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鍋肉:滲入川人骨髓的那道菜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田大力 發表於 2013-6-28 0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蘇格拉底1986


    回鍋肉這道家常菜,凝聚了太多窮苦百姓的苦難與智慧。別看菜出身下里巴人,卻讓湯唯這樣的女神垂涎欲滴又避之不及,其取材頗為講究:四川本地土豬的「二刀肉」,配以郫縣豆瓣、甜醬、德陽醬油和香蒜苗,才算是名門正派

    這幾天看新聞,說現在四川成都本地的特產土豬——成華豬已經瀕臨滅絕,而這種豬是最適合做回鍋肉的原料。消息一出,竟引發舉國熱議。

    有人慨嘆:「作為一名四川人,活這麼幾十年,還沒有吃過正宗的回鍋肉」。有人呼籲:「保護成華豬,就是保護四川最響亮的美食名片」。有人反駁:「最適合做回鍋肉的不是成華豬而是榮昌豬,那是國家重點保護豬種,離滅絕還遠著呢。」

    儘管哪種豬最適合,哪種豬最好吃的爭論往往不會有結果,但眾說紛紜,倒也彰顯了回鍋肉在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十多年前,華西都市報曾組織最能代表川菜的「巴蜀十二品」評選活動,結果回鍋肉以絕對優勢稱雄。不但民間如此,朱德、鄧小平、陳毅等川籍政要,最喜歡吃的菜都是回鍋肉。朱德元帥晚年飽受糖尿病困擾,可還是時常頂不住誘惑,偷偷吃一兩片「打牙祭」。而總設計師過生日,回鍋肉是必備菜,還特別叮囑要加豆瓣醬。成都市金牛賓館的回鍋肉,因為曾經博得毛、周、鄧等大領導的垂愛,已成鎮店之寶,號稱「味無極回鍋肉」。

    四川人對回鍋肉的愛,不僅體現在如上場合。1958年全國大鍊鋼鐵,四川日報曾登出一篇《用炒回鍋肉的辦法煉鐵》,講的是瀘州敘永人民的躍進創舉。2009年除夕,時任總理溫家寶到汶川災區映秀鎮,給剛住進臨時板房的災區民眾拜年,還繫上圍裙親自為鄉親們炒了碗回鍋肉。

    說到底,回鍋肉這道家常菜,凝聚了太多窮苦百姓的苦難與智慧。清初之際,湖廣填四川而來的背井離鄉之民,每逢年節要煮大塊肉祭祖。死人祭過了,東西不能浪費,煮肉湯里下點蘿蔔白菜,肉塊切片回鍋快炒,就成了祭活人的妙品。別看菜出身下里巴人,卻讓湯唯這樣的女神垂涎欲滴又避之不及,其取材頗為講究:四川本地土豬的「二刀肉」,配以郫縣豆瓣、甜醬、德陽醬油和香蒜苗,才算是名門正派。

    有老人回憶,過去吃頓回鍋肉,盤子都要留著下頓拌飯用。如今,你哪怕天天吃也不稀奇。相比憑票供應的時代,人們生活水平今非昔比,「以瘦為美」的洋豬,生長周期短,出肉效率高,打敗土豬甚至讓其「滅絕」,實在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某種程度上講,這是經濟發展、市場選擇的結果。

    儘管肉可能不是以前的肉,然而人卻還是以前的人,回鍋肉之於川人,早已滲入骨髓。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回鍋肉是川人的九轉仙丹。哪怕一天辛勞后餓得偏偏倒倒來撒不起,只要來上一盤迴鍋肉加兩斗碗白米乾飯,肉片與油湯湯一併洗白,頓時神清氣爽,元氣恢復。」

    著名作家、「成都活字典」車輻先生做得更絕,在困難時期竟然把郭沫若寄給他的三封信賣給了成都市文化局,獲得300元,為的就是能吃上幾頓回鍋肉,堂堂郭副總理的墨寶,竟然還不如幾盤肉有吸引力。不僅如此,他甚至還曾為飯店題寫「回鍋肉好」的橫幅。這川菜王者的魅力,可見一斑了。

0

主題

56

帖子

2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8
沙發
驚蟄 發表於 2013-6-30 08:05 | 只看該作者
川菜頭牌,非它莫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09: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