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道德危機已經到了不容迴避的程度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24 1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2011-10-23 20:58:18   來源  中華論壇



   當今的公眾與魯迅筆下的民眾哪個更麻木?

    司機連番碾壓、路人漠然路過,交織成了酷寒刺骨的眾生相。痛感、悲憫心、同情心逃之夭夭,慘案如同方向盤失靈的推土機,橫衝直撞,盡情碾壓著中國人道德倫理的底線。

    災禍與「冷漠圍觀」結伴而行,已使中國社會陷入尷尬。每次「老人倒地無人扶」,都會被作為道德滑坡的「標本」;頻仍的「助人為禍」,總能激起「好人難做」的嗟嘆。「女童被碾,路人旁觀」的悲情場面,讓「冷漠流行症」達到高潮。

    這一幕不禁讓人聯想起魯迅先生的名著——《葯》,捫心自問:當今的公眾與魯迅筆下的民眾相比,到底哪個更麻木?魯迅先生呼喚的「救救孩子」,在將近百年之後,穿透時空,直指當下,讓人情何以堪!

    1991年12月30日,譚練在廣汕公路往瘦狗嶺方向一個路口正常過馬路,突然一輛大巴直接衝過斑馬線,她和另一路人被捲入車底。

    事故發生后,旁邊路人紛紛停下腳步,出手相救,司機也停下車,幫忙將她們拖出車底。

    「我感激陌生人當時對我的幫助,也感激司機在事故后沒有開溜或再碾一下。」譚練說。「司機不僅沒跑,還主動承擔責任。當時司機問我,要多少賠償,我覺得自己也沒有受太大的傷害,也不要有訛詐人的想法,所以婉拒了賠償。」此事深刻地影響了譚練,3年後,她在路上碰到一起車禍,立即攔了車將傷者送到醫院。「在道德需要的時候,伸出自己的手就可以守住自己的底線。」她說。

    冷漠是冷漠者通往地獄的加速器

    20年前遭遇車禍有大批好心人施救,20年後一個小女孩被碾路人卻漠然處之。

    從接連不斷發生的事件中我們看到,道德已經淪落。老人跌倒了沒人去撫,任由其生命的消逝;開車撞到人後怕被糾纏,就捅了被害人八刀;僅僅因為失戀,就殘忍的殺害戀人一家;因為母親不肯給零花錢,在機場就對母親下毒手。這一系列的事件爆發后,國家呼喚的道德血液被這個國家的國民殘酷的踩了下去。為什麼國民會這麼趨利避害?我們的善良還能有底線?

    當道德、規則甚至法律通通被無限地破壞和踐踏,中國道德危機已達不容迴避的緊迫程度,中國社會已經迎來了深刻反思的「底線時分」。但在這個底線失守的年代,誰能保證你是一個例外?在你追求金錢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在你玩弄權術風生水起的時候,在你凌駕法律后竊喜的時候,在你用無良的體制約束國民的時候,究竟是該譴責國民的良知還是應該拷問現行的體制。體製造成了眾人思想的固化,體制也讓更多的人學會了漠視。

    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也會擁有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會變老,你可以選擇冷漠,拒絕用自己的舉手之勞對處於困難中的人施以援手,但你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成為困境中的主角。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但冷漠絕不是冷漠者的通行證,它只會成為冷漠者通往地獄的加速器。有一天,當你躺在地上,看著一雙雙腳從身邊冷漠地走開時,不要忘了,你也是這種冷漠的一個製造者。

    扶起的是摔倒的老人,是受傷的孩子,是社會正氣,更是我們每個人的未來。也許你仍然會有很多顧慮,或者缺乏勇氣,那麼,請從撥打一個報警電話開始。

    中國道德危機已達不容迴避的緊迫程度

    如果躺在地上的是自己的親人,我相信那些表現冷漠的路人,一定也會像女孩的父母一樣變得抓狂、淚奔,直到流乾眼淚。如果是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我相信那些冷漠的路人看到此情此景,一定也會感嘆一句「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咒罵一下別人的冷漠。

    可是,為什麼當自己真實面對時,卻又變得和自己討厭的人一樣冷漠呢?

    年過六旬的顏爹爹賣菜途中突遇大雨,跑步躲雨時不慎摔倒昏厥。救助爹爹的工商人員付永祥向一名駕車途經此地的司機求助送醫,不料司機搖手拒絕,還勸阻「老人倒地救不得,做了好事無好報」。遭拒后,付永祥轉身和城管隊員將老人抱起,正準備另尋幫助時,麵包車司機認出顏爹爹竟是自己的老丈人。因為自責,司機當街掌摑自己,隨即羞愧地向眾人致謝,並自行將老人送醫。

    最可笑的,在老人摔倒無人扶事件過後,媒體便一窩蜂地去請「專家」,或冒充「專家」去為這種行為作深入的分析,說什麼之所以人心不古,只是因為怕被反咬一口,未了,某個相關機構還出台了一份相關的「扶起手冊」,就是讓人在想去做一件本來十分自然的事的時候先通讀他們出台的手冊,按照他上面的規範動作運行,這是什麼行為?說有一個人吃飯給噎著了,回頭給他細緻地分析了一下這其中的原因,再給出一份詳細的進食規範讓你遵照,於是,弄得大家都不敢再吃飯了。

    中國正面臨道德解體的危機

    近來中國的媒體在討論一個在世人看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即「摔倒老人,要不要扶?」對數千年之前的孟子而言,「幼童要掉到井裡,要不要拉一把?」這是一個不用提的問題,或者說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人類的很多行為和動作,出自人類的惻隱之心或者本能,根本不用作任何理性的思考。因此,幼童落井要拉一把,老人摔倒要扶一把,都是不需要人類費理性來思考的問題,惻隱之心和本能的驅動足矣!科學家更發現,類似的惻隱之心和本能,甚至存在於動物群體之中。很多動物群體對環境都已經發展出群體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本能,互助互救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本能。

    為什麼中國社會要討論這樣一個本來根本不用討論,或者不是問題的問題?原因極其簡單,是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在中國社會變得如此複雜,而必須訴諸於人類理性了。這些年來,很多案件的發生,例如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許雲鶴案」,不管其背後的故事如何,都似乎和人類的本能反應相對立。媒體上充斥著很多匪夷所思的標題,例如「十九歲大學生扶起倒地老人,法院判賠7萬多元」、「老人摔破頭圍觀群眾無人扶,家屬表示理解」、「孩子路見倒地老人上前幫助,被家長嘲諷訓斥」、「解放軍士兵扶昏倒老人被迫賠三千,部隊找證人討回公道」,等等。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中國老人倒地就沒有人扶了。我們可以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扶倒地老人的。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只能表明這個社會的道德出了大問題。「惻隱之心」是人類道德最本能的方面,連這個都被懷疑,都被摧毀了,這個社會還沒有問題嗎?

    全球很多國家的社會實踐已經證明,一個完整的文明社會,不僅需要完備的法制,更需要高尚的綱常和倫理秩序。如果沒有倫理秩序和道德規範作為無形的道義準則,哪怕再完備的法治,也註定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想讓今後少發生小悅悅式的悲劇,唯有從重構信仰開始,從教育的人性回歸開始,一點一滴做起,重新架構中國的道德與倫理秩序。

    中國道德危機已達不容迴避的程度,原因是什麼?

    對商業文明負面影響缺免疫力。

    「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深入人心。

    冷漠麻木本來就是國人的特性。

    缺乏榜樣。

    原文:

    http://news.cn.yahoo.com/shizhe/xiaoyueyue03/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97

主題

137

帖子

48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6
沙發
nvdf 發表於 2011-10-24 21:37 | 只看該作者
小悅悅事件能喚醒中國人的良知嗎?


廣東佛山被車碾壓的幼童小悅悅最終不治身亡,肇事司機已經被正式逮捕。但是中國社會對於小悅悅事件的討論仍然鋪天蓋地。有學者指出,小悅悅事件折射出中國社會驚人的冷漠和不信任感,但是這個事情很難改變中國社會道德良知淪喪的現狀。中共60年分兩步 破壞中國人倫

美國之音近日在採訪深圳非政府組織「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時,對方表示,小悅悅事件折射出中國社會極度冷漠、缺乏基本同情心和信任感的現狀,這和目前中國的社會建設嚴重滯後有很大關係。

劉開明說:「中國在1949年以後的前30年,我們是讓人仇恨,以階級鬥爭為綱,讓不同階層之間的人互相鬥互相仇恨;最近這30年,又告訴大家,你要掙錢,所有的事情只要你有錢你就是英雄、你就是老大。 在這種社會氛圍中,人與人之間就很少或者很難有這種同情心。另外整個體制也不能夠讓人們形成信任和同情,比如扶跌倒的老人起來法院就說,如果不是你乾的,為什麼你會去救,這對社會傳遞出非常錯誤的信息,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不需要你去幫,不鼓勵你去幫助。」

中國人只重視自己熟悉的內部圈子

北京的研究諮詢機構「中國政策」的研究部主任戴維?凱利(David Kelly)表示,小悅悅的案子凸顯出,長期以來,中國社會對自己的周圍圈子和外部世界的反映態度和處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他說:「1949年來,從中央政府到民間,中國人只強調、重視自己的內部圈子,因此人們只了解和信任自己周圍認識的人和群體。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那個世界中,人們才可能做事情,出了那個圈子,他們就不知所措了。」

凱利表示,中國以前發生的一些見義勇為卻反被起訴的事件,導致人們在救人之前先考慮明哲保身。凱利舉了一個例子:「上周,有一個美國女子跳入杭州西湖去救一個輕生的中國女子,這個美國人救完人就走了,沒有要求要媒體曝光或者要獎賞,這在中國引起了廣泛討論,大家認為美國人就是會這麼做,而中國人卻不會,因為一旦那個輕生的中國女子告到法庭上,法官會質疑救人者有什麼理由要去救人,她一定是要掩蓋她自己做的錯事才去救人的。」

撒馬利亞好人法有用嗎?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上星期,廣東省政府官員、法律界人士和社會工作者舉行了3天的會議,討論小悅悅事件對社會帶來的影響。目前,廣東的一些律師正準備起草「撒馬利亞好人法」,從法律上制裁那些在類似小悅悅事件中袖手傍觀的人,並保護那些向身處險境的陌生人施以援手的人們。

中國社會問題學者劉開明表示,如果目前整個社會仍然維持這種文化和社會制度的話,那麼多一個法律條文不見得能夠起到作用。劉開明認為,過不了幾天人們便會忘記小悅悅,忘記曾經承受過的道德苦痛。

一位名叫「蘇夏薇安」的網友在新浪微博網站上這樣悼念小悅悅:「小悅悅,一路走好。願天堂里沒有人情冷漠,沒有車來車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25 1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nvdf 2樓 的帖子

用法律的形式制止不了道德滑坡,中國的道德滑坡源自於高層,百姓只是上行下效而已。中國反貪的法律少嗎?很多,但貪官制止了沒有?顯然沒有,而且越來越多。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4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0-28 0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3樓 的帖子

中國的道德滑坡源自於高層,百姓只是上行下效而已。

Read more: 中國的道德危機已經到了不容迴避的程度 - 社會縱橫 - 貝殼村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03: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