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青楊:日本人為何要喊「釣魚島是中國的」?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3-8-10 1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鬧木鬧木 於 2013-8-10 17:15 編輯

8月6日,鄭州交警抓獲一個名叫阿部龜男的日本人,該男持日本駕照在鄭州街上開車。被抓后,告知他在中國只能使用中國駕照,龜男為表示友好,大喊:「釣魚島是中國的!」不過,交警還是暫扣了車輛,笑稱「你喊東京是中國的都沒用」!這則新聞後來經查實,該男實為河南人,在日本的駕照也早已過期,但還是有不少中國人驚訝,為何一個中國人要假冒日本人,並高喊「釣魚島是中國的」?


為什麼他要喊:「釣魚島是中國的」?


一位在日的華人女作家曾感嘆:2012年度如果要評選「本年度最給力口號」,毫無疑問首推「釣魚島是中國的!」。為何?本來釣魚島是一場兩國間的主權爭端,而國人如今卻悄然間演變成中國人內部的爭論,甚至成了愛國與否的試金石。去年就有不少人以愛國自居,並動輒以釣魚島事件逼迫人們表態,並且要求「愛國者」拒用日貨、打砸日本車等,似乎大有不支持他們的意見就是不愛國的意味。


於是「釣魚島是中國的!」,它不僅僅是一句愛國口號,甚至變成了不少日系車主、以及在華日企和日本人的「護身符」。去年就有不少日系車主在車後面貼了這樣的一個條子:車是日產車,心是中國心。釣魚島只屬於中國的,蒼井空才是世界的。這個護身符一貼,這部日本車果然安全了許多。這些「愛國車貼」在去年9.18前後,賣得供不應求了。因為這個身後面的標語無疑安撫了中國的愛國者們的義憤。


在去年國內反日遊行的那幾天,不僅是日系車主,甚至許多在華工作的日本職員,都嚇到屏住呼吸乖乖呆在屋子裡不敢出門了,因為害怕走上街頭,被中國的「愛國壯士」們給無緣無故揍上一頓。甚至有在華工作的日本人,沒事呆在屋子裡就背誦「釣魚島是中國的!」這句話話。在他們看來,將這句話事先背熟了,預先準備著,萬一走上街頭遇到危險,好趕緊甩出這句中文口號來防身。看來此日本人還是挺熟悉中國國情的,他們都知道要用口號來「賄賂」中國的「愛國者」們,誰叫咱國人好這一口呢!


日本民眾為何不夠「愛國」?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所以寫這篇文章我並無意於作釣魚島應屬中國還是日本的理論之爭。我更有興趣討論的是,日本人和中國人不同的愛國方式。


1995年,井上靖來華參加學術討論會認為:釣魚島的確是中國的,1895年被日本竊取。2004年6月,日本學者、橫濱國立大學教授村田忠禧出版了《尖閣列島釣魚島爭議》一書,「明代以來各種各樣的中國地圖和文獻都把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標註在中國的版圖內。」后抗日人士王錦思精心收藏的1971年日本左翼報紙《長周新聞》也堅持認為,釣魚列島是屬於中國的,日本不應該非法佔有。


應該看到,日本允許不同聲音存在,甚至會同意這種「賣國」書籍出版和觀點問世,體現了多元化社會的重要。更重要的是,持這種觀點的人,並沒有被罵為「漢奸」,也沒有被口水「淹」死,更沒有被持不同意見的人打死。這才是真正值得中國人思考的問題。


其實,如果中國內部也能有這種包容性,中國早就強大了,但事實上,這種包容性我們看不到。不論是在遊戲里,還是在現實中,中國人都是對立的。還沒有反日,先把自己人打趴下再說。微博上就報道過,有位日系車主女生,去年手拿一面小國旗,剛剛參加完抗日遊行活動回到自己的停車位,結果掩面失聲痛哭了,因為她的日產車被愛國主義者們砸得面目全非,而且連肇事者都無法找到了。接下來只有自認倒霉了。


日本人如何看待釣魚島衝突?


曾有日本的電視台做民意調查,結果是支持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和竹島主張的民眾大概是70%多,是主流認識;剩下的15%的人,認為「不懂」或者「不關我事」;也有反對政府立場的,還不少,大約有10%。按中國的語境,這10%大概就是所謂的「日本奸」,不過,他們的生活沒受什麼影響,對日本人來說,這種認知分歧被看做是很正常的。因為在日本人看來,他們的愛國基調多數人不會首先從「領土不可侵犯」、「愛國主義」去考慮問題。


從這一點也許可以看到,日本民眾的確不像「中國人」這樣,把「愛國主義」看做一個至高的東西,至於抵制中國貨,現在日本滿地是中國製造,對絕大多數的日本民眾來說,不可能因為釣魚島糾紛去做這樣的事情,只會出於產品質量、安全、性價比等市場因素進行自己的選擇,因此,除了「毒餃子」事件,日本沒有出現過大規模抵制中國貨的行動。而且在日的中國遊客和留學生生活也不會受此影響。


當然,東京也會有針對釣魚島的示威遊行,但通常都是幾百人的規模,大部分日本人對這個問題態度其實是不感興趣。經過戰後60年的發展,日本國民已經養成了獨立自由的思維方式,很難因為「愛國主義」而產生巨大的群體效應,更不可能因為「愛國」而讓渡個人的利益。二戰戰敗后,日本開始反思,他們認為教育的錯是很大的一個原因。軍國主義的教育,讓年輕人效忠天皇,天天唱君之代,升日章旗,宣揚武士道精神,崇尚國粹主義和皇國史觀,用狂熱的愛國主義把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培養成了敢為國家獻身的人肉炸彈。


但是,這樣的國民卻更讓日本政府「頭疼」。因為,這些國民在捍衛自身切身利益上,可謂是毫不退讓。比如,前年核泄漏后,日本各地連續掀起了大規模反核電遊行,規模為日本近年來所罕見,這是因為福島核泄漏之後,民眾認識到核電政策關係到自己的安全,必須站出來為自己說話,維護自己的利益,否則可能會成為利益集團的犧牲品。直到現在,「反核」的遊行示威還在持續。


喊口號是最廉價的愛國主義


再來看看中國,翻開歷史課本,從古至今,中國很多人從來只會高喊愛國口號,卻從不冷靜地思考與反思,為什麼千百年來,每當遇到異族的侵略之時,卻有如一頭待宰羔羊,毫無一絲還手之力,只能任人魚肉?我們讀小學時,最早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就是以義和團為榜樣的,這個教育告訴我們,要愛國就得像義和團那樣仇恨洋鬼子。以後關於義和團的電影也放了不少,但是,最多的還是抗日的電影。幼小的心靈里,隱隱感覺確實是這樣的,中國的苦難都是洋人弄的。如果沒有這些洋人入侵,中國這個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人民過的生活簡直有如天堂一樣。


但是,後來隨著閱讀與思考的深入,感覺到當年我們聽信這種「愛國主義」教育是上當了。但是,一路走過來,三十多年來,竟然這種教育一直沒有被中斷過。每當國內矛盾重重,舉步維艱的時候,打出愛國的旗號,將國人的憤怒引向國外,特別是引向了日本,那麼,一切問題都好辦了。這些愛國者中不少人,住在貧民窟,或者居無定所,吃的也是有上頓沒有下頓,經常被警察、城管無端檢查、刁難、抓走,但是,這些並不妨礙他們滿腔的愛國之情。


有些國人很有意思,他們活著的時候保不住自己的土地,保不住自己的房屋,保不住自己的財產,保不住自己的自由,保不住自己的生計,保不住自己的孩子;哪天不小心死了的話還可能保不住自己的屍體、保不住自己在死亡名單上的名字。但是一談到保釣,立刻就激昂起來、熱血起來,彷彿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對此,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個簡單事實,既然咱們宣稱釣魚島乃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為何幾十年的口號喊來,咱們卻只能靠保釣與抗議,來維持著對島所謂主權。


是啊,一個國家的主權竟然要靠民族的腎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來決定,就像那些愛國者們幾十年如一日地高分貝的叫嚷,甚至豪言踏平東京,血洗四島。不僅東京仍是繁華一如往初,而鬼子首領仍是不為所動地,每年都上靖國神社轉悠一圈。


日本被美國人的兩顆原子彈和戰後賠償,而逼進財政破產的窘迫境地。可僅僅二十年,別人便從一片廢墟之上昂首挺起,重新稱霸亞洲。但這樣的成就,並不是靠一串愛國口號喊出來的。只有知恥后勇的人才配受人尊重,而妄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靠痛罵對手,來滿足發泄自己的復仇慾望,卻不懂自強自省的民族,就只有在一次次的屢戰屢敗后,撞得頭破血流,最終萬劫不復。


那些整天喊著,要打倒日本的,請你去東京去喊,因為你打倒日本是給日本人聽的,你要在日本人面前用日語喊出來打倒日本;聲稱打倒美國你到華盛頓喊去,請你別在天安門廣場喊,因為美國人和美國政府都聽不到。愛國既不是舌尖上的口號,也不是打出來的標語,更不是到打砸國人自己的轎車、到國人開的餐館里吃霸王餐。愛國是我們每個人實實在在的行動,比如等地鐵公交時不加塞插隊,過馬路時不闖紅燈,看完比賽后把垃圾帶走,逛公園時不去攀爬樹木偷折花朵,完成本職工作時盡心盡責……真愛國的人,請您千萬要注意中國的形像,別在海外給中國人丟臉!(文/風青楊)

19

主題

129

帖子

8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0
沙發
沙灘豬頭 發表於 2013-8-19 09:40 | 只看該作者
嗯,這篇文章很有深度,中國公民的世界形象確實該注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9: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