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骨科大夫 | 膝關節「省著用」?還是「用著省」?

[複製鏈接]

19

主題

67

帖子

26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霸王槍 發表於 2019-3-5 2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從學會了用微信,王阿姨就養成了每天走一萬步的習慣。可走著走著,膝關節就開始又酸又痛,甚至還會發出咯嘣的響聲。
王阿姨馬上聯想到朋友圈常說的:日走萬步傷膝蓋、膝關節要「省著用」啊,云云。
認識到自己畢竟已逾花甲的年紀,一種自己的膝蓋已經臨近保質期的感覺在王阿姨的心頭瀰漫開來。王阿姨從此嚇得不敢運動了,每天微信運動步數都鎖定在2000步以下。
那麼,我們來給王阿姨想想辦法!
到底膝關節要不要「省著用」呢?
這組數據來自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的一篇研究文章:「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著不動居然比健身跑還要傷膝蓋?
接下來我們從軟骨、肌肉與姿勢的角度來試著理解一下為什麼會這樣。
關節是人體運動的樞紐,一般由兩根骨骼的相鄰骨面所構成,為了防止運動時骨面與骨面直接摩擦,相鄰骨面各自覆蓋有一層薄薄的軟骨,正常情況下,軟骨呈淡藍色,有光澤,表面十分光滑,摩擦係數比兩塊冰面還要小。
人在運動時,就會對關節產生摩擦、擠壓、衝擊和負載,而關節軟骨具有減小摩擦、緩衝衝擊、分散壓力、吸收震動的重要作用。因此,關節軟骨對於運動至關重要。
軟骨需要你運動
關節軟骨本身沒有神經支配,也沒有血管供應營養,其營養成分必須從關節滑液中獲取。當關節軟骨受壓時,軟骨變薄,滑液從軟骨中被擠出,而壓力消失時,滑液被吸入軟骨中,這就如同海綿效應,就在這一擠一吸中實現了對於軟骨的營養。因此,關節軟骨的營養代謝必須通過適度的運動才能實現,只有讓關節軟骨不斷受到適度應力刺激,才能維持軟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肌肉不能被放假
所以如果你認為膝關節炎是由於運動過量導致的,所以要採取「省著用」的方法,想要以靜制動,而這恰恰陷入了越不運動病越嚴重,病越重越不敢運動的惡性循環中。
不鍛煉會使大腿肌肉(股四頭肌)萎縮,直接導致膝關節的穩定性變差,關節間的摩擦加劇,骨關節炎進展更快,疼痛也愈發明顯和頻繁,患者因此更不敢活動,膝關節陷入惡性循環。
尤其是中老年人,身體一旦停止鍛煉,心肺功能會漸漸變差,肥胖、「三高」等代謝病也會隨之而來,運動耐量進一步下降,身體狀況也陷入了更大的惡性循環!
姿勢事關新「膝」望
久坐這個姿勢到底有什麼問題呢?會有四個危險。
1. 膝關節正常活動的時候,可以刺激可以使膝蓋內的關節滑液在關節內流動,幫助膝蓋關節更好的活動,還能提供營養物質。
久坐的時候,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良,代謝減慢,關節腔滑液分泌減少,增加了下肢關節損傷的風險,並且膝蓋和髖部的關節炎風險將提高。
2. 久坐的時候,膝關節長時間處於屈曲狀態,髕骨和股骨之間的壓力顯著增大。因為這時,髕骨兩邊的股四頭肌和髕腱都處於緊張狀態,而與此同時,股骨的關節面直接頂著髕骨的關節面。
另外,膝關節屈曲時,股骨的后髁直接卡在脛骨上,也會導致股骨和脛骨之間的壓力增大。膝關節平躺伸直,壓力為零,而處於屈曲狀態,壓力最大。
3. 膝關節處於坐姿的屈曲狀態時,膝關節的軟骨便一直處於高壓狀態。偏偏軟骨最怕的是長時間處於壓力狀態。如果膝關節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它的抗磨損能力就會下降,就會像下圖這樣出現軟骨退化、甚至剝脫。
導致膝關節炎有很多因素,但對於我們現代人,長期坐著並屈曲膝關節,是引發惡性循環的一個起始因素。但是我們要工作要學習啊,怎麼辦呢?只要打破持續地坐姿和屈膝狀態即可,你可以:
①避免久坐,每1小時站起來活動3—5分鐘。
②如果實在沒時間起身,時不時伸直兩腿,可以有效減緩膝關節壓力。
③久坐後起身,最好用雙手撐著桌子帶一把力,減輕起身時膝關節的瞬間壓力。

19

主題

67

帖子

26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8
沙發
 樓主| 霸王槍 發表於 2019-3-5 22:17 | 只看該作者
適當的正確運動反而可以減少膝關節炎發生的風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67

帖子

26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8
3
 樓主| 霸王槍 發表於 2019-3-5 22:18 | 只看該作者
運動增加了關節肌肉韌帶強度和軟骨厚度;
運動可以產生相對有效的減肥效果,而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對關節的壓力。
從而開啟膝關節越用越省的良性循環。
當然,關節部位有傷的人群,還是等保守治療后癥狀有所緩解了再運動也不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4 22: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