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左丘明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410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悟道 發表於 2014-7-25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卒:約公元前502年-約公元前422年
時代:春秋
籍貫:山東省肥城
簡評:春秋末期魯國史學家

  贊曰:自古書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載籍博矣。至孔氏籑之,上斷唐堯,下訖秦繆。唐、虞以前,雖有遺文,其語不經,故言黃帝、顓頊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魯史記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又籑異同為《國語》。又有《世本》,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後,七國並爭,秦兼諸侯,有《戰國策》。漢興伐秦定天下,有《楚漢 …

——摘自「國學寶典」東漢·班固《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第三十二/百衲本

生平簡介

  左丘明(約公元前502年-約公元前422年),春秋末期史學家。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深得世人尊敬和愛戴。孔子視其為君子,尊稱其左丘明,謂之與其共好惡。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漢代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君子」。

  相傳,左丘明是齊開國之君姜太公的後代。西周建立后,周公分封諸侯,姜太公因滅商有功被封於齊,都於營丘。姜太公死後,嫡長子丁公·繼位,小兒子印依營丘居住,改姓為丘。丁公?死後三世,哀公即位。這時,紀國的國君與他不和,遂向周王進讒,挑撥哀公和周王的關係,致使周王一怒之下烹煮了哀公。哀公的弟弟靜被立為諸侯,即胡公。哀公同母之弟山不服胡公,組織同黨率領營丘的人馬殺死胡公,自立為國君,是為獻公。當時,印的後人婁嘉被迫隨山參與了此次宮廷之爭。鬥爭雖取得勝利,但骨肉相殘,又背著弒君的罪名,婁嘉擔心禍及己身,於是離開齊國投奔到楚國,出任楚國的左史官。那個時代的官職,往往是父死子繼,所以古人常以所任官職為姓。婁嘉及其後人世代擔任楚國的左史官,所以便改丘姓為左,長期在楚國定居下來。婁嘉的十二代孫倚相,史稱「左史倚相」,是春秋時期傑出的史官,在楚國政治地位較高。倚相生兒子成。成任左史時楚國發生爭奪君權的內亂:楚公子比弒殺其君,隨後又被公子棄疾殺死。為躲避內亂,成投奔到魯國,做了魯國的太史。成生子左丘明,襲父親官職為魯國的太史。

  從姜太公封齊、庶子印以丘為姓,到婁嘉奔楚、改姓左氏,再到成避亂遷魯,左丘明的先人經過了自「姜」而「丘」,由「丘」改「左」的姓氏轉換,同時也經歷了齊、楚、魯三地的坎坷遷移,可以說是家世遙遠、演變曲折。

  左丘明晚年時眼睛出了毛病,不得不辭官回鄉,不久就雙目失明了。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來,將幾十年來的所見所聞,各諸候的要聞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話記述下來,彙集成著名的歷史名著《國語》。《國語》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它與《左傳》一起成為珠聯璧合的歷史文化巨著。公元451年前後,左丘明因病去世,並安葬於故鄉肥城石橫鎮衡魚村。

  清朝雍正三年(1725),為了表示對孔子的尊敬、避孔丘名諱,乾隆帝下令丘氏宗族改姓為「邱」。辛亥革命后,閩杭舉人邱荷公及台灣進士丘逢甲倡議恢復原來的丘姓。這一提倡,得到了沿海、海外及山東等地丘氏族人的響應,「邱」恢復為「丘」。但也有不少人因沒有得知此倡議而沿用原來的「邱」姓。這樣,左丘明的後裔中,就有了左、丘和邱三個不同的姓氏,而且這三個不同姓氏的後裔中人才輩出。

  左丘明的品行和對人類歷史的偉大貢獻,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不久,人們即將他著述過的地方稱作「左傳精舍」,予以保護,並代有修葺。漢初,肥城置縣伊始,就在縣城興建了「左傳精舍」,並立重修碑以志。漢平帝時(1-6),《左傳》初立學宮。東漢建武年間(25-56),《左傳》復立。《後漢書·鄭興范升、陳元、賈逵、張霸列傳》載:陛下知丘明至賢,親受孔子,而公羊傳穀梁傳聞於後世,故詔立《左氏》。晉夏侯湛賦詩讚左丘明曰:「世亂讒勝,君子道憂。丘明達聖,致志《春秋》。微言逃難,旁行不流。庶幾斯文,希志訓猷。」

  唐貞觀二十一年(637),太宗李世民頒《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廟詔》,封左丘明為「經師」,從祀文廟。左丘明後裔為此植槐紀念,稱「謝唐槐」。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趙恆,追封左丘明為瑕丘伯,授其四十七代孫丘芳衣巾,以主祀事。翌年,平陰縣令王諷重修「左傳精舍」並立碑詳述追封之事。政和元年(1111)宋徽宗趙佶封左丘明為中都伯。宋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丁謂亦詩讚左丘明曰:「猗歟左氏,聞道素王。依經作傳,微旨用彰。詞有餘韻,人鐐末光。慶封錫壤,廣魯之疆。」

  元集賢大學士致仕李謙、翰林承旨張起岩均曾為左丘明賦詩作贊,或曰其「文章史學之治」,或稱其「盲於目而不盲目於心者」。明洪武四年(1371年)肥城知縣丘明後裔丘思齊重修「左傳精舍」。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朱厚璁追封左丘明為「先儒」,敕建墓門坊,並親書「先儒之墓」。崇禎十五年(1642)明毅宗朱由檢敕封左丘明為「先賢」。肥城知縣王惟精與左丘明第六十四代孫丘雲特輯訂《左傳精舍志》。《左傳精舍志》設遺像志、本傳志、祠墓誌、藝文志、譜系志等五卷,清乾隆六年(1741)增輯本現存於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檔案館。

  清左丘明六十八代孫丘行鍵與六十九代孫丘玉潔捐資七千餘兩重修縣學宮、癢門,咸豐皇帝書贈「敦崇名教」,以旌表其行。襲封衍聖公、孔子第七十代孫孔廣啟題贈「承先衛道」匾。清雍正三年(1725),為避孔丘諱,上諭除「四書」「五經」外,凡丘均加「邑」部為「邱」,丘明及其後裔的丘字均改寫為「邱」。民初,丘氏後人閩杭清舉人丘荷、台灣清進士丘逢甲認為雍正所為不公,呼籲去「邑」復「丘」,還祖先本來姓字。丘氏族人聞者紛紛響應,恢復了「丘」姓,而未聞者則仍沿用「邱」字至今。因此,丘與邱本是一姓,都是左丘明的後裔。乾隆十六年(1751),清禮部重新確認丘明之謫孫為世襲奉祀生,並賜祭田18畝。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沙發
胖兔子 發表於 2014-7-25 21:03 | 只看該作者
除了這些還需要做到做到心平氣和,專心練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3
阿藍藍 發表於 2014-7-25 21:07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太好了!頂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4
江葉 發表於 2014-7-25 21:11 | 只看該作者
難得一見的好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5
仰泳魚 發表於 2014-7-25 21:13 | 只看該作者
說的真好!收藏了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2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