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水下試射失敗,導彈砸壞發射潛艇

[複製鏈接]

221

主題

255

帖子

19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又一村 發表於 2010-1-25 1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直以來,中國軍隊的強大僅僅停留在共產黨五毛們的天花亂墜的牛皮中。現在不,「強大的共產黨軍隊」又出洋相啦,其水下試射不但以失敗告終,而且掉下來的導彈又把發射平台——高爾夫級彈道導彈潛艇砸壞了,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笑柄。

中國國內有學問的人才都想出國,離開中國,不管去哪裡哪個國家都成,只要離開中國,離開共產黨就行。留下來的就是混日子,過著半死不活的生活,哪有什麼心思為共產黨創造新東西?這次中國共產黨軍隊的水下試射失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中國水下試射 「彈」砸自家潛艦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an/25/today-p8.htm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資深官員透露,中國研發中的巨浪二型潛射彈道飛彈數月前進行的未公開試射,結果飛彈出水後無法點火又墜入海中,且撞擊做為飛彈試射平台的改裝過的高爾夫(Golf)級彈道飛彈潛艦,船身嚴重受損差點沉沒,經搶救勉強駛回母港進廠大修,中國尚無水下成功試射巨浪二型的紀錄,何時服役遙遙無期。

中國計劃在○九四型晉級核飛彈潛艦上配備巨浪二型飛彈,儘管巨浪二型飛彈的「艦彈匹配」研發受阻,消息來源透露,一月初第三艘○九四型潛艦仍依照計畫從葫蘆島基地下水,目前正在進行海上測試。中國現有一艘舊式○九二型夏級飛彈核潛艇飛彈潛艦(配備巨浪一型)服役,新的○九四型潛艦有艦無彈,中國的核子嚇阻能力遠比其宣傳的要薄弱得多。

巨浪一型是中國第一種潛射彈道飛彈,射程近二千公里,雖然配備核彈頭,但因射程太短加上○九二艦只在中國沿海活動,不具備實際嚇阻效果;巨浪二型為東風卅一型飛彈的潛射版,射程提升到八千公里,技術需求遠高於巨浪一型。

巨浪二型研發十餘年,美日等國公開證實的試射只有四次,分別在二○○三年、二○○四年、二○○五年與二○○八年,水下試射均失敗。

官員解釋,水下發射飛彈難度很高,受限於水下無法點燃引擎,飛彈必須靠超高壓氣體推動,才能從艦身彈射出去直到飛出水面,當彈尾噴嘴離開水面後方可點火升空。最重要的是,飛彈從潛艦艦身到飛出水面時姿態必須保持在一定角度範圍內,點火後才不會亂飛。

中國數年前曾讓Golf潛艦浮上水面,成功試射過一枚巨浪二型,彈著點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但後來水下試射就沒有成功過,最近一次黃海試射造成嚴重後果,當飛彈在高壓氣體的推動下衝出水面後,原本應該要點火的引擎沒有反應,整枚十幾噸重的飛彈自由落體墜入海中,砸中還在水下的潛艦,造成艦身受損。

一般而言,Golf級潛艦是中國主要水下試射飛彈的平台,這次損壞對巨浪二型的研發是一大打擊。
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中國,共產黨是西方邪教,不屬於中國。

17

主題

1087

帖子

2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9
沙發
解放台灣! 發表於 2010-1-25 17:59 | 只看該作者
弱智! 你不是5毛,你是雞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890

帖子

2249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49
3
銅山 發表於 2010-1-25 19:5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國內有學問的人才都想出國,離開中國,不管去哪裡哪個國家都成,只要離開中國,離開共產黨就行。

這麼說您是個有學問的人了。
銅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13

帖子

3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9
4
らんせき 發表於 2010-1-25 20:31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的政治觀點,以及惡毒的攻擊,我們不能接受。

水平很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5
zhaiji 發表於 2010-1-25 21:50 | 只看該作者
LZ的腦子進水了?失敗幾次算什麼? 什麼都不做才沒有失敗。那就能成事嗎?
清貧仍能讓我自得其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1

主題

255

帖子

19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8
6
 樓主| 又一村 發表於 2010-1-25 23:24 | 只看該作者

共產黨獨裁的新聞媒體:1982年水下發射成功

200號—中國水下發射彈道導彈試驗的潛艇
200號是人民海軍一艘常規潛艇,但它挑起了歷史重任,完成了水下彈道導彈發射的試驗,為中國核潛艇由攻擊型演變成戰略型探出一條路子,使中國核潛艇也具備了核打擊的能力。儘管它今天已退出現役,但為共和國的輝煌歷史永遠留下光彩一頁。
  
  從戰略導彈三次變遷說起
  
  自從1957年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太空不再平靜,也不再安詳了。至今,已有4000多顆形形色色的衛星在"宇宙公海"里航行,其中有相當數量是間諜千里眼。這些間諜衛星的首要任務是尋找和監視地球表面上的各種各樣導彈發射平台和發射井,尤其是盯著那些戰略導彈。從此,藏在深井裡的核戰略導彈,成了敵人第一批要打擊摧毀的目標。怎麼辦呢?藏在井裡不安全了,於是當時蘇聯人把戰略導彈搬到列車上,在列車上可以發射,而且這種特別的列車,不停地在山溝里鑽來鑽去,不固定某一位置,成了流動的發射站,使太空間諜衛星很難及時測定正確位置,這樣使敵方的導彈很難瞄準這種流動發射站。美國人也不甘心落後,把戰略導彈搬到B-52巨型轟炸機上,而且這批B-52型轟炸機不停地輪流在天上飛著,時刻改變位置,也成了天空中的流動發射站。這樣的確很大程度上可以躲避第一次被摧毀的命運,但耗資巨大,很不安全,很危險,都感到不是最保險的。
  怎麼辦呢?有沒有更可靠保險的辦法呢?軍事家和科學家們挖空心思去研究,終於尋找到第三種辦法,就是把戰略導彈搬到水下核潛艇里。它能長時間在汪洋大海的水下遊動,隱蔽性非常好,太空間諜衛星很難尋找到它的蹤影,又能隨時隨地從水下發射,進行核反擊。因此,強國們為了保持核打擊能力,都要研製戰略核潛艇,中國也不例外,必須要有戰略核潛艇,必須要有和平的盾牌。只有這樣才不怕敵人核威脅。中國攻擊型核潛艇研製成功后,就馬不停蹄地開始研製戰略核潛艇,關鍵的技術是要攻破水下發射彈道導彈的技術。200號潛艇就擔任了這一不尋常的探索者的試驗任務。
  
  "土辦法"攻克尖端技術
  
  1960年美國水下發射導彈成功。蘇聯潛艇水下發射彈道導彈技術,是1963年才研製成功的。而德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試驗過水下發射火箭,戰敗后研製水下發射的專家被美國人搶走,而發射裝置又被蘇聯人搶走。輪到中國人研製導彈核潛艇時,什麼資料也沒有,美國也好,蘇聯也好,對中國都實行尖端技術封鎖,中國人一切要從頭開始,因此更加艱難。
  要想水中試驗減少損失,必須在陸上首先趟開路子,積累一些必要的經驗,解決一些重大問題。在國外,都有巨大寬敞的水下試驗場,中國沒有這個條件,如果等建造起來再搞,不但耗資巨大,而且要使試驗推遲5年時間。中國本來已落伍了,再要耽誤5年實在是受不了。中國人必須走自己的路,盡量少花錢,走快步。
  有人提出,搞一個巨大鋼筒,埋在地里,再糊上水泥,成為發射井,裡面灌進水,模型彈就在這水井裡試驗,解決配藥和點火裝置,也能代替那個"水下試驗場"。這個土辦法的確很妙,後來,一系列重大的試驗就是在這水井裡進行的。
  第一次試驗開始了,其目的是要選擇一種最好的發射動力系統。吊車將灌滿水的模型彈等垂直吊起豎入發射井中,它的質量跟真的導彈一樣。
  試驗場的人員藏在掩體內,用電鈕進行點火,"咣"當一聲巨響。燃氣發生器噴出的高壓氣體,雖然把模型彈彈出了發射簡,但同時也把發生器的彎管衝破了,就連厚厚的水泥牆也被沖塌打碎。個別配件飛出了10米之外,一輛車子的頂篷被砸出一個大窟窿。在場的人目睹了這一切有點心驚肉跳。有位潛艇艇長也到現場參觀,他目瞪口呆了。因為他知道鐵殼潛艇並不比這鐵筒水泥堅固多少,要是這種情況發生在水下,他的潛艇就會成為"水下棺材"了。
  在那些日子裡,圍繞發射井,經常是車水馬龍,挑燈夜戰,試驗場成了個不夜城。許多數據、參數、裝備都是從這發射井中一次次實驗得到的。其中有兩位年輕人,幾乎形影不離地工作在發射井,一個叫李銀芳,一個叫薛佩勤。李銀芳是哈軍工的畢業生,從事彈體專業,整天在發射井鑽來鑽去,爬上爬下,對導彈精心維護。導彈裝填時,井內擁擠,有時為了糾正彈體錯位,李銀芳就在狹縫中指揮,只要稍有故障他就會被擠成肉餅。有一回發現一處有漏水,必須用一種特別膠補上,這種膠有毒。接觸後會發生積累性中毒,按規定只准干10分鐘,要幾個人輪換。可是那個地方很狹窄,工作起來很困難,李銀芳有些不放心。自己冒著危險延長時間,結果他的眼睛視力下降了,左眼失明了。
  進入水下發射之前。成百上千個難題,一個個被攻克了。
  
  作好萬無一失的準備
  
  200號潛艇完成改裝任務之後,就緊張地進入發射準備工作。有關工作人員要按照導彈程序,對導彈進行發射前的檢查,並讓其準時進入發射海區,下潛到規定深度,準確就位,正確操艇使之滿足發射條件,準確、安全、可靠地將導彈發射出去。每個動作是否準確都關係到試驗的成敗。除了這些訓練之外,還要進行各種各樣彈艇協調的技術測試,先後要完成900項檢修改裝任務。在潛艇上安裝有400多台專用設備,如何使用如何協調都要一點一滴摸索,然後編成條例,制定每個操作艇員的規程,導彈部門專門進行裝彈、退彈、艇上測試、水下發射等6個部署的反覆訓練。
  此外,潛艇還要到水下熟悉發射海區的環境,摸清發射導彈時的操縱、機動、航向、航速、縱傾、橫搖和深度等一系列規律。而且還要進行萬一發生水下爆炸如何從潛艇里逃生的訓練。不但艇員要進行這種訓練,就連上艇的科技人員也要進行這種逃生訓練,其中包括女同志在內。
  孫淑賢和藏丹兩位女同志。被批准上艇,她們也要過這一關。可以說,中國婦女中她倆是獨享此"殊榮"。
  訓練開始了,潛艇魚雷發射艙內,藏丹和孫淑賢在著裝,兩人紅紅的臉上掛滿汗珠,目光中有些畏懼。兩人互相鼓勵說:"男人能幹的,我們也能幹!""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也有女人"兩人點點頭,把潛水面罩戴上了。
  這時,魚雷發射管的后蓋打開了,是個長長的發射筒,兩人像魚雷一樣伸直雙手和雙腳,用肘挪動爬了進去。
  筒內又光又滑,伸手不見五指,往裡一爬,就好像與世隔絕,掉進了可怕的黑洞。
  突然警鈴響了,后蓋哐當一聲被關死。兩人就在鐵筒里,心快跳到嗓子眼,一個勁囑咐自己要沉著,要冷靜,別驚慌啊!
  此時燈光閃了一下,一股響聲噴了進來,魚雷發射管里開始注水,海水漸漸地漫過她倆的身子,最後把全身都淹沒了。接著咣當一聲,前蓋打開, 一股壓力把她倆從管里射了出來,兩人此刻就逃出潛艇了。這就是逃生訓練的全過程。
  藏丹體質強,因此在水下能游能划。她終於浮出海面了。可是孫淑賢體質差點,再加上心情緊張,水下又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可能弄錯了開關,突然供氣斷了,一個死神黑影向她撲了過來,不一會她就不省人事了。
  男人們馬上跳進海里,潛入水下,把昏迷的孫淑賢救撈上來。經過醫生急救,她從死神懷抱里掙脫出來。待她清醒過來,男人們以為這下把她嚇破膽了,不會再堅持上潛艇參加發射試驗了。可是這是為了祖國事業,全中國億萬婦女中,惟有她倆走進核潛艇參加發射,難道這份資格要被淘汰嗎?不,孫淑賢站了起來,她笑笑說:"沒啥了不起,我要再來一次!"她第二次、第三次訓練都參加了,都成功了。她與藏丹成了中華婦女之最,被載入中國水下發射的史冊。
  
  首發失敗之後
  
  1982年10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禁航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82年10月7日至10月26日,向以北緯28-53'為中心,半徑35海里圓形海域範圍內的公海上發射運載火箭,為了過往船隻和飛機的安全,中國政府要求有關國家政府,通知本國的船舶、飛機,在當地時間每天9點至17點,不要進入上述海域和海域上空。"
  10月7日下達了發射命令,這天清晨,參加水下發射的艇員和科技人員,告別了親人,帶著人民重託和前來碼頭送行的首長和同志們的祝福,登上200號潛艇,駛向發射海區,潛入大海。
  導彈艙內的操作手們、科技人員,個個全神貫注地監視著工作台上閃亮的紅綠燈。
  "30,20,10,......5,4,3,2,1,發射!"操作手屏住呼吸,有力地按動發射按鈕。13時14分零1秒,發射動力系統點火,瞬間導彈從發射筒彈出,越過水障,躍出水面。一級發動機點火,發射成功。
  這時海面上、空中、山頭上所有測量儀器一齊捕捉、跟蹤目標、遙測系統適時地將火箭內部信息傳送到指揮中心,等候著導彈出水、起飛實況。但是當人們對發射成功的喜悅心情還未來得及表達時,火箭出水僅4,2秒,突然失控翻滾,在空中轟隆一聲巨響,爆炸自毀了。
  "啊!?"人們驚駭,笑容頓時消失,頃刻間情緒低落。
  有些部門之間互相猜測、懷疑,好像事故是某個單位、部門造成的。
  這時,一位頭髮花白、年過半百的老人出來說話了:"大家不要有壓力,問題是運載火箭本身,責任在我這個總體設計師。"他就是水下發射導彈的總設計師黃緯祿,著名的中國火箭專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還在英國一家工廠實習,那天突然間一枚德國V-2飛彈在附近爆炸,差點把他埋在地下。他感到非常驚奇,沒有飛機,沒有大炮,德國人用火箭從海峽對岸飛過來。黃緯祿馬上想到,中國軍隊打日本人時有這種火箭該多好,對,將來回國一定要為祖國製造火箭,回擊那些侵略者。
  上世紀50年代,黃緯祿應邀參加了錢學森關於發展中國航天事業的報告會。他舉目一看,全是軍人,而且多數是同齡的老將軍,他有些慚愧,當祖國最需要時,他在國外,而在座的同齡將軍們卻在沙場上浴血拚殺。如今要建設新中國,難道自己還不應把科學知識獻給祖國嗎?他下決心,要為祖國火箭事業奮鬥。
  從此,他埋頭鑄神箭,作貢獻。他曾擔任我國各種型號的中、遠程火箭的副總設計師,還設計出我國第一枚固體燃料運載火箭。
  為了這一枚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他跑遍了處在窮鄉僻壤、大漠的發射試驗場,和戰友們一起到處安營紮寨,奔波往來。
  在水下發射火箭設計的日子裡,對他來說,火箭比他的生命都重要。在北京召開總設計師會議,時間5天,黃緯祿因患胃潰瘍引起發燒,大便出血,他悄悄叫秘書拿些止血藥,並叮囑"保密",硬是堅持了5天主持會議直到會議結束。後來在彈艇協調準備發射的日子裡,他擔任試驗發射副總指揮。在80天日子裡,他的體重從128斤降到106斤,一下子掉了22斤肉,但他仍然廢寢忘食地工作。
  分析失敗原因的工作就在求實和團結的氣氛中深入展開了。很快揭開了火箭失敗的毛病。大家顧不得休息,立即對準備發射的第二發彈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作進一步檢查,全力做好再次發射的準備。
  
  共和國的"輝煌一瞬間"
  
  10月12日5時,實施第二發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200號潛艇載著運載火箭,在一隊隊水面艦艇和觀測船護航下,駛入大海,直下"龍宮"。
  發射準備進入最後時刻,發射艙格外沉靜,布滿紅黃綠信號的發射系統各個工作台前,操作手密切注視著信號燈依次閃亮。這時的人們,腦子裡一片潔白純凈,什麼雜念也沒有,只在聽那機聲的運轉。進入5分種準備時,現場更加寧靜,人們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保險栓打開,可發射!測試插頭分離!發射控制台上表示發射條件全部滿足的最後兩個信號燈亮了,人們的耳邊頓時響起指揮員的報時聲。時間一到,發射操作手把右手拇指放在按鈕上,身子一動不動地坐在發射控制台前。
  "發射!"就在這撼人心魄的命令下達的同時,操作手有力地一按。潛艇猛烈一震,緊接著是一陣海水刷刷的響聲,火箭以雷霆萬鈞之勢躍出發射筒,穿過深深的海水,沖向海面。
  金色的陽光照在碧波如鏡的海面。突然,從海底傳來一聲轟響,衝起幾十米高的水柱。像寶塔一樣兀立在海上。
  乳白色的"巨龍"從高大的水柱中飛竄出來。渾身披著水簾。火箭向上飛騰,水簾倒掛下來,猶如懸在空中的瀑布。水珠四濺,像水晶、翡翠在陽光中閃爍,晶瑩迷人。
  只見火箭噴出的橘紅色火焰。把藍天、碧海染得金碧輝煌。巨大的氣浪壓得升騰的水柱綻開,猶如一朵盛開的巨大雪蓮。
  水下發射成功,這標誌著人民海軍戰鬥力有了質的飛躍。很快中國第一艘戰略核潛艇又進行了實彈發射試驗,獲得圓滿成功,從此開始為共和國在碧波下站崗放哨。


G級"(031)彈道導彈常規潛艇,1966年服役,只建造1艘,舷號是200,主要作訓練用。
 
排水量:2350噸(水上),2950噸(水下)
主尺度:長98米,寬8.6米。吃水6.6米
主 機:柴油/電動;3台73-D柴油機(6000馬力);3台電機(5500馬力);3軸
航 速:17節(水上),13節(水下)
續航力:水上(6000海里/15節)
編 制:86人(12名軍官)
導 彈:2枚CSS-N-3潛射彈道導彈
魚 雷: 10具533毫米發射管(艇首6具,艇尾4具), 12條原蘇聯53型魚雷
雷 達:導航(原蘇制"探聽板"對海監視雷達,I波段)
結 構:有兩個導彈發射筒
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中國,共產黨是西方邪教,不屬於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7
618o382 發表於 2010-1-25 23:50 | 只看該作者
進了又一村,看見又一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8
amely7777 發表於 2010-1-26 07:46 | 只看該作者
樓豬,怎麼又失禁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2177

帖子

12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3
9
zgynkmsgh 發表於 2010-1-27 14:52 | 只看該作者
又一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7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10
獨暈輪末日 發表於 2010-1-28 02:20 | 只看該作者
平安的馬甲?你們輪豬紅痣大師發愣功治病死了多少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18: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