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羽不但失荊州 還讓劉備損失四個人才

[複製鏈接]

127

主題

1268

帖子

158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ayuanchunse 發表於 2017-7-24 1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劉備的前半生一直寄人籬下、輾轉於各路諸侯之間,徒具英雄的聲名卻不能用武,空有復興漢室的志向而不得伸張。之所以會這樣,在於沒有人才輔佐。

  諸葛亮出山後,不但幫助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還使他獲得荊襄士族的大力支持。至此,劉備終於有了三分天下的本錢,有了中興漢朝的基礎。

  不過,劉備集團里卻有一個異數,這就是關羽。關羽自負高傲,與士大夫的關係一直不好。諸葛亮入川之前,尚且能調和他與荊州士大夫的關係。入川后,關羽與荊州高級文官之間的關係急劇惡化。

  荊州之所以輕易丟失,除了關羽戰略上出問題外,還與失去當地豪強的支持有關。偏偏那些關羽得罪死的文官就是當地豪強們的代表。

  除此之外,關羽還使劉備損失了四個非常重要的人才。

  一、潘浚

  蔣琬,「蜀漢四相」之二,諸葛亮死後獨撐大局十二年。潘浚是蔣琬的表弟,聲名和能力更在其兄之上。

  潘浚師從大儒,文學素養之高,讓「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都驚嘆不已。他年少得志,二十多歲就被劉表親自任命為江夏郡官吏。潘浚剛直不阿,連昏庸殘暴的江夏太守黃祖都忌憚三分。

  劉備立足荊州后,以潘浚為治中。治中這個職位的地位在劉備集團文官中僅次於諸葛亮等少數人,由此可見劉備對潘浚的重視。

  可惜的是,諸葛亮入蜀后,關羽與潘浚嚴重不和,對他言不聽、計不從。潘浚逐漸淪為無所事事的閑人。

  呂蒙攻克南郡后,荊州諸官員都去參拜。潘浚感念劉備的恩情,以患病為由拒絕外出。孫權早就聽說他的聲名,親自上門勸降,潘浚最終歸順。

  為報答孫權的信任,潘浚親自統兵剿滅武陵郡、零陵郡的劉備殘餘勢力,使孫權全取荊州長江以南的部分。


  二、郝普

  郝普,荊州名士,猛將魏延的同鄉。為穩定後方,劉備在入川時特意將零陵太守換成郝普。

  215年,孫權派呂蒙進攻荊西三郡。長沙、桂陽望風歸附,只有郝普寧死不降。鑒於零陵屢攻不下,劉備又大舉增兵,孫權命令呂蒙暫時放棄。

  呂蒙不甘心放棄全功,便派郝普故交鄧玄之去勸降。利用郝普與外界音訊不通的機會,鄧玄之欺騙他:「劉備苦戰於漢中、關羽對峙於益陽,零陵已經沒有援兵,再不投降就會被呂蒙屠城」。為保全百姓,郝普被迫出降。

  誘降成功后,呂蒙得意洋洋,拿出孫權撤軍的命令在郝普面前炫耀,郝普羞愧萬分。後來,孫劉兩家暫時議和,劉備特意要回郝普、繼續重用。

  南郡失守后,郝普再度被俘。此時,他已經無臉再歸劉備,只得投降東吳,與潘浚一起成為荊州勢力在東吳政權中的代表。

  三、習珍、習宏

  習珍是荊州大族習家的子弟,出仕后被劉備任命為零陵郡裨將。雖然職務不高,卻掌握著零陵北部所有兵權,典型的位卑權重。

  郝普被俘后,習珍堅守零北諸縣,成為對抗東吳的最前線。孫劉議和時能以湘水為界、平分零陵,都是是習珍的功勞。

  關羽北伐時將各地駐軍抽調大半,習珍手中已經兵馬不多。關羽敗亡后,習珍沒有像廖化那樣孤身逃回四川,而是利用自己久鎮零北、素有威望來堅守郡縣,希望為劉備保留一塊根據地。

  可惜,孫權派熟悉荊州情況、文武雙全的潘浚前來征討。潘浚先是剿滅武陵樊胄、斷絕習珍的羽翼,而後以優勢兵力圍困習珍。糧草斷絕後,習珍拒絕潘浚的招降,以「受漢中王大恩,寧為漢鬼、不當吳臣」為由自殺。

  習珍之弟習宏曾經建議詐降,留著有用之身歸漢,習珍拒絕。習宏被俘后,不但一句話不說,更拒絕為孫權效力。

  如果上面這四個人沒有被俘、投降、戰死,日後蜀漢就不會出現人才斷層的局面。如果這四個人被充分使用,劉備在荊州就會穩如泰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04: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