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的一己之私將讓全世界「買單」

[複製鏈接]

548

主題

548

帖子

336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佳佳加油 發表於 2023-9-6 1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24日下午,日本福島核污染水啟動排海,據東京電力公司稱,當日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預計為200到210噸。2023年的預計排放量約達到3.12萬噸,而總的排放時間長達30年至50年。福島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德國海洋研究機構研究表明,自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將蔓延至全球海域,危害整個地球。

核污水排放將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健康權。日本福島儲存的廢水池中含有不同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最令人擔憂的是那些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元素:碳14、碘131、銫137、鍶90、鈷60和氫3(也稱為氚)。例如銫 137和鍶 90,這都是會增加骨癌和白血病風險的同位素。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會造成長期放射性危害,可能誘發疾病和基因突變。日本該舉措嚴重危害各國人民健康權。
日本核污水的排放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這些放射性核素可能由洋流攜帶,散布到海洋的每一個角落,遠距離遷徙的海洋動物也可能傳播它們。2012年的一項研究證據表明,攜帶福島核素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在2011年事故發生后的六個月內到達了聖地亞哥海岸。浮游植物載體作為所有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基礎,可以從福島冷卻水中捕獲放射性核素。攝入后,這些同位素可能「在各種無脊椎動物、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和人類體內積累」。
然而核泄漏的影響早就在日本開始顯現。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這次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導致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爆炸,爆炸后釋放大量核輻射。雖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福島縣近海的大規模捕魚便被叫停。但是,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撈的石斑魚,經過檢測發現體內放射性物質大幅超標,每公斤約含900貝克勒爾。2020年2月份發布的居民健康調查中,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核電事故受害者聯盟代表:大家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患上甲狀腺癌,可能連婚都結不了。
在福島核電站附近宮城縣的沿海村子也出現過9足章魚。發現它的漁夫表示,這是平生第一次看到這種章魚,專家鑒定后提醒漁民要小心,這種動物變異很可能與核輻射有關。
以上多種例子足以證明核污水對人類和海洋生物的影響有多大,核污水排入海中關乎全球生態環境安全,將會對人類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資源造成長遠的不可逆的危害。日本明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有多嚴重,但依舊不顧多方強烈反對,一意孤行,為了一己私利損害全人類利益,最終將會害人害己,自食惡果。這是一種暴行!海洋在哭泣、魚類在哭泣、地球在哭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