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進民退終將壓垮整個經濟

[複製鏈接]

37

主題

90

帖子

9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杯中影 發表於 2011-10-24 2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當全國的國有為主的煤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經營虧損產品滯銷的時候,嗅覺靈敏溫州商人開始「炒」煤。事實上,溫州商人投資煤炭產業是市場經濟下的一種必然選擇,他們是關鍵時刻讓蕭條的山西和其它地區煤炭業走出困局的關鍵因素,真不能簡單的用一個「炒」字來概括和描述。
需要反思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民營經濟讓產業有利潤的誘惑力之後,開始與民爭利,違背契約精神,採取不恰當的行政手段驅逐民營資本使他們在煤炭領域退出。客觀上某些地方政府的瞎作為是導致資源礦產型的煤炭業「國進民退」的根本原因,儘管讓民營經濟退出的理由很冠冕堂皇---為了煤炭的安全。
       在煤炭領域「國進民退」之後,溫州商人就變現了幾百億元的現金資本,這些流動資金在投入實業遭到嚴厲打壓之後,短期內不可能恢復起投資實業的信心。投入到股市和房市中進行投資和投機就是一種無奈的,在當時也許是「明智」的選擇,還有一些資本開始進入風險和收益極高的民間借貸上去了。
     那些溫州本土的實體經濟,在國外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等嚴酷的外部和內部市場條件惡化之後,有一些仍然堅守實業,期望靠堅持渡過寒冬。在融資渠道不暢的情況下他們不惜搞民間借貸,有時甚至借高利貸來維持或者擴大再生產。在遭遇市場蕭條和產品成本上升的雙重打擊之後,他們無力還款。還有一些中小企業放棄主營業務,開始變現資本炒房、炒股企圖通過投機獲取暴利。     
    在股市和房市的上漲期間確實也讓這些投資和投機者嘗到了甜頭,於是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溫州「炒」客的身影。
     在房市遇到政策打壓出現寒冬、在股市下調時,債務危機就不可避免的不期而至。
      溫州的這場危機對於溫州本地的商人和地方政府是一付清醒劑,對全國也是一個經濟的警報信號。相信有智慧的溫州商人,一定會吸取沉痛的經驗和教訓,回歸實業減少投機行為。相信他們會化危機為機遇,明確產業的發展方向,做好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的開拓工作。人民幣已經大幅度的升值了,現在其實是做實業投資海外的良好機遇,我相信精明的溫州商人是會抓住海外投資的機遇的。
    中小企業創造的GDP和稅收超過全國50%,解決就業人數達80%,佔用銀行融資比例由08年的3.7%跌到10年的0.6%,政府財政投入是0!佔用極少的公共資源,做出巨大的社會貢獻,這才是真正的活雷鋒!緊縮政策下努力維持,實在難以持續了也不上訪不鬧事,靜悄悄的倒閉、跑路,不給政府添麻煩。」。
   政府部門應該通過溫州事件和全國的中小企業的實際狀況,認真反思「國進民退」的危害,以及政策不公正對中小企業的傷害。相信政府部門會制定出更加公平的行業准入和行業競爭規範以及金融政策和金融扶持措施。同時會出台政策限制政府部門利益衝動違背契約精神和市場經濟的規範,人為的通過行政手段搞「國進民退」。出現這次溫州的借貸危機,有溫州商人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部門政策和目前外部環境不完善的原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9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