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媒 中共積極培養第六代接班領導群!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8-9-12 1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前言

  近幾年來,許多學者討論中共高層政治制度化的現象。這些制度化的現象包括年齡限制、任期限制、循序漸進的晉陞規律、專業能力、職務歷練等等,其中職務歷練又可以細分為地方歷練(擔任過省級黨委或政府正副首長)、交流經驗(中央與地方交流、省際交流、中央部門交流)、財經管理專業等等。制度化現象的出現,降低中共高層政治的不確定性,讓外界擁有更多線索分析中共領導人事更替。固然這些因素未能包括一些其它重要因素,如非制度因素(派系關係)、無法取得相關訊息(健康狀況),或是目前尚未操作化(政績),都增加評估的誤差範圍。但根據有限但準確的制度因素,我們仍能提供觀察中共高層領導人更替的分析基礎。

  這些標準大體上與中共近來談到的甄選標準吻合。舉例來說,2007年10月24日香港文匯報指出,近幾年的重要人事調整顯示「能否經得起重大事件和危機考驗」、「是否在重要崗位作出突出貢獻」、「從政經歷是否豐富」、「是否遵循科學發展觀」等五因素,已經成為高官升降的標準。又如新華社2007年10月 24日報導,2007年6月25日四百餘位中共高幹就新提名為中央政治局組成人員預備人選進行民主推薦,胡錦濤提出的甄選條件涵蓋:(1)政治堅定,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中央保持一致;(2)領導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有正確政績觀,工作業績突出,黨員和群眾擁護;(3)廉潔自律,在黨內外有良好形象;(4)63周歲以下正部長級幹部和軍隊正大軍區職幹部;(5)充實一些1950年代出生的年輕同志,以形成合理的梯次結構。像王岐山臨危授命處理北京市SARS危機,就是符合「能否經得起重大事件和危機考驗」的最佳例證。
  
  二、培養接班群的標準與候選人

  本文以現有文獻提出的制度因素為基礎,建立幾個評估中共第六代領導接班群的標準,包括三個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中共黨員」、「1955年以後出生的幹部」、「現任副省部級以上黨政幹部」。在滿足這三個條件之後,本文再點出六個提升幹部競爭優勢的加分條件,分別是「1960年以後出生的幹部具有年齡優勢」、「現任正省部級黨政幹部具有最強的職級優勢」、「具有中央委員會成員的資歷優勢」、「曾任省級黨委、政府的領導職務」、「具有省際、中央與地方、中央部門交流經驗」、「具財經管理工作經驗的幹部具有資歷優勢」。  

  根據上述標準,本文篩選1955年以後出生,具有中共黨籍,現任副省部級以上黨務和政府領導職務的幹部。結果一共找出139人。其中級別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者1位(令計劃)、正部級幹部11位(周強、胡春華、孫政才、蕭捷、努爾·白克力、陸昊、李鴻忠、王正偉、趙樂際、張慶偉、劉家義),其餘127位為副省部級幹部。接著,本文依照六項加分條件給予每一位幹部配分,每滿足一項加分條件給予一分。積分越高,表示該幹部在較多面向上具有競爭優勢。最後結果發現,有四人在五個面向上有競爭優勢,分別是周強、胡春華、孫政才、蕭捷,均為正省部級幹部。
  這四人當中,顯然又以胡春華(河北省代省長)競爭力最強。胡春華生於1963年4月,湖北五峰人,198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中央委員。他在 1983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時,主動要求入藏支持,在西藏工作達二十年之久。他是少數能通藏語、熟西藏文化的漢族幹部。在胡錦濤擔任西藏黨委書記時,胡春華先後擔任西藏團委副書記、林芝地區副專員。后又相繼擔任西藏團委書記、山南地區專員等職,1997年底進京擔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2001年調回西藏治自區任黨委常委、秘書長。兩年後成為西藏自治區委副書記、政府常務副主席。2006年11月擔任正部級的共青團第一書記才43歲。2008年外調擔任河北省代省長。由於省級領導經驗是成為領導人的重要經歷,胡春華提早到地方歷練,有助於他的政治前途。
  周強(湖南省省長)的競爭力也不容忽視。他生於1960年4月,湖北黃梅人,西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共黨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周強早年在司法部工作達十年左右,1995年11月擔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97年任常務書記,並於38歲時的1998年起至2006年之間擔任第一書記。 2006年9月周強離開共青團崗位,出任湖南省代省長,不久之後真除省長。周強和胡春華兩人都是鮮明團系幹部,但具有共同的弱點。一人為中文專業,一為法律專業,兩人均無經貿管理的背景。兩人在省長任內是否有能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將是他們晉陞為領導人的一個重點。
  孫政才(農業部部長)生於1963年9月,山東榮成人,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中央委員。他1984年畢業於山東萊陽農學院,同年考入北京農林科學院,獲碩士學位,后又取得農學博士學位。孫政才是農業專家,長期在農業部門工作,屬於學而優則仕的官員類型。他在2002年5月出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並在副部級職務歷練不多的情形下,於2006年12月出任農業部部長,回到他熟悉的農業領域。孫政才雖然擔任過省級黨委常委,但從未出任省級黨政首長,缺少治理地方的經驗。未來若無法外調擔任地方要員,他的晉陞機會將受到影響,頂多只能成為第二層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或副總理),一如回良玉的例子。

  蕭捷(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生於1957年6月,遼寧開原人,1985年8月入黨,十七屆中央委員。1982年9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1987年 12月至1989年4月赴西德進修,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攻讀財政專業在職博士。蕭捷長期在財政部工作達二十年,具有財經專業背景。2005年7月起他在湖南省擔任省委常委、副省長兩年,並於2007年出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不過,他的競爭優勢在四人之中應該是最弱的。他和孫政才一樣,從未出任省級黨政一把手,缺少治理地方的整體經驗,也不如周強和胡春華一樣具有團系背景。更重要的是,他的年齡較長,為1957年出生,在 2020年中共二十大之後頂多只能在擔任要職一屆(五年)。在年齡上,他並不是最適當的第六代領導人人選。

  在四個加分條件上具有競爭優勢的人一共有八位。其中五位是正省部級幹部分別是努爾·白克力、陸昊、李鴻忠、王正偉、趙樂際。另有三人為副省部級幹部,分別是趙勇(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蘇樹林(遼寧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金龍(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

  在正省部級的五位幹部中,條件最強的是陸昊(共青團第一書記)。陸昊出生於1967年6月生,上海市人,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保送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學習,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他在20歲時成為文革后北大首位直選產生的學生會主席,27歲時接手北京市制呢廠,迅速將該廠轉虧為盈。其後陸昊先後擔任北京紡織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正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區委副書記,北京市副市長。他在 2003年1月36歲時出任北京市副市長,成為副部級幹部,又在2008年5月,41歲的時候出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成為正部級幹部。陸昊還是二十六年來首位從未先在共青團系統工作,就直接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人。他過去的政績良好,出任北京制呢廠廠長,就迅速把一個5000人的大廠轉虧為盈,記者稱他為 「國企大旗青年扛」,並導出所謂的「陸昊現象」。陸昊就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又把先進理念注入中國大陸的「矽谷」。陸昊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后,將於四年後中共十八大成為中央委員,之後會依過去慣例外放擔任省級大員,加入周強、胡春華、孫政才等人形成的第六代接班人選的領先群,同時確保共青團人員在第六代領導人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鴻忠、趙樂際兩人的潛力也不容忽視。李鴻忠(湖北省省長)生於1956年8月,山東昌樂人,1976年12月入黨,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吉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李鴻忠長期在經濟發達的廣東工作,2001年起先後擔任副省長、省委常委、深圳市市長和市委書記,於2007年 12月調任湖北省省長。深圳市為改革開放的重鎮,地位非常重要,為副省級市。李鴻忠先後在深圳與湖北掌權,幾乎等於具有治理兩省的工作歷練。不過,他是 1956年出生,不利於成為第六代領導人的核心成員。l  

  趙樂際(陝西省委書記)生於1957年3月,陝西西安人,生於青海西寧,197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趙樂際長期在青海工作,1994年起先後擔任副省長、省委副書記、省長和省委書記,2007年3月調任陜西省委書記,已經具有治理兩個省份的資歷。他的缺點在於年齡稍大,為1957年出生,在2020年中共二十大之後頂多只能在擔任要職一屆(五年)。在年齡上,他並不是最適當的第六代領導人人選。

  王正偉(寧夏自治區政府主席)生於1957年6月,回族,寧夏同心人,2003年9月取得中央民族大學民族經濟學博士學位。198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王正偉長期在寧夏工作,1998年起先後任自治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銀川市委書記、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黨委副書記,並於2007年5月代理寧夏自治區政府主席,不久之後真除。
  努爾·白克力(新疆自治區政府主席),生於1961年8月,維吾爾族,新疆博樂人,1982年12月入黨,中央黨校研究生班政治理論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努爾·白克力從未離開新疆工作,先後擔任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烏魯木齊市市長、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並於2008年1月當選新疆自治區政府主席。
  王正偉和努爾·白克力都是近年來嶄露頭角的少數民族菁英。少數民族已經很久無人能夠成為政治局常委了。若依過去經驗法則,兩人頂多能夠擔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一如回良玉的前例。未來觀察的重點應該是兩人是否能夠調到一般省份工作,離開民族自治區。兩人之中,又以努爾·白克力機會較大,因為他是 1960年代出生,有較長的時間可以擔任第一線領導工作。
  副部級幹部中,趙勇、蘇樹林、孫金龍三人的優勢項目最多,同時都是十七屆候補中央委員,也都出身於1960年代。趙勇生於1963年1月,湖南益陽人, 1982年6月入黨,十七屆候補中央委員。趙勇曾在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習,又在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專業在職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自1991年起趙勇長期在共青團工作,曾任湖南省團委副書記、團中央青工部正副部長、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是典型的團系幹部。他於2005年底調往河北擔任省委常委,先後擔任省委宣傳部部長和唐山市委書記。

  孫金龍(1962年出生)也是屬於團系幹部,於1995年至2003年之間在團中央青工部和書記處工作。之後,他擔任安徽省委常委,先後擔任政法委書記和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目前仍無財經管理經歷,但具有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讀在職研究生、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的學歷。若是他們治理地級市的表現良好,日後將很有機會逐步晉陞為省級要員,為晉陞領導人鋪路。蘇樹林(1962年出生)長期在國營石油工業工作,2006年底調任遼寧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之前,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副總經理。換言之,他具有管理大型國有企業的經驗,又擔任管理幹部升遷的組織工作,算是少有的人才。
  三、結語

  總結來看,本文認為,現任正部級幹部中,周強、胡春華、孫政才、陸昊四人最具有成為中共第六代領導群接班人的競爭優勢,李鴻忠、趙樂際居次。副部級幹部中,趙勇、蘇樹林、孫金龍最值得注意。由於目前距離第六代接班群產生的中共二十大,尚有十二年,副省部級幹部在這段時間之內的仕途歷練上仍有諸多變數,現任副省部級幹部中誰會脫穎而出,仍有待觀察。

0

主題

36

帖子

16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6
沙發
lizhenliang 發表於 2008-9-13 02:42 | 只看該作者
共青團人員在第六代領導人中扮演重要角色。

it is not always going to be tru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3
amely7777 發表於 2008-9-13 1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海外有孤忠33 發表於 2008-9-14 04: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張行行 於 2008-9-12 13:55 發表 [港媒 中共積極培養第六代接班領導群! - 熱點軍事 -  backchina.com]  
 一、前言

  近幾年來,許多學者討論中共高層政治制度化的現象。這些制度化的現象包括年齡限制、任期限制、循序漸進的晉陞規律、專業能力、職務歷練等等,其中職務歷練又可以細分為地方歷練(擔任過省級黨委或 ...

我認為非常好的或非常壞的了不起人生表現不是別人培養的結果,是戰勝重大挑戰的結果,當然存在高人指點或引導的事例。毛澤東玩彌天大謊是誰培養的?事例太多了,不想舉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6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5
nanvi 發表於 2008-9-15 11:48 | 只看該作者
海叔現在越來越孤獨了,大家連「問候」您都懶得打字了,直接當您的回帖不存在,滑鼠直接往下拉。。。

我看有好幾個帖子都是這個情況了
潛水員換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海外有孤忠33 發表於 2008-9-15 20: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anvi 於 2008-9-15 11:48 發表 [港媒 中共積極培養第六代接班領導群! - 熱點軍事 -  backchina.com]  
海叔現在越來越孤獨了,大家連「問候」您都懶得打字了,直接當您的回帖不存在,滑鼠直接往下拉。。。

我看有好幾個帖子都是這個情況了

我對我的失禮之處道歉。
我急於回帖,我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好多書、好多dvd想看,但沒有時間。
其實,我的許多回帖都是在沒有看一遍帖的情況下回的,一是有話想趕快說,轉眼會忘掉;二是感到帖子寫得不夠好,三是忙不過來;四是都是中國人,壓根就沒想問候。
請求你寬恕我的失禮。

[ 本帖最後由 海外有孤忠33 於 2008-9-15 20:3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15: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