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主席為何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12-15 2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個卓有建樹的政治家,治理蜀國很有一套,但在軍事上可圈可點處並不多,遠非《三國演義》所渲染的那樣用兵如神。《三國演義》在民間影響非常之大,但它是演義,是小說,而非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歷史的真正史書是《三國志》。魯迅先生批《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評語,可謂一針見血。受《三國演義》之深遠影響,民間對諸葛亮奉若神靈,認為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軍事天才,並紛紛為其最終的失敗找來「不得其時」等等借口。軍事造詣頗深的毛澤東卻不這樣看,他對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歷史功績是肯定的,但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態度。這是為什麼呢?

    熟諳歷史與軍事的毛澤東分析事物確實有其獨到之處,讓人無法不佩服其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功力,總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嚴重過失,認為諸葛亮的最終之敗怨不得天時,失敗的根源在於其軍事戰略與實踐的屢屢失誤。

    毛澤東先後指出諸葛亮在軍事上的三大失誤。

    一是選錯將帥。

    1948年5月中旬,西柏坡。一天上午,李銀橋正在花山村毛澤東住的房間里收拾,從外邊散步回來的毛澤東像個孩子似的躡手躡腳地走到李銀橋的身後,猛然大喝一聲:"不許動,舉起手來!"

    突然間,李銀橋一個轉身動作,雙手急出抱住了毛澤東的雙臂。毛澤東掙開雙臂,笑道,「你這個衛士組長,我沒有選錯哩!」

    李銀橋說:「主席什麼時候選錯過人啊。」 毛澤東搖搖頭說,「我毛澤東一不是釋迦牟尼,二不是諸葛亮;就是諸葛亮,也有錯用關羽和錯用馬謖的時候啊!」

    李銀橋不解地問:「諸葛亮怎麼錯用關羽了?」 毛澤東回答:「當初諸葛亮留守荊州,劉備調諸葛亮入川,諸葛亮不該留下關羽守荊州。讓關羽守荊州是一著錯棋呢!關羽驕傲呢!關羽從思想上看不起東吳,不能認真貫徹執行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結果失掉了根據地、丟了荊州,自己也被東吳殺掉了。」

    李銀橋點點頭:「我只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馬謖失了街亭,害得諸葛亮用了空城計。」 「這也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呢……」毛澤東回答。

    荊州,《三國志》說「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由於諸葛亮用了驕傲且拒不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的關羽,才有了後來的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悲劇。荊州失守,孫劉反目,蜀漢的局勢便從此無可逆轉。錯用關羽守荊州,諸葛亮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對蜀漢是毀滅性的打擊。連很少評說歷史的小平同志也說「諸葛亮用人是講手段的,但對關羽就非常遷就甚至不講原則,
助長了關羽的驕傲情緒,故後來鑄成大錯」。

    用錯馬謖導致街亭之失的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正如毛宗崗在評三國時所說的:「街亭失而幾使孔明無退足之處矣。……於是南安不得不棄,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谷之兵不得不撒,西城之餉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斬崔諒、殺楊陵、取上邽、襲冀縣、罵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烏有。悲夫!」總之,它使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毀於一旦,整個形勢發生逆轉,蜀軍除了撤退之外,已別無他途。誇誇
其談的馬謖失敗的原因,毛宗崗對此也有比較恰當的評論:「馬謖之所以敗者,因熟記兵法之成語於胸中,不過曰『置之死地而後生』耳,不過曰『憑高視下,勢如破竹』耳。孰知坐論則是,起行則非;讀書雖多,致用則誤,豈不重可嘆哉!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書。」

    二是不懂關鍵時刻主帥應親自臨陣調度以策應戰事。

《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三》記載:「初,越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毛澤東讀此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又在《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軍。他認為,這是諸葛亮接受了教訓,所以街亭之敗,諸葛亮也是要負重要責任的。

    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者要隨時把握敵我強弱形勢的變化,選擇有利的時機,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克敵致勝。諸葛亮北伐之際,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但是,諸葛亮沒有採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

谷,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失誤後來也意識到了。毛澤東又在《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作了眉批:「自街亭敗后,每出,亮必在軍。」說明自街亭之敗,諸葛亮已經吸取了教訓。據《三國志》裴松之註記載,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兩處戰敗,一人之責。一人者誰?亮自身也。諸葛亮初戰失利的更深層

的原因,還在於他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過於強調戰爭手段,主動進攻,窮兵黷武,缺乏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認識。這一深層的原因不僅決定了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敗,也決定了他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明帝青龍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築防於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禦蜀軍。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

戰。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制御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因此,毛澤東評點時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毛澤東還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縱觀毛澤東的這兩個評價:司馬懿的軍事智慧在曹操與諸葛亮之上。

三是軍事戰略的失誤。

    毛澤東在讀蘇洵《權書·項籍》中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一條時,寫下了精彩的批語:「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歷來史家大都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思路讚譽有加,但毛澤東的評價卻獨樹一幟,很有卓見。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所以,毛澤東嘆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諸葛亮的這三大失誤,使蜀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以,歷來認為他是偉大軍事家的錯誤輿論在歷史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將諸葛亮演義成了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翻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04頁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后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在這段話中,毛澤東把赤壁之戰定義為「吳魏赤壁之戰」,說明他並不認為諸葛亮對赤壁之戰有多大貢獻。1953年,毛澤東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說:「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時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這段話表明了毛澤東的立場,他認為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是周瑜,而並非諸葛亮。

    毛澤東儘管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以為然,但對其別的方面的才華很欣賞。1930年夏天,毛澤東在紅四軍幹部會議上作報告。講到宣傳鼓動工作時,他介紹了三國時黃忠大敗夏侯淵的故事:黃忠本來年邁體衰,很難戰勝夏侯淵。但是,智謀高超的諸葛亮使用「激將法」,把黃忠的勇氣鼓動起來了,於是黃忠立下軍令狀:如不斬夏侯淵於馬下,則甘受軍法。他說,我們的戰士有著高度的階級覺悟,用不著使用「激將法」。但是,我們要學習諸葛亮善於做宣傳鼓動工作。1950年4月,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對董其武將軍說:有人害怕共產黨,那有什麼可怕呢?共產黨心口如一,表裡一致,沒有私利可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把我們國家搞好。你看過《三國演義》吧?共產黨就是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

    毛澤東對諸葛亮採用屯田制鞏固邊防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與王震討論退伍軍人的安置問題時,說:可以組織屯墾戍邊嘛!中國古代就有屯墾制,管仲搞過,諸葛亮在漢中也搞過呢!開荒就業,治療戰爭創傷,鞏固邊疆,應該是個好辦法。

    毛澤東還很欣賞諸葛亮在實踐中革新。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術學院院長孔從洲談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時,又談了諸葛亮的兵器改革,說:我們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類屬於進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發展。由於射箭誤差大,於是又有了弩機,經諸葛亮改進,一次可連發十支箭,準確性提高了。他征孟獲時使用了這種先進武器。可是孟獲也有辦法,他的三千藤甲軍就使諸葛武侯的弩機失去了作用。諸葛亮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藤甲是用油浸過的,於是一把火把藤甲軍給燒了。

    毛澤東對諸葛亮的「七擒七縱」非常讚賞,認為諸葛亮會處理民族關係,其執行的民族政策比較好,獲得了少數民族的擁護。毛澤東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引《漢晉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處,畫了很多圓圈,這條注文記載了諸葛亮七擒七縱彝族領袖孟獲,以及在平定南中后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強為官吏的事迹。他說:這也是諸葛亮的高明處。1953年8月,當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向毛澤東彙報貴州擒獲布依族女匪首程蓮珍時說:這個女匪首,下面要求殺。毛澤東說:不能殺。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女匪首,又是少數民族,殺了豈不可惜?他又說: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程蓮珍,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08-12-15 20:19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哈毛主席也被三國演義蒙蔽?

關羽,何許人也?蜀漢大將軍也,劉備之結拜兄弟,善於用兵,威震華夏,連一代梟雄、文武兼備的曹操都懼他三分,諸葛當時地位不及關羽一半,估計還趕不上法正;另關羽敗走麥城就是蜀漢內部鬥爭太重,諸葛一幫小人宮廷弄權,勾心鬥角,文武全才的劉備義子劉封鬼迷心竅,不施援手,終至完敗!

三國演義讓多少英雄變成了武夫,一人能有萬夫不當之勇?

[ 本帖最後由 zhousx18 於 2008-12-15 20:2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2177

帖子

12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3
3
zgynkmsgh 發表於 2008-12-16 01:33 | 只看該作者
評價極好,亮確實缺乏大戰略家的氣質。

[ 本帖最後由 zgynkmsgh 於 2008-12-16 01:3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6

帖子

1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6
4
零下三度VI 發表於 2008-12-16 02:43 | 只看該作者
這樣才能顯示他比較牛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5
homepeace 發表於 2008-12-16 02:45 | 只看該作者
論軍事才能,毛主席古今中外數第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05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6
iamwo 發表於 2008-12-16 18:16 | 只看該作者
孔明用人不如用兵,用兵不如用政。蜀中無大將,孔明不可辭其咎。姜維非帥才。馬超根本是被浪費了。老毛看事很透徹,太透徹,所以對付自己的敵人也很徹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250

帖子

411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18
7
McLean 發表於 2008-12-18 23:39 | 只看該作者
也只有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得跟個神人似的。說諸葛亮在軍事上毫無建樹那是在誇他,軍事上他根本就是個弱智。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他帶兵打贏過任何仗,描述他窮兵黷武成天找曹魏打架(至少七次),一次沒贏不說,還把劉蜀弄得傾家蕩產,由此觀之,政治上他也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除了牛B哄哄的隆中對,出師表兩篇文章寫得不錯,其它都是後人吹出來的。主席看他看得很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3 2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