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國后毛澤東的歷史貢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2-21 0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這個時代,說老毛的好話是要擔風險的,挨板磚還算輕的,大帽子與棍子都在空中等著呢。

  不過筆者的觀點是,很多人把毛澤東貶得過低是有原因的,貶低毛的人大部分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因為老毛得罪了他們,打擊了他們,甚至迫害了他們,而知識分子是握筆杆子的人,在老毛死後,可以寫也可以罵,媒體與話語權在他們手中,而佔中國大多數的人,比如說工人,農民,軍人,他們得了毛很多的好處,但他們不能寫,他們沒有話語權,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裡掛一掛毛的像,仍然像拜神一樣拜毛,或者在車裡掛一張毛的照片而已。

  在歷史上,凡是對文人,對知識分子不太好的帝王,他們都要在死後付出被貶低的代價。

  如秦始皇,始皇當然是偉大人物,其對中國的影響力直到今天。始皇的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始皇的用法制駕馭天下,始皇的用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方式,秦軍的戰鬥力,都被中國後代繼承,甚至連兵馬俑現在還在為中國賺取文化與文明程度的國際形象。但就是因為始皇對儒生不太好,沒有重用儒生,這些的文人儒士們就開始罵秦始皇,一直罵了2千年,還編造什麼坑儒的鬼話來騙人。

  蒙古人就更不用說了,也被妖魔化了,因為蒙古人將中國文人,中國的知識分子貶低到歷史上的最低點,在社會等級中排在妓女的後面,即老九的位置上,稱文人為臭老九便來源於此。

  明朝諸帝,因為一直與文士們對著干,因此也被貶低。朱元璋甚至發明了一個杖刑,即皇帝有權可以在皇城裡面開打,對不聽話的大臣,可以當眾打屁股,一點都不給文士們面子。因此,文人們便拉幫結派與皇帝對著干,結果搞得皇帝採取了不抵抗不上朝的政策,有的甚至40年不上朝,乾脆躲起來。明朝的滅亡,一大半是文士們的責任。

  清代雍正帝的命運也是如此,雍正是最勤勉的皇帝,據說一天批摺子就要寫5000字,比現在有些靠文字吃飯的人都勤奮,可是就是因為雍正對犯錯的文人臣子喜歡抄家,其實是憐憫他們,因為雍正信佛,而不殺頭,這些的文士們不僅不報恩,反而在保住命的前提下,大肆詆毀雍正。

  因為他們有筆杆子。

  下一個當然就是老毛。毛開國后先是搞了反右,把一大幫文人搞到農村去改造,並不斷打擊知識分子,文革中又搞了一下知識分子。毛的代價當然是挨罵,被貶低,這也很自然。但是,知識分子在中國畢竟只佔少數,工農兵都在毛一邊,而且,更奇怪的是,毛餓死了那麼多的農民,可農民還是懷念毛。這樣的結果也不得不使我們思考,毛在開國后,真的是如那些報私仇的知識分子們說的那樣的罪大惡極嗎?當然,也因為老毛打倒了許多的老幹部,這些人也對毛心懷不滿。

  一般人評價毛澤東都是如同陳雲的評價,即開國有功,建國有過,文革有罪。照這樣的評價,老毛在開國後幾乎就沒有什麼功勞了,基本都是過了。如果有人公平一點,也只是說,老毛造原子彈也算有點功。最多是老毛搞兩彈一星還有些功,不過很勉強,因為老毛搞這些的高科技的錢都是靠搜刮農民搞來的。

  那麼,老毛在開國後到底有沒有功,有沒有什麼貢獻呢?

  當然有,而且很多。

  第一,當然是打朝鮮戰爭。對於朝鮮戰爭的利與弊,爭議非常的大。很多人會說,打朝鮮戰爭是給蘇聯賣命,而且還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搞僵了關係,逼迫美國及西方封鎖中國達半個世紀之久,阻礙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而且,那個時候,中國的領導人大多數也不同意打朝鮮戰爭,連毛的愛將林彪都不同意。

  毛打朝鮮戰爭真的錯了嗎?是毛錯判了形勢,一意孤行嗎?

  我們可以反過來假設一下,如果毛沒有打朝鮮戰爭,沒有出兵,是個什麼結果。結果當然是美軍佔領了全朝鮮,驅趕那個金日成到蘇聯,然後建立了一個親美的政府,即韓國。按戰後解密的資料來看,美國當時也沒有立即進軍中國的意思,如果是這個結果,那會如何呢?

  有人說,如果這樣,那美國就不會封鎖中國,中國就會早一點改革開放,經濟就會好起來。這真是一廂情願。我們看一看蔣介石當政的時候,老蔣那個時候對老美好不好?老蔣與美國的關係好不好,當然好,可是老蔣從美國人手中得到了什麼呢?是非常有限的支援。老美在抗戰的時候還有求於老蔣,可是所有的援助仍然是有條件的,美國人甚至想直接指揮老蔣的部隊。這也是老蔣最反對的,在這一點上,老蔣沒有錯。

  那麼有人還會說,1949年後,老毛可以倒向美國,去制衡蘇聯,也就是說,將70年代后中國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搞平衡,所謂的大三角關係提前到50年代,中國可以兩邊受益。這也是一廂情願。

  中國在70年代可以搞大三角,可是在50年代就不可以。因為中國那個時候是太弱了。因為,中國倒向美國是非常危險的,原因是地緣關係,因為美國離開中國非常的遙遠,而蘇聯是近在咫尺。中國又是大國,而不是小國,單靠美國的援助想頂住蘇聯非常的麻煩與危險。以蘇聯當時的軍事實力,可以在美國沒有反應之前,一星期打到北京,沒有懸念,就像後來捷克的命運一樣。而從意識形態上來講,毛的政權畢竟是共產黨,美國人會信任毛的投靠嗎?美國一直對共產主義心懷戒心。但是,到了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中國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也有了核武器,軍事裝備與50年代不可同日而語,那個時候,中國才可以將自己擺在美蘇之間,建立大三角的關係。蘇聯在69年珍寶島事件后,本來也想給中國一個教訓,也叫囂要一星期打到北京,可後來一計算,沒有什麼勝算,因此就放棄了。

  我們看,老毛若是投靠美國的話,沒有什麼太多的好處,原因是美國不信任中國,中國又太大,而中國對制衡蘇聯的用處也不會太大,因為中國離蘇聯太近了,中國會非常的小心的,輕易也不會為美國真賣命。因此,美國不會給中國太大的好處,就如同蔣介石那時候一樣,而且美國還會繼續看不起中國,繼續輕視中國。

  反過來我們看,老毛投靠了蘇聯,就不一樣了。一個原因是,老毛的中國畢竟還是共產黨,雖然在開國之前,老毛的共產黨與蘇聯的共產黨關係並不太好,但有了老毛參與朝鮮戰爭,老毛就會為斯大林立一大功,兩黨兩國的關係就會好起來,熱起來。後來的事實果然也是如此。而中國背靠蘇聯,非常的安全,因為畢竟有地緣關係。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老毛靠在朝鮮戰場上為斯大林賣命,立功,會得到斯大林的信任,因此也會得到斯大林的比較豐沛的援助。要比投靠美國強的多,會獲得更多的支援,因為老毛看得非常清楚,中國太弱了,根本還沒有工業化,沒有自己的重工業和自己的軍事工業,那中國日後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國際環境中如何立足呢?

  老毛的做法跟《水滸傳》中的英雄們,和山大王的做法是一樣的,你投靠一個人,僅僅投靠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見面禮,這種關係和做法連土匪都懂,可惜,中國的文人們不懂,以為一投靠美國就什麼都有了,真是書生之見。《林海雪原》中,胡彪要投靠座山雕必須要有見面禮,即聯絡圖,非此,他不會得到座山雕的信任。林衝上了梁山,還是不被信任,因為他沒有投名狀,因此他必須要下山,去殺一個人,然後才會得到梁山好漢的信任。

  老毛,打朝鮮戰爭,就是給斯大林一個投名狀,就是給斯大林一個聯絡圖,就是為斯大林殺一個人。老毛就是土匪和山大王出身,非常諳熟這一套,而且也知道那個斯大林也是個土匪。老毛的計算當然會成功,朝鮮戰爭后,斯大林果然非常的信任毛。蘇聯的援助也如波濤一樣的到來,大概有100多個項目。都是非常重要的項目。中國也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工業化的進程。鞍鋼首先恢復了生產;在長春,中國造出了第一部汽車,解放車;後來,中國又造出了火車,輪船,甚至飛機,無一不是在蘇聯的援助下。後來的原子彈,一大半的功勞還是蘇聯人的,只是那個時候,斯大林死了,中共與赫魯曉夫的關係搞僵了,蘇聯才撤走了專家,可大部分的圖紙都留在中國,而且已經搞了一大半了。從1956年到1959年,中國才有了自行生產的軍事裝備,才不用萬國造的武器了。中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完全是靠蘇聯人的幫助搞起了的,而蘇聯當時的技術和工業能力,都不在美國之下,因此投靠蘇聯是毛戰略眼光的一大體現。即一邊倒的戰略。

  筆者不知道,如果中國投靠了美國,美國會幫助中國建立中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體系嗎?

  會幫助中國造原子彈嗎?

  我想,不會。至少,力度沒有蘇聯那麼大。看看東南亞諸國就知道了,他們都投靠了美國,可他們有什麼?何況中國還是個大國。中國如果沒有自己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體系,日後,根本無法與蘇聯和美國叫板,也沒有什麼中美蘇大三角關係。中國後來和蘇聯鬧翻,是有些忘恩負義。中國後來也得了報應,越南人也如法炮製,給中國來一個忘恩負義。

  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打朝鮮戰爭有勝算嗎?

  這是當年大多數中國的領導人不願意打朝鮮戰爭的原因,也是林彪猶豫的原因。因為美國實在是太強大了。日本人都不是美國的對手,而中國當年打日本非常的吃力,幾乎沒有把握自己將日本人趕出中國。何況,美國還有原子彈。

  公平的講,中國當時實在是沒有與美國叫板的實力。朝鮮戰爭之所以打成那樣一個幾乎平手的結果,不是因為中國的強大,而是因為美國沒有打全面的戰爭。這也是美軍在朝鮮戰爭前期的統帥麥克阿瑟不服氣的地方。麥帥叫嚷打全面戰爭,當然不是從政治上考慮的,那是軍人的榮譽感。因為軍人不是政治家,軍人就要打勝仗。

  以日本人的實力,可以佔領中國大半的領土,筆者想,當時,如果美國與中國打全面戰爭的話,美國也可以佔領半個中國,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懸念。但美國也很難將老毛他們完全消滅。老毛還可以佔據半壁江山。因為,共產黨軍隊的作戰實力,精銳部隊,如林彪的四野,與國軍的五大主力還可以一拼,就純戰力講,共軍主力的戰力與國軍的精銳部隊戰力幾乎旗鼓相當。而國軍的主力與日軍可以一拼,在抗戰的後期,也幾乎是旗鼓相當,而美軍在與日軍的作戰上,包括陸軍,後來的太平洋諸島戰役,美軍佔優。因此,就陸軍來講,美軍的戰力應該在共軍之上一點。朝鮮戰爭的實際比拼,也幾乎是如此。但共產黨有幾十萬的部隊,人數上超過美軍很多,美軍只有一個加強了的第八集團軍。而且還是在朝鮮的非常狹窄的地域中,美軍的機動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美國人與中國人打全面戰爭的話,大概就是上述的那個結果。

  只是,老毛看到的是另一幅圖景,老毛根本就不認為美國會與中國打全面戰爭。這是老毛超越當時中國大多數領導人的地方。老毛手中的王牌是蘇聯。有蘇聯人做後盾,美國人就不敢與中國打全面戰爭。而且,美國人為什麼會為了一個朝鮮犧牲自己這麼多人呢?有什麼利益呢?美國不過是要一個平衡而已。何況,當時美國的最大利益與急所在歐洲,而不在亞洲。亞洲的事,美國已經擺平了,因為日本已經投降了。所以,杜魯門不會與中國打全面戰爭。

  而打局部戰爭,老毛是有勝算的。因為,當北朝鮮侵入南朝鮮時,北朝鮮軍隊的主力,是三個中國朝鮮師,原來隸屬四野,是林彪的部下,後來老毛轉送給了金日成。而美軍在南朝鮮倉促應戰的時候,美第八集團軍的一部,是打不過北朝鮮這三個中國師的,美軍被迫在釜山成環形防禦。當然,北朝鮮軍隊當時的裝備比中國人要好一些,有大炮,有坦克。這三個中國朝鮮師,讓老毛看清了美軍的實際戰力。

  落基山人


  

59

主題

1449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沙發
cangxiao 發表於 2009-12-21 11:31 | 只看該作者
有點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195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3
3
南丁 發表於 2009-12-21 21:30 | 只看該作者
你就說了一個「朝鮮戰爭」。 後面的「而且很多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4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2-22 18:09 | 只看該作者
  開國后毛澤東的歷史貢獻2

  政治家干任何事都是一石數鳥,一箭數雕的。老毛的打朝鮮戰爭也是如此。

  第一隻鳥當然就是給蘇聯的斯大林一個見面禮,一個投名狀,一顆人頭,意思是說,兄弟我夠意思,在朝鮮小弟危難的時候,我出手相救,為大哥斯大林你立下了汗馬功勞,那大哥有什麼賞賜沒有呢?我對大哥那可是忠心耿耿呀。這個目的,老毛是達到了,蘇聯在後來幫助中國完成了中國的工業化。在這一點上,老毛居功至偉。

  第二隻鳥當然是為了緩衝,北朝鮮沒有了,對中國當然沒有好處,所以老毛也大談什麼唇齒相依的道理。何況這個朝鮮在大清國的時候,一直是大清國的藩屬國,其朝鮮王都要大清國冊封。老毛當然也要控制這個小國。後來朝鮮確實也受到中國一定的控制,一直到今天,只是老金家祖孫幾代有時候還不太聽話。

  第三隻鳥是為了揚威。因為共產黨取得天下,打的都是內戰,外人根本不知道,既然老毛對打局部戰爭有把握,那中國能拿下美國,就算打個平手,那也一定是要震驚世界的。這個目的老毛也達到了。老毛對世界的震撼,連遠在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感受到了。李光耀說,朝鮮戰場一開打,他出國都受人家尊敬了。因為他自稱中國人。老毛的畫像也數度出現在美國的第一大期刊《時代周刊》的封面上。朝鮮戰爭對美國的震撼和威懾一直持續到越南戰場。在美國打到三八線的時候,中國人說,美國你不要越過三八線,可美國只當中國政府是在放屁,根本不理,可在後來60年代末的越南戰場,中國人說,你美國人不要越過17度線,美國人就乖乖地聽了,不敢將陸軍越過17度線。美國的陸戰一師,在太平洋諸島與日軍的爭奪戰中,連拼日軍幾個師團,威風八面,可在朝鮮戰場,差一點就被中國人包了餃子,回不了家,要不是他們的裝甲機動性較強,就全軍覆滅了。

  第四隻鳥,當然是國內,國內因為剛剛解放,非常的混亂,這也是當時中國大多數領導人不願意打朝鮮戰爭的一大原因,因為國內的事情還沒有搞定,如何去外戰?可他們不懂,轉移了目標,國內事情反而好搞了,這是老毛的戰略思想,是帝王之術,是其他人不明白的。

  有了這四隻鳥,老毛打朝鮮戰爭雖然花了一些的代價,但利大於弊,那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現在還是先來看第一隻鳥,也是最重要的一隻鳥,即中國的工業化。

  老毛給斯大林交了投名狀,斯大林當然明白老毛的心思,當然也要論功行賞。因為老毛的出手,的確幫了大哥斯大林的大忙,因為斯大林當初鼓動那個二百五金日成去打南韓,其目的就是要拖美國下水,這樣在遠東開打,吸引美國的力量到遙遠的東方,好減輕蘇聯在歐洲與美國軍事對峙的壓力。可那個二百五金日成是太不經打了,開局還好,用閃擊戰打垮了南韓的軍隊,又迫使兵力不足的美軍第八集團軍處於防禦。可好景不長,很快就被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給斷了後路,北韓軍隊幾乎全軍覆滅,也可惜了中國送給他們的那三個朝鮮師。

  這個時候,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蘇聯自己出兵,一是中國幫忙。蘇聯出兵的動靜太大,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爆發了。何況美國還打著聯合國的招牌,16國的聯合國軍,有點後來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意思。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中國幫忙,在前面賣命,蘇聯在後面做後台老板,打一個有限的局部戰爭,吸引了美國的力量即可。這一招後來老毛也如法炮製到了越南戰場,越南在前面打,中國在後面做後盾。

  老毛為斯大林如此賣命,當然要有回報,那回報就是蘇聯要全力支持中國的工業化,尤其是重工業與軍事工業。只要有了這兩個東西,中國就有了鋼筋鐵骨,就能支撐起來。斯大林果然也很夠義氣,還真的很大方,中國是要什麼就給什麼,毛成了斯大林的心腹愛將。毛後來去見斯大林,斯大林將毛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地位遠高於其他共產黨國家的領袖,給足了毛面子。

  可毛是劉備,劉備投靠曹操也是權宜之策。自己弱嘛,沒有辦法。但一旦自己的身子骨硬朗了,那就拜拜了您吶。毛當然是心懷二心之人。以老毛本人的個性氣質來看,投靠一個主子是很傷自尊心和傷面子的事,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暫時委屈一下也無不可。到了赫魯曉夫時代,老毛的身子骨已經硬朗了,原子彈都有了,就不把那個赫魯曉夫放在眼裡了,於是當然就有了中蘇論戰,最後在珍寶島與蘇聯是兵戎相見。

  還是回到我們的主題,老毛在開國后的第二個貢獻就是僅用了20年的時間,就建立起了中國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體系,把中國真正的支撐起來,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家。這個貢獻非常的偉大,無論怎樣說都不過分。

  中國近代的工業化還是應該從清末的洋務運動開始算。李鴻章,張之洞他們搞了很多的洋務。李鴻章除了花錢買軍艦,買洋槍洋炮之外,還自己造軍艦和槍炮。在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在福州的造船廠已經能造小型的軍艦了。李鴻章還在上海開辦了江南造船廠,這個廠現在還在,正在建造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張之洞在湖廣總督的位置上,幹了許多的事,開辦了鐵礦,煉鐵廠,還有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漢陽槍炮廠,這個廠後來可以生產中國有名的步槍,漢陽造。

  只是,在大清國垮台了之後,洋務運動幾乎就停了,中國自己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幾乎就沒有怎麼再發展了。後來所謂的1927-1937年的黃金時代,中國的經濟和財富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幾乎都是在輕工業方面,在紡紗方面,在化工方面。中國自己在後來再也不能造軍艦了,槍也就只能造質量很差的漢陽造,在抗戰的時候,出了一種中正式步槍,質量還不錯,與日軍的三八大蓋可以一拼,可惜數量有限。機槍,重機槍,迫擊炮,山炮,重炮,汽車,坦克,飛機,都不能自己造,只能花錢買。蔣介石在抗戰前,先是買德國的武器裝備,給自己的嫡系搞了十幾個德械師,在淞滬會戰時,這些的德械師表現不錯。

  蔣介石為什麼與日本人開打了那麼多年都沒有對日宣戰,其一個主要原因是,一旦中日宣戰,那德國是日本的盟友,德國就不能再賣武器給老蔣了,還有歐洲的許多國家都不能賣武器給中國了。所以老蔣就忍著,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中國才對日宣戰,因為美國一參戰,中國就可以搞到美國人的武器,不再需要德國與歐洲的了。

  所以,當中國軍隊出現在朝鮮的時候,幾乎還是萬國造的武器,什麼牌子都有,跟一幫叫花子差不多,連北朝鮮的敗軍都看不起中國軍隊。但到了1959年10年大慶的時候,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完全是自己造的,當然是仿製,但已經成體系了,什麼都有,從步槍,衝鋒槍,迫擊炮,重炮,到汽車,坦克,都可以自己生產了,軍艦也有了,連自己造的飛機都有了。那可真是鳥槍換炮的感覺了。

  蘇聯,在二戰前,就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斯大林那時候抓得很緊。蘇聯也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也是靠搜刮農民來搞錢,用這個錢來搞工業。蘇聯在二戰的時候,一年可以生產5千輛坦克,2萬架飛機,其工業生產能力非常的驚人。這也是蘇聯能最後打敗德國的原因。日本人的工業化比中國早了50多年,在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和中國差不多,都是買別人的武器和軍艦來打仗,幾乎就是歐洲武器商的演兵場。因為北洋海軍的兩艘鐵甲艦,中彈千發,而仍然不沉,所以後來世界的海軍都走大艦巨炮的道路,即以戰列艦為主力艦。日本在二戰中,還很頑固地恪守戰列艦,還造了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其實,那個時候誰都知道,二戰的海戰是航空母艦的天下。

  只是到了20,30年代,日本便快速完成了工業化,自己可以造任何的武器,包括軍艦,汽車,坦克,飛機,甚至航空母艦,把中國遠遠甩在了後面。而且,其飛機,軍艦的性能都是世界一流的了。當然,日本人搞工業化是有中國人支持的,那就是中國的戰爭賠款。

  可老毛搞中國的工業化手中有什麼呢?什麼都沒有,只有農產品。老毛就是靠出口中國的農產品來掙錢搞中國的工業化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老毛搞什麼工農業的剪刀差,搞城市農村分離的二元體系的原因。其目的就是為了剝削農民,而搜刮農民的目的是為了搞工業化。這是中國和平崛起的代價。

  英國當年搞工業化,一是靠海盜,靠搶別人的錢,二是靠殖民地。日本也可以靠打仗賺錢,就是賺中國的銀子來搞工業化。可中國一沒有海盜,二沒有殖民地,三也沒有得到戰爭賠款,連最後的機會,即得到日本人戰爭賠款的機會都喪失了,那就只能勒緊自己的褲腰帶了。

  老毛為什麼要搞大躍進,就是要發展農業,發展農業是為了出口掙錢。本來中國那幾年,即所謂的困難時期,天災並不太嚴重,可中央收上去的糧食都到哪裡去了呢,本來可以返回來的嘛,沒有了,去了哪裡,去了東歐了,出口了,去換錢了。換錢是為了搞重工業,也是為了搞原子彈。後來竟然餓死了那麼多的人。

  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充滿了血和淚。這與蘇聯當時搞工業化是很相近的,蘇聯也是靠搜刮農民搞工業化的。這是蘇聯的不幸,也是中國的不幸。斯大林被人抨擊也是搜刮農民太重。而中國搜刮農民,其原因也是中國的工業化起步太晚了,老毛也是真的急了。所謂落後就要挨打。沒有辦法。

  許多人攻擊老毛,都是拿餓死農民這件事來說。筆者在這裡也沒有為毛解脫的意思。這件事,老毛當然要負責,而且是主要的責任。只是,歷史上的秦朝和隋朝迅速的滅亡,其實也跟統治者心太急,改革力度過大,或有大的工程有關。改革的力度過大,工程過大,都會使老百姓一時承受不了,最後會搞得民怨沸騰,朝代也就覆滅了。只是,他們所搞的事情,從歷史上看,還是對的,並不能因為他們朝代的覆滅而被全盤否定。

  比如說,秦始皇,因為搞了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用秦國的國內法來當成國際法來治理天下,用中央集權制來治理萬里之大國,最後16年便覆滅了。其實秦國很虧,如果秦國不統一天下,那秦國在關中那個地方還可以存在很久,也不至於16年就將秦國數代數百年的努力毀於一旦,連老家都丟了。可秦始皇乾的事,是錯的嗎?還是對的,因此始皇的影響力才能直到今天。隋代的創新和改革力度都非常的大。比如,影響中國歷史很長久的三省六部制度,租庸調製度,科舉制度,都是隋代發明的,隋煬帝還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鑿直接導致了隋代的滅亡,因為這個工程,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可大運河開鑿錯了嗎?大運河利在千秋,一直使用到清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對中國的發展貢獻非常的大。可是隋代卻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開國僅37年便亡國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唐代繼承了隋代制度,又沒有耗費民力,因此唐代才有了如此輝煌的成就。

  老毛僅用了20年的時間,便建立起了中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體系,使中國能迎頭趕上,代價很大,但貢獻也很大。被人罵,還是輕的,老毛的朝代還沒有完全毀掉,農民還沒有起義。

  到了70年代,中國已經完成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化,已經可以自己製造和發射兩彈一星,可以造核動力潛艇,可以造萬噸巨輪,可以造各種飛機。中國用短短的20幾年的時間,便迅速追趕上來了。中國那時候的GDP 也排在世界的第7位。農業也很好,人口從開國時的4億5千萬增長到8億多,幾乎翻了一倍,但人們還可以吃飽飯,不再餓飯,很不簡單了。人口的平均壽命也從解放前的35歲增長到了60幾歲。還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普及了衛生防疫,也沒有任何國家敢輕易欺負中國了。中國還可以與超級大國的蘇聯一拼高低,也不懼怕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了。

  這就是老毛在開國后的又一歷史貢獻。沒有老毛的這個底子,老鄧能幹什麼?什麼都幹不了。我們後代不要太忘本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1449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5
cangxiao 發表於 2009-12-22 22:13 | 只看該作者
繼續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6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12-24 09:10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個時代,說老毛的好話是要擔風險的,挨板磚還算輕的,大帽子與棍子都在空中等著呢。


十年二十年前有這樣的可能。現在還可能嗎?批毛的人早把自己搞臭了,還有臉來指責別人?他們滿嘴謊言,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極盡詆毀能事。可吃啊。真是謊話能騙得了一時,還能騙得了一世?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7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2-24 17:43 | 只看該作者
  開國后毛澤東的歷史貢獻3

  一般人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都是指鄧小平開始的改革開放,那麼,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真的是閉關自守嗎?真的沒有改革開放嗎?當然有,毛時代不僅有改革開放,還有創新。鄧小平時代,只有改革開放,但幾乎沒有創新,而在毛澤東時代是有改革,有開放,還有創新。

  所不同的是,改革的對象不同,開放的對象不同,創新也不同罷了。我們看待歷史現象,我們的心胸不要太狹窄了,也不要太意氣用事,太感情用事。

  老毛有改革嗎?當然有,老毛將蔣介石時代的貧富差距給改革了,給均貧富了;把蔣介石時代的腐敗給剷除了;把蔣介石時代的土匪,惡霸,黑社會,妓女統統都給掃除了。

  老毛有開放嗎?當然有,老毛開放的對象是對蘇聯的開放,是對俄羅斯文化的開放,是對蘇聯的科學技術與工業,軍事工業的全盤開放。

  老毛有創新嗎?當然有,文化上的創新,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東西的產生,軍事工業與技術的創新。

  鄧小平時代的改革是,從毛時代的一大二公,重新改回到家庭承包,即改回到解放區土改時的情景;改回到蔣介石時代的貧富差距,現在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0.4%的人佔有70%的財富,西方發達國家,也不過是5%的人佔有60%的財富;其權貴資本主義,與蔣介石時代的四大家族幾乎有一拼;其腐敗,與蔣介石時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而且又回到惡霸,黑社會,妓女的時代。

  鄧小平時代的開放是,向西方,主要是向美國的開放。

  鄧小平時代幾乎沒有創新,全以模仿為主,模仿的規模極其龐大,工業發展山寨化,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當然,鄧小平時代,使得中國的GDP從70年代的世界第7跨進到世界第3.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義務教育形同虛設,福利化的普及醫療也沒有了。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在開國的頭10年向蘇聯,向俄羅斯文化,向蘇聯的重工業,軍事工業的開放。

  有人說,到了老毛的時代,中國就是閉關自守的時代,那是大錯特錯了。中國開國后的10幾年,是一邊倒的政策,即一邊倒向蘇聯。而蘇聯,是一個東西方的集合體,有非常深厚的俄羅斯文化根基,也有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工業能力、軍事技術和軍事力量,在很多方面,都在美國之上,尤其是航天技術。

  因此,中國向西方,向美國的大門是關上了,但向蘇聯的大門卻敞開了,以蘇聯的先進程度而論,中國向蘇聯的開放一點都不虧。

  50年代,之所以被許多人懷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那個時候有俄羅斯的文化進來,而俄羅斯的文化深深影響了中國文化。

  俄羅斯的文學,從普希金到托爾斯泰,再到高爾基,到肖洛霍夫,俄羅斯深厚的人文主義傳統,人道主義的傳統,對中國的文學產生極大的影響,而且都是正面的影響。俄羅斯的音樂,從格里格,到柴可夫斯基,到肖斯塔科維奇,對中國的音樂也產生極大的影響;俄羅斯的芭蕾舞,歌劇,繪畫藝術都對中國人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說,50年代那幫人,與其說是在毛澤東的旗幟下生長,不如說是在俄羅斯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

  那個時候,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大規模的跳舞,幾乎成為了運動。因此,那個時候的中國,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

  中國教育的教科書,除了語文之外,幾乎都是照抄蘇聯的教材。中國的高幹子弟,幾乎都以去蘇聯留學為榮。像後來的李鵬,江澤民等,都去過蘇聯留學。中國也按照蘇聯的模式搞了一些的大學,如哈軍工,中科大。院系的調整,也是按照蘇聯的模式,如將原清華大學里的文科調整到了北京大學,將北京大學的醫學院獨立出來,成為北京醫學院。各地的大學都是如此調整的。

  鄧小平時代的開放,不過是將向蘇聯留學改為了向西方和美國留學,教材也改為美國式的了,大學的調整,也是按照美國的模式,合併之風盛行一時。

  中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更是完全向蘇聯開放與引進。蘇聯人幫助中國建立起了中國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功勞極大。那個時候,蘇聯人,蘇聯專家在中國被追捧,如同鄧小平時代,美國人被追捧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說,中國在毛時代的第一個十年,是開放的年代,中國那個時候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是文化上,還是科技上,還是工業化進程,其前進的速度,絕不亞於鄧小平時代。

  中國在文化,科技,教育,工業受蘇聯與俄羅斯文化的影響,其影響力直到現在,尤其是軍事工業,幾乎還是蘇制,仿蘇制。

  那個時代,難道不是開放的時代嗎?我們的歷史記憶力是不是衰退的太厲害了。中國向蘇聯大門的關閉,是在60年代中後期。也就是說,中國向蘇聯的開放持續了16、7年。而毛掌握中國也僅僅有26年的時間。毛時代后10年的封閉,還逼迫中國搞創新。所謂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在毛時代在文化上的成就和創新。

  有人會說,毛時代是最專制最集權的時代,也是最扼殺文化的時代,幾乎是什麼都沒有,可事實恰好相反。毛時代的東西,一方面是意識形態的,階級鬥爭式的,一方面是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的東西,也是中國直到現在還能拿得出手的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東西,可以展現在世界上的東西。其被世界的關注,還不僅僅在在於其特有的題材和意識形態的特點,而是其表現形式的誇張與變形,恰好與現代主義的表現形式一致,也因此成為了70年代中國化現代主義的一個例證。

  首先是中國的民歌,在毛時代,流行歌曲就是民歌,因此,我們現在還能記憶起來的中國民歌,非常優美的民歌,幾乎都是毛時代的作品,當然,很多民歌化裝成歌頌毛的歌曲。陝北民歌,東北民歌,蒙古民歌,新疆民歌,西藏民歌,廣西民歌,雲南民歌,還有很多,蘇州評彈,越劇,蘇北民歌等,太多了。

  中國的民間文化,在毛時代被最充分地發掘出來了,由此而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化的新傳統。民歌是最有生命力的。鄧小平時代,是流行歌曲的時代,可是過了許多年以後,有幾首會流傳下來呢?而且,這些的流行歌曲,基本以港台為主體,再過20年,就一風吹了。而毛時代的中國民歌,卻會長久的流傳下去,現在的歌手,如刀郎,還不是靠翻唱中國毛時代的民歌嗎?而歷屆中國的春節晚會,最後還不是多半以唱毛時代的民歌結束嗎?這些的民歌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經典。只是,在90年代的中期,出現了一批中國的新民歌形式的流行歌曲,還不錯。

  我們再來看現在那個在國際舞台上很紅的鋼琴家朗朗,他彈奏最多的,一是黃河大合唱的曲子,那雖然是解放前的,可還是老毛共產黨的文化產物,二就是鋼琴協奏曲梁祝。而梁祝原來是小提琴曲,也還是毛時代的產物,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經典中的經典。

  我們再來看,從尼克松訪華開始,外國的領導人在中國,他們要看的芭蕾舞不是天鵝湖,而是紅色娘子軍。這也是毛時代的創新。中國現在能拿的出手的有中國自己特色的東西,幾乎都是毛時代的產物。鄧小平時代有什麼?什麼都沒有。紅色娘子軍是中央芭蕾舞團的經典曲目,也是出國必演出的曲目。這是洋為中用的成果,是中國只有在毛時代才能出現的最大膽的創新。

  現在,中國在台灣上演的曲目是什麼?是紅燈記,非常受台灣民眾的歡迎。毛時代的8個樣板戲,即新編京劇,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新經典。鄧小平時代有嗎?沒有,只有復古的和垂死的京劇而已,而再無創新。這是毛時代古為今用的成果,是大膽的創新,而且非常成功。對於樣板戲來說,江青也是有貢獻的,不應抹殺。

  還有許多的歌劇,如洪湖赤衛隊,如劉三姐,都是中國的經典。越劇紅樓夢也是經典。

  還有歌舞劇,東方紅史詩,和長征組歌,也成為了中國歌舞劇的經典。鄧小平時代只有兩個歌舞劇流傳了下來,一個是甘肅歌舞團的絲路花雨,一個是楊麗萍的雲南印象。

  毛時代的電影和文學作品就太多了。在所謂文藝17年黑線的時代,有很多好的作品。可能因為有張藝謀在,中國的電影,在鄧小平時代還有點成績。文學也算有點成績。只是,在所謂的新時期開始時,那些的傷痕文學和知青文學,只有歷史價值,其文學的價值不大。後來價值比較大的是尋根文學。張藝謀的電影基本靠翻拍文學作品,其比較有價值的東西,也是因為翻拍了尋根文學的東西。張後來的作品,基本是假大空的東西,價值不大。

  就詩歌而言,在80年代異軍突起的現代詩歌,其發軔期,還是在70年代文革的時候。只不過當時是在地下而已。

  在雕塑領域,很有趣的是,中國那時候有一組的泥塑《收租院》,在70年代成為了世界的經典,被世界藝術界評價非常高,認為是世界雕塑在70年代的代表作品。不全在題材,在技術和表現手法上也是經典。

  在繪畫領域,包括雕塑,現在北京酒仙橋的798,其主要的作品,還是毛時代已經有了的變形化,誇張化的意識形態的東西,其風格,與西方現代主義的東西,是不謀而合的。

  既然毛是扼殺文化的,為什麼在毛時代會出現那樣多的中國文化經典呢?其實毛不是扼殺文化,而是鼓勵某一種文化,打擊另一種文化。毛的文化是傾向民間的,傾向民族的,這個方向其實並沒有錯,毛的錯是在於不應該打擊另一種不合他心意的文化。

  另外,在軍事領域,在70年代,中國的軍事工業開始了創新,有很多的成果都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包括大飛機,如運十,可惜後來下馬,搞得中國現在還得重新開始研製。核潛艇也是那個時候的成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8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12-24 23:29 | 只看該作者
好。列舉得好。

這些都被反毛分子給屏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00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9
gpan1975 發表於 2009-12-25 00:36 | 只看該作者
  但共產黨有幾十萬的部隊,人數上超過美軍很多,美軍只有一個加強了的第八集團軍。而且還是在朝鮮的非常狹窄的地域中,美軍的機動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2-21 05:20


樓主不要想當然。

美軍在朝鮮的地面部隊最多只有7個師,但是不要忘了聯合國軍是17國聯軍,美軍只佔一小部分,大多數是南朝鮮軍,有100多萬。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人數上並沒有壓倒性優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41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敏銳感知周邊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10
富翁遇到殺人狂 發表於 2009-12-25 12:0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第一段就想問筆者,老毛給工人和農民帶來什麼好處啦,說是自然災害,有這回事嗎?餓死多少農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41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敏銳感知周邊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11
富翁遇到殺人狂 發表於 2009-12-25 12:1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農民沒有抱怨老毛是因為受啦幾千年的壓迫已經明白,無論換啦什麼時代自己都是底層,就是老毛也不例外。所以不怪老毛,只怨自己的命不好。建國以前的共產黨還可以,最起碼還向底層的百姓說實話,不怕報自己的丑,進城后就認為自己是最完美的啦,不準說,這一點老毛起啦帶頭作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

帖子

102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21
12
飛魚2008 發表於 2009-12-26 00:39 | 只看該作者
作者很有見解,
頂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26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13
胡侃 發表於 2009-12-26 20:39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個時代,說老毛的好話是要擔風險的,挨板磚還算輕的,大帽子與棍子都在空中等著呢。

  不過筆者的觀點是,很多人把毛澤東貶得過低是有原因的,貶低毛的人大部分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因為老毛得罪了他們, ...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2-21 05:20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設好的局,老毛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替斯大林赴湯蹈火。朝鮮戰爭的直接後果是失去了解放台灣的機會。想想看一個分裂的中國對誰最有利?斯大林曾建議老毛和老蔣划江而治,這其中的關係有點頭腦的都看得出來。

老毛在對外方面基本上沒賺到什麼便宜,只是賠多賠少的區別。二戰中國死了3500萬人加上戰爭中的損失折算成日本人應該承擔的戰爭賠償是當時的500億美元。中國最大的漢奸汪精衛給中國造成的損失肯定不及500億美元,老毛大筆一揮這五百億就算是免了。這五百億折算成現在的美元是多少?中國人要干多少年才能掙到這些美元就意味著中國人替日本人白打了多少年的工,和汪精衛比老毛一點都不遜色。就憑這一點,老毛就是中國的罪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

帖子

102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21
14
飛魚2008 發表於 2009-12-27 00: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飛魚2008 於 2009-12-27 02:17 編輯

13# 胡侃


當時,美國只承認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中國的合法代表,就是要賠款可能也是賠給中華民國。所以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要錢的問題,就是想要日本也給不了,大陸只好做個順水人情,不如換點選票進入聯合國。這就是「漁蚌相爭,漁翁得利」。


不打朝鮮戰爭,台灣就回來了?
美國人說的?美國人的話你也信?要統一恐怕老蔣當總統老美才會支持吧。

若是不打朝鮮戰爭,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國會有很多問題。

1、不打疼老美,老美就會支持老蔣反攻大陸,鴨綠江那麼長,正好可從朝鮮全面進攻大陸。另外,東北是中國的工業基地,面對敵人怎麼搞生產?
2、中共要不厲害,西藏恐怕就變成印度的了。
3、中共要不厲害,越南也會變成美國殖民地。
中國周圍都是美國控制或者佔領,共產黨政權和美國系統不一致,中國能過安穩日子?
就算是一致,中國是個大國,美國怎麼會支持你?最多中國變成印度第二。
印度不也是被英國一分為三(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

4、中共建國后,所有的外債一筆購銷,互不算賬。(老蔣不知欠老美多少錢,老美不知有多少產業在中國)

只有自己拳頭硬才好,想怎麼干就怎麼干,錯了大不了重來。

我們不是毛澤東,根本不是一個層次。
那些偉人們比我們站的高,看得遠多了。

個人觀點,敬請指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主題

660

帖子

879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793
15
chinaman 發表於 2009-12-27 00:58 | 只看該作者
歷史到了現代,毛澤東又借屍還魂了,它不斷地把寵信的人做為梯子,踏著梯子使它可以不斷上升。做梯子者,自然是被踐踏者。最初還以為是榮幸,認為地位提高了,其實是個夢中犧牲者。曹操好夢中殺人,實際操刀不在夢中,被殺者在夢中也。還是那句老俗話,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得寵應當思辱,居安應當慮危,上台之時,須考慮下台之日。現在既做了它足下之梯,那就不能不認真對付,無能無為,會被踏碎,有偏有倚,亦會踏扁,須知毛澤東變化多端,要人倒地,鬼神莫測,若稍有不慎,就會遭險。它打著「為人民服務」旗號,掛著「為人民造福」的牌子,騙取了五湖四海的人信任之後,因而也就有了殺人之權,置人於死地,只要一句話。經常思考著殺人之術,治人之道,整人之法,竭力煽動鼓勵人們之間鬥爭,說是階級鬥爭,使人們自己打自己,自己消滅自己,這就是它經常宣揚的「鬥爭哲學」,也是它全部學說的宗旨。所謂革命,按照它的打算,先革有產者之命,后革無產者之命,一時運用這股力量,打倒一方,一時運用那股力量打倒另一方,以逐步達到消滅人民之目的,確實沒有哪一股政治力量能夠與它共事始終。不主張公理、正道,惟我獨尊,至高無上,毀滅人類文明、自由、民主幸福,實行野蠻、殘暴、滅絕人性的社會奴隸主義制度,它是真正的拉歷史倒車,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進入到萬惡的社會奴隸主義制度(林說它是社會封建主義,這種說法不當)。
下面只簡舉數例,證明它不如封建社會進步,而是倒退到奴隸社會去了。
一、經濟不如封建社會富裕,外面光華,內部空虛,國家和人民都很貧困。就拿農民的勞動和收入來說,現在農民一年360天,天天勞動,起早摸黑,比封建社會給地主做長工辛苦得多,可是收入很少,只能維持半飽的生活,吃自己的飯,每個勞動日的工資不到一升大米,與奴隸生活水平差不多。以前給地主打長工,一日三餐飯是吃地主家的,有時還有點酒肉葷菜,每月工資兩擔稻穀,一年就有24擔稻穀余著,摺合市斤就有兩千多斤。打零工是每日工資3到5升大米,一天三餐飯還是吃主人家的。插田打禾時的零工工資,每天可達一斗五升左右的稻穀,三餐飯是吃主人的。手工業每天工資有5到8升大米,一日三餐吃主人的。其他行業人員的工資就更不用說了,要比農民高得多。封建社會人們的勞動量又沒有現在這麼大,勞動時間沒有這麼多,種植面積也不及現在的一半。「楊立貝、白毛女、祥林嫂」畢竟還是加了浪漫色彩的創作小說,不是真人真事。當然不能否認以前的封建社會沒有弱點。但是現在不許寫陰暗面,若允許寫的話,又何止千萬個比祥林嫂、白毛女更慘的人呢這證明現代社會不如封建社會,是奴隸社會。
://www. 二、關於婦女的「解放」,若說婦女現在得到了「解放」,不如說是用繩子把婦女穿了鼻栓。看農村婦女,除了負擔家務勞動外,又還要參加田間勞動,婦女的勞動量、勞動時間超過了男人,變成了女奴隸。以前說婦女整天繞著鍋灶轉,沒有得到解放,現在才是「解放」了,勞累得要死。又說老人和兒童「解放」了,不看別的地方,就看大寨的老年和兒童就知道,一個個都被整彎了腰。當然,要人民勞動並不錯,不過,所付出的勞力和所得的收入,對比一下,不及封建社會,與奴隸社會差不多。
三、人民沒有政治地位,連買個東西也要講情面,講人熟。沒有政治權力,沒有言論自由。特別是學術界,不能發揮才能,都被認為是毒草,要進行批判,於是沒有人敢寫書了,只有毛澤東的邪說獨盛,盈櫃滿架。這種奴隸主義社會,阻礙了人們的思想進步和學術的發展。
四、一切人的行動都不自由。就是當官的也不見得比老百姓自由多少,都被當做奴隸一樣管得死死的。利用奴隸管奴隸,這是一種巧妙的奴隸制度,人們都成了奴隸。在封建社會人們的行動還比較自由。
五、職業不自由,不能由自己選擇職業。人身不自由,處處有約束,連勞動生產都不自由(反對生產自由!種植,反對勞力自由支配),生活不自由,生存不自由,生育不自由(要把生有兩、三個以上小孩的二、三十歲的男女青年,強迫實行閹割結紮生殖器)。它沒有後代,痛恨人民有後代,要減少人口,實行截代滅種之法,完全把人民當作牲畜,侮辱殘害,明殺人,暗殺人,數目之多,無可統計。
六、徭役賦稅之多,史無前例。徵收公糧,按單位畝積計算,比封建社會所交公糧多十幾倍到二十倍;按總斤額計算,比封建社會多40倍左右。與農民以前給地主交的租谷差不多(每畝田土交稻穀200斤左右)。「收租院」是演的現實,不是演的歷史。各種稅收繁多,什麼都要交稅,真是毛澤東「萬稅」,人們常常喊「萬稅,萬萬稅」!還有其他派購、統購、徭役、義務工、積累工等等,人民總負擔量,超過封建社會若干倍,農民貧困,又不許搞點副業收入,說是資本主義道路,要退賠,要批判,真是連吃鹽的錢也沒有。農村忙碌不休而生活苦,城市蕭條而頹廢,工人生活水平亦不高。
七、專門吹噓成績,鼓吹這種社會奴隸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不承認自己的缺點錯誤,59年到61年那一階段更苦,確實餓死不少人。可是把錯誤加到別人頭上,說是蘇修掐我們的脖子,要我們還債,又說是劉少奇路!線搞的,又說是下面幹部的「五風」,又說是天老爺不下雨。就不承認自己有錯。報刊廣播,都是講的「大好形勢,而且越來越好」,從來沒有講過半點缺點錯誤,使人們看透了這種虛偽的實質,因而產生反感,都不相信。
它否認了一切學術思想,獨尊毛澤東的思想和個人的主義,完全違背了人民的意志願望。
互聯網是上帝送給生活在黑暗中的中國人民的最好禮物。除非共產黨封了互聯網,不然中國走向文明的腳步將不可阻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主題

343

帖子

60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1
16
費隱士 發表於 2009-12-27 01:47 | 只看該作者
同意和支持筆者的見解,中國人民世世代代都不會忘記毛偉人為國家民族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懷念毛偉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17
shanren 發表於 2009-12-29 15: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09-12-29 02:35 編輯
當時,美國只承認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中國的合法代表,。。。
飛魚2008 發表於 2009-12-26 11:47


回14樓:史實與此恰恰相反:49年4月GCD打過長江后,急於試圖和中共建立關係的,是英國和美國 ---- 他們在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的使節、駐上海的領事,都留了下來,試圖與新政權建立關係。你可以查一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是什麼時候離開南京、中國的?1949年8月(「別了,司徒雷登」發表於49年8月20左右,「渡江戰役」4個月之後)。但是中共隨即決定「腚溝子靠著蘇聯」(高崗語),一句「另起爐灶」,把這些西方外交官全攆走了。

49年4月GCD打過長江后,誰跟著老蔣撤離南京、一路追隨去了廣州??? 蘇聯駐華/駐國民政府的使節!斯大林從來也沒看得上中國的「土共」過,不論是 49年10月1日前還是之後。

這些你就連大陸出版的中國外交史專著中都可以查到。大陸的普通歷史教科書和政治課本所陳述的「史實」,是靠不住的。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8
buweizhai 發表於 2009-12-29 20:58 | 只看該作者
回14樓:史實與此恰恰相反:49年4月GCD打過長江后,急於試圖和中共建立關係的,是英國和美國 ---- 他們在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的使節、駐上海的領事,都留了下來,試圖與新政權建立關係。你可以查一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是什麼時候離開南京、中國的?1949年8月(「別了,司徒雷登」發表於49年8月20左右,「渡江戰役」4個月之後)。但是中共隨即決定「腚溝子靠著蘇聯」(高崗語),一句「另起爐灶」,把這些西方外交官全攆走了。
shanren 發表於 2009-12-29 15:28


哈哈哈。你可真是個Shanren,躲在深山一心求西方上帝,對中國的事來個一知半解,然後忽悠人。

直到毛澤東寫《別了!司徒雷登》是為了什麼嗎?不要在這裡大忽悠?

直到司徒雷登是怎麼回國的嗎?他回國的下場是如何的嗎?直到美國國務院當時的對華態度?直到美國總統的對華態度嗎?

正是他們組織了司徒雷登和中國接觸,也正是司徒雷登的這種態度導致了他在美國政府首腦哪裡失寵,最後鬱鬱而終。接著就是美國全面封鎖中國,發動朝鮮戰爭,入侵台灣。

Shanren 置歷史事實於不顧,為帝國主義張目,拚命忽悠中國人,難道這就是中國要求所謂民主的認識的面孔嗎?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19
shanren 發表於 2010-1-2 09:58 | 只看該作者
18樓顯然寫大字報在行,罵人更在行,叫聲不錯,是剛被好事者「船載以入」到黔的吧? 拉五毛磨之餘,最好去看看你們的襠史雜誌,再回來。

你先開開眼吧:用「 蘇聯大使 廣州 1949」 google 一下。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

帖子

102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21
20
飛魚2008 發表於 2010-1-3 00:13 | 只看該作者
回14樓:史實與此恰恰相反:49年4月GCD打過長江后,急於試圖和中共建立關係的,是英國和美國 ---- 他們在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的使節、駐上海的領事,都留了下來,試圖與新政權建立關係。你可以查一查美國駐華大使司 ...
shanren 發表於 2009-12-29 15:28


這段歷史,我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我們是清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英國等不是一路人,我們註定走不到一起去的,早晚必起糾紛。
美國英國等試圖留下來,那是他們在華利益所決定的,註定是一廂情願,不會成為現實的,我們那時不想淪為美國英國等國的殖民地,這也就是毛澤東等人的英明之處。
不會為了討好美國而犧牲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尊嚴。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在1971年,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聯合國。

至於大陸教育和台灣政治教育彼此彼此,互相醜化,互相美化自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5 0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