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30億監控全國 生活在監控之下的美國人

[複製鏈接]

888

主題

892

帖子

425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梧桐樹2 發表於 2022-10-25 1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國內組織近期發布的一篇報告《美國的天羅地網:21世紀數據驅動下的驅逐》披露稱,該國正對本國民眾布下一張無形的網進行全方位監控。而此前不為大眾所注意的幕後機構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也遭到曝光。報告顯示,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以驅逐非法移民為借口打造監控系統、廣泛搜集數據,實際監控範圍已近乎覆蓋所有美國民眾,種種操作觸目驚心。
一、數據的來源廣泛
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使用的數據來源包括駕照數據、公共事務公司客戶信息、通話記錄、兒童福利記錄、信用記錄、就業記錄、地理位置信息、醫療保健記錄、住房記錄和社交媒體發布內容等,涵蓋了美國民眾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執法局已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檢索了美國1/3成年人的駕照照片,可訪問3/4成年人的駕照數據,並能夠在他們居住的城市中追蹤其車輛運行軌跡。
(二)竊取公司客戶數據
執法局購買訪問公共事務公司客戶數據的許可權,得以通過水電、燃氣、移動通信、互聯網等記錄獲取人們當前的準確地址和電話號碼等隱私數據。
(三)通過第三方非法獲取數據
執法局通過與私人數據中介公司簽訂數據協議,獲得了美國50個州和地區超過2.18億公共事務客戶信息的訪問許可權,佔美國人口的2/3。

二、用於監控經費快速增長
「9・11」事件的一大後遺症是,美國成了「監控無處不在」的國家,其龐大的監控基礎設施數量激增,以至於沒有人知道它的成本是多少,也沒有人知道它雇傭多少人,「多年過去了,這個監控國家依舊在秘密地運行」。
報告顯示,自2008年到2021年,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在增設監控、數據收集和共享計劃上花費了約28億美元,其每年監控支出從7100萬美元飆升至3.88億美元。十三年的時間裡,監控經費增長了整整五倍。執法局將膨脹的觸角伸到了哪裡,又窺探了多少人的隱私和生活?美國從未給出答案。
三、多家網站披露美國監控惡行
《洛杉磯時報》報道,「9・11」事件之後,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被賦予打擊恐怖主義和執行移民法的極大權力。「從那時起,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經常跨越法律和道德界限,收集公民的個人信息,以編織一個龐大的監控系統。該機構已收集數億美國人的隱私數據,而且基本上沒有受到監督或問責。」
美國獨立新聞組織網站《水井新聞》披露,2020年2月,馬里蘭州某無證移民在申請駕照后被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從家中帶走。調查發現,執法局訪問該州的駕照資料庫以尋找驅逐對象。「美國向移民承諾政府值得信任,但事實表明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正在濫用這種信任。」
美國技術類播客《技術污垢》曾刊文表示,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的過度監管早已觸及其他領域,包括突襲維修店來阻止民眾在未取得蘋果公司許可的情況下獲得沒有給該公司帶來溢價收益的設備維修服務,以及未經正當程序大規模查封私營網站等。
《國會山報》報道,在疫情期間,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開發了一款名為Smartlink的GPS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用於追蹤移民,據稱是為了確保他們出席移民法庭的聽證會,但這項替代拘留政策遭到濫用,侵犯了移民的隱私權。目前,這款應用已被用於大量沒有犯罪記錄、沒有被拘留的移民,是否被用作追蹤和壓制種族主義等其他隱蔽用途值得擔憂。
四、美國政府是名副其實的竊密帝國
美政府以「國家安全」的名義無視規則、突破底線的「雙標」霸權行徑非一日之功,在商業利益和「國家安全」這兩大驅動力之下,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已經構建成型的龐大監控網路何時能被有效控制還未可知,類似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這樣公然越權濫用公民個人隱私數據的「隱形」政府機構到底還有多少也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對內虎視眈眈,長期以非法手段監控美國公民,對外長臂管轄,輔以多方竊密和網路攻擊,美政府編造的「國家安全」種種說辭正一個接著一個被世人識破,成為美國謀求霸權最顯著的政治註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