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個名揚全球的釘子戶故事 去留之外的第三種結局

[複製鏈接]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時間:12-17   來源:新浪博客
  
11月28日,日本成田機場堅守了半個世紀的兩個釘子戶,遭到了強拆,使釘子戶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其實釘子戶在世界各地都有,比如傳說中的德國法學「典範」、普魯士威廉一世的無憂宮與風車磨坊的衝突故事;又比如被寫成《THE MAN WHO LIVES ON THE M62》傳唱的、英國約克鎮(YORK)M62高速路上的釘子農戶等等。

釘子戶在抗爭甚至流血衝突中,似乎最後都只有去或留兩種結局。日本田機場釘子戶、美國西雅圖伊迪絲·梅斯菲爾德的百年老屋和法國巴黎「玻璃屋」三個名揚全球的釘子戶故事,也許能讓我們從中看到去留結局之外的第三種結局。

重建,並不意味著一切推倒重來。

這也讓我們看到,即使是去留兩種結局,其去和留的過程,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1.溫馨故事,梅斯菲爾德的小屋



美國西雅圖的伊迪絲·梅斯菲爾德居住在巴拉德西北第46街的一棟老屋裡,照顧年邁的母親,直到母親去世。梅斯菲爾德的小房子建於1900年,只有兩間卧室。母親去世后,梅斯菲爾德獨自居住,門口藍色的小汽車,是她的坐駕。(東方IC供圖)



2006年,開發商計劃在這兒建一座五層樓的商用大廈,但梅斯菲爾德拒絕搬走,開發商幾次提高報價,最後開出100萬美元。老太太說不是錢的問題,就是不願搬。沒有抗爭,也沒有強拆。開發商修改了圖紙,圍著她的小屋建起「凹」字形的商業大廈。此後,小屋逐漸受到全世界媒體的關注。(資料圖片)




在商業大廈施工過程中,施工方的施工監理巴里·馬丁,像照顧外婆一樣照顧著梅斯菲爾德的飲食起居。梅斯菲爾德臨終前,將這座百年老屋贈給了馬丁,並囑咐將房子賣掉供馬丁的兒子上大學。2008年1月15日,梅斯菲爾德與世長辭,終年86歲。圖為馬丁在小屋裡。上圖是小屋裡擺放的梅斯菲爾德年輕時的照片。(資料圖片)




後來,這座小屋被賦予更多的人文色彩。2009年5月,迪士尼公司把五顏六色的氣球系在小屋屋頂,使小屋成為《飛屋環遊記》的現實版。小屋也被文身師設計為一種信念的符號(上圖)。小屋的新主人、房地產開發商格雷格·平內奧認為這間小屋會讓每一個美國人思考自己的人生,欲將之架起與商業大廈齊高,取名「信念廣潮(下圖)。(資料圖片)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沙發
 樓主| 簡單快樂 發表於 2012-12-28 04:37 | 只看該作者
2.成田機場,半世紀的暴力衝突



1967年6月17日,日本政府提出了在千葉縣成田市三里塚、芝山地區修建機場的方案,7月4日被佐藤榮作內閣批准。此方案事先沒與當地民眾溝通,激起了民眾的極大反感,他們成立「機場反對同盟」,開始了抗爭「強制撤去」(強拆)的行動。各地工農、學生和環保組織也都給予聲援或直接派人參加,甚至連孩子都組成了少年行動隊。(資料圖片)



1971年9月16日抗爭行動達到頂峰,5000多抗議者與5300名警察發生衝突,3名警察喪生。1967年至1978年間,三里塚共爆發過56次衝突,4名警察和1名抗議者喪生,3100名警察和5000名抗議者受傷。圖為1971年9月30日,日本成田三里塚地區,反抗者在自築的防禦工事里向警察投擲燃燒瓶。(資料圖片)



從1978年到2004年,日本700多起「游擊事件」中的500起都與成田機場問題有關,造成13人喪生,其中5名是警察。圖為1985年10月20日,約3900名抗議者在召開全國集會時與包圍會場的警察發生衝突,造成59名警察受傷。經過半個世紀的對峙,從武力對抗到道歉和談,最終通過對話方式解決用地問題,才逐漸取得了進展。(資料圖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3
 樓主| 簡單快樂 發表於 2012-12-28 04:38 | 只看該作者
3.玻璃屋,建築史的經典之作



1928年的一個溫暖午後,法國巴黎名流達爾扎斯醫生夫婦邀請傢具設計師皮埃爾·夏洛到家裡做客。那是一所又老又舊的宅子,被密密麻麻的老房子環抱,光線暗淡,仿若囚牢。在閑聊中,達爾扎斯醫生對皮埃爾·夏洛說,你來當建築師,幫我們新建一座房子吧。(資料圖片)



可當時達爾扎斯醫生家的三樓租給了一個租客,無論達爾扎斯怎麼說,給什麼樣的補償,租客就是不願意搬出去。對此,達爾扎斯沒有與租客發生爭執,也沒有將之告上法院。當大家都以為皮埃爾·夏洛一籌莫展的時候,沒想他用鋼柱頂起了租客居住的三樓,一二層舊房子照樣拆,新房子照樣建。



整個建房過程,釘子戶租客都沒有搬走。1932年,這棟在巴黎左岸的玻璃屋(Maison de Verre)由猶太建築師皮埃爾·夏洛設計建成。玻璃屋不但成為最早的鋼結構樓宇,而且是世界上早期現代建築的代表作,在建築史中佔據重要地位。玻璃屋的故事,傳遞出來的或許是這樣一種可能:釘子戶,並不是只有去或留的結局的。重建,也並不意味著將一切推倒重來。(資料圖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2-29 06:5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很多住棚戶區的人家,都在等著政府的拆遷,那種祖父(也許是曾祖父)搭蓋的沒有廁所、沒有自來水、冬冷夏涼的房子,住了好幾輩人了,但子孫沒什麼出息,也就是頂替父母當上工人,拿的錢還不夠給老婆買化妝品的,當然沒錢修繕房子,就等政府拆遷了好一套破房子換兩套二卧的樓房,別壞了人家的好事。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42

帖子

100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7
5
一針濺血 發表於 2012-12-29 10:30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2-28 14:55
中國很多住棚戶區的人家,都在等著政府的拆遷,那種祖父(也許是曾祖父)搭蓋的沒有廁所、沒有自來水、冬冷 ...

你說的全是廢話,  
本文說的是釘子戶 - 指的是不想搬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6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2-29 20:27 | 只看該作者
一針濺血 發表於 2012-12-28 21:30
你說的全是廢話,  
本文說的是釘子戶 - 指的是不想搬的人.

國外不想搬政府當然不管,因為你那怕住危房,也得給政府納地稅,而且他房子的周圍既然是商業區,稅負必然增加,他要不在乎就納高稅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8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7
kingdom117 發表於 2012-12-30 15:14 | 只看該作者
這樣子的事情也只是少數的事迹,在西方土地是私有化終身制,中國本土是國有化和不超百年產權,所以天下一切都是黨土,何來釘子戶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8
 樓主| 簡單快樂 發表於 2013-1-3 03:28 | 只看該作者
kingdom117 發表於 2012-12-30 15:14
這樣子的事情也只是少數的事迹,在西方土地是私有化終身制,中國本土是國有化和不超百年產權,所以天下一切 ...

呵呵,您說的是真理。在中國做個所謂的釘子戶,需要「適可而止」。拿到比周圍多一些的拆遷費就趕緊撤,不然一個強拆下來,哭都沒地方。房產權都不是咱的,斗得過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2 0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