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魏特琳----一個為中國人而活的美國基督徒。「倘若有第二次生命,我仍願為中國人服務

[複製鏈接]

380

主題

1萬

帖子

521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11-4-29 0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11-4-29 00:41 編輯

     
魏特琳(或譯沃特林,中文名華群,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1886年9月27日-1941年5月14日),美國基督會在華女傳教士。   魏特琳出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的Secor,她的童年是在伊利諾州西科爾小鎮長大的,由於貧窮,她不得不通過打工來完成自己的學業。1912年畢業於伊利諾斯大學,大學畢業后,她加入了海外基督教傳教士聯合會。同年受美國基督會差會(United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來中國,擔任安徽廬州府(合肥)基督會三育女中校長。1916年金陵女子大學在南京成立時,她擔任教育系主任。1919年-1922年校長德本康夫人(Matilda Thurston)回美國募捐期間,她曾經擔任代理校長。后擔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務主任。   1937年日軍佔領南京,大部分教職員撤往四川成都,借華西協和大學的校園繼續開辦,魏特琳則留在南京照管校園。   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她積極營救中國難民,保護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婦女和年青姑娘,這使得她們避免了被日軍送到軍隊慰安所和軍營而遭受日本士兵性奴役的危險。被稱作「華小姐」的魏特琳成了全南京城裡中國人心目中的"活菩薩"、"觀音菩薩"。 炮火中她堅持留在南京 1937年11月,戰火逼近南京,城裡難民的數量陡然激增,來自美、德兩國駐寧的各界人士不約而同地建議創立國際安全區。12月初一份《告南京市民書》標誌著南京國際安全區已經開始運行。難民們如潮水般湧入難民區。   12月8日晚上,專門收容婦女兒童的金陵女子大學迎來了第一批女難民。而這位將學校改成難民收容所的是美國傳奇女性明妮·魏特琳,她中文名字叫華群,被南京人稱為「華小姐」。   魏特琳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西科爾鎮,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魏特琳在大學畢業后選擇了到中國傳教的事業。1912年秋她受聯合基督教傳教士公會派遣,來到中國,出任合肥三育女中校長,1919年來到南京,被聘為金陵女子大學教務主任,開始了她與南京、與金陵女大長達二十多年的不解之緣。   戰火到來之前,魏特琳儘力做一個優秀的教育者,她號召學生每周兩次為貧民看病。   1937年7月,她本來在青島休假,但是,當她獲知「七七事變」爆發的消息后,就立即返回學院。魏特琳把學生召集起來,告訴她們當空襲發生時應該如何躲避。她還安慰學生們說,她認為空襲不會那麼快發生,只要大家有思想準備而已。然而到了8月15日,凄厲的空襲警報聲響徹全城,日軍海軍航空兵開始對南京進行轟炸。   轟炸次數越來越頻繁,南京城硝煙瀰漫。8月27日晚上美國大使館強令魏特琳撤離南京,並表示如果魏特琳拒絕,今後發生的事情,美國大使館將不負責任。魏特琳謝絕了大使館的好意,表示自己這時候不能離開南京。「我覺得我能夠擔負起一些責任,這也是我的使命,就像危險中的男人們不應棄船而去,女人也不應丟棄她們的孩子一樣。」 守衛學校門口保護難民   12月13日,日軍從南京坍塌的城牆缺口蜂擁而入,日軍開始持續六周的大屠殺,強姦、搶劫、焚燒。此時婦女兒童蜂擁來到金陵女大的難民收容所,一個個驚恐萬分。   從12月13日到17日,金陵女大難民所收納了8000多位難民,學校所有的大廳和走廊都住滿了人。魏特琳既充當了保姆的角色,又要充當保護者。她製作了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鋪在校園當中的草坪上,以此趕退前來侵犯的日本兵。   魏特琳在寫給金陵女大校方的報告中說:「我們怎麼也忘不了在校門口目送妻子、女兒進入收容所的那些丈夫、父親的面容。」   在這段日子當中,魏特琳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每天的生活,如今則成了揭露日軍暴行的力證。魏特琳在12月15日的日記中寫道:從早上8點半到晚上6點,我一直站在校門口,看著難民們源源不斷地湧進校園,許多婦女神情驚恐。昨夜是恐怖之夜,許多年輕婦女被日本兵從家中抓走。」   因為這裡專門收容婦女,因此金陵女大成了日本兵的目標。1937年12月17日,兩個日本兵前來滋事,魏特琳和他們爭執。事後魏特琳才發現她中了日本兵的陰謀,原來那兩個日本兵把她困在前門,其他人則乘機從後門闖進樓里輪姦三名婦女,甚至還搶走了十二名姑娘。對這件事魏特琳一直懷著深深的內疚。   從14日開始,魏特琳便守衛在學校大門口,阻止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兵進入校園,當日本兵欲強行進入校園,魏特琳就會沖日本兵大喊:「這是美國學校!」金陵女大收容難民一萬多人   1938年的春節,南京城降下一場大雪。日本佔領軍已經一再發出關閉安全區的威脅,然而,人們並沒有喪失希望。   這天一名少年進入難民區給姐姐送飯,忘記將臂章取下來,魏特琳喊住他:「你不用佩戴這個,你是中國人,你的國家並沒有亡。你年紀很輕,你要記著,是哪一年哪一月戴的這個。你看見些什麼,永遠不要忘記!」說完她幫少年取下了太陽臂章,拋在地上。   在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日子中,魏特琳是南京婦女眼中的守護神,是難民們賴以生活的精神支柱。隨著婦女和兒童源源不斷地湧入,校園裡的難民一再暴漲,1938年年初,金陵女大難民所中難民的數量達到了一萬多人。   1938年2月,在日本方面的壓力下,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被迫解散。   1938年5月21日,南京安全區正式關閉。   她的墓碑上刻著「金陵永生」   長期的勞累、繁重的校務,以及戰爭給魏特琳精神上帶來的長期刺激,使得魏特琳總處在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中。1940年春天,魏特琳得了精神憂鬱症,病情日益嚴重,那年5月19日,病重的魏特琳離開了她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中國。   在美國治療期間,她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多年來我深深愛著金陵女大,並試著儘力幫助她。」「倘若有第二次生命,我仍願為中國人服務。」   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離開中國一周年的日子,她選擇這一有意義的日子,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魏特琳去世后,被葬在美國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鎮,墓碑的正面,刻著四個中國漢字:金陵永生。   華小姐,我們都會記住她   張玉英老人說,她12歲那年,爸爸被日本鬼子射殺,孤苦無依的她被華小姐收留,甚至還送她去上學。幾十年了,張玉英一直託人在美國尋找華小姐的下落。   丁榮聲說,她和親戚中的12位姑娘一起逃到金陵女大,是華小姐救了她們;趙政蓮說,就是因為有了華小姐的保護,所以她才沒有受到鬼子的傷害……   她們無疑都見證了魏特琳在南京立下的巨大功勛,人們對她的懷念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為了紀念魏特琳,1999年,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提出了在校園內建立魏特琳的塑像,這個提議最終在2001年得到批准,2002年12月12日,在如今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前方,綠茵當中,一位戴著眼鏡的女子面容安詳,微笑注視著來往的人們。   2000年4月,歷史學家胡華玲出版了《南京大屠殺時期的美國女神:明妮·魏特琳的勇氣》,這是第一部完整的關於明妮·魏特琳的英文傳記。一部以魏特琳一生為內容的劇本《明妮眼中的世界》也正在由瑪格里特·沃特斯特(MargaretWaterstreet)編寫,並將在伊利諾州的芝加哥上演。   現在,有關魏特琳的作品已越來越多,由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編的《魏特琳傳》即將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對於推動魏特琳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貢獻。該書富有新意,研究深入細緻,無疑它將會吸引普通讀者的興趣,同時也將會引起學者的關注。該書並不是一本普通的人物傳記,它挖掘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一些有關傳主生活的細節。該書不僅運用了魏特琳的日記和書信,而且還有許多從未出版的第一手原始材料,例如當地教會的文件、倖存者的訪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檔案資料。毫無疑問,這些最新研究成果將大大有助於今後的學術研究。
藍天, 白雲, 海鷗
沙發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4-29 01:11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弱小的女子敢於直面強大且野蠻的日本兵,其勇氣令人折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67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3
雲山霧罩 發表於 2011-4-29 01:20 | 只看該作者

「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離開中國一周年的日子,她選擇這一有意義的日子,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是中國人的真正朋友啊!中國人應該感謝她!她是自殺而死的嗎?自殺死的人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4
ruthrose 發表於 2011-4-29 0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研究 1樓 的帖子

感動ing,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0

主題

1萬

帖子

521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216
5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11-4-29 01:46 | 只看該作者
雲山霧罩 發表於 2011-4-29 01:20
「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離開中國一周年的日子,她選擇這一有意義的日子,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日記的最後一頁,1940年4月14日(星期天),她寫道:「我快要筋疲力盡了。以前,雖然工作進展緩慢,但還能有步驟地制定工作計劃,而現在連這些也做不到了,雙手也不聽使喚。我希望能馬上去休假」[1]2周后她神經失常,返回美國。1941年5月14日,在美國寓所,打開廚房的煤氣自殺。

參看:wiki 她是在精神失常的狀態下自殺的。也許南京大屠殺的畫面在她的心中難以磨滅。不用說她,就是南京大屠殺一書的作者也因為寫這本書而抑鬱,何況是她。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67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6
雲山霧罩 發表於 2011-4-29 0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研究 5樓 的帖子

中文 wiki 說她神經失常,英文 wiki 說她 too weary and stressed,過於疲倦和緊張,都沒說精神失常

神經方面的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是不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0

主題

1萬

帖子

521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216
7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11-4-29 02: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11-4-29 02:43 編輯

回復 雲山霧罩 6樓 的帖子

我對精神科一竅不通。我認識一個老人,失去丈夫之後神情恍惚,不久失足落水,有人說是自殺,有人說是。。。。我們很難知道已經故去之人的真實想法。出於對逝者的敬重,我們對此不做評論,不妄自猜測為好。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4-29 11:06 | 只看該作者
雲山霧罩 發表於 2011-4-29 01:20
「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離開中國一周年的日子,她選擇這一有意義的日子,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相信上帝是公義又充滿憐憫的。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9
催肥 發表於 2011-5-2 14:17 | 只看該作者
研究 發表於 2011-4-29 02:43
回復 雲山霧罩 6樓 的帖子

我對精神科一竅不通。我認識一個老人,失去丈夫之後神情恍惚,不久失足落水, ...

是啊,要是她自殺,就不是JDT了,咱就少一光輝典型.

咱還是乾脆把自殺的定義改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6: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