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竟有這樣內幕 !(組圖)

[複製鏈接]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4-10-3 1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39年,物理學領域裡的原子分裂實驗就已在德國取得成功。

  

  二戰前夕,為逃避德國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擔心德國搶先造出原子彈,推舉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加強利用核裂變過程來製造超級炸彈。

  羅斯福總統採納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建議,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員會。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后,美國加速了研製原子彈的進程。

  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該計劃投資25億美元,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

  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試爆成功,標誌著當今世界已進入核武器時代。隨後,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二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天皇作出了投降決定。

  雖然原子彈的威力使二戰得以提前結束,但它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嚴重的破壞,因此,愛好和平的人們呼籲:人類今後不應再使用這類武器!

  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國重視研究原子彈

  1932年,著名猶太裔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因納粹迫害,被迫離開德國到美國定居,很多在歐洲工作的猶太裔科學家也陸續逃往美國,他們告知美國:德國正在製造原子彈!

  科學家們知道,如果納粹德國搶先製造出原子彈。人類就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核災難,因此呼籲美國抓緊研製原子彈,當時軍界的一些領導人對這個新生事物不太理解,把他們看作怪人。

  科學家們心急如焚,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推舉愛因斯坦作為代表,勸說美國總統羅斯福。

  但愛因斯坦署了名的建議報告並未引起羅斯福的重視,只是在半信半疑中接受了勸說,因為他下令研製之後的第一筆撥款只有6000美元,相對於最後的總投入20億研製3顆原子彈,顯然是杯水車薪。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爆發,這成為美國加快研製原子彈的一個轉折點。1942年6月,美國的原子彈研製計劃正式開始,由於研製計劃的總部開始設在紐約市曼哈頓區,因此叫做「曼哈頓計劃」。

  新墨西哥州人跡罕至的一片沙漠,在1942年以後突然熱鬧起來,美國原子彈研製的心臟機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建在了這裡。

  全美國只有12人知道整個工程情況,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從事原子彈的研製,即便是高層領導,也只有羅斯福總統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知道內情。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都不知道美國還有原子彈的研製計劃。

  

  首次試爆超出了現場所有人的想象

  1945年7月初,也就是希特勒自殺后的2個月,美國3顆原子彈終於製造出來,被分別命名為「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7月初,在阿拉莫戈多沙漠上,一座高達30米的鐵塔豎立了起來,原子彈爆炸實驗就將在這個架子上完成,大卡車裝的就是供第一次核實驗使用的原子彈「大男孩」。這時的「大男孩」還沒有裝上核裂變物質,這次試驗的代號為「復活日」。

  當原子彈實驗在阿拉莫戈多沙漠準備就緒的時候,新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正準備去德國參加波茨坦會議。

  德國投降后,為了協調處理德國戰敗后的相關問題以及對日作戰等有關事宜,同盟國決定於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首腦會議,這次會議的代號為「終點」,表示這將是二戰期間最後一次盟國首腦會議。

  

  這次會議原定於7月1日召開,為了藉助原子彈爆炸抬高美國的地位,杜魯門特別建議將會議推遲了兩個星期。

  7月15日,杜魯門到達波茨坦,而在萬里之外的阿拉莫戈多沙漠,美國的核試驗人員也把核裂變物質放入了「大男孩」的肚子里。試驗人員在14公里以外設置了觀察所,裡面隱蔽著425名科學家和軍事專家,他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驚心動魄的最後一刻。

  7月16日凌晨5時29分45秒,「大男孩」轟然炸響,一個蘑菇狀的大圓球突然升到了10000英尺以上的高空,爆炸核心的鐵塔也被高溫在瞬間蒸發得無影無蹤!

  這場爆炸超出了現場所有人的想象,以至於整個美國西南部都感到了爆炸的震撼,為隱瞞真相,美國編織謊言說是阿拉莫戈多軍事基地的彈藥庫發生了爆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0 20: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