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給版主留言

[複製鏈接]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樓主
zhenru 發表於 2012-5-25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某與此種人不辯;

一竅不通,而又裝摸做樣,我慢具足者,因未知故不足以辯。

就此打住,各自用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沙發
zhenru 發表於 2012-5-25 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佛教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果,
究竟這些善惡果報是誰在執行??記錄資料又儲存在哪裡??

-------有人發明説;[無明]在執行這些善惡果報,言意就是;[無明]是[心],可以[儲存又記錄資料]!

難道 佛傳給大迦葉菩薩的涅槃妙心是[無明]?!有智學人都會辨明其錯謬荒魘.
而 佛在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詳細請恭讀[勝曼經];

1 ,一念無明包括四種:「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而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盤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欲界六天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這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

色界愛住地:是指對於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禪到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

有愛住地:是指於無色界的四空定中,雖然沒有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產生無色界的苦果。

這四種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叫做「起煩惱」,總稱一念無明煩惱。一念無明是第八識真心---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累積留存下來的。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迴的原因,斷盡一念無明,就斷了輪迴的種子,舍報后可以取涅盤。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羅漢都已永斷一念無明,一切妄想煩惱永不復起,舍報以後必定取證涅盤。如果煩惱妄想又生起來,就是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只是暫時伏住而已,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盤中還是會起一念的話,那就還是要在三界裡面受生。

2 ,無始無明。

世尊說:「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也就是說,在凡夫眾生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生起一切煩惱都屬於起煩惱。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叫做「上煩惱」,這些上煩惱只有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後,想要修學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生,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舍報后可取涅盤。二乘辟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末與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

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找到自心第八識---阿賴耶識以後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明心見性以後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恆沙數修所斷上煩惱末斷,名為塵沙惑末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

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后就可以取涅盤,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斷盡一念無明是悟後起修的內容。

於此供養有緣大德,願 佛法常興,正法久住.
阿彌陀 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3
zhenru 發表於 2012-5-25 20: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henru 於 2012-5-26 07:57 編輯

大乘入楞伽經

大慧!

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

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

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大慧!

我為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名藏識,與七識俱起 ;

令諸聲聞見法無我。
[佛意;二乘不見法我,妄証涅槃]




大慧!為勝鬘夫人說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

大慧!此如來藏藏識

是佛境界,與汝等比淨智菩薩隨順義者所行之處!

非是一切執著文字外道、二乘之所行處!

是故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藏識當勤觀察,莫但聞已便生足想。
[佛說;親証自心如來藏的菩薩,能轉依隨順藏識本性清淨智,知了義者;能現觀第一義境界---是出生萬法的根本所運行之處!
非是一切執著文字的外道、二乘之所行處!]


-----非是一切執著文字外道、二乘之所行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8 16: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