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方日報炮轟中宣部封鎖言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9 1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11-8-10 12:53 編輯

  2011-08-09   

  在中宣部被傳無視中國總理溫家寶「公開透明、接受監督」的承諾,要求媒體只能報道溫州「7•23」動車事故正面和官方消息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卻印發通知,要求抓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公開。對此,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專門發表社評,藉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權威,炮轟中宣部讓批評找不到出口,讓疑問得不到解答,讓真相被「給定」。

  《南方日報》8月4日發表評論員文章《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該文雖然沒有直接提及「7•23」 事故以及中宣部,但行文明顯針對「7•23」 事故及中宣部。文章說,在一些社會廣泛關心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中辦國辦印發的此文件具有相當的標誌性意義。這表明,中央對重大事故的態度是不包庇、不隱瞞,要讓社會關心的問題得到正面的回應,而絕對不是讓社會上出現的批評聲音沉沒下去。

  「7•23」 事故是從微博上最先傳播出來的,在隨後的報道中,微博起了很大作用。對此,文章認為,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媒體的日益發達,事故類報道突破了傳統媒體報道的界限,實現了快速、裂變式傳播,從而讓真相大白於天下。但是,媒體報道模式的發達也讓一些涉事機構戰戰兢兢,並通過各種方式予以鉗制。比如有時會出現某地發生重大事故,中外媒體迅速雲集展開報道,但沒過兩天,大篇幅的報道突然銷聲匿跡,一些回應變得官方化、形式化。《南方日報》認為,出現此類情形多半是涉事機構發力的結果。讓批評找不到出口,讓疑問得不到解答,讓真相被「給定」,以至於出現了公眾要求獲得真真相的要求。連真相都分成真假,究竟是誰的悲哀?把控真相認定權,這是某些涉事機構的慣用招術,對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極大傷害。什麼是真相認定權?無外乎是阻止媒體報道,自行發布所謂調查結果,且不允許媒體質疑。

  文章表示,中央倡導輿論監督和信息公開已經許多次了,為什麼仍然有部門不配合、不支持呢?說到底還是利益在作祟。利益是多元化的,金錢是一種利益,官位又是一種利益。

  「7•23」 事件發生后,溫家寶在7月28日抱病趕赴現場舉行中外記者會,保證在調查過程中公開透明、接受監督。多家媒體報道,29日晚間9時許,中宣部發出禁令稱: 「鑒於『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境內外輿情趨於複雜,各地方媒體包括子報子刊及所屬新聞網站對事故相關報道要迅速降溫,除正面報道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不再做任何報道,不發任何評論。」

  《南方日報》文章認為,一些重大事故,即使死了再多人,即使上級領導親自表態,涉事部門也仍然按照傳統方式應對,其結果是引發社會更多不滿。屏蔽批評不等於這個社會就不存在批評了。在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控制重大突發事件的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且得不到民意支持。公開,才是進步的真正法寶。

link1: http://www.sydneytoday.com/news/bencandy.php?fid=11&id=13978
link2: http://www.cpcnews.cn/GB/64093/64099/15328987.html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


  

391

主題

3923

帖子

256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5
沙發
好啊好啊1 發表於 2011-8-9 16:20 | 只看該作者
嘿嘿,
這下子這個罈子里偽愛國愛華人士們不知道做何感想?做何言論?行和行動?

嘿嘿,
好啊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93

帖子

3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4
3
自由行走的話 發表於 2011-8-9 16:48 | 只看該作者
出自支持「造謠自由」的南方系,不用看也知道在說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4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8-9 22:51 | 只看該作者
俗語說「有志者立志長,無志者長立志」。遇到個事就要總理出面強調「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本身就說明「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是水中月,你還想真的讓他們做到呀?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11-8-10 01: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8-9 23:51 編輯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8-9 06:51
俗語說「有志者立志長,無志者長立志」。遇到個事就要總理出面強調「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本身就說明「公 ...


這叫什麼邏輯,要是呼籲自力更生就說明不會自力更生??要是呼籲努力學習就說明沒一個學生努力??這種思維實在不知所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6
zjd713 發表於 2011-8-10 01:37 | 只看該作者
適當的時候對言論進行導向和控制是必須的,這條定理在各個國家都是適用的。。。關鍵在於一個度的把握而已。。。看事物不能非左即右,需要左右兼顧地去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7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6: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8-10 06:58 編輯

回復 allenjsau 1樓 的帖子

本文顯然不是來自南方日報, 不知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媒體寫的。樓主理應註明原帖出處,望看到本文來源。最好能看到南方日報原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8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07:34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8:56
回復 allenjsau 1樓 的帖子

本文顯然不是來自南方日報, 不知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媒體寫的。樓主理應註明原 ...

link: http://www.cpcnews.cn/GB/64093/64099/15328987.html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9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7: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8-10 07:59 編輯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07:34
link: http://www.cpcnews.cn/GB/64093/64099/15328987.html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 ...


原帖根本與中宣部無關, 是篇造謠帖子,現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原帖貼於此。請對比: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


2011年08月04日10:28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一些社會廣泛關心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中辦國辦發文具有相當的標誌性意義。這表明,中央對重大事故的態度是不包庇、不隱瞞,要讓社會關心的問題得到正面的回應,而絕對不是讓社會上出現的批評聲音沉沒下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要求抓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公開,客觀公布事件進展、政府舉措、公眾防範措施和調查處理結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應當說,在一些社會廣泛關心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中辦國辦印發的此文件具有相當的標誌性意義。這表明,中央對重大事故的態度是不包庇、不隱瞞,要讓社會關心的問題得到正面的回應,而絕對不是讓社會上出現的批評聲音沉沒下去。

  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媒體的日益發達,事故類報道突破了傳統媒體報道的界限,實現了快速、裂變式傳播,從而讓真相大白於天下。但是,媒體報道模式的發達也讓一些涉事機構戰戰兢兢,並通過各種方式予以鉗制。比如有時會出現某地發生重大事故,中外媒體迅速雲集展開報道,但沒過兩天,大篇幅的報道突然銷聲匿跡,一些回應變得官方化、形式化。出現此類情形,多半是涉事機構發力的結果。讓批評找不到出口,讓疑問得不到解答,讓真相被「給定」,以至於出現了公眾要求獲得真真相的要求。連真相都分成真假,究竟是誰的悲哀?把控真相認定權,這是某些涉事機構的慣用招術,對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極大傷害。什麼是真相認定權?無外乎是阻止媒體報道,自行發布所謂調查結果,且不允許媒體質疑。

  這些對媒體進行正當報道的鉗制,實際上並不是給政府幫忙,而是給政府添亂。犯了錯誤,就應當受到懲罰,如果沒有受到懲罰,則必然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比如某單位曾經被偷盜,但該單位拒絕輿論監督,聲稱搞內部整頓,整頓的結果是無人被懲罰,無人有過錯。然而懲罰來得如此之快,沒過幾天該單位就因工作人員失誤,造成重大且無法彌補的損失。此類教訓比比皆是。他們如此作為,一是心態沒擺正,二是媒體的輿論監督還受到很多約束。從心態上來講,他們可能習慣於傳統管理模式,習慣於內部人控制,即使是批評,也只能是內部體系裡的批評,這個內部就是一個王國。王國之下,豈容他人批評?於是,他們便動用種種手段,阻止各類型報道。中央倡導輿論監督和信息公開已經許多次了,為什麼仍然有部門不配合、不支持呢?說到底還是利益在作祟。利益是多元化的,金錢是一種利益,官位又是一種利益。一些重大事故,即使死了再多人,即使上級領導親自表態,涉事部門也仍然按照傳統方式應對,其結果是引發社會更多不滿。

  屏蔽批評不等於這個社會就不存在批評了。在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控制重大突發事件的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且得不到民意支持。其實,轉換應對思路,公開所有可以公開的項目,放下身段,向社會檢討自身錯誤,社會性批評才會真正平息。有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讓別人說你的錯誤。把錯誤說出來,公開錯誤,錯誤才能夠在社會的監督下日益消弭。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企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一些錯誤是正常的。工作要改進,藏著掖著就永遠改正不了。政府機關、職能部門要獲得社會的正面認可,就應當敞開心扉,直面公眾。

  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公開,才是進步的真正法寶。

註: 和樓主的帖子顯然不是一個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0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7:57 | 只看該作者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07:34
link: http://www.cpcnews.cn/GB/64093/64099/15328987.html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 ...

再次請問你的帖子來自何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11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07:58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9:57
再次請問你的帖子來自何方???

http://www.sydneytoday.com/news/bencandy.php?fid=11&id=1397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2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8: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8-10 08:06 編輯
  《南方日報》文章認為,一些重大事故,即使死了再多人,即使上級領導親自表態,涉事部門也仍然按照傳統方式應對,其結果是引發社會更多不滿。屏蔽批評不等於這個社會就不存在批評了。在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控制重大突發事件的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且得不到民意支持。公開,才是進步的真正法寶。
link: http://www.cpcnews.cn/GB/64093/64099/15328987.html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

Read more: 南方日報炮轟中宣部封鎖言論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原來主題貼給出的是假鏈接,而全文是子虛烏有的???可以認為是樓主故意造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13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08:09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10:05
原來主題貼給出的是假鏈接,而全文是子虛烏有的???可以認為是樓主故意造假。


http://www.sydneytoday.com/news/bencandy.php?fid=11&id=1397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4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8: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8-10 09:29 編輯


那為什麼不標明來源,最後給一個鏈接,而鏈接中根本沒有提到任何中宣部?? 顯然南方日報也沒有本樓主帖子中所說的內容。

這是南方日報的原帖:

http://www.cpcnews.cn/GB/64093/64099/15328987.html

請你找出你主題帖中寫的中宣部內容!!其實你的帖子轉自今日悉尼,何必鬼鬼崇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15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08:34 | 只看該作者
自己看連接去.
偶沒空跟SB打嘴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6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8-10 08: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8-10 09:35 編輯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08:34
自己看連接去.
偶沒空跟SB打嘴賬.

樓主  發表於 昨天 14:45 |只看該作者 |個人專輯 |倒序瀏覽 |列印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11-8-10 09:36 編輯
  2011-08-09   

  在中宣部被傳無視中國總理溫家寶「公開透明、接受監督」的承諾,

  《南方日報》文章認為,一些重大事故,即使死了再多人,即使上級領導親自表態,涉事部門也仍然按照傳統方式應對,其結果是引發社會更多不滿。屏蔽批評不等於這個社會就不存在批評了。在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控制重大突發事件的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且得不到民意支持。公開,才是進步的真正法寶。

link: http://www.cpcnews.cn/GB/64093/64099/15328987.html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方日報評論員:絕不讓批評的聲音沉沒下去"



你的帖子,還加了引用鏈接,豈不看看鏈接的原文中有沒有提及中宣部???你曾經是時事版的老版主,難道不知道時事版是個敏感的板塊,不歡迎無根之帖??記得你當時事版版主時時事版的亂相嗎??說要多亂就多亂!!我們需要有序的進行。

1, 你是無根之帖。

2,內容和事實不符。因南方日報原文中並沒有提及中宣部。而中宣部是被作者強加的。樓主心虛,不敢寫出原帖來源,用一個真帖作鏈接,正好暴露了本帖的假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7
Hanxin 發表於 2011-8-10 09:58 | 只看該作者
解讀《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11年08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國家預防腐敗局辦公室、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
就《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有關問題答新華社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記者周英峰)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為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意見》的重要意義和有關內容,國家預防腐敗局辦公室、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採訪。

    問:制定《意見》的必要性是什麼?

    答: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對於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強對行政權力監督制約、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務,都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多次提出明確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多次下發文件,部署、推動政務公開工作。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實施后,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探索創新,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如行政決策公開、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政務應用等工作,已不同程度推行,積累了一些新的經驗,需要從全國層面進行總結、規範。同時,隨著政務公開的深入推進,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公開的程序不夠規範,標準比較欠缺,公開內容不全面,監督考核機制不完善等,也需要制定新文件提出要求、加以解決。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意見》的出台過程。

    答:2009年底,我們對全國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中心進行了摸底調查,初步掌握了服務中心建設的基本情況。據此,會同中央編辦就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開展多次專題調研,向中央領導同志報告了全國服務中心建設的總體情況,並著手起草《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2010年6月,我們在全國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建設經驗交流會上,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隨後,召開了5次座談會,作專題研討。在此基礎上,徵求了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26個國家部委、各省(區、市)和副省級城市、部分服務中心等方面的意見,進行了數十次修改,《意見》逐步成熟完善,最後報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

    問:與2005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相比,這個《意見》提出了哪些新的內容?

    答:《意見》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重要性和總體要求,第二部分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第三部分是統籌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第四部分是強化監督保障措施。總體來說,第二部分是2005年《意見》的深化和延續,對實踐中創造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歸納和規範,便於在全國穩步推廣。當然,這裡面也有不少創新的內容,比如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實踐中,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不透明的問題比較突出,這樣就有可能會導致公開的結果不合理,群眾不滿意。這次《意見》更強調和注重過程的公開,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這是政務公開深化的必然要求。這項工作2006年始自河北,隨後部分地區和部門開展了試點,2008年在全國進行了推廣。再比如《意見》提出加強行政機關內部事務公開,要求梳理行政機關內部職權依據和運行流程,查找廉政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廉政風險防控措施,加強對關鍵崗位和重點環節權力運行的制約。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主要是考慮到擴大社會和公眾對行政機關內部運行情況的了解,加強內部制約,以彌補外部監督的不足。

    第三部分整體上都是新的內容。比如逐步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服務中心作用、明確服務中心職能、規範服務中心運行、加強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建立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政務服務資源等幾項內容,這些內容雖然有的省(區、市)已經作出規定,但從全國層面來講,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作出規定。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文件的重點內容,需要各地區、各部門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落實。

    問:為什麼《意見》要對政務服務中心進行規範?

    答:90年代中後期,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一些地區特別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創建了政務(行政)服務中心,對審批事項實行集中、公開辦理。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31個省(區、市)已設立綜合性服務中心2842個,其中,省級10個,市地級356個,縣級2476個。全國鄉鎮(街道)建立便民服務中心24849個。中心已經成為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實施政務公開的重要平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人民群眾評價比較好。與此同時,中心建設也面臨著法律依據缺乏、職能定位不清楚、運行模式不統一等多方面的困境,各方面要求在全國層面予以規範的呼聲很高。因此,《意見》把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有機結合起來,並突出強調了規範政務服務中心建設,以解決目前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

    問:據了解,一些政務服務中心管理機構是事業單位,《意見》將其定位成行政機構,這是一個重大變化,是出於什麼考慮?

    答:客觀地說,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具有一定的自發性,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投資環境的需要建立起來的,各地政務服務中心管理機構性質並不一致。有的是行政單位,有的是事業單位,還有的是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這也是中心發展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對中心如何定位,履行職能的依據是什麼,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心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商中央編辦等相關部門,在《意見》中專門對中心管理機構的機構性質、規格、人員編製、經費等內容作出規定,希望解決這些難題。《意見》提出使用事業編製的服務中心管理機構,應在行政編製總額內調劑出一部分進行替換。服務中心管理機構工作人員的配備應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在調整、配備服務中心管理機構編製中,要結合當地政府機構改革,注重優化整體編製結構,堅持增減平衡,不增加行政編製,切實避免地方在落實《意見》過程中產生機構編製膨脹的問題。另一方面,服務中心管理機構編製的調整配備,也有一個逐步到位的過程。

    問:《意見》對政務服務中心的職能作了哪些規定?

    答:服務中心作為實施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重要平台,設立管理機構,對進駐窗口辦公的各單位工作人員進行集中管理。對進駐窗口的單位來說,凡與企業、社會和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行政管理事項,都要納入中心辦理,堅持應進必進、能進必進,切實發揮好窗口服務功能。具體講,主要是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三類,對這些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事項的辦理都應納入中心。當然,因涉密、場地限制等特殊情況不宜進入中心辦理的,《意見》也提出了例外原則,必須由本級政府研究決定,各進駐單位無權自行決定。對實行雙重管理和垂直管理的部門,按照便於工作、加強服務的原則,適合依託服務中心辦理的,應納入當地服務中心辦理,這主要是考慮到一些工作的特殊性,應在當地政府的統籌安排下,從實際出發,由雙方協商確定。

    對服務中心管理機構來說,《意見》明確了三項職責:負責對政府各部門進駐、委託事項辦理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對進駐窗口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培訓和日常考核,承擔本級政府賦予的其他職責。前兩項職責,是各地比較普遍的做法,第三項職責,是考慮到實踐中有的中心除了履行前兩項職責之外,當地政府還賦予了一些其他職能,比如公共資源交易等,所以有一個兜底性規定。

    問:《意見》對政務服務中心還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對於已有的服務中心,各省(區、市)要在本行政區域內規範省、市、縣三級服務中心的名稱、場所標識、進駐部門、辦理事項和運行模式,推進政務服務規範化建設。對於沒有建立中心的,則提倡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之所以不作強制性規定,是考慮各地情況差別較大,一定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穩步推進,不宜一刀切。比如有的地方建立了虛擬的網上大廳,實現了虛擬的集中,效果不錯,這也是一種探索。這裡還要強調一下,各級政府既要重視已有中心的建設,又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新建擴建服務中心,貪大求全,搞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中心建設最重要的是求實效,其發展切切實實地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方便社會監督,這是中心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動力。

    問:《意見》在監督和保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方面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實行政務公開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有效形式,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必須通過加強制度建設積極穩妥地推動,使政務公開成為政府施政的一項基本制度。為此,《意見》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的監督和保障制度。一是工作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一研究部署,解決工作難題。行政首長作為第一責任人,更加明確了領導責任。二是考核制度。把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行政機關績效考核和民主評議範圍,加強考核工作。三是監察制度。建立健全電子監察系統,對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全過程監察。四是監督制度。明確了黨的基層組織和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並特彆強調了群眾監督,建立群眾投訴制度。五是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落實不力的,要進行誡勉談話,限期整改,對損害群眾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格追究責任。

    問:下一步對推動《意見》落實有什麼工作打算?

    答:一是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各種渠道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意見》的各項規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加強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做好政務公開政務服務工作的能力。

    二是總結交流加強政務公開的做法,積極探索預防腐敗的有效途徑,通過推廣「制度+科技」、權力陽光運行等成功經驗,提高黨政機關及領導幹部防範廉政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三是開展依託電子政務平台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在全國選擇10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使大部分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事項在縣本級能夠依託電子政務平台進行公開、提供服務,並且實現電子監察全覆蓋,解決縣級政府公開什麼內容、提供什麼服務的問題,進一步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提高電子政務應用水平,防止權力濫用。

    四是研究政務公開工作檢查評估暫行辦法,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考核和檢查。下半年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將組織對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情況進行一次專門督查,重點督查各地對《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18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8-10 09:59 | 只看該作者
allenjsau老版主,記得你當時事版版主時。我曾和你發生過激烈的爭吵,那時的時事版是很亂的,人人都可大吵大鬧。就因為你自己就不做榜樣。亂髮不負責任的帖子。現在時事版基本是一個多元化,文明而有序的論壇。希望你珍惜。不要發這種無事生非的帖子。尤其是加上一個鏈接想瞞混過關。看起來你發帖前已知是假的,何必呢???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19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1-8-10 10: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11-8-10 12:55 編輯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8-10 11:59
allenjsau老版主,記得你當時事版版主時。我曾和你發生過激烈的爭吵,那時的時事版是很亂的,人人都可大吵大 ...



不要上崗上線.
偶不會亂髮不負責任,無事生非的帖子.
偶只是從今日悉尼中看到此帖,對中宣部近來的胡作非為大有同感,並不認為此帖說的都是假的
如有造假,只與原帖者有關,與偶轉帖無關,否則偶為何不加修飾?
但今日悉尼也註明原帖出自本壇競爭對手DW,用原連接會頻蔽的,你難道不知?
本欄的宗旨之一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要百般挑剔,百般刁難.追根究底做SB何必呢?
偶轉來熱點話題,就是想給有同感的人有個宣洩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20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8-10 10: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1-8-10 10:42 編輯

事實上原鏈接(今日悉尼)沒有被屏蔽。而你引用的南方日報帖子中並沒有提中宣部。和你的帖子風馬牛不相關。

http://www.sydneytoday.com/news/bencandy.php?fid=11&id=13978

這就是你隱蔽的帖子鏈接。原帖中也顯然沒有你后加的鏈接。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01: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