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涯雜談』 最冷漠的是小悅悅的父母,不是路人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1-10-25 04: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寂寞艷陽天  發表日期:2011-10-23 9:04:00  天涯社區  
   
    我覺得,小悅悅的悲劇中,她的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責任遠大於冷漠的路人及肇事的司機。

  她才兩歲,就在沒有任何人陪伴的情況下到離家一百多米遠的地方獨自行走,你見過這種父母嗎?
  
  從視頻情況分析,她離開父母至少一個小時以上。
  
  一個兩歲的孩子,兩分鐘離開父母的視野都是不可能的。
  
  這段時間她的父母在做什麼?那麼長時間沒見到人他們為什麼沒有任何反應?
  
  任何一個有孩子的網友,請你問你見過這麼冷漠而不負責任的父母嗎?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那麼長得時間記不起她嗎?
  
  離家一百多米是什麼概念?一個兩歲的孩子,她獨自走完這段路,差不多就要半個小時。
  
  確實太冷漠了,路人的冷漠是可恨,她的父母是可恨又可悲。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點不假。
  
  小悅悅的父母比路人冷漠一萬倍,因為他們是對自己的親生孩子冷漠,是最大的冷漠,最不可理喻的冷漠,最無情的冷漠。
  
  某種程度上,我可以理解路人的冷漠,畢竟我們處於一個道德崩潰的年代,不道德是常態,講道德是稀有。
  
  但我不能原諒小悅悅的父母,因為他們的行為,是一種真正的冷漠,是不可理喻的。
  
  他們是受害者,更是害人者,是他們的冷漠而不是路人的冷漠害死了小悅悅。
格外小心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沙發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1-10-25 04: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1-10-25 04:40 編輯



以小悅悅父母的態度,小悅悅事件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就看哪個司機倒霉了  2011-10-22 10:50  百度貼吧

看看全國人民的反映,尤其是那些指責司機的人,你們讓我覺得小悅悅決不會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你們都是小悅悅的潛在殺手

  譴責司機和路人的恰恰是那些想竭力推卸責任的人

  因為從你的發言里,我看到了,你的孩子就是應該天下所有的人都要成為你孩子的監護人,是父母的對孩子的疏忽才造成了孩子的死亡,司機才是真正的受害者,除非司機和孩子有仇
      
  難道你也認為你也會如這個孩子的父母一樣讓孩子喪命在車下?還是你們覺得你們的孩子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我告訴你們,你們才是殺害孩子的兇手,是你們這些愚蠢愚昧的父母才讓孩子喪命在車輪之下,司機才是正真的受害者,否則就是司機和孩子有仇
      
  愚昧是一切災難的根源
    
  從你發言里,我只看到了你的愚昧和狼狽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3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1-10-25 04: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1-10-25 04:52 編輯

父母法律責任越小,孩子越危險
作者: 姚建龍
2011-10-20 12:40:32
來源:南方周末

2011年10月13日傍晚,佛山一五金城裡,年僅2歲零4個月的小悅悅先後兩次遭車碾壓,全國媒體聲討「見死不救」的18名路人,小悅悅的父母,儼然只是悲劇事件中廣獲同情的受害人。

但一個簡單不過的道理:路人再冷漠、再混蛋,也只是路人。能真正照看好小悅悅的,首先是父母甚至只能是父母,而不是路人。

中國的父母總會有無數「理所當然」甚至「不得已」的理由,將未成年子女獨自放任在危險的地方。事發時,小悅悅父親忙著店鋪生意,母親上樓晾衣服,監控視頻顯示,小女孩已離家百米外,事發路段車水馬龍,從第一次遭碾壓到被拾荒阿婆救起,已6分鐘,半分鐘后,母親終於出現。

不少人會想起以美國為代表的不近人情的法律與判例。美國法律規定,不得讓不滿12歲的兒童脫離監護獨處,否則「後果很嚴重」。這些天我在瑞典考察兒童福利與少年司法制度,瑞典同行講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對瑞典夫婦帶著孩子去美國旅行,可能覺得咖啡館里的空氣不好,於是將嬰兒車留在櫥窗外,結果被逮捕並面臨剝奪監護權訴訟,還鬧出外交風波來。其實瑞典法律已夠嚴格,一個義大利父親在瑞典當街將孩子按倒在地上,結果被判監禁六個月。美國更有很多動不動就要把孩子從親生父母身邊帶走的案例,讓移民美國的中國人膽戰心驚、不敢懈怠。

發達國家這些嚴苛的兒童法,貫徹的是所謂「兒童最大利益原則」,並以「國家親權」理論為基礎。「兒童最大利益原則」不簡單,它是世界上簽字國最多的國際公約——《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要求關於兒童的一切行動都以兒童最大利益為「首要考慮」。而「國家親權」理論的基本主張是,國家才是兒童的最終監護人,如果父母不能監護好孩子,國家有責任也有權力接管父母的監護權。

中國也是《兒童權利公約》的簽字國,有些法律看上去也很美。比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好像比美國12歲的標準還高。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有剝奪父母監護權的規定。但這些法律從來就沒動過真格的,仔細琢磨這類條文還會發現,它們基本沒法用。比如,究竟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啟動剝奪監護權程序,誰來啟動,如何舉證,法律沒說明白,司法實踐更搞不清楚。更要命的是,由於缺乏完善的兒童福利體系做支撐,一旦剝奪了父母監護權,往往無法保證孩子獲得更好的監護條件。

在中國,養狗須依法領證,但養孩子不需要。怎麼養「自己的」孩子是家事,也基本沒什麼風險。父母都把小悅悅養成那個樣了,法律不可能拿他們怎麼樣。還有更嚇人的,不久前湖南有個1歲8個月大的小女孩(又是女孩)被人發現時,已伴隨去世的奶奶屍體7天,身上爬滿蛆蟲。同樣,她的父母除了收穫世人同情,沒見法律能把他們怎麼樣。

做父母太安全了,孩子們就難免遭殃。如果我們的法律和司法沒辦法將小悅悅父母這樣的監護人送上法庭,就不可能避免悲劇的重演,而我們也只能去譴責路人。這需要的不僅僅是理念的變革,法律的完善,更需要兒童福利體系的健全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這時還去責難小悅悅父母,甚至極力主張把他們送上法庭,無疑是一種在傷口上撒鹽的「不道德」行為。但撒鹽是必要的消毒措施,否則傷口容易發炎、擴散——爛得更厲害。

(作者為華東政法大學教授,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會長)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4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1-10-25 05: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1-10-25 05:49 編輯

誰說中國社會冷漠  司機撞傷1歲男童被喊停 多名路人協助其救援   2011年10月21日 18:18  大洋網-廣州日

  文/記者肖穎、張學斌、王廣永

  兩歲的小悅悅在市場里行走時,先後被兩輛車碾過,肇事司機視而不見、18名路人無一施予援手,發生在廣佛五金城「小悅悅」事件,至今仍深深地刺痛了不少市民的神經。昨日上午,順德容桂海尾新市場發生了類似「小悅悅」事件翻版的一幕,一輛行駛中的汽車將一名1歲多男童小傑撞倒在車輪底下,車輪眼看著就要碾過他的身體,生命危在旦夕。

  隨後發生的一幕,讓事件發生了根本性轉機。正當毫不知情的司機試圖繼續行駛時,被當地一名管理人員及時喝止。事發后,周圍十餘名檔主迅速為受傷小孩找到媽媽;肇事司機也馬上下車抱起小孩施救;事後,該市場的檔主代表還買來水果,前往順德和平創傷外科醫院,看望受傷的小傑。經診斷,小傑已構成左大腿閉合性骨折,大約一個半月的治療后便可恢復健康。

  被撞:「再慢半秒可能就碾過全身」

  昨日中午,記者趕到事發地順德容桂海尾新市場,據事發地附近的一家檔主介紹,小傑是一家菜檔主趙先生的外孫,今年才1歲零8個月大,當天上午11時20分左右,小傑在自家菜檔附近,調皮地推著一個空菜籃在邊跑邊鬧,跑著跑著就到了菜市場門口的路上。

  「當時正值買菜的高峰期,到處都是人和車。」這名檔主回憶,當時菜市場門口停了一輛轎車,車上下來一名女子,她從趙先生的檔口買了一點蔬菜以後,車上一名男司機就把車啟動了。由於路面非常狹窄,轎車只好慢慢地倒著出去。

  該市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阿波回憶,當時他正在市場門口和朋友一邊走一邊談事情,這時突然看到前方一輛小車在倒車時,撞倒了一個小孩。「小孩『砰』的一聲倒在地上,眼看輪子就要碾過他的身體,我趕緊衝上前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叫司機停車。」

  據肇事司機黃先生回憶,他當時倒車時,並沒有在反光鏡里看到小孩,可能孩子是從側方突然過來的。撞倒小孩時,自己並沒有察覺到,直到聽到有人叫他停車,這才反應過來。「我馬上停下車,看到一個孩子就躺在自己的車輪底下,如果再慢半秒可能就全碾過去了,我真該謝謝那個叫我停車的人。」

  救援:這次他們沒有袖手旁觀

  距事發地只有幾米的一名女檔主回憶,她當時正在端著一碗米粉準備吃,看到小傑倒在地上,二話不說就丟下碗筷跑到趙先生的檔口,趕緊去找小傑的媽媽。事故發生后,肇事車主黃先生也趕緊下車查看小孩的傷情,他主動抱起了小孩,和車上的那名女子一起尋找傷者家屬。

  當時小傑的媽媽趙女士正在檔口賣菜,肇事者黃先生如實向對方坦稱撞傷小傑后,便主動要求開車送傷者去醫院。這時,有熱心的路人馬上提醒趙女士:「車主可能是出於好心,但如果肇事車都開走了,你以後怎麼維權?」

  隨後,附近檔主為小傑報了警,肇事者黃先生在原地等候交警前來處理。趙女士聽從了好心路人的建議,抱著小傑,與黃先生的妻子一同前往醫院。

  行動:記者為傷者聯繫醫院

  昨日下午,記者趕到事發現場採訪時,當時小傑的外公趙先生正在檔口處,他正在神色焦急地為小傑聯繫就診醫院。趙先生告訴記者,小傑的父母已經連續跑了順德三家醫院,但是每次去一家醫院,醫生都不敢保證可以完全醫治好小傑的傷,小傑受傷已經有2個多小時,仍未得到治療。「小傑的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我們都怕他將來會殘疾,影響他一輩子。」

  聽完趙先生一席話,記者也心急如焚,一邊勸告小傑的家屬先治病要緊,一邊積極為小傑聯繫多家醫院治療。順德和平創傷外科醫院接到記者電話后,馬上明確答覆記者,可保證小傑康復。家長這才乘車飛奔至醫院,為小傑進行了治療。

  纏繃帶、上藥、做牽引……經過一番治療,小傑的腿終於得到了治療。該醫院骨科主任醫生趙俊告訴記者,小傑的左大腿骨已經完全斷裂,不過仍可以接好。配合醫生的治療,將來小傑並不會留下後遺症。聽完醫生一席話,家長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愛心:街坊主動前往醫院探望

  昨日下午,海尾新市場的檔主們選了3名代表,與市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道,不顧路途遙遠前往順德和平創傷外科醫院看望小傑,他們為家屬送上了水果和慰問金。

  一名前來看望阿傑的檔主告訴記者,海尾新市場的檔主都來自四面八方,他們和小傑既不是老鄉也不是親戚,發現有人出了車禍,出手幫助也是理所應當。

  小傑的父親唐先生顯得十分感動地說,自己的兒子得救,首先應該歸功於好心人的幫忙,才不至於讓小傑成為第二個「小悅悅」。就連肇事者黃先生,他後期補救工作也做得很好。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233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584
5
往事並不如煙 發表於 2011-10-25 05:58 | 只看該作者
贊同說真話的人,鄙視那些借題發揮的,,,大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6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1-10-25 09:03 | 只看該作者
問責比道德譴責,更能解決實際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7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0-25 09: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1-10-25 09:27 編輯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1-10-25 09:03
問責比道德譴責,更能解決實際問題。


經過一段激動,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沉澱,變得比較理性。18個路人當然可以批判和譴責,但是對兒童的保護更為現實。這是可喜的現象。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8
zjd713 發表於 2011-10-25 10:45 | 只看該作者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0-24 17:26
經過一段激動,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沉澱,變得比較理性。18個路人當然可以批判和譴責,但是對兒童的保護更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9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1-10-25 22:15 | 只看該作者
別忘了:

1,這是晚上。
2,下著雨。

這樣的條件下,家長居然讓小悅悅走到離家100多米的馬路中央,簡直是難以想象的。從錄像看到路上幾乎沒有人走動。走過的路人也是行程匆匆。兩次被汽車壓過時,都沒有路人看見。憑什麼說這18個人全部看清楚地上躺著被壓的小悅悅??如果換一個條件,白天,路人行人看見了,就會是另一個結果。那個幾天後被壓的1歲小孩就當場立刻被救了。不具體分析,光是一味指責路人,不能避免下一次類似事件的發生。

當父母親的必須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晚上和又在下雨的情況下,因為這時視線不好。不太能看清楚附近的事物。幾天後,另一個1歲的小孩就情況完全不同,難道幾天後,社會上的道德就有180度的大轉變??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5963881.html

貼出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想想為什麼??

司機撞傷1歲男童被喊停 多名路人協助其救援(圖)


2011年10月20日14:55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受傷的小傑與媽媽在一起。記者肖穎 攝

    兩歲的小悅悅在市場里行走時,先後被兩輛車碾過,肇事司機視而不見、18名路人無一施予援手,發生在廣佛五金城「小悅悅」事件,至今仍深深地刺痛了不少市民的神經。昨日上午,順德容桂海尾新市場發生了類似「小悅悅」事件翻版的一幕,一輛行駛中的汽車將一名1歲多男童小傑撞倒在車輪底下,車輪眼看著就要碾過他的身體,生命危在旦夕。

  隨後發生的一幕,讓事件發生了根本性轉機。正當毫不知情的司機試圖繼續行駛時,被當地一名管理人員及時喝止。事發后,周圍十餘名檔主迅速為受傷小孩找到媽媽;肇事司機也馬上下車抱起小孩施救;事後,該市場的檔主代表還買來水果,前往順德和平創傷外科醫院,看望受傷的小傑。經診斷,小傑已構成左大腿閉合性骨折,大約一個半月的治療后便可恢復健康。

  被撞:「再慢半秒可能就碾過全身」

  昨日中午,記者趕到事發地順德容桂海尾新市場,據事發地附近的一家檔主介紹,小傑是一家菜檔主趙先生的外孫,今年才1歲零8個月大,當天上午11時20分左右,小傑在自家菜檔附近,調皮地推著一個空菜籃在邊跑邊鬧,跑著跑著就到了菜市場門口的路上。

  「當時正值買菜的高峰期,到處都是人和車。」這名檔主回憶,當時菜市場門口停了一輛轎車,車上下來一名女子,她從趙先生的檔口買了一點蔬菜以後,車上一名男司機就把車啟動了。由於路面非常狹窄,轎車只好慢慢地倒著出去。

  該市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阿波回憶,當時他正在市場門口和朋友一邊走一邊談事情,這時突然看到前方一輛小車在倒車時,撞倒了一個小孩。「小孩『砰』的一聲倒在地上,眼看輪子就要碾過他的身體,我趕緊衝上前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叫司機停車。」

  據肇事司機黃先生回憶,他當時倒車時,並沒有在反光鏡里看到小孩,可能孩子是從側方突然過來的。撞倒小孩時,自己並沒有察覺到,直到聽到有人叫他停車,這才反應過來。「我馬上停下車,看到一個孩子就躺在自己的車輪底下,如果再慢半秒可能就全碾過去了,我真該謝謝那個叫我停車的人。」

  救援:這次他們沒有袖手旁觀

  距事發地只有幾米的一名女檔主回憶,她當時正在端著一碗米粉準備吃,看到小傑倒在地上,二話不說就丟下碗筷跑到趙先生的檔口,趕緊去找小傑的媽媽。事故發生后,肇事車主黃先生也趕緊下車查看小孩的傷情,他主動抱起了小孩,和車上的那名女子一起尋找傷者家屬。

  當時小傑的媽媽趙女士正在檔口賣菜,肇事者黃先生如實向對方坦稱撞傷小傑后,便主動要求開車送傷者去醫院。這時,有熱心的路人馬上提醒趙女士:「車主可能是出於好心,但如果肇事車都開走了,你以後怎麼維權?」

  隨後,附近檔主為小傑報了警,肇事者黃先生在原地等候交警前來處理。趙女士聽從了好心路人的建議,抱著小傑,與黃先生的妻子一同前往醫院。

  行動:記者為傷者聯繫醫院

  昨日下午,記者趕到事發現場採訪時,當時小傑的外公趙先生正在檔口處,他正在神色焦急地為小傑聯繫就診醫院。趙先生告訴記者,小傑的父母已經連續跑了順德三家醫院,但是每次去一家醫院,醫生都不敢保證可以完全醫治好小傑的傷,小傑受傷已經有2個多小時,仍未得到治療。「小傑的命雖然保住了,但是我們都怕他將來會殘疾,影響他一輩子。」

  聽完趙先生一席話,記者也心急如焚,一邊勸告小傑的家屬先治病要緊,一邊積極為小傑聯繫多家醫院治療。順德和平創傷外科醫院接到記者電話后,馬上明確答覆記者,可保證小傑康復。家長這才乘車飛奔至醫院,為小傑進行了治療。

  纏繃帶、上藥、做牽引……經過一番治療,小傑的腿終於得到了治療。該醫院骨科主任醫生趙俊告訴記者,小傑的左大腿骨已經完全斷裂,不過仍可以接好。配合醫生的治療,將來小傑並不會留下後遺症。聽完醫生一席話,家長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愛心:街坊主動前往醫院探望

  昨日下午,海尾新市場的檔主們選了3名代表,與市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道,不顧路途遙遠前往順德和平創傷外科醫院看望小傑,他們為家屬送上了水果和慰問金。

  一名前來看望阿傑的檔主告訴記者,海尾新市場的檔主都來自四面八方,他們和小傑既不是老鄉也不是親戚,發現有人出了車禍,出手幫助也是理所應當。

  小傑的父親唐先生顯得十分感動地說,自己的兒子得救,首先應該歸功於好心人的幫忙,才不至於讓小傑成為第二個「小悅悅」。就連肇事者黃先生,他後期補救工作也做得很好。(肖穎、張學斌、王廣永)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

主題

137

帖子

48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6
10
nvdf 發表於 2011-10-25 23:23 | 只看該作者
近日,微博一張《弟弟要睡了》的照片,在短短一小時內被上千網友轉發,許多人稱感動得想哭。照片攝於今年7月29日,記錄的是在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好友村小學課堂上,因為小弟弟鬧困,正在聽課的姐姐急忙抱起他,其實她自己也很困了。



不哭不哭,弟弟不哭。(網路圖片)


弟弟睡著,終於可以安靜地聽課了。(網路圖片)
拍攝者盧七星稱,女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了,爺爺奶奶要干農活,所以女童帶著弟弟上課,因為營養跟不上,小男孩的頭看起來比較大。

據負責當地支教聯絡的吳建輝老師說,女童在讀二年級,像這樣的留守兒童狀況在山江鎮苗寨十分普遍。

據大陸全國婦聯2010年底的統計,中國大陸留守兒童人數約為58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超過4000萬。留守兒童佔全部農村兒童總數的28.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多留守兒童。

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留守兒童成了農村不斷增多的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卻無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引導,他們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辛酸和壓力,面臨著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隱憂。

責任編輯:林琮文

看一看想一想,社會問題:

小孩的父母為何不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他們無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引導,他們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辛酸和壓力,面臨著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隱憂。
中國的偏遠地區和山區與東部貧富相差很大,曾看過近照:1.大山中10歲以下的男孩背著更小的孩子和書包去上學.2.課堂上男孩抱著更小的孩子,課桌是歪七歪八的很長的木頭釘成的.
如定個什麽法,這些孩子們沒吃的,爸媽天天守著他們,能活下去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

主題

137

帖子

48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6
11
nvdf 發表於 2011-10-25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nvdf 10樓 的帖子

無法留守的兒童被父母帶著去打工,面臨著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隱憂更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12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1-10-26 00:09 | 只看該作者
nvdf 發表於 2011-10-25 23:30
回復 nvdf 10樓 的帖子

無法留守的兒童被父母帶著去打工,面臨著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隱憂 ...

我看到瘋老提到當今中國的兩種社會問題,在農村仍是鄰里社會為主,鄰里之間,守望相助。而在城市已轉變成陌生社會,以前住筒子樓,大家都在樓道里做飯,彼此還有聯繫,現在已單獨一套居室,一道鐵門,鄰里之間,已經很少來往。所以到城裡打工的父母,如果帶著孩子,就應該對孩子加以細心的照看,否則不如留在農村,交給爺爺或老爺照看為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13
小辣辣 發表於 2011-10-26 10:17 | 只看該作者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1-10-26 00:09
我看到瘋老提到當今中國的兩種社會問題,在農村仍是鄰里社會為主,鄰里之間,守望相助。而在城市已轉變成 ...

同意樓上意見,留在農村比帶到城市去,更為安全。當然現在年輕一代農民工,有著一個夢,就是變成城裡人,有夢當然比沒夢強,但把孩子帶到城裡去,必須作好仔細照顧你的孩子的思想準備。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14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10-26 23:34 | 只看該作者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26 14:06
回復 fred_yu_job 13樓 的帖子

可悲的是,直到今天還有這麼多人為中國社會的道德滑坡辯解並加以淡化,而且在轉移目標。

Read more: 也談佛山小悅悅事件的責任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譴責路人的冷漠,當然沒有什麼不對,但小悅悅的被壓,和路人無關。小悅悅的被壓,根本原因是家長的嚴重不負責任,居然讓2歲大的孩子走到人車混用的馬路中央。人車混用的馬路當然不斷有汽車來來往往。2歲的孩子不可能有躲避汽車的能力。這是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譴責路人的冷漠,不能避免下次的同類事件,只有明確責任,才是根本之道。


討論小悅悅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樓上顯然是認為譴責路人的冷漠,以便喚醒人們的道德,不錯,這是目的之一,沒有人反對。但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個基本的道理,應該人人懂得。道德的喚醒,不是譴責一下就解決問題了,需要公民社會的培育,需要長期的道德教育需要- - -。但是因家長的疏忽,造成小孩子不該有的死亡每天都在發生。我們的目的難道不是讓少發生一些類似事件,這決不是靠譴責路人後立刻能解決的,只有嚴格兒童保護法,才能解決問題。我不知道這些只要求譴責路人,而不談家長的責任的人,企圖是什麼!!!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

主題

137

帖子

48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6
15
nvdf 發表於 2011-10-27 23:34 | 只看該作者
99%的父母都想保護好子女,天天守著子女,沒飯吃,怎麽活下去?中國東西部貧富差距非常大,你看到的都是現代化的都市生活,有些地方土地被收,沒地種,生活來源有問題,有些遍遠山區仍然很窮,許多人出外打工,據大陸全國婦聯2010年底的統計,中國大陸留守兒童人數約為58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超過4000萬。留守兒童佔全部農村兒童總數的28.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多留守兒童。無法留守的兒童更慘,這些社會問題是立一個兒童保護法可以介決的嗎?生活費上漲,醫療問題,這樣做無非是說:"沒飯吃活該,孩子死了自己負責."外國有兒童保護法,但是他們國家有許多保障,孩子一生下來有牛奶金,失業了給生活費,這些情況在國外生活的人都知道的.路人有善心幫當然好,問題如何從根本上介決,才能讓父母看好孩子.
  看過一些近照:1.大山的山路上,男孩[十歲以下]背著書包和一個很小的孩子去上學.2.課堂上男孩抱著很小的孩子,課桌是用很長的歪七歪八的木頭釘的.
  最近網上"弟弟要睡了"看了的人都會落淚[說明人的善心還在].所以這些現象很普遍,怎麽做才能從根本上幫到他們,以致不或少發生小悅悅事件.整個國家拋棄弊端的根本問題是什麽.一味強調父母的責任,而沒有社會保障的前題,是否很殘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