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 劉莉莉應該體諒張紹剛

[複製鏈接]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19 0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iam192837 於 2012-1-19 05:54 編輯

劉莉莉應該體諒張紹剛   作者: 潤濤閻

承蒙網友邀請,我寫個短的評論。要不是網友電郵邀請,我從來沒有看過《非你莫屬》這檔節目。我看了這斷視頻才知道張紹剛是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但我看完后沒有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也就沒有想評論什麼,直到越來越多的網友電郵邀請我評論一下,今天算是交差。  

我不了解張紹剛這個人,對他的人品或者水平不甚了了,只能就事論事。

我看后的第一感覺就是劉莉莉的錯位。

首先我們必須從英語與漢語對照來談。在英文里非常簡單:Job search,中文的意思就是「尋找工作」。而「職業」英文對應的是Career ,就是古代的戰車,也就是等於「路徑」,也就是「職業生涯 」 的意思。中文裡「職業」這個詞源於荀子,可見源遠流長。所以,一說「職業」,大家都明白它的含義。不論中文還是英文,沒有差異。但中文的「求職」二字的問題就大了。

關鍵是「求」字。中國人不可能說「尋職」,你要說「尋職」,聽者一定認為是在說「殉職」二字。英文里的Job Search 就是說的「尋職」,尋找的意思,而不是求的意思。

「求職」與「尋職」一字之差,但內容卻反應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求」隱含著「求人幫忙」、「求爺爺告奶奶」、「求您了」等卑賤者哀求高貴者的內涵。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支撐的社會制度就是這麼設計的:求上級給個職位,哪怕你考上了進士甚至狀元,你照樣也得求上級給你職位。比如,陸遊考上了狀元,但秦檜當宰相不給他職位,他就寫詩度日。所以,官職都是從上級那裡求來的。即使不收賄賂的清官,你也要巴結。拍馬屁的功夫也就練成了。今天中國成了馬屁之邦,不是偶然的,是幾千年歷史的沉澱。

而英文里的「尋職」,就是找的意思。不是要求大老爺給個職位。你同時有好幾個Offer可以選擇的話,要討價還價才能成交一份合同。當然,具體誰佔主動,要看市場。如果碰上經濟危機,找工作就比較難。歷史上也有公司招不到人的時候。我剛來美國的那幾年,護士專業就缺人,招不到護士的醫院就到處發廣告。有護士證書的外國留學生,移民局立刻給辦綠卡。但不論是哪方市場,雙方都需要有最起碼的道德: 「我不能給你工作,但我給你尊嚴。」;「我不想接受你的工作,但我給你禮貌。」

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你「求職」時,有權有勢的人就居高臨下,因為你「求」大老爺我來了。老爺我要是沒有點趾高氣揚的勁頭,那你小子還會乖乖地聽話嗎?

我們看看官場那些對上阿姨奉承馬屁啪啪響、對下級頤指氣使跟使喚孫子似的官員,你就知道中國的「求職」之路是怎樣的了。

有一個視頻,是江澤民訓斥香港記者的,最後一句是英文「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香港記者在跟江澤民先生說中文問及香港下一屆港首是不是由黨中央內定,江澤民大發雷霆。同樣是記者,江澤民面對華萊士,態度可以說是天淵之別。您可別說香港記者不給江澤民面子,那華萊士直接說江澤民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江澤民心平氣和地回答說,他任何建議都需要政治局的討論通過。要是中國人記者說江澤民是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江澤民會親自扇耳光都不能出惡氣的。

相比之下,還沒發現胡錦濤、溫家寶二人對下屬、對弱者公開斥責、頤指氣使,雖然很多人批評溫家寶是作秀。能作秀也是不那麼容易的,如果張紹剛與那幫子土豪懂得作秀,也就不會讓劉莉莉女孩感到委屈了。

所以,劉莉莉不知道中國社會的黑暗與土豪們的無恥,不知道「求職」二字的含義。她畢竟在海外受過教育,就以為中國的「職場」也差不多與國際接軌了。所以,她沒有「求」土豪們的思想準備,還以為職位是互相受益的:我需要找到能讓我發揮能力的工作職位,你需要找到能幹的職員。 他們要招的是聽話的奴才,幫他們山寨;而非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這才是中國「血汗工廠」遍地開花的原因。那些暴發戶大老爺上電視台招人目的就是狗掀帘子 --- 露臉,是讓觀眾們崇拜、仰視他們的。他們是坐在太師椅上審視你的,你只能站著伺候他們的問答。你的站姿都受到他們的挑剔,他們認為沒讓你下跪就很對不起「求職」的「求」字了。視頻里公開指責劉莉莉站姿不好,劉莉莉對答如流:我爺爺就教給我這麼站著!這個站法我一點都不累!令那些流氓們痛苦不堪,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關心你累還是不累,而是你對他們尊重得不夠。


英文里的Interview是說「互相查看」的意思,你看看我(這個工作是否適合你);我看看你(你是否適合這個職位)。雙方互相坐下來談。而中文說成「面試」,就是老師(老爺)繼續考試學生(奴才)的意思,而非互相坐下來平等對待,以了解對方。以防給對方產生老闆高高在上的感覺,招聘方要先把自己的企業情況講給應聘者,而不是先拷問對方「為何還繼續學英語?」。雖然這不是面試而是電視節目,但不論任何場合這都是嚴重地干涉人家的私事。還想問人家的父母家人,你告訴劉莉莉你父母是幹嘛的了嗎?你當老闆了,那不能表明你媽媽沒跟流氓偷過情啊,不然怎麼會生出你這等流氓呢。既然是惡意詢問,那你需要先講講你爸媽婚姻狀況包括乾沒干過男盜女娼的事,你再問應聘者父母的情況才公平。

所以,張紹剛只不過是暴發戶們花錢(通過電視台)間接雇來的走狗而已,比的是誰更流氓。他也不能讓你跟那些暴發戶大老爺在人格上平起平坐,這個規則不是他能改的。比如說,他如果讓你也跟暴發戶們一樣坐著談話,他就得下課。你要是有背景,他就會對你搖尾乞憐。張紹剛還是個政治殺手,說「中國」等於在毛澤東時代說「共產黨」一樣,要受到批判的,你應該說「我黨」。雖然你不是黨員,但你如果不說「我黨」,就等於你不承認黨代表了你。張紹剛雖然沒有經歷過毛澤東時代,但他懂得用政治殺手的那一套來對付「敵人」,絕不是他吹毛求疵,而是反映了他內心的惡毒,擅長用骯髒的政治手腕整人。趕上文革,他就是毫無廉恥的政治打手,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把對方置於死而後快,遠比街頭上的流氓惡棍可惡。

中國,只有權力與金錢,沒有平等與尊嚴。這是年輕海龜們應該知道的。

不過這個節目讓人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劉莉莉就能讓張紹剛和一大堆總裁們暴露了他們內心的陰暗與無恥以及大腦反應速度和理解力的低下。唯一不足的是:當那個流氓問她父母的時候,她說完父母健在後面補加一句調侃:我爸是李剛!就完美了。想想看,劉莉莉要是習近平的侄女,那幫子暴發戶都得站立起來給她鞠躬。

所以,張紹剛那幫子土豪的言行只不過是傳統文化的沉渣還殘存在中國的官場在職場上的反映。官場上的醜態不能在電視上直播而已。張紹剛怎麼巴結他的上級的,他就要求你怎麼對待他。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3
沙發
漢紳 發表於 2012-1-19 11:36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國內要是有公平,俺就不出來了

俺現在只能祝願祖國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3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19 16:05 | 只看該作者
漢紳 發表於 2012-1-19 11:36
呵呵,國內要是有公平,俺就不出來了

俺現在只能祝願祖國好

祝願祖國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05

帖子

7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2
4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19 22:51 | 只看該作者
居然有人邀請阿潤寫評論,丫太把自己當人看了。阿潤和其他小爬們估計沒有多少在美國面試人的經驗,才會有上面這些胡說八道。面試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挑戰性的問題、眼神、舉止,目的僅僅是為了測試對方的反應能力、承受壓力的能力等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5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0 00:36 | 只看該作者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19 22:51
居然有人邀請阿潤寫評論,丫太把自己當人看了。阿潤和其他小爬們估計沒有多少在美國面試人的經驗,才會有上 ...

就我在這邊的經驗來說,面試雙方還是互相尊重人格的,一般都把自己和對方當人看。我覺得這邊的整體文化是,不尊重人,尤其是弱者是丟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05

帖子

7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2
6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20 01:08 | 只看該作者
嗯,尊重人格是顯然的,但是刻意的強烈挑戰性問題並不少,其實沒有惡意,只是測試而已。至於你說的「這邊的整體文化」是指中國吧?我不這麼認為,估計也沒有多少人認同。不過有些人自己有弱者的心態,自然不能奢望得到別人尊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7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0 01: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am192837 於 2012-1-20 01:21 編輯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20 01:08
嗯,尊重人格是顯然的,但是刻意的強烈挑戰性問題並不少,其實沒有惡意,只是測試而已。至於你說的「這邊的 ...


我說的「這邊的整體文化」不是指中國。

「刻意的強烈挑戰性問題並不少,其實沒有惡意,只是測試而已」,呵呵,我就經歷過,而且那些問題不少都很程式化,往往越是遇到這類問題,說明對方越想雇傭你,你有資格要求更多薪水

另外,即便「有些人自己有弱者的心態」,他們也應該得到尊重;不能奢望的是,「有些人自己有弱者的心態」,他們可以尊重別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05

帖子

7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2
8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20 01:21 | 只看該作者
我搞錯了,喊聲慚愧。很多人在那種刻意的壓力下,就誇了,目光開始恍惚,我們就知道這傢伙只能幹些例行的活。
在中國,求職者大多有弱者心態,大概是因為現在就業壓力太大了,滿大街都是幾乎啥都不懂的野雞大學生。
在美國,對人是不尊重的,僱員只是工具而已。drive them like dogs 就成了口頭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9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0 01:26 | 只看該作者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20 01:21
我搞錯了,喊聲慚愧。很多人在那種刻意的壓力下,就誇了,目光開始恍惚,我們就知道這傢伙只能幹些例行的活 ...

為什麼給drive them like dogs 的傢伙干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05

帖子

7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2
10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20 02:11 | 只看該作者
這叫人窮志短,早年我們窮,只好漂洋過海,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被人driven的同時,也drive更多的人,不算太吃虧,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1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0 02:19 | 只看該作者
回首江湖遠 發表於 2012-1-20 02:11
這叫人窮志短,早年我們窮,只好漂洋過海,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被人driven的同時,也drive更多的人,不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2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0 06:04 | 只看該作者
[zt]中國的奴才文化(上)
中美學生對話的啟示

01/17/2012

近期引起網路沸沸揚揚的新聞頗多,其中一個導致口水滿天飛的新聞,當屬天津衛視《非你莫屬》主持人張紹剛和20多歲年輕女海龜劉俐俐對掐的鏡頭。網路口水紛飛的結果對國內那些牛B哄哄的主持人極為不利,網民們把最親切的稱呼也給了這位自恃才高八斗的主持人張紹剛:史上最二主持人!

在這裡,咱不想再對草包主持人錯位的價值觀和沒有內涵的表演加以評論,因為,主持人這樣的表演,在中國現今的官員中、甚至是相當級別的官員中,都不是鮮見的現象,原因無他,這是中國官本位體制導致的必然結果,只要中國沒有民選,坐在台上的人,永遠可以俯視站在台下的草民;掌握公有權的人,永遠可以恣意妄為地羞辱弱勢的「要飯一族」,指望馬英九含著熱淚感謝草民的情景在中國發生,那只是草民們一廂情願的未來夢而已。

下面,咱把發生在中美兩個學生之間的對話呈現給讀者,從中,咱們不難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這個社會,從上至下,社會所形成的固有觀念,是如何根深蒂固地紮根在中國這個肥沃的大地上的。

聖誕節來臨,朋友家裡來了一個上海女孩,女孩考上了美國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學,第一年的寒假裡沒地方可去,暫借住在朋友家裡。

朋友和女孩聊天,詢問女孩在中國上學,午餐如何解決。

女孩告知:中學的午餐都包給了社會服務公司,飯菜質量非常差,每頓午餐都是煎熬,但又不能不吃,因為,老師就站在門口,一直監視了學生把所有的飯菜吃光。

朋友的女兒從小在美國長大,今年高中即將畢業,聞聽此言,非常詫異,馬上反問道:「如果你不吃,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發生呢?」

上海女孩沒有正面回答:「不吃是不行的,老師一直在盯著,檢查每個人是否吃完了。」

美國女孩更詫異了:「難道學校有規定,這樣的午餐一定要吃掉嗎?」

「沒有規定,但如果不吃完,會有麻煩的,」上海女孩怯怯地回答。

「既然沒有規定,那你們為什麼要吃掉不喜歡的午餐?你們投訴了嗎?(Complain)」美國女孩不明白,事情怎麼可以這樣。

「不能投訴啊,投訴要倒霉的,」上海女孩實話實說。

「你們不投訴學校怎麼會知道?你們投訴了,老師又能怎麼樣呢?」美國女孩一步不讓地追問下去。

上海女孩無話可說,因為,她自己也無法向美國女孩說明,投訴的後果會是什麼,但從自己成長的環境和經歷中,她明確地認識到:投訴的後果很嚴重。

朋友見此情景,馬上接茬了:「中國發生的很多事情,你是無法理解的,如果這個姐姐投訴了,學校未必最後會處理,倒霉的肯定還是她自己。」

此時,輪到美國女孩無話可說了,因為,在美國長大、小小年紀的她,是無法理解中國的「奴才」文化的,她也無法理解中國學生和家長都知道明了的、學校和社會服務公司之間存在的貓膩,她永遠看不懂:隱忍和中庸,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她永遠不明白,出頭的椽子先爛;她永遠搞不清,中國人深喑「槍打出頭鳥」的嫻熟技藝。

可悲乎?國內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未敢翻身已碰頭」, 在這樣擔心碰頭的恐懼環境中,唯上是舉、唯權是從、察言觀色、八面玲瓏的新一代奴才就這樣源源不斷地產生了。

於是乎,咱們看到了,那身奴才的媚骨在中國草民和官員身上表現得是如此地淋漓盡致,中國人畢生努力的目的實際上只有一個,就是希望能夠踏上比現在更高一個階層的台階,達到出門有人撐傘、上車有人開門的「光宗耀祖」之境地。

當習慣了被人撐傘的主持人張紹剛,一下被草民澆了一頭「平權意識」的冷水的時候,他沉不住氣了,於是乎,惱羞成怒地開始指責具有平權意識的女孩「浪笑」,因為,在他所生活的「我們這兒」的氛圍里,在他神氣活現、頤指氣使的宅地里,你一個乳臭未乾的毛丫頭,怎麼可以這樣「浪笑」呢?

不是咱說你,劉俐俐,老子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老子在京城呼風喚雨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那個旮旯討糖吃呢!

先給你一點顏色瞧瞧,所有的燈給你熄了,未來的門也給你徹底關上

Read more: 中國的奴才文化(上)中美學生對話的啟示 - xqw63的日誌 - 貝殼村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3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0 06:09 | 只看該作者
[zt]請不要笑話北韓民眾

12/20/2011



自打金正日仙逝以後,幾乎所有的華文媒體都被相關新聞所覆蓋,展現最多的鏡頭是,北韓百姓痛哭失聲、悲不欲生的場面,再看網友調侃:咱們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的時候,中國也發生了同樣的故事,中國人民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到這一幕幕熟悉的情景,一下讓自己回到了曾經的荒唐歲月。

那一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三位最高領導人相繼去世,讓祖國上下悲痛難抑,人民哀嚎遍野,尤其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去世,天地為之嚎啕,那個悲痛,比死了爹媽還難過,百姓們都擔心,天就要塌下來了。

那一年,咱已經上學記事了。

學校發布了全國上下追悼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活動,要求所有學生在大操場上觀看追悼會實況。

全校2000多學生,每個人帶著黑紗,站在操場上觀看一台20吋左右的黑白電視機,那是下午一點鐘左右,南方的毒陽當頭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那個年代,衣服破了不是扔掉,加塊顏色相近的補丁縫好繼續穿),排好隊,站在人群中,看周圍老師一個個嚎聲震天(是否有眼淚記不清了),同學們也就跟著乾嚎,也有脆弱的女同學流下了眼淚。在這樣悲慘的氣氛中,少不更事的咱也撇了嘴(不撇嘴就是思想反動),沒多長時間,就發現天暈目眩,趕緊向老師報告:老師,咱悲痛過分,支持不住了。

老師開恩,馬上讓咱走出人群,到人群后找涼快的地方歇息了,好在咱當時有「造反小將」的骨氣,假如象老師表揚的「好學生」那樣,沒準被送醫院治療「中暑」了。那場追悼會,不少同學中暑,追悼會站立的人群后,坐了一堆咱這樣的「中暑」前期學生,那些堅持繼續「悲痛」的好同學,很多倒在了「戰鬥的崗位」。

經過了多年的改革開放,咱以為,這樣的荒唐歲月不會再現,可沒成想,那一年,舉國上下又瘋了。

那年春夏政治風波后,我黨為了提高全國人民無產階級革命性,開展了大唱革命歌曲的活動,每天一上班,全單位的領導群眾聚在一起,扯了喉嚨高歌,只見,平時嚴肅寡言的領導、不苟言笑的專家,一個個仰了脖子,青筋直冒,看得咱們剛畢業的年輕人目瞪口呆,還不敢不跟著青筋直冒,因為,自己一屁股屎,黨組織對咱們在這場風波中政治立場不堅定清算還沒了結,如果在高歌"偉大光榮"的時候,表現再不積極,年輕人,你還想不想有未來啦。

等回到單身宿舍,幾個知心的年輕人才敢敞開心扉:都瘋了,中國人民都瘋了!

直到鄧小平南巡講話后,中國的那股左傾「瘋」才被糾正過來。

斗轉星移,時間到了21世紀的2011年,來自中國重慶的一股「瘋」吹遍了中國上下,當年初看到國內網站連篇累牘地報道這股「瘋」,咱啞然,難道說,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說的「文化大革命每過7-8年要來一次」真的應驗了?

還別說,這股「瘋」在即將進入2012的時候,竟然毫無聲息地停止了,奇怪!

今天,當咱們看到北韓老百姓滿面淚水扭曲的面孔的時候,你是否看到了曾經的你,你是否意識到:在從小接受「小我」教育的、不允許個性充分發揮的文化氛圍中,你自己就長著這樣的面孔!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b ... -133462-page-1.html

Read more: 請不要笑話北韓民眾 - xqw63的日誌 - 貝殼村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56

帖子

196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61
14
wildtree 發表於 2012-1-21 06:53 | 只看該作者
求職,對於多數人而言,那是必須要找份工作活命,這就是窮求職。
當然,對於少數人,工作只是為了興趣好玩,衣食無憂,那就無所謂,這是富求職。

最最難以理解的是,主持人的霸道,居然連中國都不可以講,一定要說是「他們那兒」,這是什麼樣的變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5
溫和寶 發表於 2012-1-26 09:52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個事件中,我是支持劉俐俐的。但有一點我要說一下,那就是「中國」這個詞的使用。我想說,如果劉俐俐在使用「中國」這個詞的時候多注意點,也許不會掀起這麼大的波瀾。

按照中文的使用習慣,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在對中國人說話時使用「中國」一詞,即代表說話人自己不是中國人。當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這樣,具體要看上下文語境。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陳沖春晚講話那次了。我記得當時陳沖好象是說「我這次到中國來。。。。。」,在這裡,很明顯可以理解為一個外國人在講話。不管說話者是何人,聽眾肯定是要把他當做中國人以外的人的。但如果說話人是中國人,就有自己不把自己當中國人之嫌了。所以,陳沖此話一出口,全城嘩然,而陳沖自己全然不知。也許在國外呆久了,和外國人說習慣了,把中國話的習慣用法忘了。陳沖沒注意,按照國人的習慣,對外國人,可以說「我要回中國」。但是對家人,一定要說「我要回國」。可別小看只差一個「中」字,意思可差遠了。就像你若回家看望父母,絕對不可以說「我到你家去看你」而要說「我要回家看看」一樣。
按說,已經入了外籍了,總該沒事吧?可偏偏不行,不知為什麼,無論如何國人還是要把你當做中國人看待,甚至要求你自己也必須把自己當做中國人,只要你身體里留著中國人的血,你就是永遠的中國人。

與這相類似的還有,台灣朋友在說話時也是總愛用「中國」,別提多彆扭了。曾經我的台灣同事對我說,「我去過你們中國,北京很好玩,很漂亮」。我知道她是無意的,但我還是非常認真地糾正了她對「中國」一詞的用法。

再回到劉俐俐應聘這件事,其實劉在那個地方使用「中國的變化真大呀」並不是非常不合適,不像陳沖使用時那麼明顯,屬於比較模稜兩可,主持人在此挑剔有點過於較真,但這些都是源於主持人的心態有點不對頭。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5 0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