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43: 1-34>

[複製鏈接]

3233

主題

3253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0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4-9-6 0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創43: 1-34】【那地的飢荒甚大……。】在創世紀第四十三章中記載了,雅各遣眾子再往埃及糴糧;猶大說服雅各讓便雅憫與他們同去;約瑟吩咐家宰擺席和兄弟們宴樂。這裡首先說:【那地的飢荒甚大。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他們的父親就對他們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那地」,指迦南地,「飢荒甚大」,表示飢荒非常嚴重。雅各的家族約有70人(46:27),又有僕婢和牲畜(46:6),他們每日所需要的食物不少,所以「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雅各就叫他的兒子們再去埃及糴糧。【猶大對他說:『那人諄諄地告誡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你若打發我們的兄弟與我們同去,我們就下去給你糴糧;你若不打發他去,我們就不下去,因為那人對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猶大對他說」,猶大是第四子(29:32-35),但此時他在雅各心目中的地位,超過長子流便,以及二子西緬和三子利未。猶大對雅各說:「那人諄諄的告誡我們」,「那人」指約瑟。「諄諄的告誡」,就是嚴厲的警告我們。「你們的兄弟」,指便雅憫。這次他們若不帶便雅憫去,就不得見約瑟。猶大說明只有雅各交出心愛的小兒子,他們才能下埃及下給父親糴糧。猶大用兩次的「若」來說明去不去的問題,若打發兄弟與他們同去,就去,且有糧。若不打發,就不去,且無糧。【以色列說:『你們為什麼這樣害我,告訴那人你們還有兄弟呢?』他們回答說:『那人詳細問到我們和我們的親屬,說:』你們的父親還在嗎?你們還有兄弟嗎?『我們就按著他所問的告訴他,焉能知道他要說『必須把你們的兄弟帶下來」呢?』】雅各質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害我」,告訴那個「埃及人」你們還有一個兄弟。他們說,他們所以會提到便雅憫,乃是被對方用話套出來的,這表示約瑟想念他的父親和他的弟弟便雅憫。【猶大又對他父親以色列說:『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身下去,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於死。】猶大又以顧及全家的存活和死亡加強他的懇求,也就是說,雅各若不打發便雅憫同去,不但救不了便雅憫,連全家人都不能存活,因此雅各不能不讓便雅憫去了。神借著這樣的困境,要把雅各逼到一個地步,讓他不得不鬆開自己的手,真實、完全地在神面前放下自己和自己在地上的所愛。【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猶大又願為便雅憫平安回來承擔整個責任。「我情願永遠擔罪」,他不但原意永遠擔罪,也願意接受父親任何的處罰。以後雅各祝福猶大時,稱他為獅子支派(49:9)。後來,果然擔世人罪的彌賽亞耶穌基督從猶大支派出來了(啟5:5)。

【我們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他們的父親以色列說:』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可以將這地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都取一點收在器具里,帶下去送給那人作禮物,】猶大補充說,倘若他們沒有耽擱,就是因為雅各的不同意答允他們帶便雅憫同去,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以色列終於答應猶大的要求。「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這顯出雅各現在不再堅持己見了。以色列就叫他的兒子們,從當地的土產中,要把最好的六樣東西帶到埃及去送給當地宰相,為的是叫他息怒。「榧子」可能是開心果。「杏仁」是扁桃核。【又要手裡加倍的帶銀子,並將歸還在你們口袋內的銀子仍帶在手裡;那或者是錯了。也帶著你們的兄弟,起身去見那人。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帶著再糴糧的銀子,乃是「加倍地帶銀子」。「並將歸還在你們口袋內的銀子,仍帶在手裡」,這表明第一次歸還的銀子是被完整保存在最初的包裹中,這是沒有人敢用的錢。他們為要證明誠實人,又要表示清廉,就把口袋裡的銀子帶過去,另外還要帶第二次賣糧加倍的銀子。「那或者是錯了」,雅各認為第一次糴糧的銀子或者是埃及官員出錯了。「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雅各相信一位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神,祂掌管一切所要發生的事,所以埃及大官的行動並非在雅各所信的神統治以外。「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那弟兄」指西緬(42:24)。「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意思是把兒子的性命及一切的結果都交給「全能的神」。因為他不知道約瑟的計劃,所以他用這樣的話來鼓勵他的兒子們,使他們靠著神而出門。老父雅各就這樣作了決定並差他的兒子們第二次往埃及去糴糧。

【於是,他們拿著那禮物,又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起身下到埃及,站在約瑟面前。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於是他們拿著那禮物」,「那禮物」,就是他們帶著「這地土產中最好的」眾多土產。「又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起身下到埃及」,九個哥哥和便雅憫來到埃及就「站在約瑟面前」。當約瑟離別父親的時候,便雅憫是吃奶的小孩,現在「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樂。這就證明不僅他們對便雅憫沒有作什麼惡事,他們在其他事上的陳述也是真實的。這是約瑟在埃及等候多年後欣喜的一個大日子,所以約瑟「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約瑟命令家宰去預備豐盛的午餐,他要與11位兄弟一同吃中飯,在弟兄相認的路上走得更近了。「家宰」即管家。【家宰就遵著約瑟的命去行,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裡,就害怕,說:『領我們到這裡來,必是因為頭次歸還在我們口袋裡的銀子,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強取我們為奴僕,搶奪我們的驢。』】從迦南地來埃及買糧的人,被領進一國宰相之屋裡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所以「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裡,就害怕」,因上次約瑟「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又說:「你們是姦細,來窺探這地的虛實」,這次竟然請吃中飯。他們就想「因為頭次歸還在我們口袋裡的銀子,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強取我們為奴僕,搶奪我們的驢」。「找我們的錯縫」,意思是找借口對付我們。「強取我們為奴僕,搶奪我們的驢」,這是當時中東人的習俗,小偷如果不能歸還原物,並按該物的價值加倍賠償,就會被賣為奴(出22:3-4)。這是他們曲解了約瑟的好意。

【他們就挨進約瑟的家宰,在屋門口和他說話,說:『我主啊,我們頭次下來實在是要糴糧。後來到了住宿的地方,我們打開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子,分量足數,仍在各人的口袋內,現在我們手裡又帶回來了。另外又帶下銀子來糴糧。不知道先前誰把銀子放在我們的口袋裡。』家宰說:『你們可以放心,不要害怕,是你們的神和你們父親的神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的口袋裡;你們的銀子,我早已收了。『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他們已「進了約瑟的屋裡」,此時他們趁家宰外出,趕到「屋門口」去和他說話。他們向家宰解明那銀子的事,他們把頭次的銀子帶回來了,又帶下另外的銀子,請家宰原諒相信他們,或請他辯護,這證明他們的心很緊張。家宰先安慰他們放心,不要害怕,並且說:「是你們的神和你們父親的神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的口袋裡」。一個埃及人家宰怎會提到神呢?可能是他說了像約瑟慣常所說的,所以這位外邦人清楚知道約瑟父家的人都是敬拜神的人。另外當時在埃及從法老王到老百姓,幾乎都知道這次的豐年和飢荒是神所指示(41:25),所命定的事(41:32)。約瑟也是相信全能的神掌握一切和祂救贖的工作(45:5-9)。「你們的銀子我早已收了」,家宰以他早已收下他們的銀子安慰他們,這是全然真實的,他們的糴糧款無疑是約瑟付的。「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這表示約瑟把西緬的事提早交給家宰。便雅憫來了,西緬也出來了,如此證明事情開始緩和。

【家宰就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草料餵驢。】剛才他們還在家門口擔心著,「家宰就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並且「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草料餵驢」。家宰用東方人的方式來親切的接待他們,把他們當作上賓對待。這也是約瑟交代他的。【他們就預備那禮物,等候約瑟晌午來,因為他們聽見要在那裡吃飯。約瑟來到家裡,他們就把手中的禮物拿進屋去給他,又俯伏在地,向他下拜。】「他們就預備那禮物,等候約瑟晌午來」,他們要將從迦南帶來的禮物,在當天中午送給約瑟,「因為他們聽見要在那裡吃飯」。很快,他們要與約瑟一同吃飯,他們心裡是何等的擔憂。「約瑟來到家裡」,約瑟在中午進到他的家,「他們就把手中的禮物拿進屋去給他」,兄弟們趕緊獻上禮物,「又俯伏在地,向他下拜」,這表現出最高的忠誠與尊敬。約瑟所作的夢(37:6-7),在此第二次應驗了。【約瑟問他們好,又問:『你們的父親就是你們所說的那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

他們回答說:『你僕人我們的父親平安;他還在。』於是他們低頭下拜。約瑟舉目看見他同母的兄弟便雅憫,就說:『你們向我所說那頂小的兄弟就是這位嗎?『又說:』小兒啊,願神賜恩給你!』約瑟愛弟之情發動,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約瑟問:「你們的父親就是你們所說的那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因約瑟還在記得他父親特別疼愛他,他在埃及每時每刻在想念父親。現在約瑟想要知道他父親健康的情況,因為他有遠大的計劃,使整個家族的人下埃及(45:9)。他們回答說,他很健康,同時向約瑟又下拜,再一次應驗了約瑟的兩個夢(37:5-11)。約瑟得知當中那位青年是他們頂小的兄弟便雅憫,就祝福他說∶「小兒啊,願神賜恩給你!」約瑟不是稱呼便雅憫:「小弟啊,願神賜恩給你!」他乃是說:「小兒啊,願神賜恩給你!」可見約瑟愛弟之心何等深切。因「約瑟愛弟之情發動」,他「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這是約瑟與兄弟們重逢后,第二次的「哭」(42:24)。

【他洗了臉出來,勉強隱忍,吩咐人擺飯。他們就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他洗了臉出來…吩咐人擺飯」,他們就擺設了三席:「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為和約瑟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其原因是「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所以約瑟對擺飯程序細心的交代,不叫他的哥哥們被埃及厭惡。【約瑟使眾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坐席,都按著長幼的次序,眾弟兄就彼此詫異。】他們是按約瑟的指示入座,從長子照他的名分,到幼子照他的年紀,他們就詫異地與鄰席的人彼此對看。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位埃及高官怎麼知道他們兄弟「長幼的次序」的。【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飲酒,和約瑟一同宴樂。】約瑟給便雅憫「多五倍」的食物,是為試驗哥哥們的心裡是否還有嫉妒,但他們卻是「一同宴樂」,再也沒有從前的嫉妒心(37:4),也表明哥哥們心中不再有戒備,他們就和約瑟一同盡情的宴樂。今天我們在世雖然要經歷各樣的患難,但將來我們也必與主耶穌【一同坐席】(啟3:20)。到那時,願你和我都是與主耶穌一同坐席的人!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2 0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