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洲三國「去漢字化」的糾結:捨不得但又痛下決心?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亞洲三國「去漢字化」的糾結邏輯

  相比將全面廢止漢字推行至每一個基層機關的父親、前總統朴正熙,朴槿惠「精通漢語」,這也是當下中韓媒體在談及兩國關係時常會貼上的標籤。

  這可能是韓國建國以來第三次大規模的「去漢字化」運動。

  漢字「國」,在過去一直被鑲嵌在韓國國會的會徽中,但最近一次韓國國會的決議里,它被改成韓文的「國會」。而在此前的2月份,一份針對國會議員進行的問卷調查中,72.4%議員贊成用韓文取代漢字。

  這被認為是近年來韓國最高級別的「去漢字化」風潮。早在2003年,就有114名國會議員將自己的名牌由漢字改成韓文;更早前,國會大禮堂的議長名牌也已被修改。而這一次,隨著國會標誌的更改,韓國媒體預測,今後國會各種場合的國會標誌、車輛標牌等一切用品,漢字都將被韓文取代。

  只是,此次「去漢字化」運動成功與否,仍未能成定數——前兩次更大強度的類似運動的結果,都以令人意外的結局告終。

  為了掃盲,朝鮮廢除漢字

  中國曾以漢字「統治」了亞洲多個國家——曾經的漢字文化圈,包括了越南、日本、朝鮮和韓國。

  這些國家中,最早傳入漢字的是越南。因為歷史淵源,越南有許多重要的史書、公文都是採用中國文言文。比如《大越史記全書》,它是研究越南早期歷史最重要的史書之一,由文言漢文編撰而成。

  不過,去漢字化程度最高的也是越南。19世紀末,來自法國的殖民者在越南強行推行拉丁字母拼寫的表音文字,並根據一位法國傳教士的標記方法,創立了一套文字,越南人稱之為「國語字」。自此,越南退出漢字圈。

  而日本則早在漢字剛傳入時就改造了漢字。1000多年前,日本用簡化的漢字創造音節字母,這套字母體系漸趨成熟后,被稱為「假名」,被夾在漢語中間應用。現在,漢字在日本隨處可見,但這些中國人能看懂的漢字並不是「中國漢字」,而是「日本漢字」。所謂日本漢字,就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由日本人進行重新構詞,賦予新意而產生的漢字。現行的日本漢字有2136個,它們也不一定全部保有中國漢字原形,有300餘個被進行了簡化,譬如「附近」就簡化為了「付近」。

  韓國的漢字有兩個來源:中國和日本。在15世紀中葉之前,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系統,之後雖然本地文字「諺文」被發明出來,但在官方文件和出版物中,漢字仍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此後,日本殖民者進入朝鮮半島,由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漢字,也影響了韓國。

  朝鮮半島另一個國家朝鮮,則在二戰後逐漸廢除漢字。據教育部主管的《語文建設》期刊一篇文章介紹,朝鮮建國後為了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以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簡單易學的諺文被大力推行。數據顯示,1945年解放時,朝鮮約有80%的人是文盲,到了1950年文盲基本上就被「掃除」。現在的朝鮮,除了幾處古迹外,找不到有漢字的地方。

  如此一來,韓國幾乎成了漢文化圈最後的有完整漢字的國家。

  為了做生意,韓國重新擁抱漢字

  但同時,漢字在韓國經歷了反覆的消除及恢復的過程,也就是前文所講的三場運動。也有學者將韓國建國以來的對文字的爭論,稱為「60年文字戰爭」。

  這場表面上看不到一絲血跡的戰爭中,實則彙集了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較量。

  1948年頒布的《諺文專用法》是漢字在韓國面臨的第一次重大危機。但這部法律實則起於一個草率的決定。當時韓國受美國影響頗深,「脫亞入西論」風靡全國,第一步就是廢除漢字。在美國的支持下,韓國甚至成立了「漢字廢止會」,這部法律便脫胎於「漢字廢止會」的建議。

  不過這種非發跡於韓國人本身需求的法律並沒能排擠走漢字,政府公文、報刊雜誌依舊是「韓漢並用」。此後,韓國開始漸漸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在韓國面臨的第二次重大危機,是在總統朴正熙時期。在其掌權韓國18年的時間裡,他一直致力於「韓文專用」廢止漢字。有學者認為這位強勢的總統此舉是為了進行獨裁,也有學者認為廢除漢字是他對付競爭對手金大中的政治攻勢。無論如何,確實在朴正熙治下,將全面廢止漢字推行至每一個基層機關。

  令人回味的是,他的長女——韓國現任總統朴槿惠,在新華社的報道,「她精通漢語,喜歡中國哲學。」

  此後的近30年,韓國基本沿用韓文專用政策,直到1998年那位有力的對手金大中上台。他剛一上台就發表漢字復活宣言。不過漢字恢復更重要的背景,是 1997年年底韓國爆發的金融危機。當時的韓國工商界人士擔心,韓國超過40%的商品輸出對象是漢字文化圈,完全拋棄漢字的韓國難以和漢字文化圈的同行做生意。於是在2003年,韓國五大經濟團體建議屬下的19萬家公司,招聘職員時必須經過漢字考試。

  日本首相不會讀漢字,被笑話

  在去漢字化的過程中,韓日也發生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比如韓國有一段重要的高鐵,其混凝土枕木需要防水發泡的填充物,但施工方卻用了吸水材料,導致155000根枕木龜裂。最後工程隊發現,出錯原因竟然是理解錯了圖紙,將「防水」錯認為是「放水」——因為沒有漢字的標記,而僅僅只有諺文,同音字之間產生了誤解。

  不過,也有韓國人士解釋這是因為翻譯的問題,但它從一定程度上確實也顯示了沒有漢字將給韓國帶來多大的麻煩。據《青年參考》引用韓國「Koreabang」網站的介紹稱,如果沒有1000個漢字的知識儲備,幾乎沒辦法閱讀韓文報紙。

  2009年年初,韓國有20位前總理聯名向青瓦台上書了一份建議書:主張從小學開始教漢字。這次行動來自韓國一個名為「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的推動,其會長便是一位前總理。

  另外,中國經濟的影響也讓韓國民間自發學習漢字。雖然漢字教育在韓國仍然只是作為中學的選修課,但現在許多韓國的大學規定,學生畢業之前必須拿到漢字二級證書或者通過校內進行的漢字考試。三星集團等大企業在聘用過程中會給持有資格證的應聘者加分。「漢字能力資格證」和托業、托福等英語證書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資格證成為大學生的「三大必備證書」。

  在保守改革、注重漢文化的日本,雖保留2000多個漢字,仍然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原有的漢字詞使用假名書寫,造成大量亢長的假名出現,很多人不會讀日本漢字。這其中最被津津樂道的要數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他因常念錯日本漢字遭到政敵和媒體的諷刺,結果是,此舉大大刺激了跟他有同樣問題的日本民眾學習的熱情。

  一本教授正確朗讀日語漢字的書籍在日本開始走俏,一度名列暢銷書排行榜首位。而有關美國總統奧巴馬演講的書籍之前最高的位置也只是第二名。

  於是,有官員曾打趣道:「一本教人說話的書能排在暢銷榜榜首非常罕見。就書的銷量來說,麻生先生打敗了奧巴馬先生。」

0

主題

116

帖子

25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1
沙發
samliu99 發表於 2014-5-8 23:12 | 只看該作者
太好了,這才是真正維護漢字的純潔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3
dave18 發表於 2014-5-9 23:26 | 只看該作者
祖宗用了幾千年的漢字早就被它們改得面目全非了!自己都不保護自己的文字,還討論其他國家什麼去漢字化,有意思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主題

467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6873
4
小雨點0514 發表於 2014-5-10 00:32 | 只看該作者
其實還挺羨慕他們的,既有自己國家的文字,還能看懂中文。這不是挺好的事情么!
刪了,因為去TM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15: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