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賈寶玉,林黛玉,鄧文迪

[複製鏈接]

9

主題

22

帖子

13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歲月如哥 發表於 2017-9-26 07: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有個紅樓學會,是個半官方的民間組織。中國有一些紅樓大師,他們的工作和成就就是研究紅樓夢。前些年,紅學大師們的一個研究成就認為,紅樓夢不該是現在這個樣子。據考證,紅樓夢有一章"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我就有些難以理解,紅樓夢是一本小說,故事人物的編排和結局不是你喜歡的,這很正常。但是,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老先生,紅樓夢也早已落筆封塵,難道要根據你的意願給改了? 其實,這並不是新鮮事,試圖改編紅樓夢的人歷史上多了,諸如【紅樓夢續】,【青樓夢】,至少有十幾個版本吧。不過,不是狗尾續貂就是畫蛇添足,也很少有人在意。

我不喜歡紅樓夢,也不喜歡金瓶梅。不喜歡金瓶梅不是因為清高,是覺得金瓶梅對於性的描寫缺乏美感。中國明清兩代言情艷情小說中,勝過金瓶梅的有不少。只不過由於在清朝和今朝都被列入禁書,很多不為人熟知而已。近年,陸續不少禁書從大英博物館引進國內再版。不喜歡紅樓夢,是因為太頹廢,也太遠離我的生活。

紅樓夢是一種病態文學,描寫的是一種避世厭世的生活,不管是賈寶玉還是林黛玉,我很難同情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賈寶玉生於富裕之家,衣食無憂。作為一個男人,上當為國立業,為君分憂;中當發奮圖強,重振寧府;下當孝敬父母,照看姐妹。不管如何粉飾,紅樓中的賈寶玉不過是縱情於聲色犬馬,遊玩風月的少爺。就是在感情上他也是優柔寡斷,朝三暮四的性格。這樣的男人,不管娶了誰,都是一個悲劇。林黛玉重感情卻不近人情,偏執,多疑,可以說是典型的"沒有公主的命卻得了公主的病"。她的性格註定了她的悲劇。也正是因為她的悲劇結局,林黛玉這個角色才讓人感動。現實生活中,有人會喜歡林黛玉,可是有幾個人有能力養一個林黛玉?

紅樓夢是一本小說,喜歡不喜歡紅樓夢都屬於一種茶餘飯後的娛樂。有時候,人如果你覺得你像晴雯或者湘雲,不過是因為書中的某句話或者情節打動了你。但是這些不過是虛構的人物,你離她們的生活其實很遠很遠,遠到毫不相干。比如說,書中的男女不過十幾二十歲,他們不用像我們一樣每天要上班掙錢,要養家糊口,回家還要洗菜做飯打掃衛生。曹雪芹老先生之所以把這部小說冠名紅樓夢,也就是他也知道,書中描寫的是一個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有人描寫了一個想象中的今天的林黛玉。這個林黛玉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打得過流氓。可是,這樣的林黛玉還是林黛玉嗎? 至少不是紅樓中的林黛玉,更像是現代版的鄧文迪了。不是這樣的林黛玉不好,也不是不可以想象,但是鄧文迪就是鄧文迪,林黛玉就是林黛玉,你就是你,為啥非要跟林黛玉跟紅樓夢扯上關係?

我覺得不喜歡紅樓夢並非就否定了紅樓夢。喜歡不喜歡是個人的選擇。比如說,我承認鄧文迪是個漂亮的女人,我承認鄧文迪是個成功的女人,但是,我還是不喜歡鄧文迪。你能說喜歡鄧文迪和不喜歡鄧文迪的人誰更高尚一些? 你能拿鄧文迪做標準來衡量這裡的每一個女人? 你能假設鄧文迪如果怎樣就會如何?

紅樓夢是小說,小說是一種文學作品。討論紅樓夢,討論紅樓夢的角色,應該只局限在文學討論上。成千上萬的博主,都是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這些人,沒有一個跟紅樓夢有關。城裡這麼多人,有幾個你不喜歡的,看不上眼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這是我們個人的愛好選擇,跟紅樓夢毫無關係。

9

主題

22

帖子

13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5
沙發
 樓主| 歲月如哥 發表於 2017-9-26 15: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歲月如哥 於 2017-9-26 16:03 編輯

「微風驚暮至,窗牖思悠哉。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上苔,幸當一人幌。為拂綠琴埃。」

這首詩不是出自紅樓夢,而是一本武俠小說。談到武俠小說,很多人會露出不屑的神情,覺得算不上文學,或者最多是文學作品的末流。其實不然,武俠作品中不乏故事和文筆都很動人的佳作。。

司馬紫煙的【紫玉釵】是一部武俠,也是一部以歷史題材為根據的非歷史小說。小說的主人公不是武功高強行俠仗義的俠客,而是進京謀取功名的一介書生。

隴西才子李益,出身名門家族,一表人才,而且自幼才華出眾,年紀輕輕就已進士及第。帶著母親的厚望,父老鄉親的期盼,李益來到京城長安,開始了古時的北漂生活。初到京城時,他自負才藝,躊躇滿志,頗有幾分輕狂。不過,很快他就發現,像他這樣的,在京城不過是千萬隻螞蟻中的一隻,別人一腳可以踩死好幾個。每年幾萬人北漂,幻想著一夜成名,名利雙收,幸運的有幾個?縱有治國之才,有為民謀利之意,沒有人引進,你連圈子都進不去。李益幾乎絕望了,要不是怕無臉見父老鄉親,無顏面對望子成龍的母親,囊中羞澀的他已經準備打道回府了。就在這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李益遇到了沒落王府的妾生郡主霍小玉,兩人一見鍾情,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也為李益踏入宦途打開了大門。

霍小玉的故事出自明傳奇【霍小玉傳】。根據這個短篇傳奇改變的有同名越劇,電視劇,以及高陽的同名歷史小說【紫玉釵】。汪明荃,鄭少秋也因為同名電視插曲一舉成名。不過,在司馬紫煙的【紫玉釵】中,霍小玉因患肺結核,加上為情所苦,不久就離開了人世。而李益又把目標鎖定在兵部尚書之女盧潤英身上,以此為台階,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手腕,一步一步爬上了權力的高位。

李益的心機和狠辣,在小紅之死表現得淋漓盡致。小紅本是孤女,一心苦練武功為父報仇。她武功高強但毫無為人心機。李益幫助小紅完成了報仇心愿,小紅甘願以身相許,成為李益的貼身護衛。晚上刺客來犯,小紅奮不顧身擊退強敵。因為認出刺客乃是同門之人,心存善念,留下了對手的性名。李益知道后,不動聲色,設酒招待小紅。李益為小紅倒了一杯酒,耿直的小紅產生了誤會,臉色發白的說:爺,你要我死,不過一句話,何必這樣。李益嘆了一口氣,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酒中無毒,小紅羞愧難當拔劍自殺。殺人於無形,雙手不沾一滴血,李益的冷酷無情和心機手段之毒辣,震懾了所有的人。

李益不相信感恩圖報,也不相信改過自新。他說,要不不要得罪人,如果得罪了,就要不留後患。他的理由是,我一介書生,不諧武功,即使你今日認輸了,以後找我報仇怎麼辦?我難道每日寢室不安防備你?【紫玉釵】對於人性的刻畫,對於世間名利之爭的險惡,描寫的可謂入木三分,令人感嘆。金庸當年評價【紫玉釵】時曾說,我不喜歡這部書,不是因為它寫的不好,而是因為它寫的太好了。

故事的開始:

「長安的春天到得很遲,因為春之神是個刻板的旅遊者,她每年那刻板的旅程,總是先從江南開始的,用她的彩筆先為長江兩岸上一片新綠,然後才描繪出桃缸柳翠,草長鶯飛的絢爛,灑下了令人懨懨的綿綿春雨,輕呵出翦翦醉人的春風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20: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