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韻詩會--《端午之歌》

[複製鏈接]

14

主題

109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醉里挑燈看劍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4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zhoulife 發表於 2012-6-21 1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楚竹先生主持的上一輪古韻詩會-《梅花三弄》,激發了村中大批才子佳人的靈感,一時間村中三弄成風,佳作連連,好詩好詞好文章琳琅滿目。幾位第一次加入詩會的朋友,更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些新朋友的加入,實是古韻詩社之盛事。

        應詩社社長楚竹先生之託,這輪古韻詩會由劍做莊。接到任務,思來想去,剛好周六是端午節,何不以端午為題,與各位朋友飲酒賦詩,共度佳節?(這個詩題去年詩社作過,但我想端午節可歌可書可詠可嘆的實在太多太多,詩社又有許多新朋友加入,這個題材大家都比較熟悉,也不算重複吧!)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細節請閱百度介紹http://baike.baidu.com/view/2567.htm?fr=ala0_1_1

       本輪詩會以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慶祝活動,紀念先賢為題,或詩或詞,或歌或賦,進而小說散文,自吟自唱,隨意發揮,無拘無束,歡迎朋友們積極參與!

        俺先寫一首,作為本輪詩會的引子!

      又逢端午思雄黃,蒿草菖蒲掛異鄉
      棕葉飄香十里遠,龍舟衝浪百米長
      三閭廟外大夫恨,曹娥碑前孝女傷
      神九登天人共慶,村婦嬰死誰斷腸

      下面這篇是去年端午的舊作,也貼出來,拋磚引玉!

   《哀屈原》

      屈原遭饞,含冤流放,立於江畔,仰天長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言畢,投江而亡,遂開華夏文人自盡之先例!後世效仿者無數,有哀華夏不振,蹈海而死者,有怒國人不爭,自焚而死者,至東方紅太陽升,土匪搖身入皇宮,大革文化之命,大造傳統之反,文人學士,被逼無奈,走投無路,一死了之者,更不計其數。

      皓皓日月,滔滔江水,又是一年端午。屈子冤魂不散,游於湘江,見黑粽一個,食之,竟死而復生,重回人間。游目四顧,江不流兮水嗚咽,樹不生兮百鳥絕,人蹤稀,獸蹤滅,山空空兮草枯竭,天昏昏兮空氣濁。

      屈子大驚,天地萬物,何故致此?正茫然不解,忽見一群樵夫,踏歌而來,為首之人,音識面熟,屈子前曰:「此非漁父兮,別來無恙?」

      樵夫見屈子,亦大驚:「子非三閭大夫與?吾聞子投江而死,何以死而復生?」

      屈子以黑粽之事告之,樵夫嘆曰:「端午之日,吾等買粽子若干,湘水數筒,分而食之,鄉人中毒而亡者,數十人,遂傾入湘江,未料在人為毒者,在魂而為葯,人食之而亡,子食之而生,此非天意乎?」

      屈子奇之,曰:「吾聞砒霜者,人食之而亡,水銀者,人飲之而死,未聞水米而能致人之死者也,願聞其詳。」

      樵夫曰:「悲哉,今之為人,莫若昔之為畜也!虎毒尚不食子,人恐其類不絕!堯舜不再,桀紂又生,戾氣充盈,惡吏橫行,利之所逐,無有不毒!吾本捕魚為生,江水污,轉而為農,農田毀,入山為樵,林木又毀,食不可食,水不可飲,楚天之大,已無吾等立身之地也。」

      屈子曰:「吾深思高舉,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熟料千載之後,為君者愈黑,為臣者愈濁,為民者愈悲,子有說乎?」

      樵夫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滄浪之水毒兮,吾不得已,遠而避之!」

      屈子曰:「子欲何往?」

      樵夫曰:「大夫有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聞西方有楓葉之國,山青水秀,國富民強,無君無臣,人人自由,大夫何不與吾等同往?」

      屈子曰:「吾生為楚天之人,死為楚天之鬼,勢不離故土!」言畢,行吟澤畔,待樵夫遠去,復又投水而死。

      樵夫於萬里之外,聞屈子復投水而死,悲慟欲絕,焚香祭酒,歌而招之:魂兮歸來,魂兮歸...來...,魂兮歸......來......!


Read more: 古韻詩會--《端午之歌》 - kzhoulife的日誌 - 貝殼村
胸中十萬兵 無聊以詩鳴 一點浩然氣 千里快哉風

37

主題

596

帖子

19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9
沙發
楚竹 發表於 2012-6-26 06:07 | 只看該作者
餘韻悠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10: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