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可怕的現實:中國收回藏南已經不可能?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23 1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藏南問題的久拖不決,勢必讓中國在領土爭端中陷入越來越處於不利的處境。隨著印度加快對該地區的移民步伐,以及文化滲透與侵略,中國的藏南地區現在正逐漸朝「阿魯納恰爾邦」的方向發展。眼下最令人擔憂的的實際情況是:印度傳統文化在「阿魯納恰爾邦」當地居民心中影響逐漸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在當地日漸式微。因此,「藏南地區」距離中國是漸行漸遠了。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從戰略態勢來看,還是從戰役層面來看,還是從雙方戰術態勢來分析,中國與印度相比都佔據著一定的優勢。如果中國毅然發動收復失地的戰爭的話,中國取得勝利將會是毫無懸念的。但是,自1962年那場自衛反擊戰以來,中國並沒有將這些戰略及戰役上的優勢轉變為對自己有利的整體態勢。反而是坐視印度這幾十年來,採取了諸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並付諸實施,苦心經營中國藏南地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印度對藏南地區的實際控制力已經不斷得到加強。

  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案,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之南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並且開始了往該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移民。當時,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埋頭於經濟建設,執行「韜光養不出頭」的國家發展戰略。對印度方面的挑釁行動,中國政府除了由外交部門照例發表了一通「抗議」,宣布「決不承認」及「保持繼續採取行動的權利」之外,就悄無聲息的將此事壓下來了。然而,中國對印度方面蠻橫行為的冷靜處理並不能阻止印度對藏南地區的變本加厲。印度方面更加快了朝藏南地區大規模的移民步伐。二十多年來,印度直接往藏南地區移民約30至45萬,這幾十萬印度移民目前已經在藏南地區定居、安家落戶、耕耘勞作,並且繁衍生息。而且,現在這些移民大部分已經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總人口接近六十萬。而中國在藏南地區的土著居民主要為珞巴族、門巴族和僜人,其中珞巴族占絕大多數。據中國統計部門2001年統計的數據是:珞巴族約30萬人,門巴族約4萬人,僜人近2萬人,合計共約35萬人。

  從以上數據中得知,藏南地區現在實際居住人口中,印度人已經逐漸成為多數,中國人已經淪落為少數民族。

  我們都知道,文化認同感是一個地方居民對主權歸屬的一個重要標桿。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經久不衰,其中最具凝聚力的地方就是華夏子孫們根深蒂固的中華傳統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這也是中國曆經多次外族入侵,但始終沒有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現在,在藏南地區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華文明在藏南地區的影響是越來越弱了。中國的行政管理力量長期無法投射到藏南地區土著居民身上,長期不能為他們提供有關中華文明的教育,自然也就無法實施對藏南地區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影響與滲透,也無法為他們提供各種政府服務,更加不能為他們提供軍事保護。長此以往,藏南地區的土著居民們還會認同中華文明嗎?還會認同中國政府對這一塊土地擁有管轄權嗎?還會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他們的祖國嗎?

  我們都知道,剝離原住民的傳統文化是侵略者對佔領區採取的一個必然手段。如今,藏南地區長期處於印度實際管轄下,一方面,印度當局對當地居民從小就進行「阿魯納恰爾邦自古就屬於印度領土」的灌輸教育,另一方面,大量印度移民湧入該地區,自然帶來了印度的文化傳統與生活方式,當地土著的珞巴族人、門巴族人平時與這些印度人進行日常交流、接觸,耳濡目染印度文明,無時不受到印度文化的熏陶。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成長的中國土著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在再經歷幾代人的繁衍后,他們對中華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到底還能剩下多少呢?

  這是印度在藏南地區長期進行管治及文化侵略后的一個最可怕的後果。

  試設想一下後果:幾十年來,藏南地區的印度移民越來越多,佔據了當地人口的大多數,而當地土著居民自小就接受「阿魯納恰爾邦自古就屬於印度領土」的教育,一直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成長。在該地區人民心目中,恐怕印度比中國更象是自己的祖國。如果在某一天,大批荷槍實彈的、他們從未見過的陌生的中國軍人突然出現在這塊土地上,並聲稱要趕走印度軍人,收復領土時,設想一下,這些當地居民們屆時到底是幫助印度軍人保衛自己的土地呢,還是會幫助中國軍隊打擊印度軍人?平時,印度移民與當地土著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戚與共,甚至相互通婚,相互關係越來越密不可分,相信不久后,很難再分辨出誰是真正的原住民,誰是移民了。中國政府需要花多少精力與時間,才能說服他們、讓他們相信「藏南地區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印度才是侵略者」這個道理呢?

  因此,印度通過往藏南地區大規模移民,實現了對當地中國土著居民的文化滲透和文明歸屬影響,為他們永久佔領藏南地區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對此,我們不能不佩服印度人的精明與目光長遠。自1987年正式宣布在「麥克馬洪線」之南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以來,印度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往該地區實施移民。為了混淆視聽,印度在設立「阿魯納恰爾邦」時,還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與布局。「阿魯納恰爾邦」的地理區域並不完全與麥克馬洪線劃分的藏南地區重合。從地圖上可以看得出來,「阿魯納恰爾邦」大部分屬地是中國的藏南地區,但卻有一小部分屬地是位於與中國無領土爭議的印度境內。也就是說,「阿魯納恰爾邦」 和藏南地區的領土並不完全重合,兩者相互交錯、重疊。所以,當中國日後提出邊境的問題時,將會遭遇到更大的困難,比如:如何處理這些移民?如何釐清印度移民與土著原住民之間錯綜複雜、犬牙交錯的關係?

  到今天,印度佔據藏南地區已經長達36年了。當年,中國主動放棄藏南地區是在當時異常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以及自身國家實力未有足夠強大的情況下的不得已之舉。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暫時放棄」這一「放」就「放」了三十多年。

  現在,嚴重的問題是:如果聽任印度繼續往藏南地區移民、繼續對藏南地區行使實際管轄權的話,藏南地區將毫無懸念逐漸變成「阿魯納恰爾邦」,國際社會也會逐漸承認印度對該地區的實際管轄權(如中國的琉球群島一樣),藏南地區的當地居民也會產生對印度的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這絕非危言聳聽。

  到了那個時候,縱使中國變得強大的,軍事力量強大得足可以與美國抗衡了。但恐怕屆時我們解放藏南時,面臨的將不僅僅是印度軍人,我們還將會面對國際社會強大的壓力,以及「阿魯納恰爾邦」當地居民對中華文化的強烈排斥與抵觸情緒。甚至,不排除在印度的挑唆號召下,當地居民會奮起反抗中國軍人「入侵自己領土」的現象。很難想象,祖國母親屆時會是何等的心痛!全國人民屆時將會是何等的心痛!到那時,中國還能心安理得地強行收復這塊失地嗎?

  我曾經讀過解放軍作家金輝的著作《墨脫的誘惑》,書中的一段非常精闢的評述,我一直刻骨銘心:「(當時戰爭的)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佔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中印藏南領土之爭,最終會是這種令中國人悲傷的結局嗎?我不希望是。

  在中華文明歷史上,我們先失去了一塊土地、繼而再失去了中華文明在那塊土地上立足之地的實際例子是太多了。現在,當我們的兒女們在教科書中學習「西伯利亞」的地理知識時,可曾有人告訴他們,這塊廣袤的土地曾經叫「鮮卑利亞」,是我們的祖先鮮卑族人曾經放牧的地方;當我們的兒女們在教科書中學習「符拉迪沃斯托克」這個名詞時,可曾有人告訴他們,這個地名原來叫「海參崴」,是中國東北居民出海捕魚的碼頭。當我們很自然地稱呼「沖繩群島」為「日本領土」時,可曾有人告訴我們的年輕人,這裡原來叫「琉球群島」,曾經是中華的附屬國。

  我實在是不希望看到,我們的後代在以後的教科書中,會學習到「阿魯納恰爾邦」這個名詞,而忘記了這裡曾經叫「藏南」、「達旺」。

  希望國家從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出發,從為中華民族子孫後代負責任的態度出發,在目前我們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對印度尚佔上風的時候,趁目前我們在收復藏南失地問題上尚存有有主動權的時機,趁偽「阿魯納恰爾邦」未獲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的時候,趁藏南地區當地土著居民對中華文化尚有一絲認同感的時候,趁印度移民在藏南地區立足未穩的時候,當機立斷,儘快採取果斷措施,一舉收復藏南失地,趕走印度移民,恢復對藏南地區行使國家主權,進行實際的、有效的行政管轄。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0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08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09-6-24 08:01 | 只看該作者
那印度為什麼還要增兵?起碼印度不這麼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41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敏銳感知周邊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3
富翁遇到殺人狂 發表於 2009-6-24 23:43 | 只看該作者
有許多事情都是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發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233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584
4
往事並不如煙 發表於 2009-6-26 06:04 | 只看該作者
想要吧,政府軟蛋。不要吧,中印(62年)之戰又無法解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64

帖子

4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4
5
yukkuy 發表於 2009-6-26 11:57 | 只看該作者
只會窩裡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6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6-26 21:15 | 只看該作者
堅決捍衛祖國的領土完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1327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7
hsinchutw 發表於 2009-6-27 20:13 | 只看該作者
來一百萬也無濟於事

中國槍桿子是干甚麼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751

帖子

65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2
8
DaHL 發表於 2009-6-29 10:45 | 只看該作者
沒嘗到了失敗的苦頭反而是甜頭,所以阿三的積極性還很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0

主題

2078

帖子

62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8
9
藍藍的天空 發表於 2009-6-29 11:5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應該動武奪回自己的領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7

主題

956

帖子

8032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32
10
燕山紅場 發表於 2009-6-29 18:09 | 只看該作者
許多事情都是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發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2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