的人中,卻沒有到會幕那裡去。靈停在他們身上,他們就在營里說預言。有個少年人跑來告訴摩西說:『伊利達、米達在營里說預言。』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就是摩西所揀選的一個人,說:『請我主摩西禁止他們。』摩西對他說:『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嗎?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願耶和華把他的靈降在他們身上。』】摩西不明白神如何能辦到給百姓肉吃,認為這事不可思議,所以「摩西對耶和華說:『這與我同住的百姓,步行的男人有六十萬,你還說:『我要把肉給他們,使他們可以吃一個整月」。因此,神就以「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來安慰和回應摩西的擔心。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小信或不信而限制了神的全能。「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神就要摩西看看祂所說的是否成就。

【於是摩西和以色列的長老都回到營里去了。有風從耶和華那裡颳起,把鵪鶉由海面刮來,飛散在營邊和營的四圍。這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那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離地面約有二肘。百姓起來,終日終夜,並次日一整天,捕取鵪鶉,至少的也取了十賀梅珥,為自己擺列在營的四圍。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那地方便叫作基博羅哈他瓦(就是「貪慾之人的墳墓」),因為他們在那裡葬埋那起貪慾之心的人。百姓從基博羅哈他瓦走到哈洗錄,就住在哈洗錄。】「於是摩西和以色列的長老都回到營里去了。有風從耶和華那裡颳起,把鵪鶉由海面刮來,飛散在營邊和營的四圍。這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那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離地面約有二肘」。神讓風把鵪鶉刮來了,落在營外的鵪鶉多到遍野都是,這時摩西看見神的話應驗了。而以色列人當中最少的一個人也抓了十賀梅珥的鵪鶉,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就是2200升,可見以色列人太貪婪了。雖然他們親眼目睹這麼多鵪鶉被風刮來,但對神能否把鵪鶉留在這裡「一個整月」,卻沒有信心。因此「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那裡成了貪婪之人的墳墓。以色列人因「貪慾的心」,以及留戀埃及美味,最終只落在墳墓里。我們如果像以色列人一樣為自己的「貪慾的心」在神面前「哭號」,有時神也會應允,但帶來的結果卻是重重的懲罰。以色列民在曠野,因為向神發怨言,曾遭遇極可怖的刑罰,使徒保羅就引證這事警誡信徒說:【你們也不要發怨言,像他們有發怨言的,就被滅命的所滅。】(林前10:10)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中又勸誡信徒,當遠避五樣罪:【不要貪戀惡事】,【不要拜偶像】,【不要行姦淫】,【不要試探主】,【不要發怨言】,這前四樣罪是何等重大,何等可惡,但使徒把「發怨言」與這四樣大罪同列,這足可使我們明白髮怨言是何等大的罪。今天我們如果抱怨天氣,就是抱怨神沒有管理好宇宙,對神的安排不滿,這也是很嚴重冒犯神的罪!為此,願我們今天無論在怎樣的處境中,都不要發怨言,也不要被別人的怨言所影響。我們要常常數算神的恩典,要以感謝為祭獻給神!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1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