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紅樓夢》中隱寫的歷史-1

[複製鏈接]

47

主題

145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秋心萬里雲 於 2014-7-30 10:59 編輯

序  言
中國的百年「紅學」研究是個天大的笑話,是中國學術史上最大的醜聞!《紅樓夢》成書幾百年以來,經歷了太多太多的曲折,真是多災多難,命運極其坎坷!而到了當代,更是被所謂的「紅學家」們曲解為庸俗不堪的「曹家抄家史」!實在是令人髮指到了極點!他們居然能夠這樣忍心糟蹋如此偉大的文化瑰寶!時至今日還有許多所謂的專家靠著編織各種各樣的謊言騙得了一輩子的名利!更是將眾多的「紅學」愛好者帶進萬劫不復的深淵,讓大家在「曹家」和「清史」這個死胡同里拚命地撞牆,頭破血流也再所不惜!各種各樣雷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層出不窮,其走火入魔的程度成為中國文華史上的一大奇觀!這是《紅樓夢》的悲哀,也是作者們的悲哀,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
作者發自肺腹地喊出「誰解其中味」這一哀嘆貫穿了幾百年的中國歷史,如果他們地下有靈,會因我們這些無知無識、甚至無聊而又無恥的後人痛心疾首,他們「字字看來皆是血」的辛苦努力好像真的要徹底付諸東流了,書中兒女私情的故事也只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解悶的消遣!幾百年就這樣匆匆過去了,難道歷史真相真的永遠無法浮出水面了嗎?也許冥冥之中《紅樓夢》有自己的定數,百轉千回,千迴百轉,希望彷彿變得越來越渺茫了,然而真的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深藏在書中的驚人秘密,與其殘破的表面愛情故事一起,成了時間膠囊,穿越了300多年來的人間蒼桑,終於在21世紀的今天第一次被真正的、全面的解讀出來!書中透露出來的跌宕起伏的歷史,強烈地震撼著我們這些不肖的炎黃子孫!
《紅樓夢》一書隱寫的是「明亡清興」改朝換代的歷史!此書是古今中外第一大謎書!不但有著極其重要的文學價值,更有著極高的史料價值,高到令世人瞠目結舌的地步!這樣的寫史方式世間絕無僅有的,也是清朝「文字獄」的環境下產生的一朵璀璨的奇葩!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你會越來越驚嘆於作者的智慧,越來越感慨於我們的祖先非凡的才能,並對作者超前的、獨一無二的創作意識佩服得五體投地!人們總是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然而《紅樓夢》這塊金子發光發得實在是太遲太遲了!遲得讓我們深深地感到對不起那些心中充滿苦痛而又極其富有歷史史命感的、嘔心瀝血的作者們!我將從今天開始,與大家重溫距今近400多年的那段波瀾壯闊、血雨腥風、天崩地裂的歷史,給大家講述書中320年來一直未被人挖掘出來的天大秘密!這應該是中國「紅學」史上最偉大的事情!也是我們這一代所必需擔負起的重要責任!

47

主題

145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沙發
 樓主| 秋心萬里雲 發表於 2014-7-30 11:02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章  賈瑞的淫喪與「風月寶鑒」的秘密
(2014-05-23 11:25:38)
轉載▼
標籤:
文化

在《紅樓夢》的第十二回里有一段關於「風月寶鑒」的神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叫賈瑞的猥瑣青年居然色膽包天地去騷擾榮國府的大管家王熙鳳!結果被鳳姐狠狠地戲弄了兩次,沒想到他不思悔改,繼續痴迷於男歡女愛這類淫邪之事,搞得他病入膏肓,眼看就要小命不保,這時來了一個道士,給了他一面「風月寶鑒」,也就是鏡子,並叮囑賈瑞只能照反面,而千萬不可照正面,這樣三天之後他的病就會好。賈瑞照了一下「風月寶鑒」的反面,看到裡面立著一個骷髏,嚇得他要死!於是好奇心的驅使讓他決定看一看「風月寶鑒」的正面,沒想到居然看到的是AV的鏡頭,於是他痴迷於其中,很快精力耗盡而亡!賈瑞的爺爺賈代儒大怒,命人燒掉這把「風月寶鑒」,這時那個道士及時出現並將鏡子搶走,於是賈瑞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這個情節實在是太離奇古怪了,在書中前前後後也沒有個呼應,不知道作者為何要創作這樣一個角色,而且更是讓人感覺疑問重重:
疑問一、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一書有好幾個書名,其中一個名字就叫做《風月寶鑒》,而作者為什麼會用這個故事裡的這麼一個不太起眼的道具來做如此一本小說的書名呢?相比之下《紅樓夢》、《石頭記》、《金陵十二釵》和《情僧錄》這幾個書名都有一定的概括性,作為書名顯得都很恰當。而《風月寶鑒》這個書名好像沒有這樣的概括性,可卻成了這本書的書名,這是什麼呢?
疑問二、「風月寶鑒」正反兩面都可以照人這又是什麼意思呢?而書中出現的那個道士為什麼要反覆強調一定要賈瑞看「風月寶鑒」的反面呢?「風月寶鑒」這個「仙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來歷呢?為什麼只匆匆出現一次就再沒有出場了呢?
疑問三、賈瑞丟掉性命以後,他的爺爺賈代儒大怒,命人毀掉這面鏡子。試想如果想毀掉一面鏡子,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摔、砸、踩這樣的暴力手段,這些方法簡單、直接也最方便有效,然而賈代儒這些方法卻都沒有採用,居然讓人將其架上火來燒!試想無論「風月寶鑒」是銅鏡還是玻璃鏡,「燒」這種方法都不是最好的,那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呢?也許有人會認為因為「風月寶鑒」是妖鏡,用火燒可以去去妖氣,但也可以摔了再燒呀,這樣不是毀得更徹底嗎?
應該說這些疑問都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我感覺書中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往往都是作者想向我們透露一些很重要的信息,這就需要我們多動動腦子,反覆思考,才有可能感悟出其中的奧秘。如果想要解決這些疑問,我們最好先看一看帶批語的原文,也就是要讀一下著名的「脂批」,看看其中有沒有什麼啟發:
(道士)說畢,從褡褳中取出一面鏡子來〖庚雙夾:凡看書人從此細心體貼,方許你看,否則此書哭矣。〗——兩面皆可照人,〖庚雙夾:此書表裡皆有喻也。〗
大家看這裡的這條批語很奇怪:「此書表裡皆有喻也」,我們一直覺得這裡不是說「風月寶鑒」這面鏡子嗎?怎麼忽然說是這本書了呢?難道說「風月寶鑒」不是指一面鏡子而是一本書?這個兩面皆可照人的鏡子是指本書的表面和裡面都有寓意,換句話來說:「風月寶鑒」指的應該不是一面鏡子,而是《紅樓夢》這本書!所以此書最早的書名才叫《風月寶鑒》,真的是這樣嗎?道士介紹「風月寶鑒」的時候也有一條批語說得也很明白:
(道士)遞與賈瑞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庚雙夾:言此書原系空虛幻設。〗
這條批語明明白白是在告訴我們「此物」就是「此書」!我們再看下一段:
(道士說):「千萬不可照正面,〖庚辰側批:誰人識得此句!〗〖庚雙夾: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只照他的背面,〖庚雙夾:記之。〗要緊,要緊!三日後吾來收取,管叫你好了。」
「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這條批語說得更明確了:也就是說「風月寶鑒」這面鏡子指的就是《風月寶鑒》這本書!並不是指一面可以正反兩面都可以照人的「妖鏡」,作者想通過賈瑞照「風月寶鑒」的故事來告訴讀者如何看這本書,教大家看這本書的方法!也就是說這本書正面和反面都是有內容的,作者還通過道士的口告訴大家:「一定要看反面,要緊,要緊」,這結論實在是太驚人了!往下看還有呢:
代儒夫婦哭的死去活來,大罵道士,「是何妖鏡!〖庚雙夾:此書不免腐儒一謗。〗若不早毀此物,〖庚雙夾: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遺害於世不小。」〖庚雙夾:腐儒。〗
這裡原文和批語中提到「若不早毀此物」和「獨此書不可毀」更指明了此鏡就是此書!代儒夫婦罵「風月寶鑒」為妖鏡,也就是指他們在罵《風月寶鑒》這本書是「妖書」,而「此書不免腐儒一謗」這條批語是在告訴讀者:罵《風月寶鑒》是妖書只不過是迂腐文人對此書的誹謗而已!賈代儒接著又說:「若不早毀此物,遺害於世不小」這個意思就更明確了,作者進一步是指迂腐的文人因為只看到了此書的表面故事而看不出其背面的故事,所以才會認為如果不毀掉這本書那將遺害世人!其中有一條批語說的:「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這本書不是野史,而是正史嗎?或者說《紅樓夢》難道算得上是史書嗎?這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一下了!
而賈代儒「遂命架火來燒」,這下我們忽然明白了,他燒的不是正反兩面都可以照人的「風月寶鑒」這面鏡子,而是正反兩面都有內容的《風月寶鑒》,也就是《紅樓夢》這本書,所以只有毀掉書用「燒」字才恰當!要知道中國自古就有「焚書坑儒」的「光榮」傳統,而賈代儒在這裡象徵的是那些迂腐的文人,那些只能看到《風月寶鑒》正面情色故事而根本看不出背面隱寓內容的人,那些只把此書當成淫書而一心想毀掉的人!緊接著書中描寫到:
只聽鏡內哭道:「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 〖庚雙夾:觀者記之。〗
這是指作者在告誡世人:你們只看到書中正面的色情故事,從而把它當作淫書,而不去思考此書背面的隱寓,是你們「自己以假為真」,把書中假的情節當成真實發生過的故事來看,把一個從來沒有存在過的「賈家」當成一個真實中存在過的人家來看,把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賈寶玉當成一個真實存在的人來看,正所謂「假做真時真亦假」,也就是說書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你們自己搞錯了,反而埋怨這本書而要燒掉它,這是極其錯誤的!對於第十二回中賈瑞這段故事的理解,建議大家找帶有批語的原文好好看看,這樣才能豁然開朗,頓開茅塞!這也是看《紅樓夢》跟看別的書不一樣的地方,最好要看有批語的版本。另外本回還有這樣一條批語說得很清楚:
賈瑞自覺汗津津的,底下已遺了一灘精。〖蒙側批:此一句力如龍象,意謂:正面你方才已自領略了,你也當思想反面才是。〗心中到底不足,又翻過正面來,只見鳳姐還招手叫他,他又進去。如此三四次。
這是在提示讀者:正面的故事對身體不好,畢竟是情色小說,建議大家看過了就算了,然後就應該開始思考此書反面的故事才是!也就是說不要沒完沒了沉迷於正面的故事之中。聽說歷史上還真有人跟賈瑞有類似的結局!乾隆時期陳鏞寫的《樗散軒叢談》有這樣一段話:
因述常州臧鏞堂言,邑有士人貪看《紅樓夢》,每到入情處,必掩卷瞑想,或發聲長嘆,或揮淚悲啼,寢食並廢,匝月間連看七遍,遂致神思恍惚,心血耗盡而死。又言,某姓一女子亦看《紅樓夢》嘔血而死。
看來作者和批書人的警告算是白費了!那麼這裡反覆強調的反面的故事又是什麼呢?在賈瑞的故事裡只提到「風月寶鑒」的反面是「一個骷髏」,那這「一個骷髏」又象徵著什麼呢?我認為這是指本書主旨,而且表達得非常形象,應該就是象徵著「死亡」!如果進一步推測,根據「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這條批語來判斷,我覺得「一個骷髏」應該象徵的是一段「充滿死亡的歷史」,「血腥的歷史」!這也是為什麼作者非要把此書寫成正反兩面都有故事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清初嚴酷的文字獄導致很多事不能明講,所以作者只好用一個情色故事來進行包裝,將這段「血腥的歷史」隱藏在書中,雖然本書第一回里就強調過「毫不干涉時世」,其實這不過是作者煙幕彈而已,為的是掩人耳目。作者希望大家自行挖掘這個背面的故事,從而發現並找到這段隱寫的血腥的歷史,而不是過於沉溺於此書表面的情色故事,「否則此書哭矣」!也就是說作者的苦心就是白費了!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發現:至少三百多年來作者的苦心算是真的白費了!那書里還有什麼其他的地方可以證明《紅樓夢》一書中隱寫的是「血腥的歷史」呢?在第八回里有這樣一句:
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甲側:批得好。末二句似與題不切,然正是極貼切語。〗
應該是作者有意在這裡透露的此書真正意境,而且批書人也告訴我們這不是隨便寫的泛泛之語,也就是說此書反面內容隱寫的歷史應該是死人無數,屍橫遍野,而且沒有人來掩埋,最後都化為白骨!實在是可怕之極!另外在第十二回這裡還有一條很重要的批語也說明了這一點:
〖庚雙夾:所謂「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這條批語極為重要,暗示讀者《紅樓夢》中描寫的掩面而多情的美女,都是這段隱寫的血腥歷史中的重要人物,而她們最後一個個都將成為「青冢骷髏骨」!說得真是讓人毛骨悚然!這應該跟前面提到的「無非公子與紅妝」是一個意思,要知道這些「紅樓掩面人」包括黛玉、寶釵、湘雲、妙玉以及四春等這樣花容月貌的「金陵十二釵」,難道他們一個個的結局都是慘死嗎?在八十回以後的故事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實在是讓人錯愕!在第一回《好了歌》的註解里有這樣一句:
昨日里黃土隴頭埋白骨!
這裡的「白骨」應該也指的是后回里發生的故事的情景,感覺跟前八十回的氛圍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因為前面的故事讓人感覺鳥語花香、詩情畫意的,怎麼反面的故事的口味一下子變得這麼重了呢?另外在第五回惜春的曲子《虛花語》里有這樣幾句也有類似的味道:
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
這裡也是告訴我們八十回以後的故事應該存在著大量「血雨腥風」的悲慘場景,在第一回的一首詩中有這樣兩句: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此為何意?一般人認為這是指作者表在達寫書的辛苦,可寫書再累用流血來形容是不是有太太誇張了呢?而我們仔細體會就會感覺這是在說書中的每個字都是在隱寫一段「血腥的歷史」!由此看來這樣的書流傳起來一定很有風險,乾隆年間的宏旰在永貴的《延芬室稿》中批註道:
「《紅樓夢》非傳世小說,余聞之久矣,恐其中有礙語也。」
看來書中肯定有當時「清朝的廣電總局」所不許的、很「反動」的內容,我們這些現代人因為嚴重脫離了當時的歷史背景所以不太容易看其中的奧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主題

145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3
 樓主| 秋心萬里雲 發表於 2014-7-30 11:02 | 只看該作者
批者想通過賈瑞的故事讓那些沉迷於正面情色故事的人能夠警醒,需要探究其背面故事才對,可是三百多年來到底有幾個人真正領悟了作者和批者的這一番苦心呢?在第四十二回里有這樣一條批語:
賴大之母因又問道:「少奶奶們十二兩,我們自然也該矮一等了。」賈母聽說,道:「這使不得。你們雖該矮一等,我知道你們這幾個都是財主,分位雖低,錢卻比他們多。〖庚雙夾:驚魂奪魄只此一句。所以一部書全是老婆舌頭,全是諷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謂「痴子弟正照風月鑒」,若單看了家常老婆舌頭,豈非痴子弟乎?〗
這也是在告訴我們:痴子弟只看此書的正面故事,那看到只能是情色故事和飲食男女以及家常老婆子嚼舌頭的內容,而領悟不到反面隱寫的歷史。主流「紅學」認為:此書的主旨是所謂的作者「曹雪芹」因為自己的叔叔曹頫「騷擾驛站」被皇帝抄家而創作的此書,作者寫此書的目的是為了向當時最高的滿清統治者發勞騷:「我叔叔不就在驛站搞了一回敲詐嗎?為什麼因為這麼點兒小事就來抄我們家呀?」要知道作為敲詐勒索的主犯曹頫被戴枷關了幾年給放了,那曹家還有可能誰因為此案被殺呢?曹家被抄家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咎由自取,根本算不上是「血腥的歷史」,所以曹家的抄家跟「風月寶鑒」反面中的「一個骷髏」所隱指的含義是根本無法真正能對應得上的!
而作者在書中對賈家很多人包括長輩進行了諷刺挖苦甚至批判,試想哪個不孝的作者會這樣罵自己的家人呢?按「紅學家」的說法,作者「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可這個「曹雪芹」居然不顧自己長輩的名諱,不但在書中幾次出現「寅」字,甚至拿「寅」字開玩笑,在第二十六回里有這樣一個情節:
薛蟠笑道:「你提畫兒,我才想起來。昨兒我看人家一張春宮,畫的著實好。上面還有許多的字,也沒細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黃』畫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寶玉聽說,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畫也都見過些,那裡有個『庚黃』?」想了半天,不覺笑將起來,命人取過筆來,在手心裡寫了兩個字,又問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黃』?」薛蟠道:「怎麼看不真!」寶玉將手一撒,與他看道:「別是這兩字罷?其實與『庚黃』相去不遠。」眾人都看時,原來是「唐寅」兩個字,都笑道:「想必是這兩字,大爺一時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只覺沒意思,笑道:「誰知他『糖銀』『果銀』的。」
在第十回里有這樣一段中也提到了「寅」字:
肺經氣分太虛者,頭目不時眩暈,寅卯間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在第十四回里再次提到了「寅」字:
那鳳姐必知今日人客不少,在家中歇宿一夜,至寅正,平兒便請起來梳洗。
在第六十九回里又出現了這個倒霉的「寅」字:
天文生回說:「奶奶卒於今日正卯時,五日出不得,或是三日,或是七日方可。明日寅時入殮大吉。」
「紅學家」的理論認為「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那這個「曹雪芹」自然不可能不在書中不避諱自己爺爺的名諱呀?可他不但不避自己爺爺的名諱,居然讓薛蟠拿「寅」字開這樣的黃色玩笑!實在是太大逆不道到了!「紅學家」們還考證出這個「曹雪芹」是個遺腹子,他的母親是馬氏,而《紅樓夢》里居然有一個叫「馬道婆」這樣的噁心人物!在嘴臉極其可憎!「曹雪芹」怎麼這樣不孝?寫作的時候稍微動一下筆,將「馬道婆」換個姓氏就不成嗎?作者難道一點不知道避諱自己母親的名諱嗎?當然不是,在第二回里作者就介紹了黛玉避諱自己母親的名諱之事,給人印象深刻,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雨村拍案笑道:「怪道這女學生讀至凡書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聽你說的,是為此無疑矣。……」
可見作者對名諱之事那是相當的了解!其實這也是中國古代非常普通的常識,應該說每個人都知道,連六歲的黛玉都清楚,更何況作者呢?還有一個更滑稽的地方呢,在第一回里有這樣一條著名的批語:
〖甲戌眉批: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為什麼「紅學家」們從來不解釋這個遺腹子「曹雪芹」怎麼會有個叫「棠村」的弟弟呢?如此荒唐的「紅學」研究居然在中國存在了如此之久,還成為主流,還愚弄了廣大中國讀者這麼多年,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從現在起,我將一點點扒下傳統「紅學」虛偽外衣,讓大家將其醜陋的嘴臉看個通通透透!暮然回首這近百年的荒誕「紅學」史,實在是讓人感慨萬分!
我們再看一下《風月寶鑒》這個書名,這其中的「風月」,應該不僅僅是指「男女之事」,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我會在後面詳細給大家介紹,到時候相信大家都會恍然大悟,拍案叫絕的!另外我覺得我們現在看到的《紅樓夢》前八十回里應該有不少刪節,除秦可卿之死被刪除以外,很有可能還有一些過於露骨影射歷史的內容被刪掉了,但增刪者也會一不留神漏掉了一些內容沒有刪除,我會一點點將其挖掘出來展現給大家,這些都是反面故事的關鍵證據!
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用一個全新的視角重新認識一下《紅樓夢》這本書,不是我們重蹈「索隱派」的覆轍,而是在賈瑞的故事裡作者和批書人的批語中都明明白白、反反覆復地告訴了我們:此書反面是有故事的,而且是隱寫了一段「血腥的歷史」,在第五回里有這樣一段描寫:
寶玉聽了此曲,散漫無稽,不見得好處,〖甲戌側批:自批駁,妙極!〗但其聲韻凄惋,竟能銷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問其來歷,就暫以此釋悶而已。〖甲戌眉批:妙!設言世人亦應如此法看此《紅樓夢》一書,更不必追究其隱寓。〗
這裡的批語里提到:「更不必追究其隱寓」,這是指明了此書中是有「隱寓」的,而不是像某些所謂的「紅學家」所說的那樣:「無謎可猜,無隱可索」,讀完我的研究成果以後你就會發現:《紅樓夢》是我們的祖先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的一份絕無僅有的歷史文化寶藏!我的書更是此書成書320多年以來最深刻的研究成果!而且肯定是「紅學」的終極答案!
如何做到能夠正確索隱也是擺在我們面前很實現而又很艱巨的問題,我們一定首先要確定一個牢固的前提才成,否則不但所有的研究結果都可能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甚至有可能走火入魔而不能自拔,無論你個人是什麼樣的背景,都有可能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這樣的笑話出現得實在是太多了。我在下一節里繼續跟大家一起深入探討一下本書故事的背景到底發生在是什麼時代!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4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31 05:41 | 只看該作者
風月寶鑒這一節不是曹的手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2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