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中國文明的兩次突破和兩次引進

[複製鏈接]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4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09-10-15 2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經濟時報》近日刊登文章,題為《中國文明的兩次突破和兩次引進》,作者陳季冰,全文如下:

  每隔幾年,我都要重新讀一遍諸子百家的主要經典,上個月又重讀了《老子》、《論語》和《孟子》。記得上一次大規模地閱讀它們是在1995年,花了3、4個月的時間幾乎通讀了諸子百家的所有經典,其中還包括《列子》之類明顯的「偽書」。

  相比之下,這次規模小多了,不過版本和註釋每次都不同。它們是中國文化的元典,如果一種文化是一個活的生命體的話,它們就是它的骨骼或主幹。不管在我們現代人眼裡,它們究竟是真理還是謬誤?是真誠還是虛偽?總之它們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沒有了它們,也就不存在了所謂「中華文明」。

  上個月看了一部電視連續劇《大明王朝1566年:嘉靖與海瑞》的DVD,在我看來,這是近年來拍攝的所有歷史劇中最好的一部。意猶未盡之餘,我認真重讀了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作《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在10多年前是一本暢銷書,有點像易中天的《品三國》這些書在今天的地位,我初讀它大約是在1998年。當時印象非常深刻,我在讀完某一本書之後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至今都寥寥可數。我尤其記得本書結尾的那段話:

  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

  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鑒,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的確,正如黃仁宇的評論,「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這是明朝的失敗,也是中國2000年大一統皇權政治的悲劇性失敗。我認為,這才是作為明史專家的黃仁宇先生所著這本書的更大的意義。中國有比較可靠記載的4000年政治文明史上有過兩次大的制度突破。第一次是在秦代,它突破了殷周時期的諸侯分封的上古禮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帝國制度。這種制度創立於秦代,鞏固於漢代,經過數度朝代更替以後的調整改進,重建於隋代,並極盛於唐代,之後便開始了長達一千年的緩慢而不可逆轉的衰敗。到了明朝末年,它確實已到了山窮水盡之絕境,而有清一代「鴉片戰爭」之前200年的勤勉努力不過是其迴光返照而已。中國政治史上的第二次突破當然是「鴉片戰爭」以後在西方文明衝擊之下的自我調整和自我革命,這次突破,到現在已歷時近200年,但仍未取得最後成功,未來的端倪依然撲朔迷離,現在還很難斷言其結局。不過我們也無需急躁灰心,因為2000多年前的那一次突破,自春秋始至漢朝建立,前後花了600—700年時間。相對而言,「鴉片戰爭」至今只走過那次突破的1/3時間。所不同的是,秦漢體制的突破是在中華文明內部自然演化生長出來的,而這次的「現代化」雖也有內部變革的要求,但更直接的是在外來文明的壓力和挑戰之下的被動適應,情況的複雜性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既然說到這裡,就有必要談談外來思想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影響。我們知道,在浩瀚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真正影響過中國文化的大規模外來文化衝擊也只有兩次。第一次是從東漢初年開始印度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第二次仍然是近代以後西方文明的引進。從東漢初年一直到宋代理學的集大成,中國用了一千年時間將佛教這種完全外來的思想文化徹底地中國化,並幾乎天衣無縫地整合進自身的文化傳統。無巧不成書,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佛教在其發源地印度卻滅絕於穆斯林的戰火,以後再也沒有重生過。我認為,研究佛教的中國化的歷史,對於我們今天學習借鑒乃至吸納整合西方文化具有無與倫比的意義。就像中國化了的佛教不同於印度佛教一樣,未來「中國化」了的西方思想文化也必然大不同於自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以後形成的西方「現代」思想體系。如果我們能夠明白這一點並朝這個方向自覺努力,那麼近代以來那些從所謂「中體西用」到「全盤西化」的激烈爭論都是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用生物和醫學技術作比喻,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不是斷肢續接,也不是外科手術,甚至也不是良種嫁接,它比較類似於現代的「轉基因」工程。比「轉基因」工程更困難、更不可預測的是,文化融合往往是不能人為主導的,人的自覺努力或許能發揮重要作用,但最終的方向和結果卻取決於許多不可測的機緣巧合。

  當代中國正站在5000年歷史中的兩次「雙重突破」的交匯點上:我們既面臨著制度性的突破,又面臨著思想文化的突破。秦漢體制改變了中國的制度,但其文化內涵是從中華文化中自己生長出來的;佛教改變了中國文化,塑造了後世中國的心性,但沒有對中國的制度造成明顯的影響。今天的中國卻面臨著雙重改變:不僅制度需要突破,文化也有待重建,而這種「雙重突破」中都有西方文明的重要影子。我在去年這個時候出版的一本書中詳細討論了這個大課題,我自己原來為那本書定名為《走出「民族神話」——中國重新崛起的精神準備》,最後出版時被編輯改成了《下一站:中國》。
床前明月光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480
沙發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09-10-15 23:35 | 只看該作者
大家有何見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3
hellman 發表於 2009-10-16 00:50 | 只看該作者
這是歷史. 現在將來和這個關係不大了. 現代文明是世界文明,地區性應該明顯減少
. 宗教,歷史文化都會成為過去.互聯網文明會淹沒歷史文明. 新的文明已經在不知
不覺中形成.孔子孟子都是太陳舊的東西,只能當歷史欣賞,不能拿來就用. 基督教,佛
教,穆斯林也應該被趁早拋棄. 現代世界文明的代表是崇尚科學,崇尚種族和諧,崇尚
民族和諧,促進世界和平,全全球經濟合作,全球互聯網合作,........

等著世界末日,等著耶和華天上掉餡餅的時代已經是古老的傳說了. 只有這裡的基督
徒們整天想著拉一片人,救一片人,打擊另一片人的古老的遊戲. 算了吧,醒醒吧. 作
點實業給人類一點貢獻比什麼都強. 耶穌永遠不會來,因為本來就是個神話故事-過
時的神話故事.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0
4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10-16 01:10 | 只看該作者
現代文明是世界文明,地區性應該明顯減少. 宗教,歷史文化都會成為過去.互聯網文明會淹沒歷史文明. 新的文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孔子孟子都是太陳舊的東西,只能當歷史欣賞, 不能拿來就用. 基督教,佛教,穆斯林也應該被趁早拋棄. 現代世界文明的代表是崇尚科學,崇尚種族和諧,崇尚民族和諧,促進世界和平,全全球經濟合作,全球互聯網合作,........
hellman 發表於 2009-10-15 11:50

鼓掌!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5
hellman 發表於 2009-10-16 01:39 | 只看該作者
鼓掌!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10-16 01:10

謝謝鼓勵.
再補充一點. 能夠進化的文化才是好文化,才能生存. 作者的觀點也是這樣. 不過樓
主好像希望來一次基督教文明進入中國的衝突,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基督教文明也在
被淘汰階段.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主題

556

帖子

27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7
6
踢鳥 發表於 2009-10-16 02:0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絕不能剛走出自己的神話,又鑽進別人家的神話!別做夢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7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9-10-16 07:53 | 只看該作者
3# hellman
說得好,說得好,說得好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3
8
漢紳 發表於 2009-10-16 10:55 | 只看該作者
3# hellm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18: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