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很牛逼?可能只是你效率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Chris Winfield LinkedIn

  你渴望朋友卻怯於主動,你渴望愛情但羞於開口,你疲於掙扎又拽著永不會實現的夢想不肯鬆手,所有的這些時刻,你都把鍋甩給了工作。

  有多少難言的渴望和寂寞,都被加班一筆帶過。

  如果真的渴望改變,請面對一個真相:你本可以不那麼忙碌,你的工作時間本可以不那麼長。至少至少,你可以不讓工作成為假裝生活的借口。

  本文的作者和你我面臨著同樣的困惑,痛定思痛,他決定主動管理時間,從縮短工作時間開始改變生活。

  他做到了,甚至有些誇張——他用16.7個小時,完成每周40個小時的工作。

  

  

  

  

  本文由LinkedIn編譯,原作者Chris Winfield。

  

  

  真正的生活

  從時間管理開始

  人們常說,簡單的辦法最實在。所以,我選擇了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法——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有4個基本原則:

  1.把時間時間當朋友,而不是當對手

  2.避免過度勞累

  3.集中注意力

  4.平衡好事業與生活

  其實避免過度勞累和平衡事業與生活,都是時間管理中老生常談的話題,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方法。

  需要重點分析並掌握的是下面兩個點:一是扭轉時間概念,二是通過練習提升注意力。

  時間的逆向思維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將時間視為敵人,和時間賽跑,各種deadline像是500年前結了仇的冤家,追著趕著不鬆手。

  

  這就需要逆向思考和雙向思維——不把時間當對手和敵人,而是以時間管理的方式來指導、監督、評判工作的方向、進度、成果。

  歷史上的司馬光砸缸,就是一個逆向思維的典型例子:有別於一般性地「讓人離開水」,司馬光選擇了「讓水離開人」。

  與其讓deadline追著屁股跑,不如反其道行之——不再按部就班地順序工作,而是從想達成的成果來反推需要做到的每一步,更加清晰和直接。

  注意力的練習

  關於集中注意力,有一個番茄工作法的「25分鐘法則」:

  

  1.選一項工作任務(一次一項任務)

  2.用時鐘定好25分鐘

  3.持續工作直至定時器提示,畫一個記號

  4.休息5分鐘

  5.重複以上步驟,畫滿4個記號時休息15分鐘

  可能你會想:「工作25分鐘?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呀!很簡單嘛!」

  先別這麼快下定論,在這25分鐘內,你需要持續專註在一項工作任務中,一心一用。不看微信,不接電話,不刷微博。

  「25分鐘」的邏輯在於,把一眼望不到頭的工作量拆分成了幾個可以輕易完成的區塊,相當於藉助將工作任務的細分化來克服畏難心理。

  你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每一個小的時間區塊中,盡全力集中注意力,把朋友圈和刷微博留給休息的5分鐘。

  

  番茄工作法

  一把辛酸淚

  從初嘗番茄工作法到因此受益的過程可謂一把辛酸淚,我經歷了無數淚流滿面的日夜,但最終還是收穫了成長。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僅需要一段時間去習慣一種新方法,還需要一些工具和小技巧加以輔助:

  

  1.一個廚房計時器(或app)

  2.手機調至飛行模式

  3.安靜的工作環境or戴上耳機或耳塞

  4.用來做記號的筆和紙

  5.每天早上花5分鐘來計劃今天要完成的任務

  6.每個周末花30分鐘回顧過去的一周、並為下周做打算

  一開始我就立下了flag,一天幹掉16個番茄鍾絕對是小菜一碟。

  

  以前我一天最少工作12小時,7小時算什麼!然而現實還是打了我的臉。

  第一天我完成了12個番茄鍾任務,太累;接下來的幾天,我試著減少我的目標番茄量。

  可不論我做的太少或是太多,都讓我感覺疲憊不堪,沒有達到目標的自己宛若廢柴...我甚至開始抱怨番茄工作服絕對是史上最爛的方法。

  實在受不了了,我開始直接無視番茄鍾回到一心多用的老路上。然而這效率…...跟番茄工作法比真的是差很多。

  一籌莫展的時候,我發現了神奇數字——「8」:一周40個番茄鍾,每天8個。

  

  

  40個番茄=每周1000分鐘的工作時間+350分鐘休息時間,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周工作16.7個小時

  過程當然不是一切順利,有時候待處理的事情太多,或是工作不走心、不在狀態。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擔心工作會落下,於是第二天把時間排得過滿,搞得自己筋疲力盡,工作質量也不盡人意。

  在這種情況下,我需要的不是著急地去把工作趕出來,而是停下來,重新規劃工作周,考慮考慮個人狀態。

  雖然使用「番茄鍾」提高了我的效率,但總還是覺得缺了些什麼。

  

  番茄鐘不是枷鎖

  重新定義工作時間

  我決心改變,發誓絕不在周末、節日、假期,甚至五點之後工作。是不是聽起來很爽?

  好的,在此很高興告訴大家,以上我一項都沒遵守......但結果是好的。

  

  我回顧了自己的實踐歷程,發現自己對工作周的定義太狹隘了。之所以當初要許下諾言、制約自己的工作時間,就是因為工作沒有成就感。

  

  於是我改變了想法,不要一味地工作,而是帶著成就感去工作。

  我打破了舊觀念,又重新定義了工作時間。放棄工作日5天的傳統理念,周末可以工作,下班可以工作,什麼時候都可以工作。

  原本我一周只有40~50小時的時間去完成40個番茄,現在我每周有168小時可以工作。

  而且,完成原本的工作量只需要16.7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只花了10%的時間去工作!

  當然,你很可能「工作」不止16.7小時:一周「工作」35~40小時,但其中至少有20~25小時是在打電話、開會、查看社交網站,這些工作不需要過於集中的注意力。雖然它們確實重要,但我不稱之為「工作」時間。

  我的的確確每周只工作16.7小時......而且在這段時間裡我所完成的工作量是其餘25小時中的5倍。

  這背後的邏輯就是,你應該提高工作效率,而非增加工作時間。

  一個人的精力充足與否,會影響他工作質量。所以我經常問自己幾個問題,以便能更好地調節自己的狀態。

  

  我的身體健康嗎?我的心情愉快嗎?我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如何?我為什麼我做這些?我的初心是什麼?

  

  問過這些問題后,我便會根據自己身心狀態來安排工作。

  身體欠佳時,我便放棄工作、靜心調養身體;心情低落時,我會做點開心的事,陪一下妻子、女兒。

  這樣一來有更多時間提升自己、陪伴家人朋友,保證身、心、靈皆健康。

  番茄工作法徹底改變了我的工作方式,過程雖緩慢但效果是必然的。

1

主題

23

帖子

15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3
沙發
2174693051 發表於 2017-8-10 09:05 | 只看該作者
1.把時間時間當朋友,而不是當對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2
3
domybest 發表於 2017-8-10 15:56 | 只看該作者
what are you living for.....what are you doing no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0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