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放下心中五欲才算是修行

[複製鏈接]

713

主題

805

帖子

216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森林木1 發表於 2018-10-31 2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如瑞法師

  我們凡夫的心時時處在一種粗獷當中,所以先要依戒讓身遠離緣非。回歸於內心,漸漸去除粗的煩惱,讓心變得越來越寧靜,越來越微細,乃至於起一個什麼樣的念頭都能知道。

  比如說,當一念的貪慾心生起來了,你馬上就能覺了:哦,生起來了!趕快用相應的法來對治。如果你每天都能觀照好自己的念頭,知道現在是起善念了,還是起惡念了,並能用相應的法來思惟作觀,我想你的修行可能就有一些進步了。

  其實,要做到這些並不難,但我們就是不肯做,總是想著要找一個什麼法來修。每天拜佛誦經,也只是盲目地求數量,不知道做這些是為了什麼。我們磕頭拜佛只是一種方法,拜下去的時候,心要清楚明了地緣念身體的每個動作,來對治種種不善的念,繼而對治妄念。要讓心趨於定當中,寂靜當中,所以不管用什麼樣的法,一定要通過思惟,知道用這些法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看到個別人很用功,但是煩惱很重,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他把用功和修行分開了。雖然拜了很多佛,念了很多經,也只是停留在種善根、積累資糧方面。修行,最主要的是通過誦經拜佛這些法來對治我們的煩惱。當你貪嗔痴起來的時候,怎麼樣來呵止它,怎樣用相應的法來對治它?比如說,當你不慎與人發生爭執了,你馬上就要生起觀照:我為什麼要和他爭執?是我的什麼心起來了,是嗔恨心,還是嫉妒障礙的心?然後馬上呵斥自己,要忍辱退讓。

  佛法確確實實沒有離開過我們,只是我們不知道怎樣來使用而已,於是藉助於打坐、經行、誦經、拜佛等等來慢慢調伏自己。祖師大德說,放下心中的五欲,這才算是修行。我們要想在生活當中真正能做到看得破,放得下,心裡不生一念貪著,每天的起心動念都能清楚明了,乃至於證得道果,就看我們怎樣去付之於行動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01: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