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紅樓夢》中隱寫的歷史-5

[複製鏈接]

47

主題

145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第五章 解開王熙鳳不識字之謎
(2014-05-24 16:15:06)
轉載▼
標籤:
       
雖然找到了很多證據可以證明王熙鳳影射的是明末著名的大太監魏忠賢,但相信還會有很多人表示懷疑,原因是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上的魏忠賢跟《紅樓夢》中的鳳姐給人們的感覺相差實在是太大了,王熙鳳雖然心狠手辣,做了不少壞事,但讀者對她並沒有像對魏忠賢那樣厭惡,更多的是喜愛和同情。而魏大人給我們的感覺更多的印象是殘害忠良,欺君罔上,圖財害命,壞事做盡,讓我們想起臭名昭著的「閹黨」、東廠和錦衣衛等等,尤其是現在的影視劇里,魏忠賢都以陰險毒辣老奸巨滑的「死人妖」的形象出現,讓人恨得咬牙切齒,除了做壞事還是做壞事,這些負面的形象深入人心,跟王熙鳳一點兒都不像!其實如果我們重新客觀地審視一下魏忠賢的一生,認真來研究明末那段歷史,你就會發現:魏忠賢一案應該是個大冤案,魏大人應該是被人嚴重抹黑了!真可以稱為「千古奇冤,廠公一案」!
當年出身於「潑皮破落戶」的魏忠賢親自凈身以後並沒有馬上成為太監,據說還是拖人走後門才當成的,那個時候不是你敢自宮就可以當太監的,辦什麼事不得拖關係找門路?小魏當年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進宮成了他理想中的太監,開始做他一直夢寐以求的工作,也算是滿足了他的心愿!一開始他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太監,天天以干雜活為主,並沒有什麼人很注意到他。他兢兢業業,認真工作,估計也沒有什麼太高的追求,只想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鑼絲釘。本來可以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但沒想到他陰差陽錯地被分配到太子朱常洛一家幹活,並負責照顧朱常洛的兒子朱由校。雖然朱常洛貴為太子,但是他一家當時的情況並不是很好,這是由於萬曆皇帝並不喜歡這個兒子,這導致了他的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太子能當上皇帝的機會實在是渺茫,所以宮中很少有人願意接近他們一家人。然而魏忠賢對太子一家人卻很好,不僅認真照顧太子的兒子朱由校,而且還經常拿出自己的錢給他買東西,太子一家在處境最為艱難的那些歲月里,只有魏忠賢真正關心他們全家。沒想到的是時來運轉,太子一家終於熬到了萬曆皇帝駕崩的那一天,而且朱常洛的太子身份居然沒有被廢掉!這實在是個奇迹,一直不被看好的太子居然當上了皇帝!真是喜從天降,否極泰來!然而不幸的是樂極生悲,朱常洛剛登基就因為大搞女人而縱慾病倒了,在吃了兩粒「紅藥丸」以後很快就死了!朱常洛在位僅一個月,他的年號「泰昌」都沒有來得及用,所以他的兒子,不到十六歲的朱由校當上了皇帝,年號為「天啟」。而把他從小帶大的慈父一般的魏忠賢自然就受到了重用,於是老魏大權獨攬,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後來居然成了九千九百歲!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空前的,更是絕後的。
然而現在人們對那段歷史的印象卻是:天啟是個「木匠皇帝」,只喜歡做木匠活,不理朝政,他把權力都交給了魏忠賢。而魏忠賢非常奸詐,他經常在天啟做木匠活的時候向天啟請示工作,這個時候皇帝根本沒心思考慮政務,所以隨口答應:「我知道了,你看著辦吧,別騙我喲!」於是魏忠賢就經常矯詔、假傳聖旨、殘害忠良、為所欲為、無惡不作,甚至後來有人稱他要篡位了!成了幾百年被人唾罵大奸臣。實際上這絕對都是大大的謠言!這個謠言的來源應該來自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談》:
有老宮監言:「明熹宗在宮中,好手制小樓閣,斧斤不去手,雕鏤精絕。魏忠賢每伺帝製作酣時,輒以諸部院章奏進,帝輒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閹權日重,而帝卒不之悟。」
而王士禛的《池北偶談》記載的源頭又當是出自明太監劉若愚在崇禎年間寫成的《酌中志》一書,但進行了歪曲篡改,可見其用心險惡!《酌中志》中的原文是:
「先帝好馳馬,好看武戲,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削機啟閉灌輸,或涌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沖擁圓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涌之大小般旋宛轉,隨高隨下,久而不墜,視為戲笑,皆出人意表。逆賢客氏喝采讚美之,天縱聰明非人力也。聖性又好蓋房,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凡手使器具皆御用監、內官監辦用,先帝與親昵近臣如塗文輔、葛九思、杜永明、王秉恭、胡明佐、齊良臣、李本忠、張應詔、高永壽等,朝夕營造,成而喜,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且不愛成器,不惜天物,任暴殄改毀,惟快聖意片時之適。當其斤斫刀削,解服磐礴,非素昵近者不得窺視,或有緊切本章,體乾等奏文書,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奏請畢,玉音即曰:『爾們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之柄下移。」
天啟皇帝心靈手巧,善於機械設計,精於建築傢具的製造,具有這方面的天才是事實,據說他親自設計打造傢具,完成之後讓太監拿到宮外的市場上賣,當聽說賣了個好價錢以後,非常開心!感覺自己的技術和聰明才智得到了市場的承認!他還親自設計一些高、精、尖木製自動機構,相當有技術含量!但說天啟皇帝為了做木匠就不理朝政,這是對事實的歪曲。《酌中志》里也說天啟「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並沒有因為專註興趣就荒廢了緊要的國事政務,是很認真地在聽!其實天啟皇帝並沒有因為做木匠活而不理朝政,而是對管理朝政很用心,而且他很喜歡學習,是個很聰明的人,他重用魏忠賢,除了是對他充分信任以外,也是形勢行逼,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同時也讓老魏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天啟皇帝剛登基的時候,面臨內困外交的局面,遼東與滿清的戰事吃緊,而國庫又相當的空虛,朝廷內黨爭激烈,「東林黨」一幫文人不是今天彈劾這個就是明天彈劾那個,亂作一團,光會耍嘴皮子,為了自己的集團爭利益你爭我奪的,沒幹多少正經事。雖然天啟皇帝在繼位的時候「東林黨」人幫了很大的幫,但他明白「東林黨」人的政治主張是有問題的,所以認為堅決不能重用這幫人。那當時天啟皇帝與「東林黨」之間最大的矛盾在哪兒呢?應該是在國家的稅收上,一個國家如果財政不足,那什麼事也幹不了。在明朝早期,可以組織七次大規模的鄭和下西洋這樣的活動,那時有很多閑錢可以花,可到了天啟年間,連在遼東與滿清作戰的軍費都捉襟見肘,為什麼呢?原來那個時期地球處於小冰河時期,我估計很可能是因為太陽黑子長期活動頻繁的原因,導致氣候異常長達幾十年之久,北方農業嚴重歉收。而「東林黨」人卻一直堅持以農業為本,要求重點收農業稅,這加大了農民的負擔,尤其是常年受災地區的北方農民苦不堪言,這樣就很容激起民變!極有可能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動蕩,所以形勢相當危險。後來崇禎朝天下大亂、破產的農民成為流寇四處洗劫,最後都讓大明亡國了,如果不採取強制措施,崇禎亡國的情景就會提前上演!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情況惡化,天啟皇帝認為堅決不能採用「東林黨」的政治主張!
我們都知道明朝中期就開始了資本主義萌芽,從明代著名小說《金瓶梅》中西門慶的身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來,江南的商人和資本家越來越富,然而他們卻幾乎不用上任何稅,「東林黨」人為了各自的利益堅決反對對江南商業、鹽業、採礦業徵稅,這就是皇帝與他們之間的矛盾。如何對付一個個滿腹經綸、靈牙俐齒而又心懷鬼胎的「東林黨」人呢?說實在的,實在不太容易對付,「東林黨」是一個文人集團,皇帝一夥畢竟人少,說不過他們!面對同樣的局面,天啟皇帝的爺爺萬曆皇帝選擇了乾脆不上朝,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反正眼不見為靜,你們愛怎麼罵就怎麼罵,反正我也聽不到!於是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後來「東林黨」人在寫歷史的時候罵萬曆皇帝懶於朝政,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是萬曆皇帝去躲清靜去了。
現在天啟皇帝面臨同樣的局面,發現自己身邊可靠的人就魏忠賢一個人了,而天啟自己不過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他哪斗得過這樣一幫職業攪局的「東林黨」人呢?而且「東林黨」人拒絕向江南徵稅這絕對是亡國之舉,所以堅決要打擊,而且需要向「東林黨」下重手才成!這樣的事自然皇帝不能親自出面,不然操心費力,而且還會壞了自己的名聲了,所以天啟皇帝在幕後策劃,讓魏忠賢出手,而他學自己的爺爺以做木匠活為名去躲清靜。「東林黨」人雖然一個個靈牙俐齒,很能忽悠,但沒想到他們遇到老魏!魏忠賢「言辭佞利」,估計正像李紈說的那樣:「我說了一句,他就瘋了,說了兩車的無賴泥腿市俗專會打細算盤分斤撥兩的話出來」,看來魏大人的口才極好,而出身「潑皮破落戶」的他肯定是個耍無賴的大師,這一優勢在與「東林黨」人的鬥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然他的政治手腕也很狡詐狠毒,讓「東林黨」人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恨得這幫文人一個個咬牙切齒的,所以後來魏忠賢被「東林黨」人罵為「閹黨」!
其實所謂的「閹黨」實際上就是「天啟黨」,是「帝黨」。於是魏忠賢堅決貫徹執行天啟皇帝的指示,毫不手軟,將「東林黨」重要的人物一網打盡,並開始向江南的新興資本家收稅,同時減免受災地區的農業稅,使國庫充實起來,緩和了政府與農民之間的矛盾,魏忠賢自己還親自為給受災區捐過款呢!大家仔細研究就可以發現:在魏大人掌權期間,國家沒有出什麼大的亂子,遼東戰事也相對穩定得多,甚至還取得了一些勝利!很多人罵魏忠賢橫徵暴斂,搜刮民脂民膏,可天啟年間卻沒有出現象崇禎朝那樣的大規模的民變四起、流寇遍地的情景,江南被徵稅的地區雖然民怨沸騰,但也不是民不聊生。而很多減免農業稅的地區自發為魏忠賢建生祠,這也能說明問題,也就是說當時的政策總體來看是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的。之前在「東林黨」執政時期,田稅五百萬兩,鹽稅才幾百兩,還有些工商稅,也才幾千兩;而到了魏忠賢掌權時期,田稅只有一百八十萬兩,鹽稅竟然有三百六十多萬兩,還有些工商稅也有一百多萬兩!「東林黨」人拿著仁義道德做幌子,說什麼藏富於民,可這個「民」只是當官的和江南的商人!
為了加強皇帝對各級官員的監管,魏忠賢將東廠和錦衣衛遍布全國,現在我們都覺得這些都是很負面機構,是為了迫害忠臣的,其實這一印象完全是後來寫史的「東林黨」人的污衊!但實際上東廠和錦衣衛是皇帝監管官員防止官員們貪污腐敗、結黨營私的一個有效的手段,相當於現在香港的「廉政公署」,是直接受魏大人管轄的,所以老魏也被尊稱為「廠公」。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東廠和錦衣衛從來沒有參與過迫害百姓的活動。而最恨東廠和錦衣衛的,自然是那些貪官,而「東林黨」人首當其充,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寫明史的「東林黨」人那麼污衊東廠和錦衣衛的主要原因,這嚴重地影響了我們對這兩個機構的印象!要知道除了做木匠活,天啟皇帝另一大愛好就是聽東廠的報告,特別是軍情方面的消息。天啟皇帝對戰爭看得很重,可以說無論天啟朝的經濟政策還是政治政策,其實都是圍繞著戰爭在制定的,都是為了遼東與滿清的戰事,無論是恢復工商稅還是親自壓制「東林黨」強行統一朝廷意見,都是因為天啟皇帝集中全力想打贏戰爭。而事實上,滿清的戰略活動空間也確實在天啟朝被壓縮,蠶食得越來越小。天啟五年即開始小範圍收復失土,遼東戰局從防守轉成反攻之勢,寧遠大捷也確實振奮人心,而且不久以後努爾哈赤因傷而死,使滿清一下子陷入低谷。如果天啟皇帝能多活幾年,說不定就真能消滅后金集團,最起碼也能用糧食封鎖餓他們個半死不活!總之國家的整體情況因為老魏的鐵腕統治沒有繼續往壞的方向發展,甚至扭轉了很多不利局面,這是非常難得的成果,也是魏大人日夜操作、不懈努力的成果!
其實著名的「閹黨」集團中沒有幾個是太監,更多的是倒戈的識實務的大臣,魏忠賢看似獨斷專行,但他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主子服務,是天啟皇帝的打手,甚至可以說他不過是天啟皇帝的一條狗,試想如果沒有皇帝的同意,魏忠賢怎麼可能有膽量將「東林黨」那些著名的大臣一個個除掉呢?其實這一點大臣們心理是知道的,但又不可能直接罵皇帝,所以只好罵魏忠賢,魏大人不過是替皇帝擋子彈而已!好在老魏對天啟皇帝忠心耿耿,兩個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把這幫文人整慘了!
「東林常」的重要人物楊漣曾經彈劾魏忠賢,寫出了《二十四大罪疏》,幾經周折,輾轉著交到了天啟皇帝手裡。魏忠賢知道以後跑去見皇帝,他嚇得跪在地上直哆嗦,鼻涕一把淚地把地痛哭,天啟看完了這「二十四條大罪狀」以後,安慰魏忠賢:不要緊的,你辦事,我放心,按既定方針辦!魏忠賢如釋重負,然後進行猛烈反擊,將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黨」人入獄,最後慘死在獄中,從此更加肆無忌憚,壞事也沒少做!
通過這一點,也足以看出天啟皇帝對魏忠賢是十分信任的,也反應了天啟皇帝在政治上的老練,而魏忠賢也確實精明強幹,把上上下下各方面的朝政處理的井井有條,所以天啟省去很多事,才有更多的時間搞自己的業餘愛好:做木匠活!魏忠賢這種精明強幹的特點,在《紅樓夢》中的王熙鳳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由於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歪曲的歷史,所以有很多人對王熙鳳影射魏忠賢感覺不太理解,覺得兩個人差別太大了。而《紅樓夢》提供的這些史料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那段歷史,同時也讓我非常好奇《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一幫什麼樣的人?應該肯定不是「東林黨」那幫人寫的,這一點很值得我們深思!
而最讓「東林黨」人惹火的是:皇帝居然重用一個不男不女的太監來管理朝政,而不是他們這些飽讀詩書的「東林黨」人,尤其是魏忠賢還是個文盲,連字都不識,更讓他們臉上無光!而讓我們驚奇的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也不識字!而這一點書中多次強調,幾乎廣大讀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也是大家一直非常困惑的地方!而關於這一點書中多次強調,在第三回黛玉進賈府的情節中有這樣的批語:
黛玉雖不識,也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王熙鳳。〖甲側:奇想奇文。以女子曰「學名」固奇,然此偏有學名的反倒不識字,不曰學名者反若假。〗
作為四大家族主要成員的王熙鳳居然不識字,這太奇怪了吧?實在讓人難以置信!而看樣子批書人對此覺得很自然,沒覺得有什麼不正常似的,還有好幾條批語提到了這一點,比如在第十四回里就有兩條:
〖庚辰眉批:且明寫阿鳳不識字之故。壬午春。〗
〖甲戌:鳳姐用彩明,因自識字不多,且彩明系未冠之童。〗
書中有幾好次介紹了鳳姐不認字的這個特點,比如在第二十八回里是這樣描寫的:
可巧走到鳳姐兒院門前,只見鳳姐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來個小廝們挪花盆呢。見寶玉來了,笑道:「你來的好。進來,進來,替我寫幾個字兒。」寶玉只得跟了進來。到了屋裡,鳳姐命人取過筆硯紙來,向寶玉道:「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上用紗各色一百匹,金項圈四個。」寶玉道:「這算什麼?又不是帳,又不是禮物,怎麼個寫法?」鳳姐兒道:「你只管寫上,橫豎我自己明白就罷了。」寶玉聽說只得寫了。
真想象不出不識字的鳳姐如何在腦子裡記下這些信息?第四十七回里,鳳姐親自說出了自己這一特點:
鳳姐兒嘆了一聲,向探春道:「你們知書識字的,倒不學算命!」

47

主題

145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沙發
 樓主| 秋心萬里雲 發表於 2014-8-8 09:19 | 只看該作者
第五十五回里,鳳姐在平兒面前評價探春也提到了:
「他雖是姑娘家,心裡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一層了。」
看來作者和批書人沒少強調她這個特點,可我們遠離了當時的歷史環境,所以自然就不容易明白原因,以前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王熙鳳作為四大家族的主要成員,就算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寫詩做文章,那怎麼會連字都不識呢?原來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搞清楚小說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原型,所以以前的「紅學」研究都是緣木求魚!鳳姐雖然是文盲,可家卻管得很好,大事小事全都擺平,實在是令人稱奇,正所謂「都知愛慕此生才」,那她是怎麼做到的呢?書中介紹她在處理家務的時候,身邊總有一個叫彩明的男童大聲念花名冊和賬目之類的給她聽,這一點一定給大家都印象深刻!在十三、四回里,秦可卿死後鳳姐協理寧國府,其實她也是想在眾人面前好好地露了一手,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本質上也是她展才和賣弄的好機會,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那鳳姐素日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乾,雖然當家妥當,也因未辦過婚喪大事,恐人還不伏,巴不得遇見這事。今見賈珍如此一來,他心中早已歡喜。
於是真成了莊子說的那句:「巧者勞而智者憂」,雖然很辛苦,但她內心深處一定很開心!這回其實也是特意為了表現鳳姐的管理才能而寫的,其中有這樣一個描寫很有意思:
鳳姐命彩明念道:「大轎兩頂,小轎四頂,車四輛,共享大小絡子若乾根,用珠兒線若乾斤。」鳳姐聽了,數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記,取榮國府對牌擲下。王興家的去了。
不識字的鳳姐管家居然是這樣靠別人讀文字給她聽!她的心算水平還挺厲害,又快又准,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看來她算是個高智商的文盲,這可能是魏大人年輕的時候天天在賭場賭錢混練就的過硬技能。其實老魏不識字的原因應該是從小家裡太窮,他入宮做太監以前本來是個「潑皮破落戶兒」,是個流氓無產者,他「目不識丁,言辭犀利」,怎麼可能有上學讀書受教育的機會呢?後來魏忠賢大權在握的時候,需要每天替皇帝處理政務,於是命人先把公文或奏摺上的文言文先翻譯成大白話念給他聽,他分析以後說出自己處理意見,再讓人翻譯成文言文寫出來之後發給朝臣們,這聽起來實在有些好笑!但確實是這樣做的,這樣看來書中的彩明也是有原型的!
其實魏忠賢也並非一個字不識,只是識字不多而已,而中國古代能在朝堂上做大官的一個個不是狀元就是探花,再不就是榜眼,至少也得是進士出身,相比之下魏大人識的那幾個字簡直就跟文盲沒有什麼區別!雖然是這樣,但他居然能夠將這樣大的一個國家治理得有條不紊,沒有出什麼大的亂子,也算是個奇迹!其實鳳姐也不是一字不識,在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就可以看懂司棋表弟的來信,原文是這樣寫的:
鳳姐因當家理事,每每看開帖並賬目,也頗識得幾個字了。
但她比起園中那些出口成章、滿腹詩書的姐妹們,那肯定就成文盲了!所以王熙鳳與魏忠賢不認字這個相同點,肯定讓大家更堅信兩個人之間奇妙的影射關係!
關於鳳姐的性格特點,書中也有更多的描述。在第六十五回里,有一大段興兒介紹鳳姐的描寫,我覺得很是重要:
「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佔全了。」
我相信這也是魏忠賢的性格特點,是那麼的鮮明、有個性,簡直是活靈活現,我一直懷疑作者很有可能見過魏大人,不然為什麼對他的性格特點能了解得如此細緻呢?至少應該作者認識的人中有人親眼見過或者跟魏忠賢打過交道,甚至我懷疑創作團隊中可能有皇族成員!要知道在明亡的那段歷史過程中,有很多朱家人受到各種殘害,所以很多姓朱的都改姓曹了,不知道這個「曹雪芹」會不會是朱家人?於是才在當年有機會經常進出皇宮,對紫禁城內部了如指掌,甚至在皇宮中親身經歷過天啟朝那段歷史。
在魏忠賢執政期間,雖然對東林黨的打擊很殘酷,但各種正確政策還是很見效的,國家逐步走入正軌,我們不得不佩服魏大人的才能,他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果斷出手,挽救了國家,挽救了以天啟皇帝為核心的「閹黨」,尤其知道他是個文盲外加「潑皮破落戶兒」的出身以後,更感慨他這個人的人生經歷實在是太傳奇了!實在是個屌絲逆襲的極品!但可惜的老魏的權力基礎很脆弱,因為他只能建立在信任他的天啟皇帝身上,可是天啟皇帝命短,只在位七年,如果他再能多活幾年,一直堅持魏忠賢的正確路線不變,讓國家挺過小冰河期以後再減免江南的商業稅而重收農業稅,那大明肯定不會這麼容易地亡國,然而天意如此,冥冥之中似乎有定數,讓年輕的天啟皇帝二十三歲就死去了!他臨死之前讓自己的弟弟朱由檢繼位,並告訴他:
「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本意就是「魏忠賢可堪大用,遠離東林黨」!應該說這是天啟皇帝的肺腹之言,也是他個人總結的行之有效的帝王之術。沒想到朱由檢上台以後,不聽自己哥哥的勸告,反其道而行之,他首先逼死了一心為天啟皇帝賣命的魏忠賢,而且凡是天啟皇帝重用的人他一律不用,天啟皇帝不用的人他反而重用,其結果是他讓「東林黨」人重新上台掌權,對他們的政治主張言聽計從,在「東林黨」人的集體忽悠聲中,取消了對江南商人和資本家的稅收,加重了農業稅,結果搞得官逼民反,全國民變四起!崇禎還聽取「東林黨」人的意見,大幅度限制了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於是這讓皇帝對官員失去了監管各級官員的能力,成了「瞎子」和「聾子」。崇禎皇帝雖然非常勤政,但他的重大決策出了問題!他不知道魏大人是維護皇權、全心全意為皇帝賣命的。而誇誇其談的「東林黨」人卻一個個治國無方,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只知道為各自的利益謀福利而置國家的安危於不顧。很明顯的結果就是:魏大人掌權的時候打擊「東林黨」,結果是天下太平,而崇禎讓「東林黨」重新上台,十七年以後,大明就亡國了!
總體來看,大明是被「東林黨」搞垮的,崇禎死前曾痛苦地說:「諸臣誤我!」太監曹化淳說對崇禎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這也是實在話。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禎卻下密旨收葬魏忠賢的遺骸,墓址就選在了魏忠賢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雲寺,這也說明他對不聽哥哥的話逼死魏忠賢表示相當後悔。他終於明白了自己在政治上是那麼的幼稚,嘗到了被「東林黨」人集體忽悠之後釀下的苦果,可是歷史不是電腦遊戲,是不允許讓他重新再玩一次的。
崇禎皇帝讓「東林黨」人重新上台掌權以後,這些人對當年被魏忠賢的迫害恨之入骨,而「東林黨」人是一幫文人,歷史是由他們書寫的,所以他們就在史書拚命地抹黑天啟皇帝和魏忠賢。然而《紅樓夢》作者的歷史觀卻不是這樣的,至少從王熙鳳的身上我們能夠覺得到對魏大人更公正、更客觀的評價,這是三百多年來非常讓人吃驚的發現!在第六回里有一條批書人對鳳姐的評價很能說明問題:
劉姥姥聽了,罕問道:「原來是他!怪道呢,我當日就說他不錯呢。〖甲戌雙行夾批:我亦說不錯。〗這等說來,我今兒還得見他了。」
看來作者和批書人也很欣賞魏忠賢,其實毛澤東對王熙鳳的評價也很高,認為她是當「內務部長」的材料,稱讚她有戰略頭腦。晚年有一次他風趣地舉例說:「王熙鳳處理尤二姐『事件』,真是有理、有利、有節喲!」他還說王熙鳳善使兩把殺人不見血的「飛刀」。「你看,她把個賈瑞弄得死而無怨,至死不悟。」 毛澤東還曾說過王熙鳳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歷史上評價曹操的話;所以後來便有人把王熙鳳叫做「女曹操」,又叫「胭脂虎」。毛澤東還經常喜歡引用王熙鳳所說的一些俗話,比如「大有大的難處」,「樹倒猢猻散」,「坐山觀虎鬥」,「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人怕出名豬怕壯」。毛澤東引用其他小說中人物的語言,遠不如引用王熙鳳說的話多。這一方面說明王熙鳳人很聰明,語言很豐富,鬥爭能力很強;另一方面也說明毛澤東對她相當青睞;還有就是王熙鳳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行,有與毛澤東吻合的地方,適合於他用。鳳姐居然能夠受到同樣管理諾大一個國家的毛澤東如此高的評價,足以證明毛澤東看出了她所影射的魏忠賢身上的治國的才能!也意味著兩個人可以進行跨越三百多年時空的心靈溝通!聽說毛澤東喜歡看《二十四史》、《資治通鑒》這類的史書,從中學習了不少治國之術以及權謀之道,但他更喜歡看《紅樓夢》,他認為《紅樓夢》是中國對世界的三大貢獻之一!可見他的評價之高!人們一直把《紅樓夢》當成愛情小說來看,而毛澤東也許真的將其當成了《風月寶鑒》這樣一部史書來看!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只看到了這面「風月寶鑒」的正面故事,而他真的領悟到「風月寶鑒」反面的內涵!
所有這一切都完全顛覆了我們對魏忠賢的看法,所以《紅樓夢》為我們今天研究過去那段歷史提供了全新的而又極其寶貴的資料!我並不相信作者是「魏粉」或「閹粉」,我更覺得作者應該是個史學家,他儘可能地以公正客觀的態度來記述魏忠賢這一歷史人物,這一點非常難得!我相信大家都更關心鳳姐的判詞中的「一從二令三人木」,它困擾了我們三百多年,我將在下一節里給大家揭開這個迷,我相信大家不會失望喲!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0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