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被強大 」 、「 被代表 」 , 看閱兵式 " 新型 " 裝備技術含量幾何 ?

[複製鏈接]

1151

主題

3848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a 發表於 2009-10-20 04: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guaiyoulia 於 2009-10-20 06:51 編輯

來源:黎陽博客
     

    老百姓一評價改革,張維迎就要求「理性思考」:「我們必須學會理性思考!」
   
    照葫蘆畫瓢,評價2009年的60周年的北京國慶閱兵時也來個「理性思考」,忽然發現為了滿足某些「改革精英」的利益需要,不得來上四個「被」:「被強大」、「被弱小」、「被代表」、「被不代表」。
   
    1.「被強大」
   
    強大不一定在物質力量上有壓倒的優勢,卻必定在精神力量上有壓倒的優勢。標誌之一就是無所畏懼,氣勢上一往無前、壓倒一切:「亂雲飛渡仍從容」、「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強大不等於龐大。精神懦弱,物質力量再大也算不得強大----馬和牛的力氣都比人大得多,但一個小孩子就能牽牛放馬。從來只有人役使牛馬的,沒有牛馬役使人的。 .
   
    剛看到一條新聞:「小小必勝鳥勇斗紅尾鷹」。大意:為了護巢,一隻身材玲瓏的必勝鳥居然騎到一隻紅尾鷹的背上對其大啄特啄,弄得老鷹狼狽不已,慘叫著在空中亂飛。老鷹拚命晃動企圖將背上的必勝鳥抖落下來,而必勝鳥則緊緊的鉤住老鷹的背部。儘管這隻紅尾鷹的體型幾乎是必勝鳥的50倍,但它卻無力擺脫背上的小鳥。老鷹最後尖叫著飛走…… .
   
    都說「叢林法則」是「弱肉強食」。但這次老鷹這塊「強肉」卻栽在比自己幾乎小50 倍的「弱肉」手下,顯然並非因為老鷹的物質力量不夠大,而是精神上不如那小小的必勝鳥----如果必勝鳥精神上被物質上大自己幾十倍的龐然大物嚇垮了,想都不敢想去搏鬥,那還能有「騎到老鷹背上大啄特啄」的精彩嗎?還能保護自己的巢穴嗎?可見強大首先得是精神上強大。 .
   
    魯迅說:「鷹的捕雀,不聲不響的是鷹,吱吱叫喊的是雀;貓的捕鼠,不聲不響的是貓,吱吱叫喊的是老鼠;結果,還是只會開口的被不開口的吃掉。」----如果這雀和鼠精神上也有必勝鳥那兩下子,不是把氣力只用在「吱吱叫喊」上,那未必會被人家不聲不響一口吃掉。誰怕誰還不一定呢。 .
   
    魯迅說:「現在的強弱之分固然在有無槍炮,但尤其是在拿槍炮的人。假使這國民是卑怯的,即縱有槍炮,也只能殺戮無槍炮者,倘敵手也有,勝敗便在不可知之數了。這時候才見真強弱。」
   
    不僅有槍有炮,而且又是警犬又是裝甲車又是高科技又是訓練有素的武裝到了牙齒,卻怕風箏、怕鴿子、怕菜刀、怕水果刀(幸虧還不怕指甲刀、耳挖勺)、怕手提包、怕訪民、怕成群赤手空拳的老百姓 ……除了不怕樹葉子掉下來砸破頭以外什麼都怕,以至於把整個北京地區都變成了「紫禁城」----物質上極端強大、精神上極端虛弱,算強大呢還是算弱小?為了能睡得著覺,需不需要在老百姓面前狠狠「被強大」一把?----你們可別不怕我,我強大著呢! .
   
    2.「被弱小」
   
    外交部那個吳建民不是說過嗎,「中國韜光養晦至少還要管一百年」 、「人家會想,你人均三千美元就這麼凶了,將來人均兩萬美元會怎麼樣啊?」「目前中國人需要防止浮躁,浮躁的根本原因是過高估計了自己。」
   
    看吳賤人多麼深謀遠慮體貼入微:如果中國在洋大人眼裡太強大,驚了聖駕還得了?攪亂了「韜光養晦」的大局還得了?所以必須「被弱小」。
   
    如果被認為很強大,那馬上就得面臨如何解釋釣魚島、東海大陸架、台灣、南沙、藏南等領土領海的現狀的問題----敢說那些地方不是中國的嗎?是中國的,那為什麼強大了還不收回來,甚至提也不敢提?----沒力量想收收不回來是一回事,有力量收回而故意不收是另外一回事。這不是是否力不從心的問題,而是是否蓄意賣國的問題----世界上哪個強國會眼睜睜看著領土領海被人霸佔而只敢口頭叫喚實際卻一動不敢動的?「特別是」之前,在據說是「到了崩潰的邊緣」的毛澤東時代中國面對侵略毫不猶豫就敢「亮劍」,就敢剛建國便抗美援朝,就敢在最困難的時候為邊境的哪怕不毛之地跟印度兵戎相見,就敢為不足一平方公里的珍寶島不惜冒核戰爭的危險跟蘇聯大打出手,就敢硬用小炮艇遠涉大洋收復西沙,寸步不讓,寸土必爭,戰無不勝。「特別是」以來呢?且不問收復了哪些領海領土,就掰著指頭算算究竟有幾次為保衛領海領土而「亮劍」?鎮住對方的侵略行徑沒有?怎麼「強大」了反而看著領土領海被別人肆意蠶食開發而無所作為、只會「吱吱叫喊」? .
   
    閱兵場上英雄,不如戰場上英雄。怕上戰場,沒膽子收復失地又不敢承擔賣國責任,就只能裝孫子:我不強大,我弱小得很,不是我賣國,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句話:「被弱小」,否則就難免落入魯迅的描述:「愛國之士又說,中國人是愛和平的。但我殊不解既愛和平,何以國內連年打仗?或者這話應該修正:中國人對外國人是愛和平的。」 .
   
    對內需要「被強大」,對外需要「被弱小」----這就叫「理性思考」。
   
    3.「被代表」
   
    有些東西明明存在,但必須說不存在,得由別人去「代表」---- 「被代表」。
   
    CCTV現場報道閱兵式時說:「這次國慶首都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的集中展示,是對建軍82年,特別是新世紀新階段中國人民武裝力量建設發展的莊嚴檢閱。」----如此宣布,意思顯然是說閱兵式展現的成果主要是「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之功,「特別是」之前的毛澤東時代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成果相形見拙,不值一提。 .
   
    這次閱兵式最引人矚目的裝備有三大塊:二炮,空軍,坦克。沒有出場、勝似出場的裝備有二:核潛艇、核彈頭。
   
    核彈頭在內的「兩彈一星」是毛澤東時代搞成功的。核潛艇也是毛澤東時代搞成功的。不管如何「開放」,這些東西照樣引進不了,也沒見這個系統實現「民營化」。所以沒法說這些成就是「特別是」的功勞。
   
    坦克:最引人矚目的主戰坦克是T99和T96A。
   
    空軍:據新華社報道,參加閱兵的共15型151架。這15個型號分別是:
   
    空警-2000,
   
    空警-200,
   
    殲-7GB,
   
    殲-8D,
   
    殲-8F,
   
    殲-10,
   
    殲-11,
   
    殲轟-7A,
   
    轟-6H,
   
    轟油-6,
   
    直-8K,
   
    直8-KA,
   
    直9-WZ,
   
    直9-WA,
   
    教-8
   
    這些坦克和飛機的製造總廠和建廠時間分別是:
   
    T99和T96A的製造總廠:包頭617廠(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建廠時間:1954年,國家「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以下簡稱為「156項目」)。
   
    殲-8D、殲-8F和殲-11的製造總廠:瀋陽112廠(瀋陽飛機製造公司)。建廠時間:1951年6月29日,156項目。
   
    殲-7GB和殲-10的製造總廠:成都132廠(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建廠時間:1958年。
   
    殲轟-7A、轟-6H、轟油-6和運—8(空警-200的載機)的製造總廠:西安172廠(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建廠時間:1958年。
   
    直-8K和直8-KA的製造總廠:景德鎮372廠(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建廠時間:1969年。
   
    直9-WZ和直9-WA的製造總廠:哈爾濱122廠(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建廠時間:1952年4月,156項目。
   
    教-8的製造總廠:南昌320廠(洪都飛機製造廠)。建廠時間:1951年,156項目。
   
    (註:本文資料全部根據google搜索資料整理而成)
   
    參加這次閱兵引人矚目的兩型主戰坦克、全部的十五型飛機除了「空警—2000」的載機不是國產而是從俄羅斯購買的伊爾—76外,全部都是毛澤東時代創建的工廠製造的。這些工廠都是總裝廠,每個廠建廠時都不是孤零零地只建一個,而是同時建一大批成龍配套的工廠以生產發動機、輔機、設備儀錶、加工設備、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量具刃具、工裝卡具……即同步創建了一個複雜而完整的工業集團。每創建一個廠,就必須有相應的技術力量和技術工人。而當時的中國根本就沒多少技術力量和技術工人,只能從頭開始,把大量祖祖輩輩目不識丁、一盤散沙的農民教育培訓成能勝任國防科研生產需要的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技術精湛的技術力量和產業工人。毛澤東時代建設的軍事工業集團不管硬體軟體都從零開始,不僅僅是建設了一大批工廠,而且是造就了中國的軍工體系,造就了一個階級。這兩型坦克十五型飛機涉及的七個工業集團(包頭、瀋陽、成都、西安、景德鎮、哈爾濱、南昌)中,「一五」期間從國外引進的有四個,佔57.14%,「大躍進 」期間創建的有兩個,佔28.57%,「文化大革命」期間創建的有一個,佔14.29%,「特別是」以來創建的一個沒有,佔0%。----不是說毛澤東時代「 整個國家處於封閉半封閉的落後狀況」、「只著重搞階級鬥爭,而不重視經濟建設」嗎?不是說大躍進「瞎折騰」嗎?不是說文化大革命「光搞破壞」、「只整人不建設」、「到了崩潰的邊緣」嗎?建國六十年大閱兵,最閃亮的「金蛋」卻全部來自「閉關鎖國」、「瞎折騰」、「光搞破壞」、「崩潰的邊緣」的毛澤東時代養出的「雞」,而「特別是」以來一隻這樣會下金蛋的「雞」也沒養出來,想用來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添亮點都沒門----CCTV硬說閱兵展現的這些新裝備集中展現的是「特別是」的成就,沒毛澤東時代什麼事,太牽強附會了點吧? .
   
    「一五」期間一下子就引進了156個重點項目,文匪「精英」們卻一口咬定毛澤東時代「封閉半封閉」、「不開放」,大概他們認為從蘇聯引進技術仍然算「封閉」,只有從歐美國家引進技術才算「開放」。
   
    那這次參加閱兵的殲轟-7A(飛豹)又該怎麼說?----殲轟-7A的發動機可是來自文革期間從英國引進的「斯貝」技術。1971年12月周恩來總理批准從英國羅一羅公司進口民用斯貝發動機(註:這發生在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2月21 日訪華、正式改善美中關係之前)。1973年7月17日英方授權羅一羅公司談判向中國出售軍用斯貝發動機。1975年12月13日中英簽訂中國引進英國斯貝發動機專利合同,合同金額5億英鎊。中國型號定名渦扇9,定點西安發動機廠(430廠)生產。2003年7月17日渦扇9通過國產化工程技術鑒定投入批量生產。實現全國產的渦扇9被命名為「秦嶺」。渦扇9發動機經過近30年奮鬥實現了國產化。 .
   
    注意這幾個事實:
   
    第一,這不是從蘇聯而是從老牌西方國家的技術引進。
   
    第二,這發生在所謂「封閉半封閉」、「打倒一切」、「只破壞不建設」的文化大革命中。
   
    第三,這發生在《炎黃春秋》的辛子陵們所謂「中國全部的外匯儲備只有三萬八千元美金」、「堂堂中國代表團給不起服務員小費」、「鄧小平團長把他的全部個人經費作為小費給了酒店的服務員,他回家只給他的孫女帶回來一塊巧克力」、「一個國家外匯儲備不夠政府官員出一趟差」的「崩潰的邊緣」時期----當「全國外匯只有三萬八」、「一個國家外匯儲備不夠政府官員出一趟差」時,中國居然能一再進口飛機發動機,還能引進「合同金額5億英鎊」的先進技術----矛盾不矛盾?究竟誰撒謊?誰可信?是裝備著用引進的斯貝技術發展出來的發動機、從閱兵場上呼嘯而過的殲轟-7A(飛豹)這個「眼見為實」,還是《炎黃春秋》的辛子陵等文匪「精英」們有鼻子有眼天花亂墜的「耳聽為虛」? .
   
    第四,斯貝發動機從引進到消化用了近30年,1975年底簽合同,2003年才定型,消化吸收幾乎全發生在「特別是」的期間----如果說慢,那可沒法再怪到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的頭上。如果說這是正常速度,那就等於說「特別是」期間的技術引進現在還沒到開花結果的時候呢。這等於承認60年大慶閱兵的亮點果實全來自「特別是」之前的栽的樹----這豈不把CCTV的結論全推翻了嗎? .
   
    這次參加閱兵的十五型飛機中,有幾個型號吃足了「特別是」的苦頭。
   
    第一:空警—2000和空警—200。不是說「信息化」嗎?不是說C4I嗎?不是說「空天一體化」嗎?C4I、信息化核心是預警機。說到預警機,就不免令人想到與以色列的「法爾康」交易----「特別是」以來無限鍾情於「改革開放」,自己能造也不造,非買人家的「先進技術」不可。結果呢?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白紙黑字簽了協議,但美國一聲吼以色列立刻毀約。中國白折騰了好幾年,最後還得自己搞,於是才有了空警—2000和空警—200----你想開放,人家不讓;雖然「特別是」,到頭來還是不得不按毛澤東的「自力更生」辦。是毛澤東當年沒事找事「閉關鎖國」自力更生,還是除此別無選擇? .
   
    第二:空警—2000的載機。預警機買賣吹了,只好自己搞。要搞卻沒有適合的載機,只好買俄羅斯的伊爾76。而與俄羅斯的伊爾76交易也是一波三折----現在俄羅斯還有一批伊爾76的合同拒絕執行,在跟中國扯皮呢。仰仗於人,簽了合同都不算數,說沒了就沒了,靠得住嗎?這滋味好受嗎? .
   
    但中國本來已經幾乎搞出了自己的載機----運十:三十六拜都拜過了,就差最後一哆縮,愣被「特別是」攪黃了。如果當年沒有半途而廢功虧一簣而是持之以恆發展下去,今天哪裡會如此狼狽?
   
    第三:加油機。如果運十不下馬,那如今參加閱兵的加油機就不會是轟油—6而是運十或運十的後繼機。
   
    運十的設計參照了波音707。波音707是專用加油機KC—135的民用化。從技術角度講,可以說運十實際就是專業加油機的翻版。如果運十不下馬,那中國的加油機問題幾乎可以迎刃而解,而且能管好長一段時間(KC—135現在仍然在美軍中服役)。但運十被「特別是」搞垮了,只好讓轟6勉為其難,於是才有了這次閱兵的轟油—6。 .
   
    把轟6改成轟油—6是「小馬拉大車」,沒有辦法的辦法,不得已的辦法,很勉強的辦法。轟油-6的原型是中型轟炸機圖16,載彈量只有約3到9噸。圖16是渦噴發動機飛機。渦噴發動機高空高速時效率才高,中低空中低速時是不折不扣的「油老虎」。轟6本來載油量就有限,又是「油老虎」,自己喝都嫌緊,還要從這隻「油老虎」嘴裡摳出油來加給別人,效能可想而知----據網上資料,殲10機內載油量大約3噸多,殲11、蘇30機內載油量幾乎10噸。而轟油-6總共載油約為37噸,自用18.5噸,只有18.5噸可用於空中加油。而KC—135呢?有52噸可用於空中加油。如果當年技術參數與KC—135相差不太遠的運十不下馬,情況將會如何?KC—135和運十都是渦扇發動機飛機。渦扇機油耗低效率高,總載油量中可供空中加油的比例大。如此一匡算便可以想象出一旦南海有事,靠轟油-6加油爭奪制空權該多吃力,也不難明白:如果運十不下馬,那對今日中國空中加油和對中國掌握南沙制空權又意味著什麼。 .
   
    還不僅僅是效率效能問題。
   
    空中加油本來就是高危作業----驚險片中的驚險動作往往是汽車瘋狂追汽車,汽車瘋狂追火車,追上了再縱身一跳,這就讓不少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了。其實汽車火車速度才多少?每小時幾十公里、百把公里而已。而空中加油呢?幾百公里。與此相比,一切驚險片的「瘋狂速度」簡直是小菜一碟。這還不算,還要在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高速下使飛機與飛機幾乎緊貼到一起,從容不迫地完成對接、加油、脫離等一系列動作。在整個加油過程中飛機與飛機的速度、高度、方向等等都必須保持一致,稍有意外就會相撞。這比驚險片中只需一瞬間的「縱身一跳」那種一鎚子買賣不知難多少倍、險多少倍----稍有差錯或突如其來一股紊流湍流或氣象突變就可能導致飛機空中相撞,後果不堪設想。國外因空中加油事故引起的空難屢有發生,最有名的當數1966年的那次:美軍的戰略轟炸機在西班牙上空加油時與加油機相撞墜毀,轟炸機上的四顆實戰氫彈全部甩了下來,僥倖沒有爆炸----四顆實戰氫彈如果哪怕只爆炸一顆,整個西班牙恐怕就差不多了。可見空中加油的危險係數有多高。 .
   
    而目前中國的空中加油比外國的難度更大,也就是說,比高危更高危,險上加險。
   
    據新華社的報道(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9/16/content_12062226_6.htm)
   
    ----殲10試飛員採訪披露:中國空中加油難度大於國外
   
    ----特級試飛員揭秘首次空中加油:機翼間距0.6米
   
    ----0.6米的距離就是當年壓在所有試飛人心中最大的石頭,這樣小的距離不要說是在空中,就是在地面汽車行駛中也是不可想象的。(註:這等於在天空耍雜技玩命)
   
    ----加油試飛功臣申長生,於2006年6月3日在試飛中犧牲。
   
    為什麼「中國空中加油難度大於國外」?因為「國外加油機的加油軟管較長,加受油機之間的隊形相對比較寬鬆,也就是說在加油試飛中,中國試飛員面臨著比外國飛行員更大的困難。」
   
    為什麼「國外加油機的加油軟管較長」而中國做不到?因為「國外的加油機大都由大型運輸機改裝而來,載油量大,加油軟管較長,對接時加受油機的編隊距離相對較遠。而我國的加油機由於受平台的限制,加油吊艙較小、軟管長度較短,對接時加受油機的距離非常近,給空中加油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
   
    注意這點:「我國的加油機由於受平台的限制,加油吊艙較小、軟管長度較短」----說白了就是轟油—6不夠大。這再一次看出運十下馬的惡果:沒了運十,加油機只好用轟6替代。轟6勉為其難替代運十的結果就是「受平台的限制,加油吊艙較小、軟管長度較短」----因為「軟管長度較短」----所以「對接時加受油機的距離非常近,給空中加油帶來了更大的難度」----所以「中國空中加油難度大於國外」---- 所以中國飛行員空中加油要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就發生了「加油試飛功臣申長生,於2006年6月3日在試飛中犧牲」----在沒有更大的飛機取代轟油—6之前,這額外危險始終存在,始終威脅著一切空中加油的中國飛行員的生命。如果運十沒有下馬,這個現在仍然威脅著中國飛行員生命的額外危險是可以避免的,加油試飛功臣申長生本來是可能不犧牲的----這一切歸根到底是運十下馬的惡果,也是「特別是」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凡因這「中國空中加油難度大於國外」 的額外的危險而犧牲的飛行員家屬有沒有理由找決策運十下馬的「精英」算帳 ----算血債帳?) .
   
    順便說一句:轟-6項目1958年建廠, 1968年12月24日國產化轟—6首飛成功----從1958年破土動工建「雞窩」開始,連「雞」帶「蛋」一起上加自行消化一共十年(而且是 「大躍進」、「困難時期」、「文化大革命」等所謂「只破壞不建設」、「不生產、人斗人」、「崩潰的邊緣」的十年)。運十項目1970年上馬,1980年首飛成功,也用了十年。而「特別是」了三十年,迄今還無法取40年前搞出來的轟—6而代之,還只能對轟—6修修改改使其繼續挑大樑、參加60周年大閱兵。至於能替代運十的大飛呢?據說剛立項。毛澤東時代十年搞成的東西,「特別是」了三十年還搞不出來----不知這算不算CCTV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的集中展示」? .
   
    第四:殲—8「和平典範」合作項目
   
    這是直接跟美國搞的「開放引進」,結果又是一場空:中國的幾億美元打了水漂不算,樣機數據還被美方給了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用來對付中國。
   
    這次閱兵展示的武器裝備遠不止二炮的導彈、這兩型主戰坦克和十五型飛機。既然全部裝備都是國產的,那不妨做個調查統計,一個一個地看這些裝備的製造廠的歷史:有多少是建國前就有的,有多少是毛澤東時代創建擴建的,有多少是「特別是」以來的「新生事物」----「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調查統計清楚了,毛澤東時代和「特別是」時代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的貢獻也就一清二楚了。 .
   
    有人會說:這次展示的裝備都是「特別是」時代生產的,跟毛澤東時代沒多大關係。
   
    這就如同說,今天吃的果子都是當年長出來的,跟栽果樹的人沒多大關係。
   
    還不僅於此。
   
    有人通過艱苦卓絕的勞動把不毛之地的沙漠改造成了良田沃土,再栽種果樹、精心培育,終於果實累累。現在跑來摘果子的人說,一切都是我的功勞,跟載果樹的人沒關係,跟把沙漠改造成良田的人更沒關係----說得通嗎?
   
    毛澤東時代之前,中國航空工業為零。坦克工業為零。潛艇工業為零。導彈工業為零。大口徑火炮工業為零。雷達工業為零。汽車工業為零。精密機床工業為零…… 凡涉及高、大、精、尖(高級、大型、精密、尖端)的工業幾乎全為零,完全稱得上「國防工業的沙漠」、「不毛之地」----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面對日軍性能其實很低劣的坦克都只能靠人拿集束手榴彈去拼----沒有反坦克炮。 .
   
    毛澤東時代結束時,那些「零」全部不復存在。中國從無到有建立起了系統完整、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國防工業體系。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工廠不是一個一個地建,而是一個工業系統一個工業系統地成套全面建設。尤其象中國「一五」期間那樣整個工業成體系地大規模成套引進建設,世界歷史上似乎沒見過,今後也未必再有----世界上恐怕不會再有哪個國家會如此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地向別人複製轉讓自己主要的工業體系。蘇聯當時肯這樣做,關鍵的關鍵是抗美援朝----中國抗美援朝的回報,也是包括毛岸英在內的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歷史性獨一無二的特殊優惠(那些歪曲詛咒抗美援朝、污衊誹謗毛澤東「閉關鎖國」的文匪「精英」們當然永遠不肯承認這些)。 .
   
    更關鍵的是,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幾乎從零開始教育培訓鍛鍊出一支完整的國防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大軍。
   
    看成就,固然要看「硬體」,但更要看「軟體」。沒有「軟體」,「硬體」等於廢鐵。沒有合格的國防科技人才和產業技術工人大軍,即便得到先進的技術、買到現成的工廠也造不出先進的產品。
   
    中國和印度都在六十年代初引進了前蘇聯的米格—21。中國得到的技術資料還是殘缺不全的。但中國不僅吃透了米格—21,從米格—21發展出整套殲—7系列,而且超越米格—21,花樣翻新搞出了殲—8和FC—1(梟龍)。而印度迄今仍然沒吃透米格—21,想改進設計還得請外國人幫忙。要論「開放」、「與國際接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印度比中國得天獨厚多了。但致命問題是基礎不紮實:沒有象中國那樣成體統地培養出技術精湛、紀律嚴明、管理嚴格的產業技術工人大軍和科研生產技術隊伍,所以儘管外部條件雖優厚,卻始終「消化不良」。 .
   
    武器裝備是尖端技術密集的產品。一個國家的尖端技術能力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日積月累,厚積薄發。藝術之家的藝術代代相傳。技術之國的技術代代相傳。

1151

主題

3848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沙發
 樓主| guaiyoulia 發表於 2009-10-20 04:42 | 只看該作者
赫爾曼.沃克的小說《戰爭風雲》里有這麼一句話:「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戰鬥力量是個大規模的工業進程。它需要物資、人力和時間,不管政治領袖們做出什麼樣夸夸其談的宣告。」
   
    網文「德國產的一根小鋸條震驚了中國一個飛機大廠」講述了一個故事:
   
    「今年四月份,本人參加了沈飛集團瀋陽飛機製造廠鈦合金板的切割測試,要知道鈦合金板的特性是不太好切割的,現場用了很多不同國家不同品牌的鋸條,效果都很一般。但是當一根德國產的名為德國(WILPU WILH.PUTSCH)的HM11的金剛石塗層曲線鋸條的測試過程卻讓我們在場的人為之震驚,將測試用板一塊厚度為2mm,170mm長的鈦合金板一次性全部切斷了,要知道之前測試的各款其他鋸條的切割長度只有這個德國惠普鋸條切割長度的五分之一。」「這次看切割測試才發現,原來工藝質量通過一根小小的鋸條都能體現的這麼透徹,據後來工作人員的介紹引得全廠震驚的那根小小的德國惠普鋸條,竟然有140多年的歷史,這就是德國工業的牛人之處。 」(http://groups.tianya.cn/bulo/Sho ... er=0&Key=0& buloid=37075&ArticleID=692856) .
   
    有人告訴過我一件真事:某高科技產品從國外引進了全套零件、圖紙、工藝,絲毫不差地照人家的工藝說明組裝,裝出來的東西性能就是不如原裝進口的。一了解,人家原裝工廠的工人都是在那個廠幾代世襲的技術工人,技術養成的一套別人當著面都學不去。 .
   
    涉及國家安全的要害產品、核心技術,這種工人技術養成上的差距就是致命的差距。而這是絕對不可能引進的。人家決不會賣,即使賣也學不來。
   
    要克服這種差距沒別的辦法,只能也堅持不懈,也靠幾代人慢慢積澱。
   
    國防工業中一根小小的鋸條技術都有這許多講究,把現成的零件組裝起來的精密裝配技術都離不開悠久的歷史積澱,要掌握尖端的國防科研技術需要何等的艱苦努力和日積月累可想而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然而「特別是」以來,最吃香的卻是「民營企業家」的「召之即來、來之即干、干之即散 」----這套只管眼前使用不管長遠教育的實用主義用來僱農民工生產廉價衣服廉價鞋還差不多。如果用來搞國防尖端,能解決哪怕象鈦合金板切割鋸條這樣小然而要害產品的技術難題嗎? .
   
    中國在毛澤東時代開始時文盲充斥,高精尖技術力量幾乎為零,國防工業的「硬體」是沙漠,「軟體」也是沙漠。毛澤東把無數文盲變成了技術精湛、紀律嚴明、管理嚴格的產業技術工人大軍和科研生產技術隊伍,這才使中國從而既具備了迅速消化引進的先進技術的能力,又具備了獨立研發新產品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中國引進蘇聯的米格—21,便消化製造出殲—7,進而又發展出殲—8、FC—1(梟龍);引進蘇聯的圖—16,便消化製造出轟—6;引進俄羅斯的蘇—27,便消化製造出出殲—11;引進法國的SA321「超黃蜂」,便消化製造出直— 8K、直—8KA;引進法國的海豚直升機,便消化製造出直—9WZ。不僅引進,還自行開發研製出運十、殲—10、殲轟-7(飛豹)和教—8。毛澤東就這樣硬是把中國從「國防工業的沙漠」改造成可以栽種能「長」出各種先進武器的「果實之樹」的國防工業的「良田沃土」。 .
   
    孫猴子一跟頭翻了十萬八千里,自以為了不起,看見五根大柱子便以為是天盡頭,於是秉筆大書「齊天大聖到此一游」,再特地撒尿為證。但孫猴子始終是在如來佛的手心裡上竄下跳,所以那「一跟頭十萬八千里」的「了不起」炫耀了孫猴子的能耐的同時更炫耀了如來佛的能耐。 .
   
    在毛澤東營造出來的良田沃土上種樹,越果實累累越證明了毛澤東的成就。在毛澤東奠定的基礎上蓋樓,越聳入雲霄越說明了毛澤東的輝煌。
   
    真要跟毛澤東比高低,那就別沾毛澤東創造的良田沃土的光,而是自己也把沙漠改造成良田,然後種樹結果;別投機取巧依賴毛澤東打下的基礎,而是自己也從零開始打地基,然後起高樓----這樣結出來的果實、蓋起來的樓房才有可比性。CCTV要要證明閱兵式上「特別是」的成就比毛澤東的高明,就得用絲毫沒沾毛澤東奠定的國防工業基礎的光、完全是「特別是」以來獨有的東西來作證。 .
   
    然而這可就難了:閱兵式上所有的裝備都是毛澤東時代創建的工廠生產的----軍裝都不例外。連閱兵的規矩、正步走的步伐規則等等都是毛澤東時代確立的。算來算去只有一個女民兵方隊跟毛澤東時代關聯最少。
   
    毛澤東時代的民兵貨真價實,有男有女有組織有武器,真訓練真打靶真執行任務:「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特別是」之後的民兵徒有其名,比如這次閱兵的「民兵」有女無男,連表面形式都塌了半邊天。說是民兵,其實早就被繳了械,平時一無組織二不訓練三不打靶更不當兵用,閱兵一過立刻解散,再也不是兵了。象這樣不是兵的樣子兵在毛澤東時代還真沒有。 .
   
    這不是兵的樣子兵跟毛澤東時代雖然關聯最少,卻仍然沒法跟毛澤東徹底無關:那槍仍然是毛澤東時代創建的工廠造的,步伐規則仍然是毛澤東時代制定的。這還不算,走過天安門時還被CCTV導播的一句「不愛紅妝愛武裝」密不可分地跟毛澤東連到了一起---- 明明一身紅,CCTV卻硬說人家「不愛紅妝」,這不是自相矛盾嗎?讓女民兵一身紅大概是想向毛澤東示威:你說「不愛紅妝」,我偏設計成一身紅,電視一邊演播人人紅妝一邊引述「不愛紅妝」的詩詞,故意噁心噁心毛澤東:你的「不愛紅妝」吃不開。其實被這種小動作真正噁心到的不是毛澤東而是CCTV自己:當眾露竊不算,還證明「特別是」了三十年,連能取代毛澤東一句「不愛紅妝愛武裝」的象樣的詩詞都拿不出來,碰到這種場合還只能靠毛澤東的名句救駕----究竟誰噁心了誰? .
   
    不管怎麼說,跟其他閱兵方隊相比,這次女民兵方隊跟毛澤東時代的關聯最少,作為「 特別是」以來的輝煌成就跟毛澤東時代比高低相對容易點。但要如此就必須徹底改造,去掉一切沾了毛澤東奠定的基礎的東西----槍是毛澤東時代創建的工廠造的,不能留。軍裝是毛澤東時代創建的工廠造的,不能留。正步走的步伐規則是毛澤東時代確定的,不能留。去掉這三樣,代之以「特別是」以來的特色東西:穿著「三點式」、踏著「霹靂舞」、耍著「忽啦圈」、唱著「後庭花」----這才絕對不沾毛澤東時代的任何光,能充分體現「特別是」以來的成就,雖然這將使人弄不清這到底是閱兵還是觀賞「黃色娘子軍」 .
   
    然而這一切其實都多餘。CCTV一句「特別是」就扭轉了乾坤,毛澤東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的一切決定性貢獻一下子就「被代表」了----所以需要「被代表」。
   
    4.「被不代表」
   
    有些人明明存在,雖然誰也不否認,但誰也不肯代表之---- 「被不代表」。
   
    如果不這樣,讓這些人的代表參加60周年大慶遊行,那遊行隊伍就不免出現許多充分體現了「特別是」特色的方隊:「三陪方隊」、「二奶方隊」、「小蜜方隊 」、「超女方隊」、「快男方隊」、「模特方隊」、「雞方隊」、「鴨方隊」、「叫獸方隊」、「同性戀方隊」、「搖頭丸方隊」、 「海洛因方隊」、「貪官方隊」、「買辦方隊」、「文匪方隊」、「漢奸方隊」、「大腕方隊」、「先富方隊」、「富二代方隊」、 「下崗工人方隊」、「失地農民方隊」、「屁民方隊」、「刁民方隊」、「上訪方隊」、「道德的血液方隊」…… .
   
    這樣的方隊別說組成了,即便沾邊恐怕都沒人肯干----不信問問參加了這次遊行的方隊:你們誰代表「三陪」?誰代表「二奶」?誰代表「貪官」?誰代表「買辦」?……誰敢這麼問,誰大概想「找抽」。
   
    而上述這些人存在不存在?誰都不否認存在。這些人人數多不多?誰也不否認為數不少。明明存在,明明人數眾多,卻無人肯出來代表----所以需要「被不代表」。
   
    如此「理性思考」肯定會令某些人勃然大怒。但是沒辦法,誰讓張維迎的邏輯被放行在先呢?----「講策略是政治家的事,不是學者的事」、「學者不是民意代表不應該迎合任何人」、「學者不應該迎合任何人,包括大眾」……如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請他們嘗嘗「請君入甕」的滋味,委屈嗎?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51

主題

3848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3
 樓主| guaiyoulia 發表於 2009-10-20 06:53 | 只看該作者
「 遛貓的老鼠 」 何在 ? 請來此 「 拍磚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3

主題

846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4
俺說兩句 發表於 2009-10-20 09:41 | 只看該作者
不知何因,一些人總不愛看到中國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1449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5
cangxiao 發表於 2009-10-20 10:04 | 只看該作者
剛看到一條新聞:「小小必勝鳥勇斗紅尾鷹」。大意:為了護巢,一隻身材玲瓏的必勝鳥居然騎到一隻紅尾鷹的背上對其大啄特啄,弄得老鷹狼狽不已,慘叫著在空中亂飛。老鷹拚命晃動企圖將背上的必勝鳥抖落下來,而必勝鳥則緊緊的鉤住老鷹的背部。儘管這隻紅尾鷹的體型幾乎是必勝鳥的50倍,但它卻無力擺脫背上的小鳥。老鷹最後尖叫著飛走……

說的真好,必勝鳥總是能欺負鷹的,這個規律很重要。
不要迷戀哥,哥其實就是個半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1449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6
cangxiao 發表於 2009-10-20 10:08 | 只看該作者
.「被弱小」
cangxiao 發表於 2009-10-20 10:04

說的對,那個什麼能打一萬多公里的洲際導彈太沒用了,應該開發能打4萬以上的,繞一圈地球,回到中國,這才是對內鎮壓的武器哦,不好意思,繞一圈就是衛星了。
不要迷戀哥,哥其實就是個半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1449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7
cangxiao 發表於 2009-10-20 10:11 | 只看該作者
如此宣布,意思顯然是說閱兵式展現的成果主要是「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之功,「特別是」之前的毛澤東時代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成果相形見拙,不值一提。 cangxiao 發表於 2009-10-20 10:08

怪朋友是毛主席的真正的粉絲,支持怪朋友!別看他貼的帖子多,內容又雜,表面上看起來反共,其實他是真正的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者!
不要迷戀哥,哥其實就是個半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7 1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