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80后海歸:怎樣才能找到心儀併發揮專長的工作?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3-21 2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出國留學的人,畢業后大多數都想留在國外工作,但事實上,這幾年回來的人越來越多,尤其以年輕海歸最為明顯。出國求學自覺風光無限,學成歸國求職卻困難重重四處碰壁,大多數80后海歸感到迷茫了——我們怎麼做,才能找到自己心儀併發揮專長的工作?

  走近幾位新海歸,傾聽他們的求職成功的故事和磕磕絆絆的經歷。不論現在是否滿意,也不論求職過程如何,對於正在同樣經歷這個過程,或者將要經歷這個過程的人來說,他們的經驗都值得借鑒。

  法學碩士,選擇再三做保險

  認識王錚是因為買一份保險,了解他是海歸后確實很驚訝。看著為了一小單保險就能夠大老遠跑來的王錚,真的很感動。問起他回國后做保險時的選擇,他很平靜:

  我的專業是法律,回國之初,也同樣面臨著職業生涯規劃的困惑。我很快地找到工作,但又很快地換工作。不管是國內知名的律師事務所還是涉外知識產權公司,都無法讓我感覺到滿意。我是個喜歡激情的人,總覺得那樣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我不喜歡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同時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比例的日子;也不喜歡每天朝九晚五,只對著電腦的生活。每天忙完工作之後,我都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腦子裡總會有一些疑惑:法律行業到底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它的發展前景是什麼?我是不是真的喜歡目前的工作,我的職業生涯是什麼?什麼時候我可以不打工,不看老闆的眼色行事?我是不是可以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呢?對於這些問題,我思考了很長時間,但一直也沒有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

  一天,又是在找工作的招聘會上,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我接觸了保險公司,而且是好多家保險公司。那一天是2004年12月18日,恰好是中國入世三周年之後的第一個周末。從那時起,中國保險行業正式對外資全面開放了。就在那一天,當時北京所有的八家外資保險公司的展位在國展的展館中一字排開,最氣派,也吸引了最多的眼球。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我與其中的一家公司的人員聊了起來,沒想到這麼一聊引起了我的興趣,我隱隱地覺得這樣的公司似乎正是我苦苦尋覓的機會。於是,在當天,我光顧了所有參展的保險公司的展位,對他們有了初點評:對很多還在尋找工作的海歸,專家建議,如果你信心還在,勇氣還在,那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擁有一個完美的職業生涯,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走向成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去嘗試,去體驗。

  落敗於本土人才,無奈之下,她放低了要求

  小美兩年前大學畢業沒多久就去了紐西蘭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如今學成歸來,卻為找工作犯起愁來。

  「剛回國時,我給自己訂了找工作的『三不政策』:非跨國大企業不去;年薪低於10萬元不去;工作地非市區不去。」可經過幾次面試之後,她才發現海歸不那麼吃香了。「前幾天我收到一部門主管職位的面試通知,雖說月薪3000元,低於我的心理價位,但我還是去了。」沒想到,那天一起面試的竟然還有兩名海歸,大家相見都有惺惺相惜的感覺。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3名海歸全部落選,一位本土本科生得到了那崗位,「因為他有多年工作經驗。」公司HR事後說道。

  隨後的兩次面試機會也都因為她沒有工作經驗而杳無音信。經過這一系列的磕磕碰碰,小美越來越發現自己手中的這張洋文憑起不了多大作用。「當初決定留學,也只是趕潮流罷了。那時候海外留學生在中國的行情看漲,出國熱一浪高過一浪,所以也沒多想就出去了。但是這麼多錢投進去,總想有個高回報吧,所以就無形中抬高了自己的目標薪酬。其實現在想想,當初應該先工作一段時間再出去,那樣選擇專業時針對性會強些;或者在國外先找個專業對口的工作適應一段時間,那樣有了工作經驗,進外企總會有點優勢吧。」

  小美心裡明白,再這樣下去,成本只會越來越高,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將期望值降低,從基礎做起。「我以前自恃過高,把職位全都定位在主管級以上,現在想想,就算我得到了那份工作,也不一定能勝任——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企業內部事務。」

  最終,小美決定先去小企業積累點工作的經驗,然後再轉戰外企。「我的優勢就是外語和學歷,現在先把工作經驗補上。」

  點評:現在一些準備進外企的國內畢業生,對英語非常重視,口語能力相當不錯,所以在專業能力上,國內的大學生毫不遜色於剛回國的留學生。對像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這些名校潛力大的學生,外企更感興趣。沒有工作經驗等同於應屆畢業生,自然沒有優勢。

  回國下飛機的第二周,我加入了500強公司

  與小美相比,漂亮的可瑩算得上聰明了,回國的第二周就找到了工作。

  2005年底,可瑩在英國的留學生涯要結束了,眼看就要回國了。擺在可瑩面前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回國就業。說實話,這個問題可比來英國上學要難很多。畢竟上學是付出金錢,現在到了用所學知識掙回金錢的時候,就不那麼容易了。可瑩也聽了很多前輩的抱怨,海歸不好找工作啊,高不成,低不就啊,等等。心裡總是沒什麼譜。

  鑒於工作的重要性,可瑩乾脆趁著還沒回國就發簡歷,這樣,回國以後如果順利的話,就可以直接面試了。於是,趁著回國前兩周的空閑時間,可瑩開始在網上不斷地發簡歷,寫自薦信。

  果真,回國一周可瑩就接到了幾家公司的面試邀請。興高采烈,梳洗一番,就前去面試,不過幾場面試下來,可瑩感覺並不怎麼好。回家以後,自己仔細想了想,感覺有幾個問題:一是雖然學歷拿到了,可是自己並沒有工作經驗,根本不知道工作是什麼,用人單位問的問題,全憑想象回答,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區別,人家自然不欣賞。二是雖然暫時的水平一般,可是可瑩申請的卻是中級職位,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是有距離的。哎,這可怎麼辦呢?一時間變得有點消極。

  但是,總不能坐以待斃啊。雖然很多人都說回國后先歇歇,再找工作,不過可瑩可不這麼想,覺得很多事情還需要自己早早籌劃。正在猶豫的時候,她突然想起以前有個朋友說過:一個人的人脈很重要,尤其是找工作的時候,很多工作都是朋友互相推薦的,一旦你進了一個圈子,以後就很容易了。對啊,為什麼不問問朋友和同學呢?於是可瑩當時就給幾個好朋友打了電話,告訴她們自己回來了,正在找工作,如果有合適的工作幫忙留意一下。沒想到當時就有一個朋友說他的一個朋友在一家外企500強公司,需要找個部門助理,雖然職位低了些,可是公司好啊,比較有發展。可瑩一想,為什麼不試試呢,於是當天就把簡歷發了過去。

  沒想到第二天,可瑩就接到了面試的通知。惴惴不安的可瑩終於有機會邁入那間大公司的門了。一切就像為她安排好的,接受了兩次面試之後,部門漂亮的女領導對可瑩說:「如果沒有什麼問題,下周一就上班吧。」可能在他們看來,部門助理並不是特別的職位,不用那麼大費周折,再說6個月一簽合同的外部人員,用得不順手,可以隨時換。不過對可瑩來說,可就意義大不同了,她相信這裡一定是自己的起點。「就這樣,在回國下飛機的第二周,我加入了這家世界500強大公司。」

  隨後的日子,順風順水,加上她的努力,一年多以後,她轉正了。兩年後,跳槽去了另外一家500強公司,現在在這家公司做奧運營銷,工作內容很吸引人,也很有意義,可瑩自己很喜歡。

  點評:很多人都認為她運氣好,其實為自己籌劃是最重要的。她的信條是:很多時候,多想想,多做點,一定不會有壞處。而且,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回國前就開始提前找工作是絕對需要的,但是「提前多少」和「準備什麼」, 還要視不同人的綜合素質而定。

  現實與想象差距太大,回國后遭遇12次面試

  「我剛從海外歸來的時候,曾經是一個躊躇滿志的小女孩。然而,短短3個月時間裡,我經歷了戲劇般的求職經歷后,真的很無奈:「現實與想象差距太大了,沒想到海歸找工作也這麼難!」

  2005年7月,小娜在英國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畢業后,來到了英國海珠餐廳,干起了售後服務,專門負責接聽顧客的電話。她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快得到了餐廳老總的賞識,並極力要求小娜留在英國工作,並聘請她為餐廳的大堂經理,每個月是800英鎊,摺合成人民幣12000元左右。為了極力挽留小娜,餐廳老總還提出包吃住。思索之後,小娜搖搖頭拒絕了。

  既然英國的餐廳挽留,小娜為什麼還執意回國?小娜說:「只有中國才是我們的家,在英國永遠是邊緣人,而且中國發展的機會比英國多得多。憑著在國外的經驗和流利的口語,應該找到一份白領工作吧!」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2006年1月,在英國學了5年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小娜回到了重慶。

  休息了一個月後,2月,小娜開始在網上尋找工作。她先往一家通信公司投了簡歷,兩天之後,對方立即讓其去面試,對於她在國外的經驗和流利的英語口語表示讚賞,立即安排小娜在前台任接待工作,每月1500元。隨後,小娜在網上投放的簡歷被一家專職外語培訓學校看中,這所學校的辦學規模很大,在6個主城區都有分校。這次小娜想干學校的辦公室助理工作。

  作為專職的外語培訓學校,校領導對小娜相當滿意,當即表示歡迎她的加入,告之小娜在實習期間,月薪1200元,轉正後有3000元,工作時間是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30分。

  這次,小娜找工作基本上適合她的要求,但唯一一個就是工作時間太長,小娜覺得這麼長的工作時間在國外是絕對不可能的,小娜再次謝絕了學校的好意,繼續尋找工作。

  最近,她又去面試了,算起來這已經是小娜回國后的第12次面試了。這是本地的一家IT公司,已經被找工作四處碰壁的狀態麻木了后,小娜決定先到這家公司當一下辦公室文秘。

  可沒想到由於國外的工作習慣是,在上班的時間只要員工餓了,就可以吃東西,哪怕是在開會時,肚子餓了都可以起身將東西拿到會上吃。在英國養成了這個習慣后,到了中午11點左右,或是下午4點左右,小娜總會將抽屜里準備好的糕點拿出來吃。「上班時間總吃東西,那怎麼行?」公司老總開始不滿。

  上周六,她又到人才市場,帶著簡歷來到了賽絡爾信息科技公司應聘人力資源部職員,實習期間每月1200元,3個月後轉正,工資將上升為2000元。這一次,小娜高興地接受了。

  「出國留學5年,家裡給我拿出了近100萬元,回來后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雖然父母不說什麼,可我心裡挺難受的。我對薪水的要求底線已經是跌到谷底了,現在1000元我也會考慮的,只要有發展潛力!」小娜說道。一個從躊躇滿志,到心灰意冷,再到重整旗鼓的全新心路歷程,「曲折」才是她現在的最大財富。

  出國留學,要確立發展目標

  很多家長都認為,花錢讓孩子出國上好的大學就是為了將來有好的工作,但是,現在很多海歸回到國內的工資薪水並不高。所以,對於準備出國留學,想讓留學生活更加有利於日後回國發展的人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正視用人單位的用人理念。如今用人單位用人,不是根據崗位的要求來選擇。任何崗位都有相應的知識能力要求,誰符合這些要求,且符合企業的用人成本,企業就錄用誰。而海歸和非海歸的標籤是隱性的,只有能力和素質才是顯性的。

  二、調整心態降低期望值。目前在求職過程中遇到較大困難的主要是那些在國外攻讀本科的小海歸,他們和國內的大學畢業生相比,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如果心理價位太高,企業考慮到用人成本,反倒不傾向於用海歸。因此,必須調整心態,放下所謂的身價,和國內大學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不要過分盯著當初的投入不放,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收回成本,與其如此,不如把在國內起步的階段作為投資的繼續。

  三、目標明確。出國要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不要為了留學而留學。選擇管理類或文科類的專業時要慎重,這些專業對人的潛力和能力要求都很高,並不是讀了這些專業就能當管理者,若沒有工作經驗,出國留學並不能增加多少求職的砝碼。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63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沙發
殺奴 發表於 2008-3-26 07:33 | 只看該作者

花了近100萬元的留學成本,找個1000元的工作?

留學誤區

如果花了近100萬元的留學成本,只能找個1000元的工作.
還不如當初就要這100萬去經營一個生意, 回報每月最低也有 80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16: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