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Djogche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說一切有部」所立的「三世實有」

[複製鏈接]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21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11-8 06:41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5 08:08
回復 Dhammapala 8樓 的帖子

這是因為chico兄說到」妙有「問題所以涉及大乘的要點,是」無記「是因為原始佛 ...


『是」無記「是因為原始佛典沒有提到,並非它不存在』

說的太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2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8 07:08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6 17:29
回復 Djogchen 17樓 的帖子

你所謂的「我執」、「法執」,那也是大乘人慣用的陳腔濫調,用來貶損他們心目中 ...

 供養給我們的大德」Palla" 

據成唯識論卷二載,法執分為二種:(一)俱生法執,由無始已來即帶虛妄熏習之內因力,恆與果報之身俱有,不須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又分常相續與有間斷二種,前者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而起自心之相,執為實法;後者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之蘊、處、界之相而起自心之相,執為實法。二者均微細而難斷。(二)分別法執,由現在之外緣力,非與身俱有,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亦有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處、界之相而起自心之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一緣邪教所說自性等相而起自心之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二者粗重,故易斷。其中,俱生法執,為修所斷,於十地之中數數修習勝法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法執,為見所斷,入初地時觀一切法之法空真如,即能除滅。
  又法之本體為假有,迷於假有,故生法執,法執為根本本體,更於法執之上,生起我執(人執),故有僅存法執而不存我執者;然若我執存在,則必有法執。起法執即生所知障,起我執則生煩惱障。顯揚聖教論卷十六(大三一·五五九下):『由法執故,世間愚夫起眾生執;除眾生執現起纏故,覺法實性;覺法性故,法執永斷。法執斷時,當知亦斷眾生執隨眠。』此外,護法認為法執唯在第六、七等二識,安慧則認為除第七識外,其餘之七識(即前五識及第六、第八識)通有法執。[大毗婆沙論卷九、成唯識論卷五、梁譯攝大乘論卷七、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一、卷二末](參閱『二執』210、『我執』2942)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3
zjd713 發表於 2011-11-8 07: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1-7 15:59 編輯

用六根可以見道嗎??如果不行,談何「有無」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4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8 0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23樓 的帖子

不明白師兄你的意思?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5
zjd713 發表於 2011-11-8 08: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1-7 17:00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7 15:54
回復 zjd713 23樓 的帖子

不明白師兄你的意思?


呵呵~~~六根告訴我們」緣起「,六根告訴我們」輪迴「,六根哪裡來的??六根本是虛幻啊。理體如如不動,非用六根可證。當心、境不再對立,即證寂滅,北傳佛教稱之為「常寂光土」,也就是法身。


」謂真如、聖道、煩惱不生,若滅依、若能滅、若滅性,是滅諦相。如世尊說:眼耳及與鼻舌身及與意,於此處名色究竟滅無餘。又說:是故汝今當觀是處,所謂此處眼究竟滅,遠離色想;乃至意究竟滅,遠離法想。由此道理。顯示:所緣真如境上,有漏法滅,是滅諦相。如是寂滅望彼諸行,不可說異,不可說不異,不可說亦異亦不異,不可說非異非不異「


一切因比較而立,比如在一個空白的牆上畫了一個圓圈,問大家圓圈裡面是什麼,圓圈外面是什麼?這樣大家都有了一個圓圈的概念,但是圓圈真實存在嗎?當我將圓圈擦掉后,什麼是裡面??什麼是外面??小乘佛教有自我解脫的概念,什麼是解脫??那是應為還有不解脫的概念存在。大乘佛教看來世界的本體本就是寂滅的,如如不動的,所以蹲在和尚廟裡念經和來世間度人有差別嗎?「是故何等最勝故?謂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


「若謂有異、若謂無異、若謂亦有異亦無異、若謂非有異非無異者,於無戲論便生戲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6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8 09: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1-11-7 20:26 編輯

回復 zjd713 25樓 的帖子



呵呵~~~六根告訴我們」緣起「,六根告訴我們」輪迴「,六根哪裡來的??六根本是虛幻啊。理體如如不動,非用六根可證。當心、境不再對立,即證寂滅,北傳佛教稱之為「常寂光土」,也就是法身

Read more: 論「說一切有部」所立的「三世實有」 - 菩提樹下 - 貝殼村 -


如果用唯識學去解釋你的說話,根接觸境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根(未)接觸境的情形,
一種是根已接觸境而產生識,第一種情形根據唯識的理只可證到」現量「而第二種
進入」識「,已是虛幻,如何能證到寂滅,這就要請教師兄你了!

如用禪宗的修行方法,
因為根據」楞嚴經「所講,」六根「是有其功德存在,問題你如何利用它?那就是如觀世音的耳根圓通經,可證寂滅:-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
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7
zjd713 發表於 2011-11-8 09:29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7 17:06
回復 zjd713 25樓 的帖子

呵呵~~~不引經據典啦,談談大家自己的體會吧。個人體會,佛說空是為了破世人的執著,當人們都「空」到變成斷滅了后,又開始說有,當人們再次執著「有」時,又開始說中道,那到底是有還是無,還是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呢?實際上都不對,應為這樣想了就是用比較之心去思量,實際上這個問題不能用六根去理解。那用什麼去理解呢?「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知道「無我」的道理很簡單,但是當生死臨頭的時候,人還是馬上會產生「保命」的想法。應為分別我執好斷,俱生我執難斷。所以才有各派各宗,立種種假名來說法,實際上本無法可說。之所以說種種法是為了對種種人,實際上修行就在平時的身、語、意。。。所以除了看佛經外,我也看看儒家經典,道家書籍,平平常常做人,時時注意自身「壞」習慣,改正之也就可以了,當然離證道還遠的很,但是我想大方嚮應該沒錯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8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8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25樓 的帖子

小乘佛教有自我解脫的概念,什麼是解脫??那是應為還有不解脫的概念存在。大乘佛教看來世界的本體本就是寂滅的,如如不動的,所以蹲在和尚廟裡念經和來世間度人有差別嗎?「是故何等最勝故?謂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

這就是小乘的」俱生法執「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9
zjd713 發表於 2011-11-9 01: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1-8 13:13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7 17:34
回復 zjd713 25樓 的帖子

小乘佛教有自我解脫的概念,什麼是解脫??那是應為還有不解脫的概念存在。大乘佛 ...


「俱生我、法執」不分大乘、小乘,粗略地講只有八地以上菩薩可斷。呵呵~~這就是所謂的「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綿,遠行地后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六根」不能直契真如,但又同時是修行的工具,就如船度人到彼岸,船不是彼岸而是工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0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9 08: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27樓 的帖子

學佛法,從學做人做起,印度式的就從」阿含經「開始,而中國化的由儒家以至到大
乘的六度萬行,都是基礎,個人覺得南傳佛法須然是由比丘結集佛陀所講的法,但
只是局限於解脫自我的方向,同時更加偏向婆羅們式的教化。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1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9 08: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29樓 的帖子

你說得沒錯,六根只是渡筏,並非彼岸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2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9 1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ILLIAMLYLE 21樓 的帖子

日常生活中,只要你想得到,你可以談論任何議題,但在佛教的共說共論則不然。原始佛典不是沒有提到那些大乘人津津樂道的玄談,只是忠實記載它們屬於「無記」,也就是說它們被佛陀擱置、不予置答。印度的外道最愛談那些東西,如果你以為那些是佛法,甚至是比原始佛典更高妙的佛法,那你該認真審視一番,自己是否入錯了門?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9 1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ILLIAMLYLE 20樓 的帖子

別再扣帽子了。坦白說,印順的書,我不曾認真讀完過一本。概略看一看,就知道他的思想是以中觀為核心,基本上走的是龍樹的路子。印順很誠實,他不否認大乘經典是後人的作品,他只是沒有將他的法義批判做到底。這一點情有可原,因為他畢竟是一位大乘法師。

其實,別說大乘法義與原始佛法如同冰炭,即便大乘法義本身都矛盾百出,這是因為它們誕生於不同的年代;例如中觀和如來藏,它們根本是相反的東西,但蕭平實這樣的大乘人就能將它們說得圓融無礙,所以我說蕭平實的教導在本質上是宗教信仰,只是用了細緻的包裝,讓許多人以為是修證上的東西。















相較之下,他比蕭平實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4
chico 發表於 2011-11-9 1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8樓 的帖子
宇宙的本質究竟是「空」還是「有」,這在佛法裡屬於無記,也就是被擱置不論的議題。


這話沒錯。說有,有它的道理;說空,同樣有道理。扯上無量劫也扯不完。「聖弟子「於過去、現在、未來色生厭.離欲.滅盡。這才是通向解脫 」色「纏縛 的道路。
說容易,自己做到了難。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5
chico 發表於 2011-11-9 20: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1-9 20:16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18樓 的帖子

這些話都是一定因緣情況下說的。不能脫離那個語言環境評論。

基督教,就有」定法「。信耶穌,得永生。對每個人都是這個方法。

佛教沒有適合所有人的的獨一」定法「,比如十念法,一、念佛。二、念法。三、念聖眾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不同的人可能用十法里不同的方法達到解脫。
如果戲論起來,也可以說十念法就是佛法的定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法的定法。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43

帖子

1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6
36
有所依止 發表於 2011-11-10 10:17 | 只看該作者
眾師兄討論讓後學受益匪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1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