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奇的催眠圖:網傳普通人看10秒即可進入催眠狀態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3-2-7 0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3-2-7 02:35 編輯

  

  
非常神奇的催眠圖片,網傳普通人看10秒即可進入催眠狀態。


  催眠術歷經千年,然而,這種帶有濃厚神秘主義和玄學色彩的方法,長期與庸醫巫術、偽科學聯繫在一起,無法擺脫尷尬境地。事實上,催眠的意義和價值取決於人們如何正確地使用它。

  2012年年末,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李濤接待了一位75歲高齡的皮膚病患者。那位老太太曾患有腳氣,用藥后,腳氣被治癒了,但身上開始出現銀屑,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老太太的皮膚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水泡,尤其是胳膊和大腿,腳上也開始出現裂紋。

  「腳部這個排毒的通道一旦堵住,就可能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於是,李濤用催眠的方法,讓她想象自己躺在大海邊,放鬆身體,使體內那些煩惱、壓力都隨著海浪一點一點流走。隨著不良情緒的釋放,老太太的癥狀也「神奇」般地得到了緩解。

  在醫學、心理學界,學者們對於催眠的意義和價值一直抱以審慎的態度,然而,大眾對於催眠的熱情卻日益高漲。事實上,催眠術既不是「跳樑小丑」,也不像有人鼓吹的那般「無所不能」。催眠的科學,在於人們如何正確使用它。

  毀譽參半的催眠史

  催眠術起源於18世紀。當時,德國醫生弗朗茲·安東·麥斯麥發明了一種神奇的療法,他讓患者把腳浸泡在經過磁化的泉水中,手裡同時拿著一根連到樹上的鐵絲,他聲稱這棵樹已經被磁化過,之後人們便出現被催眠的體驗,醒后感覺自己的疾病「痊癒」了。而麥斯麥很快發現,不用磁鐵也可以有催眠的效果,只要嘴裡念念有詞便可暗示患者進入催眠狀態。不過,這樣的「療效」最初被認為只不過是麥斯麥的想象。

  直到19世紀,英國醫生布雷德正式提出了「催眠術」,他解釋催眠現象的真實原因是過度注意,使得大腦額葉部位產生疲勞,從而達到「去痛」的作用。

  此後,催眠術作為麻醉方法應用於外科手術中,可以說風行一時。但隨著麻醉藥物的出現,再加上催眠的治療效果不穩定,醫生們逐漸放棄了它。而帶有表演性質的催眠術開始風靡,它們大量出現在娛樂場所,被打上無比玄妙的烙印。催眠術被濫用了。

  到了20世紀,實驗心理學家開始改變學界對於催眠的陳舊認識。所謂「催眠」,是以人為誘導,比如放鬆、集中注意、想象等,從而進入到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

  「當人們處於清醒狀態時,大腦會對接收到的任何外界信息進行嚴格地加工、處理,而在催眠狀態下,大腦完全失去了批判力,只是遵從催眠師給出的每一個暗示,並作出反應。」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心理測查室主任張東解釋。

  不過,催眠術與暗示並不能完全等同。暗示是在覺醒狀態下進行的,不用經過催眠;催眠則是由於處於特殊的意識狀態,從而使暗示的作用大大加強。

  用催眠發現你的潛意識

  這種特殊的意識狀態究竟是什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先找到了答案。

  「人在意識下並不清楚的事,卻仍為此人所知,只不過是為此人的潛意識所知罷了。」弗洛伊德確信,人的意識背後,還深藏著另一種極其有力的心智過程——「潛意識」。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員尹文剛表示,人類大腦絕大部分的信息處理是存在於潛意識中的,如果人們想知道那些為自己的意識所不了解的事情時,就需要用合適的方法深入潛意識,或者用某種方法把潛意識中的東西引發出來。而弗洛伊德最初認為,催眠就是人類喚醒潛意識的那個方法。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大腦在不同的工作狀態時會發出不同的腦電波,在緊張狀態下,大腦產生的是β波;睡意朦朧時,腦電波就變成θ波;進入深睡時,變成δ波;當身體放鬆,大腦活躍,靈感不斷的時候,就導出了α波。因此,最適於進入潛意識的腦電波活動就是a波,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催眠必須以放鬆作為基礎。

  在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北京昭良心理諮詢培訓中心首席諮詢師林曉看來,通過催眠深入受試者的潛意識,簡單說,一方面是為了回溯那些對人格形成有害的童年經歷或者最近的遭遇,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暗示和引導,將積極、正向的能量注入,疏導不良的情緒。

  有一個戀愛了五年的女孩,因男朋友躲到外地工作,並娶了別人為妻,而痛苦萬分。通過深度催眠,林曉發現,該女孩潛意識中的自己不過才兩歲。「一個兩歲的孩子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愛自己和愛別人的。」

  在催眠過程中,林曉得知,由於家庭原因,這個女孩在孩童時代就得不到基本的安全感,導致她的內心因受傷、得不到關注而停止成長。因此,在戀愛關係中,她是為了獲得安全感而強行控制對方關注自己,並不是真的在和對方談戀愛。女孩這才意識到,自己對分手需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催眠可以說是一個自我療愈的過程。」林曉認為。

  催眠臨床治療尚未被認可

  催眠除了用於心理治療、調解人的情緒之外,也常有治療身體疾病比如失眠、高血壓、厭食症等案例。但是,張東坦言,催眠並沒有被醫學界認可為一種正式的臨床治療方法。

  「認為催眠可以治病的主張來源於心身交互作用。」張東說,現代醫學早已承認心理社會因素對於許多疾病在發病、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影響,比如高血壓、潰瘍病等。「通過放鬆療法,情緒慢慢發生變化,人體的自我癒合速度也就加快了。」

  「可心理對於生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並且因人而異。現代醫學要求治療必須具有可重複性,因而是量化的,它的作用必須對每個人都清晰可見。」

  而催眠的效果是建立在受試者對催眠師的信任之上的,具體對每個個體的功效都只是某種程度的可能。李濤也坦言,如治癒皮膚病這樣的案例還只是些個案。

  尹文剛告訴記者,在意識與潛意識的產生機制以及心身關係都遠未被科學研究透徹之前,催眠治療的效果始終是缺乏準確的科學依據的。

  「催眠進入特殊意識狀態有深淺之分,學界始終存在對這種狀態即是所謂潛意識的看法的質疑。因為,受試者在催眠過程中透露的信息到底有多少屬於真正的潛意識,並沒有證據證明。」他進一步表示。

  美國哲學家羅伯特·托德·卡羅爾還認為,對催眠業內人士而言,總是報喜不報憂,他們可能忽略了大量無效案例。

  因此,張東表示,催眠依然處於一種尷尬的位置。「謹慎地看,催眠只是一種了解內在心理問題的手段之一,它與疾病治療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催眠也許並不適合你

  儘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理論能圓滿地解釋所有的催眠現象,並得到學界的普遍認可和接受,但尹文剛認為,科學還無法解釋的現象不代表沒有任何價值,催眠並不是巫術,關鍵在於心理諮詢師如何正確地利用它。

  張東告訴記者,催眠的暗示性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選擇性非常強。「容易接受暗示的個性可以幫助受試者更快進入催眠狀態,對於催眠師的信任度也更高,效果就可能更好。」

  一般認為,青年人比老人和小孩易受催眠,女性比男性易受催眠,想象力豐富、理解力強的人易受催眠,但這些說法並未得到完全證實。張東透露,在臨床上,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群能進入相對理想的催眠狀態。

  當然,催眠術也有一些相對適用的範圍,比如癔病、疑病症、恐怖症等心因性的精神障礙,通過催眠來抑制那些過度興奮的負面記憶,讓它們慢慢脫敏、淡化。還有一些輕度的焦慮症、神經衰弱等,通過催眠,營造一個非常安全舒適的環境,讓受試者的身心都得到放鬆,積壓的情緒得到釋放。

  「需要注意的是,嚴重的精神分裂症、腦器質性精神病等不能通過催眠暗示來糾正,因為催眠可能使之出現不可控的後果。」張東特別指出。

  此外,在林曉看來,對於催眠師而言,選擇哪種方法也會對催眠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她表示,傳統的催眠方式是統一標準的,並且強調催眠師的權威性和操控性,往往用直接和強硬的方式進行催眠,沒有顧及每個受試者的特點。而最佳的催眠方式是講究催眠師與受試者之間的配合,強調兩者在良好溝通的前提下,形成相互信任的關係,催眠的過程也沒有特定的步驟,而是根據不同的受試者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適時調整策略。

  「儘管,催眠業內人士認為,人在催眠狀態下,自我防禦機制依然存在,一旦被非法利用,要求作出有害於自己的舉動時,人們也會作出拒絕。但是,學界依然擔憂,在催眠過程中,這種防禦機制會大大降低。」因此,尹文剛強調,對於老百姓而言,嘗試催眠必須經由專業人士指導。
  
發表於 2013-01-25 10:48


4

主題

158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沙發
7788616 發表於 2013-2-8 02:07 | 只看該作者
我看了十分鐘,現在在寫字,我在催眠狀態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4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4
3
chahhd 發表於 2013-2-8 08:08 | 只看該作者
同樓上。。。看了若干遍10秒,還是清醒的。。。可能解釋是:估計我和樓上都不是「普通人」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249

帖子

256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倒騰醬油的小販

Rank: 4

積分
2564
4
城市達人 發表於 2013-2-11 22:20 | 只看該作者
7788616 發表於 2013-2-8 02:07
我看了十分鐘,現在在寫字,我在催眠狀態下嗎?

夢遊狀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612

帖子

5915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915
5
老阿姨 發表於 2013-2-17 07:0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我正需要,每天靠安眠藥入睡。今天開始,每天睡前來你家。
週末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0

主題

8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名譽教授

Rank: 6Rank: 6

積分
50093
6
前兆 發表於 2013-2-17 08:25 | 只看該作者
不好判斷有沒有作用。因為本人不需要催眠也能睡著,只要按時睡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6

主題

7778

帖子

473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38
7
羽化成蝶 發表於 2013-2-17 09:24 | 只看該作者
我也不是普通人!看了又看,還是很精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2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