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會繞地就想登月:印度軍事技術至少比中國落後20年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7-10-26 1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等媒體報道,近日,印度在高科技軍工領域動作不斷:熱炒「登月計劃」、渲染海軍發展和印俄武器合作,而「抬印抑華」的論調則在印度媒體中盛行。據西方軍專家客觀分析,印度雖一心在軍事技術領域趕超中國,但明顯是「不會走路先想跑」。印軍工對外依賴重,而中國重視自主研發能力,這導致了印中軍事技術差距至少在20年以上。
   
   
    不會「繞地球」就想登月
   
    中國的「神舟」載人飛船兩年來連續發射成功,顯示了在世界上僅次於美俄而居第三位的太空技術,受到刺激最大的正是南亞次大陸上的大國印度。印度政府和航天部門近日宣稱,準備在5年內實現向月球發射飛船的計劃,以趕在中國的「嫦娥計劃」之前登月,顯示自己在最尖端的航天領域具有更高的技術水平。
   
    印度官方的這番「豪言壯語」連本國國民都不是完全相信,國際太空技術領域的專家更是提出了諸多質疑。對於印度來說,實現繞地球的航天載人飛行尚遙不可及,此時便聲言要去月球未免有些誇張。2006年7月,印度試射了一枚「烈火III」型中程導彈,為本國的火箭技術水準做了最好的說明。這枚彈頭載運量不足1噸的導彈設計射程為3500公里,假想目標是「打到中國腹地」。然而導彈剛飛出幾百公里,便一頭栽進了印度洋。印度航天部門事後承認,導彈的設計存在嚴重缺陷,要改進並使其發射成功至少還需要1-2年的時間。但據《全球安全》的文章分析,印度在這方面的問題絕非一兩年內能夠解決的。
   
    中國發射的 「神舟」飛船,火箭載荷量已經達到了8噸,準備向月球發射的飛船的載荷則需要數十噸,遠非印度可比。若將中印的火箭和導彈技術相對比,印度試射未成功的「烈火III」型中程導彈,只不過相當於中國上世紀70年代前期便已試射成功的「東風-4」的標準。
   
   
   
    20年造不出先進戰機
   
    現代高技術戰爭中的主角是軍用飛機。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已經研製出第二代、第三代戰鬥機,近幾年推出的殲-10戰機已被國際公認達到世界先進戰機水平。中國主要銷售到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只花了4年時間便研製成功,並且已經大量投產。
   
    相比之下,印度上世紀80年代前從未自行研製過戰鬥機,目前在研的LCA戰機項目已經啟動了20年,但至今樣機的試飛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印度軍方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今後該機型即使能夠推出,也是「一亮相即落後」,印度空軍今後的裝備計劃恐怕還是要靠外購戰機。
   
   
   
    「國產軍艦」也全靠進口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長期自稱是戰後亞洲最早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其實買的都是英國的淘汰品,或者是俄羅斯舊艦。其實,印度一些所謂的「國產軍艦」,也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例如核潛艇一直是印度夢寐以求的裝備,但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沒有國家為印度提供技術援助,幾十年來印度只好乾等著毫無辦法。
   
    中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便自行研製出了核潛艇,現在已發展到了第三代,近年又自製了萬噸級的驅逐艦,技術上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與印度造船工業的「不爭氣」相比,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繼日本、韓國之後的第三大船舶出口國,並有超越前兩者的勢頭。德國自己不敢造的高科技船舶,也是把定單交到中國人的手上。中國自製6000噸級驅逐艦的發展周期只有印度同類型艦艇的1/2,所需費用也僅為後者的70%左右,而在性能上卻絲毫不差。
   
   
    新式坦克不敢上戰場
   
    在陸軍方面,中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便可自產主戰坦克和火炮,上世紀80年代研製出了在國際軍貿市場十分暢銷的85-III型坦克,近年裝備的99式坦克又被國際軍界視為世界先進戰車的代表。目前,中印兩國工業技術水準的差距之大,在陸軍軍工生產上體現得最為明顯。例如中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便解決了坦克底甲板變形和行駛中的履帶易斷裂的問題。反觀印度,近年吹得神乎其神的「阿瓊」坦克,行駛不超過300公里履帶就會斷裂,以致於印度陸軍根本不願採購,只是迫於政府的壓力才勉強訂購了百餘輛,連軍事演習中都不敢派它上陣,更別說是實戰了,只能讓它充當 「閱兵坦克」,給人看看算了。
   
    印度的大型火炮一直靠進口,幾年前印軍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發生了規模不大的衝突,但卻要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說明其陸軍軍工保障能力的低下。中國的火炮全靠自主研發,國產的 PLZ45-155毫米榴彈炮還在軍貿競爭中擊敗了美國的同類產品,被科威特等國作為首選的採購目標。
   
    目前印度連步兵輕武器都不能實現國產化,其陸軍裝備的進口步槍有好幾種,子彈有7.7毫米、北約7.62毫米、俄制7.62毫米和5.56毫米等多種標準,極難管理,其中多數都要靠外購。中國的輕武器早在上世紀60年代便全部實現了國產化,如今還行銷全世界,這20年來美國槍市上最受歡迎的就是中國產的步槍和手槍。
   
   
    「買」不來軍事現代化
   
    印度包括軍工在內的工業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仍然是依附於他國,始終未能建立起一個完整自主的配套體系。除核彈因買不到而被迫自主研發外,印度的其他武器裝備計劃始終以外購為主,自研為輔,一直未形成自主開發能力。無情的事實說明,一個國家沒有完整和自主的工業體系,軍工業就只能是「建在沙灘上的大廈」,一個大國絕不可能「買來」軍事現代化。國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發展,離不開工業化建設,印度在軍事工業上想跳過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信息業主導的后工業化時代的思路是不現實的。
   
   
    中印差距形成的關鍵
   
    一些印度人解釋本國的軍工落後,認為自己是民主國家,軍費投入少。其實在90年代以前,中印兩國的國防費長期相差不多,部分年份印度還多於中國。進入21世紀后,中國因財力增強使國防投入加大,去年公布軍費為350億美元,才高於印度一半多。從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的條件看,印度遠遠好於中國,其獨立后西方和蘇聯都競相向其推銷較先進的武器。中國得到過蘇聯軍援,後來長期受國際封鎖。自1989年以後西方又堅持實行對華武器禁售直至今日,俄羅斯賣給中國的武器技術水準也要低於印度。在這種形勢下,印度的軍工業發展卻遠遠落後於中國,不能不從指導思想等方面進行深入反思。
   
    印度自獨立以後,包括軍工界在內的工業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便是沿襲殖民地時代的思維方式,仍然依附於他國,始終未能建立起一個完整自主的配套體系。除核彈買不到而被迫自研外,印度的其它武器裝備始終以外購為主,自研為輔,一直未形成自主開發能力。印度自行開發的裝備,多數部件也靠進口。如「阿瓊」坦克名為自研,120毫米炮和發動機要買德國成品,火控系統則購自英國。LCA戰鬥機的發動機購自美國通用公司,電子裝置主要從法國引進。這些印度國內立項的重點項;目投資不小,拖延20多年卻始終不能定型,灰心喪氣之後又回過頭來再搞外購。今年春天,印度軍方又提出一個5年內斥資250億美元外購以更新裝備的計劃,其政界嘆息這隻能說明自研的失敗。
   
   
   
   
    中國從毛澤東時代開始,便強調建立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50年代從蘇聯引進的「156項」中有44項軍工企業,保證了主戰裝備每個零件都能國內自產,同時還建立了科技機構實行自研。60年代以後,國外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雖使中國的常規裝備發展出現了滯后,卻也逼出了一個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以航空工業為例,印度一直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米格-21戰鬥機,併購買了法國的「幻影」等戰機,在7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其空軍裝備水準看似比中國先進。在陸軍裝備方面,印度引進蘇聯的T一72生產線,所產坦克也優於中國的59式,然而其獨立開發能力很低的狀況卻並未改變。
   
    自90年代後期以來,印度購買了俄羅斯的蘇一30戰鬥機及生產線,只能照葫蘆畫瓢不走樣地仿製,多數部件還要進口,等於是在本國建立一個組裝線。中國引進了俄羅斯的蘇一27戰鬥機后,自己不僅能仿製還能改進,產品品質優於俄制原產品,同時又借鑒其技術用於開發國內新戰機。因此,最近十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目前中國空軍戰機的數量、品質均優於印度,而且建築在自我研製的基礎之上。在坦克生產方面,中國自80年代后推出的一系列新坦克性能都超過了印度已老化的T一72,靠獨立開發充分顯示出厚積薄發的威力。
   
   
   
    中國在改革開放后,同樣花錢引進了一些國外先進裝備,例如購買蘇一27戰鬥機及其生產線便用了上百億美元。不過中國始終堅持自研為主、引進為輔的方針,引進的裝備除應急之外主要作為自研新武器的借鑒,因而引進的結果是大大加強了國內自主開發能力,並促成了殲一10這類新戰機問世。在國內經濟建設方面,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強調從基礎工業抓起,在改革開放前便形成了一個雖然落後些卻完整配套的體系,改革開放后又大大提升了這一體系規模和綜合技術水準。在此基礎上,目前中國的軍事裝備除大型運輸機外(近來也已上馬自研),全部可以自我保障,在進口一些武器的同時也是世界上的武器出口大國,軍貿創匯導致了經濟上的良性迥圈。
   
    相比之下,印度的軍工界至今基本不具備出口能力,只能以窮兵黷武方式每年投入幾十億美元購買各國武器,不僅零配件都要受制於人,還嚴重影響了自身經濟發展,印度本國的軍工業又出現了萎縮和科研人員流失,例如其坦克廠便長年處於半歇工狀態。長此以往,中印兩國在軍工水準上的差距還會繼續拉大。
   
    對照中印兩國的國防工業發展水準,除了能使人看到西方一些人散布的揚印貶華的論調荒謬,還可引發諸多深層次的啟迪。無情的事實說明,一個國家沒有完整和自主的工業體系,軍工業就只能是建在沙灘上的大廈,一個大國絕不可能買來一個軍事現代化。國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發展,離不開工業化建設,印度想跳過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資訊業主導的后工業化經濟的思路是不現實的。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沙發
mengxxy 發表於 2007-10-26 1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3
王劍 發表於 2007-10-26 1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大蝸牛 的帖子

印度阿三,能搞出什麼名堂來

不了解印度人的人,可以來IT產業工作,看看這幫阿三是怎麼混日子的就知道了。阿三就是語言神經比較發達,加上老美和小日本鬼子在後面追捧,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1376

帖子

86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3
4
zhjtwc 發表於 2007-10-26 1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440

帖子

35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9
5
bockstael 發表於 2007-10-26 2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924

帖子

3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6
Alchemist05 發表於 2007-10-27 10:15 | 只看該作者
要比就和美國比,跟印度沒什麼好比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0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7
daniu7365 發表於 2007-10-27 11: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lchemist05 於 2007-10-27 10:15 發表
要比就和美國比,跟印度沒什麼好比的


嚴重同意!看一個人或者集體的價值,要看他(們)的對手是誰!中國人不要自降身段,國防和科研上我們趕超和學習的目標是美國。

印度人本身是很聰明的。同時他們強烈的宗教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他們國內的安定,貧富差距帶來溝壑可以被填平。可是表面上有野心,實質上滿足於現狀,崇尚及時行樂,相信富貴天定。本份、卻不腳踏實地;花哨、但註定技不如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8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10-27 12:40 | 只看該作者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強調從基礎工業抓起,在改革開放前便形成了一個雖然落後些卻完整配套的體系,改革開放后又大大提升了這一體系規模和綜合技術水準。在此基礎上,目前中國的軍事裝備除大型運輸機外(近來也已上馬自研),全部可以自我保障,在進口一些武器的同時也是世界上的武器出口大國,軍貿創匯導致了經濟上的良性迥圈。
   
……
   
    無情的事實說明,一個國家沒有完整和自主的工業體系,軍工業就只能是建在沙灘上的大廈,一個大國絕不可能買來一個軍事現代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80

帖子

1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2
9
clwx 發表於 2007-10-27 14:11 | 只看該作者
比較差距,奮起直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10
jakiexue 發表於 2007-10-27 15:1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軍工近期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於新中國建立以後毛澤東的戰略思維和眼光,確立了獨立研發為主,購買引進為輔的正確戰略,也就是老毛獨立自主思想在軍工方面的體現。中國人在戰略方面的天賦比阿三強,這從老毛與尼赫魯的比較中,就能得出結論。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阿三是應該好好學學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1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1
11
高加索銀狐 發表於 2007-10-27 17: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1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1
12
高加索銀狐 發表於 2007-10-27 17:09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好!頂頂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545

帖子

3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3
13
loneliman 發表於 2007-10-27 19: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kiexue 於 2007-10-27 15:19 發表
中國軍工近期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於新中國建立以後毛澤東的戰略思維和眼光,確立了獨立研發為主,購買引進為輔的正確戰略,也就是老毛獨立自主思想在軍工方面的體現。中國人在戰略方面的天賦比阿三強,這從老毛 ...

老毛是有戰略眼光的, 身在狼群, 是先打狼, 還是先吃穿? 老毛選了先打狼, 後人安全了卻罵老毛, 只打狼不顧吃穿. 天理何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039

帖子

22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5
14
esayshoes 發表於 2007-10-27 20:13 | 只看該作者
印度軍事發展是威脅,我們要擴大軍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02

帖子

35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2
15
flyinghorse73 發表於 2007-10-27 21:19 | 只看該作者
要比的話,一定要向世界最先進水平看齊。和不如自己的比,只能沾沾自喜,時間長了幹勁就會減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16
kimberley 發表於 2007-10-27 22:53 | 只看該作者
making curry reipe, india should be No 1, excpt that, i don't see any is bett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1913

帖子

3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17
多多.WANG 發表於 2007-10-27 2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58

帖子

8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83
18
gpit 發表於 2007-10-28 02:21 | 只看該作者
不能掉以輕心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58

帖子

8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83
19
gpit 發表於 2007-10-28 02: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flyinghorse73 於 2007-10-27 21:19 發表
要比的話,一定要向世界最先進水平看齊。和不如自己的比,只能沾沾自喜,時間長了幹勁就會減少。



贊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85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20
chun 發表於 2007-10-28 06: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lchemist05 於 2007-10-27 10:15 發表
要比就和美國比,跟印度沒什麼好比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0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