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抵制日貨!!喊起來容易,做起來呢?誰會是更大的受害者?歡迎探討。

[複製鏈接]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抵制日貨!!喊起來容易,做起來呢?誰會是更大的受害者?歡迎探討。

讓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日本對中國貿易赤字287億 中日貿易勢頭劇降

聯合早報報道,日本貿易促進機構(JICA)發表的數據顯示,2005年中日貿易額接近1900億美元,連續第七年取得增長,但增幅卻顯著下降。

根據該機構的數據,2005年中日貿易額為 1893億8736萬美元,增幅從2003年30.4%和2004年的29%,大幅縮小到8.9%。與此同時,日本對中國出口,去年的增幅也明顯收縮,從 29%降低到單位數的8%。出口額為803億美元。日本的對中貿易赤字為287億美元,再次創下新高紀錄。

針對中日貿易額增幅收窄的趨勢,日本分析報告認為,主要是中國的半導體市場陷入低迷,產品銷量雖增加,價格卻下滑,將總收入拉低。其次是日本汽車近期轉到中國生產,致使去年出口到中國的汽車銷量減少了21.4%。

分析也指出,中國在投資建設基礎設施上已接近飽和點,因此日本出口的建築器材,採礦用的設備等大型機器在需求上都出現了雙位數的減少。

分析認為,由於出口是以金額計算,目前日本出口到中國的加工原料的收入,其實也隨著原油以及塑膠、鋼鐵等加工原材料的價格偏高而水漲船高。如果今後這些原材料價格不調高,就意味著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額將會降低。

貿易促進機構公布的資料也列舉了今後還可能繼續影響日本對中國出口的客觀因素。這包括了有越來越多日企以及外資在中國投資電腦產品的生產,這意味著將會促使中國加強電腦零件上的生產技術。到時,日本對中國的電腦零件出口就可能只集中在高技術產品上,這將對日本的出口力度產生不良影響。

中日貿易額增幅縮小雖然成為這次中日貿易額的一個焦點話題,但日本貿易促進機構仍看好今後的中日貿易關係,並預測中日下一年度的貿易額很可能突破2000億美元。

報告說,從出口來看,日本可進一步推動對中國出口各種精密器材等產品。日本汽車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工廠在進入正式進入生產後,肯定會帶動日本本地生產的高技術汽車零件產品出口到中國。此外,由於中國近期推動的環保,節省能源項目,這也將會採用到日本生產的器材。

在中國產品進口日本方面,該報告強調:中國進口到日本的產品總值,以後將是拉高中日貿易額的重要組成。近期,進口日本的中國產品已從原有的蔬菜、紡織品,擴大到電腦、音像、家庭電器產品等。有關品種數量占日本進口產品市場的比例,也首次超越一半以上。

報告說,隨著未來日本經濟的復甦,日本國民消費相應增長,都將給中國提供更多出口到日本的機會。同時,日企在中國生產點,也顯示中日兩國今後將會有更多的貿易合作平台,雙邊貿易數額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沙發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2-25 00:22 | 只看該作者
我曾經查過,日本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已經是大概連續了5、6年了。

從上篇文章里我們可以簡單地看出,與我們中國人買日貨相比,日本人買了更多的「華貨」。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抵制了日貨(如果可能抵制的話),毫無疑問日本人也會抵制華貨。

到時候,誰的損失更大,可以顯而易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3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2-25 00:22 | 只看該作者
歡迎冷靜的探討!!!

「不刷牙者」請留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9
4
henryai 發表於 2006-2-25 06:13 | 只看該作者
但從貿易額上不能簡單的看成日本貨或者中國貨。就像中美貿易中,美國方面大量的逆差來自於在華跨國公司的出口。同樣,所謂的「華貨」,可能更多的是在中國加工貼上日本商標的日本貨,最終價值的最大受益者還是日本公司,間接的就是日本的投資者等。

抵制日貨,短期內可能會造成中日貿易的波動,但長期來看對打壓日本在華企業以及日本經濟還是有相當大的作用的。可以想象下,如果陷入困境的索尼,在中國一件商品都賣不出去,那麼就算換怎樣的鬼佬作ceo都沒用了。剩下的市場,雖然不能太樂觀的說都留給了本土企業,但是一定程度上還是給與本土企業一定的空間。推而廣之,在一些行業中國消費者有很大的選擇餘地的話,選擇國貨,或不選擇日本貨,對自己的經濟發展,對打擊日本經濟都是有貢獻的。

再遠點說,日本是全世界軍費支出第二的國家,這些錢哪裡來,自然是來自於日本的納稅人。關稅,公司稅,個人稅等都包括在其中。當跨國公司將價值轉移回本國的時候,自然而然一部分成為小泉政府的稅收,而稅收一部分就絕對迴流向他們的「自衛隊」。如果哪天打入中國人胸膛的子彈不幸是我們購買一個cd player或者日本轎車貢獻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堅決抵制日本貨呢。不要說不可能,日本人滅中國之心已經不是一朝一夕了。

當然也有人說跨國公司也為中國貢獻了稅收。然而事實是更具數據顯示在華近一半的跨國公司都不賺錢,起碼說財務報告上顯示不賺錢,也就是說不用上繳很多的稅收了。這樣的貓膩,難道不能讓我們警惕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5
phtsl 發表於 2006-2-25 07:55 | 只看該作者
什麼時候政府下令抵制,有法可依了,咱就抵制,要不然,咱絕不犯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01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6
daviddvdd 發表於 2006-2-25 12:35 | 只看該作者
國際貿易是雙向的,互利互惠的,我們反向證明如果中國不買日本的產品會出現什麼情況.
GDP是由 個要素組成,包挎政府花費,國內花費,進出口差價以及投資.
跟抵制日貨有關係的只有兩點,就是進出口和投資.我先說進出口.
    1 進出口
  我們買的日本產品,是因為他的價格或者質量(至少有一個)比世界同類產品更佔優勢,所以我們買他們的產品.這些產品包刮製成品和半製成品, 我們先來說半製成品.
  半製成品包掛電子元件,鋼,汽車元件等等.我們進口這些東西在中國進行加工,做成成品,然後自己消費或者再出口.剛才我說過,我們買他的產品是因為他有價格或者質量優勢.如果我們停止進口這些半成品,而轉叢另外的國家進口,假如"美國".從美國進口的這些原材料必然價格或者質量上遜於日本產品(不然我們早就直接從美國進口了),那麼必將導致我們加工過後的成品成本上升.因為原材料價格高,直接增加生產成本.質量差,必將導致廢品增多,和維護費增加,間接增加成本.並且質量問題還會影響企業品牌,使銷售降低.成本的上升和品牌的降低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和使生活成本上升.另外,如果製成物用於出口的話,成本的增加和質量的下降必然又導致出口的減少.不要忘了我們國內大多數企業都是靠價格優勢在國際上競爭,因此我們產品的彈性率(own-price elasticity 和 cross-product elasitisity)相當高,價格的一點上升必然導致的是銷售的大量下降.銷售的下降必然導致國內企業減少生產,為了減少生產,節約成本,必然會大量裁員,裁員又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成本的上升,國內消費下降等等後果. 
  現在轉去分析關於不進口製成品問題.我們從日本進口的製成品大概是高新技術的電子產品.包颳了汽車,電視,錄象機等等(日本幾個大企業是我們主要的出口商).在這些方面,我們國內產品基本上是無法和發達國家的產品競爭,本來我們還有價格優勢,但是現在日本企業大都在中國設廠,所以我們連最後的優勢都喪失了(所以這方面的民族企業維持很困難).如果我們停止進口日本的產品,日本產品讓出市場,我們民族企業就能喘口氣了.但是不要忘了,中國企業不僅競爭不過日本產品,連美國產品都競爭不過,如NEC,GM等大企業.日本產品的退出,必然是其他外國企業的蜂擁進入,搶佔空下來的市場分額. 有多少國內企業有信心爭得過美國等企業呢??所以說國內企業並不會從中得到多大好處.再看消費者.美國大多數產品雖然好過中國產品,但是任然在價格和質量上比不過日本產品.消費者只能買比從前價格更貴,但是質量更差的產品,消費者從中也沒受益,反而受害了. 
  2 投資
  最近的統計顯示,中國出口的70%產品都是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工廠生產的.我不知道日本工廠佔多大比例,但肯定很大.假設10%吧,可能還要多.如果我們停止購買日本的產品,日本企業必然會退出中國市場,搬到其他國家,比如印度等工資更低的國家.想象看中國的出口減少10%會是什麼境況??我們的GDP上升都是靠進出口貿易撐著,如果一旦出口大量下降,中國貿易順差可能大幅度減小,更可能會產生逆差. 如果有人認為那只是短期的,長期來說,日本企業的退出,其他國家或者民族工業肯定能把這部分差值補上.不要忘了,日本企業退出中國,並不是說他們就不再設廠了,而是換個地方設廠而已.他們一旦將工廠再其他國家建立起來,馬上就會恢復對產品的供應,他們的利潤是不會減少的.而中國這部分的差值卻不會再補上了,因為日本又恢復他的產品供應了.

分析完中國,再來看日本會如何反應.因為抵制日貨就像打仗一樣,如果明知道自己受的損失講遠遠大於對手那一方,那再佻起戰爭就不理智,是很愚蠢的行為了.
  大多數人都擔憂如果日本人也抵制中國的產品,會發生什麼情況.但是我擔憂的恰恰相反,我害怕如果日本人夠理智,而又足夠聰明的話,他們任然繼續進口中國產品,會怎麼樣?
突然有事情,不寫了.明天再來補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7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6-2-25 14:18 | 只看該作者
歡迎大家理性的討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8
karlsql 發表於 2006-2-25 16:03 | 只看該作者
沒有沒代價的事情!說起來,當年是不是直接根著日本「大東亞共榮」更有利呢?至少看起來損失會很少吧,至少日本不用打過來了,少死多少人那?能這麼講嗎?就是汪精衛都會堅決反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9
karlsql 發表於 2006-2-25 16:05 | 只看該作者
[QUOTE=phtsl]什麼時候政府下令抵制,有法可依了,咱就抵制,要不然,咱絕不犯法。[/QUOTE]
呵呵,抵制就違法嗎?不知所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01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10
daviddvdd 發表於 2006-2-25 16:41 | 只看該作者
[QUOTE=karlsql]呵呵,抵制就違法嗎?不知所云。
再說了,你又不是中國人,這兒不關你的事![/QUOTE]
樓上的,我們這裡是正經討論的地方,如果你要攻擊別人的話,請換個地方.
如果有道理的話,就說. 還有你連抵制日貨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都沒搞清楚,就開始大喊"抵制日貨",真的很好笑.也很可悲
如果你不懂經濟原理,可以去看看書,查查資料. 樓主說了,討論的是誰是最大受害者,是從經濟原理出發,理性分析,不是叫你來這裡憑感情大喊一通.從你的發言中,我只聽見你說了兩件事. 第一,日本以前乾的事我們要報復回來,怎麼報復呢,就是抵制日貨.管他抵制日貨有什麼影響,只要抵制就好了.我情願自己難過,也要叫你日本難受.
第二,你走來就叫別人走開.你很厲害,很霸道.我還以為這論壇是你家開的呢,再仔細看看,原來不是.我們這裡討論只有中國人能參加嗎???哪個人規定了這個帖子只能中國人能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11
karlsql 發表於 2006-2-26 03:33 | 只看該作者
[QUOTE=daviddvdd]樓上的,我們這裡是正經討論的地方,如果你要攻擊別人的話,請換個地方.[/QUOTE]
第一,我不認為「攻擊」誰了,我只說事實。第二,你努力為之說話的那位的發言你看了嗎?

[QUOTE=daviddvdd]如果有道理的話,就說. 還有你連抵制日貨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都沒搞清楚,就開始大喊"抵制日貨",真的很好笑.也很可悲[/QUOTE]
第一,我想沒人能準確說清你所說的後果,第二,如果說大概後果,我說過了任何事都需要代價,有些事要不計後果,而"抵制日貨"根本就不是經濟問題!這才是我們討論前應澄清的基本點。

[QUOTE=daviddvdd]如果你不懂經濟原理,可以去看看書,查查資料. 樓主說了,討論的是誰是最大受害者,是從經濟原理出發,理性分析,不是叫你來這裡憑感情大喊一通.[/QUOTE]
我不是學經濟的但願意看到這方面的分析,只想說明"抵制日貨"不是經濟問題,討論是在這個前提下。另外,我不認為我在「憑感情」喊什麼。

[QUOTE=daviddvdd]從你的發言中,我只聽見你說了兩件事. 第一,日本以前乾的事我們要報復回來,怎麼報復呢,就是抵制日貨.管他抵制日貨有什麼影響,只要抵制就好了.我情願自己難過,也要叫你日本難受.[/QUOTE]
我沒這方面的意思,更好像沒這方面的表述,現在的抵制日貨是基於這些年日本的表現。其實再進一步說,每個有點血性和骨氣的中國人就會能不買就不買,當然這有點消極,但沒什麼可指責的。

[QUOTE=daviddvdd]第二,你走來就叫別人走開.你很厲害,很霸道.我還以為這論壇是你家開的呢,再仔細看看,原來不是.我們這裡討論只有中國人能參加嗎???哪個人規定了這個帖子只能中國人能回帖???[/QUOTE]
我不是那個意思,已更改。我是想說,一個痛恨中國的人的觀點對中國人沒有任何價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12
karlsql 發表於 2006-2-26 03:55 | 只看該作者
[QUOTE=daviddvdd]因為抵制日貨就像打仗一樣,如果明知道自己受的損失講遠遠大於對手那一方,那再佻起戰爭就不理智,是很愚蠢的行為了[/QUOTE]
照這個邏輯,三十年代的時候,明知打不過日本還抗日,「明知道自己受的損失講遠遠大於對手」,不是嗎?是不是也是「很愚蠢的行為」?多找幾本汪精衛的傳記看看吧(我從沒低看過汪的人格),歷史就像面鏡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13
karlsql 發表於 2006-2-26 04:02 | 只看該作者
再把話題轉回來,我不懂經濟原理,請懂得人講講,這帳應怎麼算呢?我想不該是簡單的就事論事,僅僅算算某個方面的貿易吧?
我個人並不贊成消極抵制(我自認為是積極抵制:)。抵制只是個人的淺層行為,雖然是該做的:)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關鍵是如何建設我們的經濟?哪位見到韓國經濟因為韓國人抵制日貨而損失很大了?了解韓國經濟的大大給俺們講講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01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14
daviddvdd 發表於 2006-2-26 04:18 | 只看該作者
[QUOTE=karlsql]照這個邏輯,三十年代的時候,明知打不過日本還抗日,「明知道自己受的損失講遠遠大於對手」,不是嗎?是不是也是「很愚蠢的行為」?請多找幾本汪精衛的傳記看看吧,歷史就像面鏡子。[/QUOTE]
你沒看懂我說的話,我說的是挑起戰爭!抗日戰爭並不是中國挑起的,中國是防禦戰!!!
就像有人欺負你,你不管別人怎麼強大,也要和別人抗爭,這是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714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15
karlsql 發表於 2006-2-26 04:28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可現在是中國人在挑事嗎?越了解日本這個民族越警惕,他們很多時候都是有計劃有步驟地行事。
其實,我從小受的教育是親日的,真正長大后,也就是近十年才反感起來。又扯遠了,如果樓主的意思是知己知彼分析清楚才能更好的支持決策,這確實是必要的,我的目的達到:)大家繼續討論,我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16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2-26 04:43 | 只看該作者
我是一個抵制日貨的人。而且已經堅持6年,應該會再堅持60年左右。

抵制日貨,對於小老百姓來說,意義是損害自己的利益,同時損害日本的利益。雖然微不足道,但是,用自己的購買力,多買一些中國生產的,稍微落伍一些的產品,幫助中國的企業增加競爭能力。

所以,我寧可不用日本的產品,雖然它們的確好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4
17
parisningbo 發表於 2006-2-26 05:17 | 只看該作者
日本會是更大的受害者

「聯合早報報道,日本貿易促進機構(JICA)發表的數據顯示,2005年中日貿易額接近1900億美元,連續第七年取得增長,但增幅卻顯著下降。

根據該機構的數據,2005年中日貿易額為 1893億8736萬美元,增幅從2003年30.4%和2004年的29%,大幅縮小到8.9%。與此同時,日本對中國出口,去年的增幅也明顯收縮,從 29%降低到單位數的8%。出口額為803億美元。日本的對中貿易赤字為287億美元,再次創下新高紀錄。」

這是日本人的數據,中國的統計會是另一種情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4
18
parisningbo 發表於 2006-2-26 05:20 | 只看該作者
「但從貿易額上不能簡單的看成日本貨或者中國貨。就像中美貿易中,美國方面大量的逆差來自於在華跨國公司的出口。同樣,所謂的「華貨」,可能更多的是在中國加工貼上日本商標的日本貨,最終價值的最大受益者還是日本公司,間接的就是日本的投資者等。」
支持,首先要定義日貨,日貨應該包括日本公司在中國剝削中國工人生產的產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4
19
parisningbo 發表於 2006-2-26 05:45 | 只看該作者
日本會是受害者,不一定對中國有害

「什麼時候政府下令抵制,有法可依了,咱就抵制,要不然,咱絕不犯法。」
抵制日貨不需要立法,市場經濟條件下,買不買日貨是中國消費者的自由,靠消費者的覺悟。

中國出口的產品是世界上性價比最好的產品,否則日本人早就把中國甩了,因為日本人亡我之心不死。我是做國際貿易的,我知道中國出口這麼快不是我們做國際貿易的本事,是中國工人的功勞的,做的產品的性價比太高了。不買中國貨是日本人的損失。

中國人購買的日貨絕大多數可以用國貨代替,如電子產品、電器,國貨的性價比早超過日本,少數的可能可用其他國家的產品代替,如歐美的機械、儀器等,個別的產品當中國人一定要買日貨的時候,日本人就不買給中國人了,如前些時間的雅馬哈直升飛機事件。

關於投資,日本人也是聰明的,如果是去印度投資合適的話,他們早就去印度了。沒有中國工人他們能生產出佔領全球的產品嗎?

日貨猖狂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缺少愛國注意教育,沒有民族自信心,盲目寵外。要多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的企業家也要提高素質,把更多高附加值產品賣給日本人,叫日本人到中國來種菜、挖煤。20年不行,50年。

祖國將在我們的手裡騰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4
20
parisningbo 發表於 2006-2-26 06:20 | 只看該作者
剛看到的:中國對日出口佔中國對外出口的比重不斷下降,日本原來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如今已排在歐盟和美國之後。相反,中國包括香港在內,已成為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超過了美國。這說明,日本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在下降,而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度在增大。
日貨不重要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1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