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余秋雨《含淚勸告請願災民》煮沸網路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6-7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網    作者: 飽醉豚    2008-06-06 22:32:24

  思寧逐段批點余秋雨先生的《含淚勸告請願災民》

  余秋雨: 昨天從海外一些媒體看到,災區一些家長捧著遇難子女的照片請願,要求通過法律訴訟來懲處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學校領導和承包商。從畫面上看得出,警察們正用溫和的方式勸解,但家長們情緒激烈。由此,那些已經很長時間找不到反華借口的媒體又開始進行反華宣傳了,誣陷性的說法有四點:

  1、是天災,更是人禍;
  2、官方宣布,這事法院不受理;
  3、五個境外記者拍攝這種場面時被公安「短時間拘留」,詢問他們的身份;
  4、難道地震真使中國民主了嗎?

  思寧批點:按照余秋雨的說法,「那些已經很長時間找不到反華借口的媒體」就是「反華」媒體,刊發「災區一些家長捧著遇難子女的照片請願」畫面,就是那些媒體「反華」的證明。但據思寧所知,「海外媒體」並非一黨喉舌,不同媒體對中國大陸的政治立場並不相同,刊發有關畫面的分別屬於不同政治立場的媒體,有些媒體同時刊發對中國大陸抗災持讚揚態度的新聞和評論,比如台灣有些媒體。把刊發有關畫面的都說成「反華」媒體,顯然是「文革」時代階級鬥爭擴大化的左傾遺風,是誤導中國大陸人仇視「海外媒體」的手法。在現今的政治語用環境下,「反華」本身就是一個忽悠人的愚民概念。事實上,海外幾乎沒有一家媒體宣稱自己是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反對中國人的「反華」媒體。「反共」不等於「反華」,反政府也不等於「反華」,國民黨控制的媒體就有「反共」不「反華」的;批評中國官方的媒體,有不少是承認中國政府的合法性,甚至是從愛之深責之切的立場來批評的,更不是什麼「反華」;那些為中國大陸民眾呼籲自由民主人權的,恰恰是「愛華」媒體。

  余秋雨列出所謂「誣陷性的說法有四點」,卻沒有證明誣陷了什麼。

  「是天災,更是人禍」說法已經肯定天災了。「更是人禍」則特指豆腐渣教學樓倒塌的問題,連余秋雨自己在下面都承認對「偷工減料的建築承包商和其他責任者」「必須追究」,所以不是誣陷。如果硬要說是誣陷,那余秋雨是否也是誣陷,是否余秋雨也「反華」呢? 



 「官方宣布,這事法院不受理」說法是否誣陷,余秋雨並沒有舉出哪怕一個受理的證據來證明。按照畫面邏輯推理,如果法院受理了,似乎就沒有情緒激烈的家長們需要警察們勸解了。而且,按照余秋雨「很難快速騰出手來處理已經倒塌的校舍建築質量的法律問題」的說法,反而證明法院「很難快速騰出手來」受理。似乎正是余秋雨在代「官方宣布,這事法院不受理」,至少是現在不受理。

  「五個境外記者拍攝這種場面時被公安『短時間拘留』,詢問他們的身份」的說法,余秋雨也沒有證明是誣陷。就算境外記者不是被拘留,只是被帶去詢問他們的身份,那也只是境外媒體因為不懂中國大陸拘留這個詞語的含義而誤用了,這樣誤用詞語並不等於誣陷。

  「難道地震真使中國民主了嗎」只是一個疑問句,並未虛構中國大陸的任何壞事,而且包含希望民主的善意,怎麼是誣陷呢?連中國大陸官方也沒有聲稱地震使中國民主了,人家問這麼一句,誣陷了誰呢?

  四點說法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證明是誣陷,余秋雨羅織「反華」罪名的手法是否太「康生」了呢?況且,第一第二點說法還是余秋雨間接承認的,余秋雨怎麼不怕自打嘴巴呢?

  余秋雨: 為此,我要含淚向這些請願災民作如下勸告——

  你們所遭遇的喪子之痛,全國人民都感同身受。十三億人在同一時間全部肅立,默哀三分鐘,這肯定是人類歷史上最浩大、最隆重的悼念儀式。悼念對象,就有你們的孩子。在全國哀悼日,一位佛學大師對我說,有十幾億人護持,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薩,會一直佑護中國。我想,你們的孩子如果九天有靈,也一定已經安寧。

  思寧批點:余秋雨憑什麼代表「全國人民」了?是否「全國人民都感同身受」還很難說呢。余秋雨作為「人民」中的一員「想,你們的孩子如果九天有靈,也一定已經安寧」,就不見得與喪子的家長「感同」。因為,那些捧著遇難子女的照片請願的家長,不見得會認為死在廢墟下的孩子「一定已經安寧」。「一位佛學大師」沒名沒姓也沒有法名,是否余秋雨虛構出來的?就算真有這位佛學大師說「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薩,會一直佑護中國」,佛學大師也沒有主張在佛教廟堂上象徵性地供奉震災的往生者為菩薩。況且,遇難孩子的家長也不是盡信佛的,佛學大師不能要求不信佛的人供奉菩薩。就算余秋雨自己信佛,也不能要求別人信佛,從而相信「孩子如果九天有靈,也一定已經安寧」。思寧不信佛。思寧認為,具有現代思想的文化學者不應該用佛學來安慰遇難孩子的家長,而應該用科學、法治、人情來安慰他們,即用科學的方法鑒定教學樓的質量問題,用法治的手段追究教學樓的質量問題,用政府和社會的實際關愛來安慰他們。

  余秋雨: 校舍建造的質量,當然必須追究,那些偷工減料的建築承包商和其他責任者,必須受到法律嚴懲。我現在想不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什麼機構膽敢包庇這些人。你們請願所說的話,其實早已是各級政府和廣大民眾的決心。但是,這需要有一個過程。

  思寧批點:余秋雨「想不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什麼機構膽敢包庇這些人」,如果不是天真幼稚,就是假裝失明。其實,現在就有官方機構的專家出來為豆腐渣教學樓辯解了。這難道不是「包庇這些人」的輿論先行嗎?這說明「各級政府」的什麼「決心」呢?

  追究豆腐渣教學樓,當然「需要有一個過程」。但那些請願的家長並沒有否定「需要有一個過程」,他們「要求通過法律訴訟來懲處」正是肯定司法的過程。結合余秋雨「很難快速騰出手來」之說,余秋雨所謂「需要有一個過程」恐怕是暫時不開始這個過程的意思,是拖延的意思。

  余秋雨: 因為,無論怎麼說,這次大災難主要還是天災。當然也有未倒的房屋、倖存的學校,但這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僅僅從一個角度來論定。已經有好幾位國際地震專家說,地震到了七點八級,理論上一切房屋都會倒塌,除非有特殊原因,而這次四川,是八級!

  思寧批點:余秋雨說「這次大災難主要還是天災」,在邏輯上是不排除次要是人禍的。然而,「這次大災難主要還是天災」並不等於某一特定的教學樓倒塌「主要還是天災」,例如,當周圍的舊樓房都沒有倒塌,唯獨中間的新教學樓倒塌時,就不能排除主要是人禍的可能性。余秋雨混淆「這次大災難」和「這次大災難」中特定的教學樓倒塌,是狡猾地偷換概念,必須予以揭露。

  余秋雨一邊承認「當然也有未倒的房屋、倖存的學校」,一邊又引用「好幾位國際地震專家」的斷定說「理論上一切房屋都會倒塌」,顯得自相矛盾。雖然余秋雨引用時有「除非有特殊原因」的補充,他卻不敢證明「未倒的房屋、倖存的學校」就是「有特殊原因」,也不敢面對最牛希望小學等五所小學一律不倒塌的普遍現象。「而這次四川,是八級!」則是余秋雨在歪曲事實,因為大家都知道,雖然震中八級,但並非距離震中較遠的地方都是八級,而是震級隨著距離在衰減,更不是整個四川都八級。另外,是否真有「好幾位國際地震專家」如此一致斷定呢?余秋雨沒有點明出處,也沒有點明姓名,怎知余秋雨有沒有斷章取義?

  余秋雨: 有了這個主因,再要論定房屋倒塌的其他原因,就麻煩得多了,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科學檢測和辯論,而且要經得起國際同等級的災測比照。我希望有關方面能在搜救生命、挖掘遺體之後儘力保護校舍倒塌的實物證據,以便今後進行司法技術調查。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為還有更危急的事。

  思寧批點:余秋雨所謂「國際同等級的災測比照」是要跟落後國家比還是跟先進國家比呢?敢跟前些年七八級地震都幾乎不死人的日本比嗎?恐怕,要找到同等級的災測比中國大陸倒房死人少的,幾乎找不到吧?

  余秋雨前一句「希望有關方面能在搜救生命、挖掘遺體之後儘力保護校舍倒塌的實物證據,以便今後進行司法技術調查」,后一句馬上改口說「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為還有更危急的事」。但書的表達內容和形式,已經用后一句否定了前一句。「不能急躁」,就是說「儘力保護校舍倒塌的實物證據」這件事不要急著做。但大家很清楚,「搜救生命、挖掘遺體之後」,如果不及時急著「儘力保護校舍倒塌的實物證據」,實物證據就會因為清理廢墟等因素而滅失。可見,余秋雨的話相當虛偽。

  余秋雨: 堰塞湖的問題是懸在幾十萬人頭上的凶劍,衛生防疫問題也急不可待,災區上上下下所有的力量還在氣喘吁吁地忙於救災,人口大幅度流動,一切都處於臨時狀態,因此,確實很難快速騰出手來處理已經倒塌的校舍建築質量的法律問題。我想,你們一定是識大體、明大理的人,先讓大家把最危急的關及幾十萬、幾百萬活著的人的安全問題解決了,怎麼樣?

  思寧批點:「堰塞湖的問題是懸在幾十萬人頭上的凶劍」沒有錯,但余秋雨故意混淆了堰塞湖威脅地帶與校舍倒塌地帶的地理概念。堰塞湖威脅地帶是特定的,並非震區各地都受到堰塞湖威脅。沒有受到堰塞湖威脅的校舍倒塌地帶怎麼就不能搜集實物證據呢?即使是在堰塞湖威脅地帶,在政府沒有通知撤離的數日時間內,搜集實物證據也是完全來得及的。

  「衛生防疫問題也急不可待」也沒有錯,但政府並沒有要求司法工作人員去從事衛生防疫工作。據報道,最高人民法院5月27日發出《關於依法做好抗震救災期間審判工作切實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的通知》,就強調各級人民法院要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作用,立足於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為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所以,官方並沒有因為衛生防疫等救災工作而否定司法職能及時行使的必要性。事實上,災區各項工作是有職能分工的。所謂「很難快速騰出手來處理已經倒塌的校舍建築質量的法律問題」,純屬余秋雨不懂司法的無稽之談。所謂「大家把最危急的關及幾十萬、幾百萬活著的人的安全問題解決了」也是余秋雨的外行話,因為災區並非每個地方都面臨要解決「最危急的關及幾十萬、幾百萬活著的人的安全問題」,而要解決「最危急的關及幾十萬、幾百萬活著的人的安全問題」的特定地方也不是所有人一擁而上,而是少數人有組織地進行工作。那些家長根本沒有阻攔任何人去解決「最危急的關及幾十萬、幾百萬活著的人的安全問題」。

  余秋雨: 你們受災以來的傑出表現,已經為整個中華民族贏來了最高尊嚴。你們一定不會否認,這些天來,無論是中國的各級政府、軍隊、武警、醫生,還是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救援者、志願者都盡心儘力、令人感動。只有當這些里裡外外的多重力量不受干擾地集合在一起,才能把今後十分艱巨的任務一步步完成。因此,你們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這種動人的氣氛保持下去,避免橫生枝節。一些對中國人歷來不懷好意的人,正天天等著我們做錯一點什麼呢。

  思寧批點:「你們受災以來的傑出表現」是余秋雨的假話,因為余秋雨認為「你們」請願是被「反華」媒體利用的表現,是不「識大體」不「明大理」的「橫生枝節」的「干擾」救災的表現。在余秋雨看來,「要求通過法律訴訟來懲處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學校領導和承包商」會幹擾「里裡外外的多重力量」,而且不是「今後十分艱巨的任務」之一,不符合「中華民族」的「最高尊嚴」。而在思寧看來,「要求通過法律訴訟來懲處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學校領導和承包商」,正是中國大陸公正司法的任務,是符合最高人民法院5月27日通知精神的,是有利於維護祖國的「最高尊嚴」的。如果不懲處豆腐渣教學樓倒塌的責任人,而讓天災中的人禍因素今後在中國大陸重演,祖國有何「最高尊嚴」?沒有公民的生命尊嚴,哪來祖國的「最高尊嚴」?

  從《含淚勸告請願災民》全文看來,所謂文化學者余秋雨宣揚的並不是先進的文化理念,而是「文革」時代的左傾遺風、羅織罪名的「康生」手法、虛無縹緲的佛教安慰、歪曲事實的虛偽說教,等等。


  地震震出了余秋雨的真實

    [作者:直言了,2008-06-06 11:28]。
   
   
    本月05日,人民網首頁推出文人余秋雨的博客文章《含淚勸告請願災民》。看了,立馬感覺是文人無行,整個是造謠挑撥中國社會和國際社會在抗災中表現出來的共同人性和互相支援的友情,試圖為貪官污吏文過飾非而轉移視線、把民眾對貪官的憤怒轉移到西方老外身上。

    余秋雨的文章說:

    「昨天從海外一些媒體看到,災區一些家長捧著遇難子女的照片請願,要求通過法律訴訟來懲處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學校領導和承包商。從畫面上看得出,警察們正用溫和的方式勸解,但家長們情緒激烈。由此,那些已經很長時間找不到反華借口的媒體又開始進行反華宣傳了,誣陷性的說法有四點:
  「1、是天災,更是人禍;
  「2、官方宣布,這事法院不受理;
  「3、五個境外記者拍攝這種場面時被公安「短時間拘留」,詢問他們的身份;
  「4、難道地震真使中國民主了嗎?」

    余秋雨所謂「昨天從海外一些媒體看到」及照片,是美國《紐約時報》四日發表的報道;該報記者是獲得中國政府外事部門准許到災區做現場報道的;對那篇報道提供素材研究等服務的,是經過中國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批准而僱用的工作人員。就是說,整個報道及採訪活動是經過中國政府有關管理當局的監察批准的。

    本人是《紐約時報》的長期訂戶,看了那篇報道,根本就沒有餘秋雨所說的「反華宣傳」和「誣陷性的說法」。就是說,余秋雨搞的是造謠惑眾。

    譬如,所謂「是天災,更是人禍」,《紐約時報》報道根本沒那些字樣;說實在的,報道根本就沒涉及那個問題。四川大地震的傷亡損失是天災和人禍造成,那不但是民眾議論,且也是中國政府官員的說法,例如對5/12大地震,「我們要尊重天災人禍不可避免的社會現實」等等就是中國官方人員說的,不是《紐約時報》說的。

    所謂「官方宣布,這事法院不受理」,同樣,報道根本沒出現那些文字,那是余秋雨自己說的,塞到老外報刊嘴裡,搞造謠惑眾。不然的話,請余秋雨把《紐約時報》報道原文的那些字樣拿出來,讓讀者見識見識。再說了,國家有行政法和問責法,民眾依法行事,怎麼就是「反華」和「誣陷」了?難道,搞違法亂紀和無視法律就是「愛國」「擁華」?切!連本國基本法律都不尊敬不遵守,那「愛國」愛的是哪個國呢?

    而「五個境外記者拍攝這種場面時被公安『短時間拘留』,詢問他們的身份」,那是首先出現在華人媒體的說法,《紐約時報》報道不過是轉述。再說,若涉及這類事情就是「反華」和「誣陷」的話,赫赫,那中國海關天天做這樣事情、天天在做這樣的報告,那是不是中國海關天天在搞「反華」和「誣陷」呢?哈!災區警區要保護現場而有警察干涉,再正常不過,中國美國都如此,可謂是災區警區的「典型場面」。而媒體報道做那描述,無非是讓讀者有個「身臨其境」於災區警區的氣氛感覺而已,余秋雨卻把那類正常事情及報道當作「反華」和「誣陷」,嘿嘿,怕不是余秋雨先生犯什麼神經了吧?

    至於「難道地震真使中國民主了嗎」,也是大陸媒體自己首先提出來的,且是官方媒體提出來的。那提法的主要根據,就是這次災區報道的初期採訪活動,幾乎全是各媒體自決前往和自決報道,沒事前統一安排、也沒規定大家都要服從一個口徑和使用一個新聞來源。更有甚者,一些報刊媒體的記者因為沒趕上頭一撥災區現場報道而懊悔不已、大發感慨。為此種新聞自由和媒體之間平等競爭的體現,老外媒體感到驚奇喜悅得不得了。可是,如此進步發展現象,到余秋雨的嘴裡,卻成了「反華」和「誣陷」!嘿嘿,請問問余秋雨:難道新聞壟斷和媒體禁錮才是「擁華」和「誠實」?哈!真不知道余秋雨在念哪個廟裡的經。

    說到底,家長們請願要求給孩子們討個公道之事,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也有同樣報道,而且,不但有報道,且說的比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說的更詳細。譬如,BBC轉載新華社和南方日報等報道說:中國和美國的工程師在災區做現場調查,清楚看到和明確說明,災區的許多校舍建築就象兒童積木玩具一樣堆在一起,毫無防震抗震能力,明顯地是違犯國家抗震設計法規要求的,因而稍來些地動搖晃,那些校舍就會倒塌。可是,教育部門等官員卻一直不承認工程師的那個調查說法,反而說校舍倒塌是因為太多學生同時在一個校舍里造成地震房塌。面對如此搪塞推責,別說失去孩子的父母了,就是災區之外的任何正常人,看了那情景都會對那些搞搪塞的官員表示憤怒的。請問問余秋雨: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是不是在「反華」和「誣陷」?哈!

    有問了,余秋雨為什麼要借災難之際搞造謠惑眾呢?為什麼要設法把民憤轉移到西方媒體那裡去呢?誠如發表推薦余秋雨博客文章的媒體自己所說的:言行後面都有利益,有利益關係。如此,查詢一下余秋雨在文教宣傳系統的利益關係,就真相大白了。直言不諱地說,為了既得利益關係,在災難之際,余秋雨試圖保護那些搞搪塞推責的官員,可又不便直接 表白、站在搪塞官員立場而教訓喝斥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於是,他就用造謠惑眾的手段、試圖借極端民族主義憤情而把民憤轉移到西方老外那裡。如此而已。

    古話說,文人無行。您要理解,就請看看余秋雨吧,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附件:《紐約時報》關於災區父母請願討公道的報道:
Chinese Stifle Grieving Parents』 Protest of Shoddy School Construction
By EDWARD WONG, NYT, June 4, 2008

DUJIANGYAN, China — Police officers here on Tuesday surrounded more than 100 parents protesting shoddy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mourning the deaths of thousands of children during the recent earthquake. The police dragged away several crying mothers and removed some journalists trying to report on the event, according to witnesses and photographs of the protest. (后略)。


余秋雨處心積慮,到底要做什麼?

文章提交者:狼穴槍主

余秋雨老師是以塗著文化的口紅遊盪文壇而著名的,昨天一著急,竟忘了塗口紅。飽醉豚給余老師指點一二,免得你以後犯同樣的錯誤。幹壞事也有點水平,你騙得了愚民,騙不了飽醉豚。

余老師說自己是在境外媒體看到死難學生家長請願的消息,而在國內的中國人民卻什麼也看不到,這等於公開抗議中國政府剝奪了中國人民的知情權,破壞了黨和政府的聲譽,明顯是一種煽動網民不滿情緒的行為。

余老師自己看到了海外的反動文章也就罷了,還把反華內容分類總結為四點,介紹給國內網友,這是宣傳煽動國內人民對政府的不滿,是散布反華言論。在余老師的QQ博客,點擊已經數十萬,可能會超過百萬,加上轉貼,讀者總數很快就回達到上千萬甚至幾億,這種傳播行為已經超過了海外輪子和反華分子幾年來來反華宣傳垃圾郵件的總和。

以上兩點,是本人指控余秋雨老師傳播反華言論、利用博客文章煽動大眾對新聞封鎖的不滿情緒、試圖製造大規模的社會動亂。

余老師自稱「在全國哀悼日,一位佛學大師對我說,有十幾億人護持,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薩,會一直佑護中國」,這話大大不妥,等於說自己根本連文化的口紅都沒有。小乘有四果位,最高阿羅漢;緣覺乘或叫辟支佛,通過十二因緣而悟道,自信沒有佛也能成就;大乘有五十五位次,從乾慧地到等覺、妙覺,可以看楞嚴經。 至於大乘中的菩薩如何可以靠別人三分鐘的默哀成就,聞所未聞。是否請余老師告知那個佛學大師的名字,讓我們這些人也可以學學速成的菩薩道?余老師能夠不質疑這種修鍊法門,想必是靠自己的文化學識做出的判斷?《地藏王菩薩本願經》說,別人發願的善業最多有七分之一可以給死者,但是非常有限,稍大的惡業是願力無法改變的。如果別人默哀就可以批量製造菩薩,哪么毛主席死後全國人民都為他一個人默哀,是不是已經把毛主席變成本世界的偉光正佛?

本人想了想,覺得這話大有問題,余老師是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絕對沒有不懂基本佛教教義的道理,即使那個佛學大師講錯了,他也應該馬上知道,絕不會以訛傳訛。但是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居心何在?飽醉豚認為,余秋雨老師的用心是藉機挑起宗教問題,尤其是無神論和沒有宗教信仰的組織控制宗教傳播權而導致宗教的沒落和外道盛行的問題。尤其是佛教問題,不僅涉及到信仰,還涉及到DL大和尚,還涉及到吐蕃藏獨問題,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校舍建造的質量,當然必須追究,那些偷工減料的建築承包商和其他責任者,必須受到法律嚴懲。我現在想不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什麼機構膽敢包庇這些人。你們請願所說的話,其實早已是各級政府和廣大民眾的決心。但是,這需要有一個過程。」余老師自稱想不出什麼機構敢包庇,咱們老百姓卻都想得出,否則災民也不會這麼著急要上訪。但是余老師為什麼要這麼說?明顯是挑撥更多的人的激憤,藉此製造社會動亂。比如說,牛博網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博主就被余秋雨老師的煽動手段迷惑,甚至以為他是代表政府和豆腐渣責任人說話,包括飽醉豚這樣罕見的天才一個小時之前還罵他《余秋雨,一張奉旨含淚的手紙》

其他人更是一個個被激怒失去了控制。這些人都是在污言穢語中長大,地震災區搶救活動中成熟,居然被余老師不動聲色激怒,可見余秋雨老師的煽動手段是多麼高明。

現在不是八級地震會不會震塌房子的問題,而是建築質量是不是合格的問題,是不是按照圖紙和規程施工的問題。余老師說「有了這個主因,再要論定房屋倒塌的其他原因,就麻煩得多了,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科學檢測和辯論,而且要經得起國際同等級的災測比照。」這顯然是轉移話題。余老師說:「確實很難快速騰出手來處理已經倒塌的校舍建築質量的法律問題」。本人在建築工地上當過幾天監工,知道這很容易,只要找設計圖紙,到廢墟對照鋼筋的尺寸,找些水泥碎塊到材料試驗機上測一下,簡單得很,幾個工程師幾天就可以做出一座學校的建築質量檢測報告。地震后,倒塌了,檢查起來更方便。可是余老師為什麼故意不這麼說呢?答案很簡單:用拙劣借口偽裝代表政府說話,激起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和仇恨,製造更大的群體事件。

余老師說好話很高明:「你們受災以來的傑出表現,已經為整個中華民族贏來了最高尊嚴」,本人覺得,他們為子女遇難上訪,要求依法嚴懲豆腐渣工程的責任人,這種行為是人最基本的尊嚴。這個上訪活動居然被武警驅散嚴禁,則基本上沒有任何尊嚴可講。不知道為什麼余老師居然說這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尊嚴?莫非余老師沒唱過國歌,不知道「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莫非余老師這是在諷刺中國人民其實根本沒有任何尊嚴,所謂的最高尊嚴,就是孩子死了不得伸冤?

余老師說:「一些對中國人歷來不懷好意的人,正天天等著我們做錯一點什麼呢。」您就別賊喊捉賊了,因為您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你處心積慮,以含淚勸告的方式傳播被我國政府禁止的海外反華文章的內容,你處心積慮裝傻以極其低級的錯誤語言激發人們的憤怒,煽動人民的動亂情緒,你甚至不惜以侮辱中華民族尊嚴的方式,試圖把愛國青年變成你的暴亂炮灰,請問余秋雨老師,您到底要幹什麼?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沙發
liebling 發表於 2008-6-8 23:58 | 只看該作者
看看余秋雨在文革中毫無原則的活躍表現就知道他是一個善於拍馬屁搞政治鑽營的人了。


余秋雨「文革」年譜
  說明:1、余秋雨的「文革」表現在其自傳《借我一生》中有詳細的描寫,此年譜系對其隱瞞部分的披露和「失憶、錯憶」的糾正。2、此文曾參考丘佩瑀先生所寫的《余秋雨的「文革」履歷表》(《新周報》2004年11月3日)。3、本文主要根據被余秋雨稱為「最權威的證人」胡錫濤先生等「提供的證言」和上海市委編印的《清查報告》寫成。4、此年譜之所以延續到21世紀,是因為余秋雨一直生活在「文革」陰影中,一直想掩飾、修改自己的「文革」歷史,否認當年上海市委對他的清查。5、年譜掛一漏萬,希望知情人加以補充、修正。

  1968年10月16日 《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提出要批判原蘇聯戲劇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簡稱「斯坦尼」),以便為江青當「文藝革命英勇旗手」 掃清障礙。上海根據姚文元的電話指示便成立了「批判『斯坦尼體系』戰鬥組」,該組設在《文匯報》社,余秋雨即為這個小組的五人成員之一。據胡錫濤回憶: 「為了吃一頓肉絲麵夜宵」,余秋雨「每天步行一個半鐘頭」來到《文匯報》社寫批判「斯坦尼」的文章。他「很下功夫,不走捷徑,直接查閱原著,四本斯坦尼全集被他翻得捲起了角。」「他關在一個小房間里埋頭苦幹了十天左右,從不抽煙的他也抽起了煙。」(胡錫濤:《余秋雨要不要懺悔?》,《今日名流》2000年第6期13頁;胡錫濤:《我最清楚余秋雨的「文革問題」》,《華夏時報》2002年8月24日)。

  1968年12月 批判「斯坦尼體系」戰鬥組編寫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反動言論選編》內部印行。據上海戲劇學院周培松先生2003年8月提供的證詞:余秋雨曾參加了批判「斯坦尼」資料的編寫。

  1972年1月3日根據張春橋的授意,《魯迅傳》編寫組在復旦大學正式成立。該組為寫作組文藝組下屬的外圍組織。由胡錫濤引薦,余秋雨成為該小組11人成員之一。在討論該組所用的筆名時,余秋雨建議將「石一歌」改為「石一戈」,未被該組組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師陳孝全採納。(朱天奮:《孫光萱訪談》,《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4年第5期,39頁)

  1973年2月 由余秋雨等人撰寫、署名「石一歌」的《魯迅的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文歪曲魯迅,攻擊胡適和「四條漢子」等。(孫光萱:《正視歷史 輕裝前進》,《文學報》2000年1134期)

  1973年5月 原上海市委寫作組一號頭頭朱永嘉派余秋雨等人幫姚文元修改其舊著《魯迅——中國文化革命的巨人》做資料準備。(胡錫濤:《余秋雨要不要懺悔?》的修改稿。載肖夏林主編:《余秋雨的敵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175頁)。

  1973年5月14日余秋雨離開「石一歌」,上調到康平路141號寫作組本部,並領到了上海市革委會頒發的寫作組工作證。余曾一度任文藝組黨小組長,並負責聯繫「石一歌」。他是從外圍組織上調到人數很少的寫作組本部的唯一寫手。從1973年5月至1976年1月,余秋雨在這個寫作組文藝組為「四人幫」餘黨服務了二年半以上。在此期間,他除自己撰寫大批判文章以外,還擔負著為寫作組改稿、統稿的重任。他的主要問題不是在「石一歌」,而是在文藝組。(張英等:《余秋雨片斷: 1963—1980》,《南方周末》2004年7月29日)

  1973年8月由余秋雨作過修改、署名「石一歌」的《魯迅傳》片斷《鞠躬盡瘁》,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鐘長鳴》(上海文藝叢刊)上發表。此文不僅「依照『四人幫』 的調子,對周揚、夏衍等同志加了不少誣陷不實之詞」(見《清查報告》70期第4頁),而且替張春橋隱瞞了攻擊魯迅《三月的租界》這一重要史實。

  1973年11月余秋雨在《學習與批判》上發表《尊孔與賣國之間——從魯迅與胡適的一場鬥爭談起》,罵胡適為「賣國賊」、「反革命」,與胡適叔侄相稱的胡念柏讀了后感到大禍將要臨頭(鬍子暄:《「余秋雨,你應當受到良心的責備」——一位胡適親屬致余秋雨的公開信》,《新周報》2004年11月3日)。

  1974年1月余秋雨又在《學習與批判》上發表《胡適傳》,對胡適帽子越扣越大,棍子越打越重,胡適的親屬胡念柏讀了后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以至住進了醫院(鬍子暄:《「余秋雨,你應當受到良心的責備」——一位胡適親屬致余秋雨的公開信》,《新周報》2004年11月3日)。

  1974年初批林批孔運動開始后,作為寫作組文藝組重要寫手的余秋雨,經常到上海市高校系統作輔導報告。當時,上海戲劇學院有位老師編了個順口溜「一道黑兩道黑」,幫助表演系學生練習口語,糾正讀音。余秋雨聞知后,認為這不是一道紅,兩道紅而是「兩道黑」,便視為黑線復辟。他抓住這個「復辟」典型,在復旦大學召開的高校戰線批林批孔大會上發言說:「我回了一趟戲劇學院,發現資產階級勢力在張牙舞爪。」在余秋雨的煽動下,上海戲劇學院很快「大字報鋪天蓋地」,使那位教師受到嚴重傷害,「倒了大霉」。余秋雨還在《人民日報》副刊發表《路》等散文作品,抒發他的所謂「革命豪情」,為「文革」大唱讚歌。(馮少棠:《〈南方周末〉報道不很全面》,《新京報》2004年8月13日)

  1974年3月在朱永嘉的授意下,上海市委寫作組從學校、工廠挑了20餘人辦了一期「評《紅樓夢》學習班」。此學習班強調「評紅」要「為現實鬥爭政治服務」,並指定由余秋雨等人負責。在學習班上議論了一批影射現實的「評紅」題目,其中有幾個是評賈母的,后因這個題目怕別人誤解為影射攻擊毛澤東而被朱永嘉勾掉(見《清查報告》71期第1、5頁)。

  在學習班內,上海戲劇學院呂某寫了一篇牽涉賈母的文章,余秋雨看了后說「這篇文章不要寫了,也不要改了」,並由此規定「評紅不許提賈母,以免出差錯」即泄露「四人幫」犯上作亂的天機(見《清查報告》71期第7頁)。

  1974年春《朝霞》與上海造反派「工總司」發生矛盾,余秋雨奉朱永嘉之命幫該刊編輯部擺平此事。寫作組文藝組在《朝霞》編輯部舉辦創作學習班,培訓工農兵作者,組織撰寫謳歌「文革」的作品。余秋雨以寫作組文藝成員的身份去學習班授課,每次均坐朱永嘉的黑色轎車前往,歷時三個多月。據周培松回憶,上海戲劇學院工宣隊鑒於余秋雨緊跟極左路線的「良好」表現,「已指定他為黨委委員,還準備提拔他為黨委副書記」。(張英等:《余秋雨片斷:1963—1980》,《南方周末》 2004年7月29日)

  1974年初夏 「評紅」學習班因「《朝霞》事件」匆匆收場。原成員回本單位。有一次,一位姓陳的工人到出版社開會,碰到余秋雨,余告之說:「評王熙鳳那篇文章已改好了,改得很漂亮,不亞於《大有大的難處》。」可見,余秋雨的確擔負著為寫作組改稿、統稿的重任,而郭某執筆的《大有大的難處》,據郭某1978年3月2日的交待,該文是「影射攻擊周總理崇洋媚外」。余秋雨居然將評王熙鳳那篇文章改得比「難處」一文更漂亮,這「漂亮」顯然不是光指文筆好,而是指其思想穿透力不亞於「難處」一文(見《清查報告》71期第7頁)。

  1974年5月 「四人幫」餘黨為了配合「批林批孔批周公」的需要,特地下令把「石一歌」撰寫的《魯迅傳》中的一章《再搗孔家店》提前在《學習與批判》上發表。據上海市委駐原寫作組工作組寫的《關於魯迅傳小組(石一歌)的清查報告》中說:此文「由原系魯迅組成員后調寫作組文藝組的余秋雨同志作了大改。在這一章中,把魯迅反帝反蔣的1934年幾乎寫成了『批孔年』,文章從魯迅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四篇文章中,斷章摘句地加以拼湊,得出所謂魯迅總結的關於『尊孔』與『賣國』的規律。」

  1975年1月余秋雨以寫作組文藝組的筆名「任犢」發表6000字的長文《讀〈朝霞〉一年》。後來的清查報告對此文所作的結論云:「在藝術上堪稱一流,但它的客觀影響很壞。此篇長文把《朝霞》的政治觀點、編輯方針、選題思想、主要毒草作品,以及所謂的籌稿和培訓作者的方法等作了全面、系統的吹捧。這篇黑文還在香港刊物上轉載,流毒海外。」 (張英等:《余秋雨片斷:1963—1980》,《南方周末》2004年7月29日)

  1975年3月 余秋雨再次以「任犢」筆名在《朝霞》上發表《走出「彼得堡」》。此文大力鼓吹把文藝工作者趕出大城市、上山下鄉與工農兵相結合,「給了當時文化界人士當頭一捧」。(胡錫濤:《余秋雨要不要懺悔?》,《今日名流》2000年第6期)

  1975年3月21日 朱永嘉寫信給張春橋推薦《走出「彼得堡」》,張春橋於21日回信談了他的讀後感。《人民日報》4月6日奉命轉載此文。(朱天奮:《孫光萱訪談》,《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4年第5期,39頁)

  1975年春經朱永嘉安排,張春橋、姚文元在上海單獨接見余秋雨(胡錫濤:《余秋雨要不要懺悔?》,《今日名流》2000年第6期11頁)。后胡錫濤更正為:不是張春橋、姚文元兩人接見,而是姚來上海接見寫作組成員時,作為文藝組正式成員的余秋雨才和同事們一起參加接見。(見肖夏林編:《余秋雨的敵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8月版,116頁)朱永嘉的回憶也證實了余秋雨確實參加過姚文元的接見(見《新京報》2004年8月13日朱永嘉的回憶)。

  1975年夏天寫作組二號頭頭王知常稱讚余秋雨為寫作組的「第一號種子選手」。(胡錫濤:《余秋雨要不要懺悔?》,《今日名流》2000年第6期15頁)余秋雨在寫作組時,大家叫他小余,他也用過「小余」、「小魚」的筆名發表過幾篇短文章。在檔案里有他的檢查,「承認有幾點錯誤」 (見《新京報》2003年8月13日馮少棠的回憶)。可見,余秋雨說他從來不用筆名寫作是道地的假話。

  1975年7月 余秋雨用真名在《朝霞》頭條發表12000字的散文《記一位縣委書記》,為上山下鄉運動大唱讚歌。

  1975年8月 「四人幫」餘黨以批「投降派」為名,影射攻擊周恩來。原上海市委寫作組緊跟這一「戰略部署」,其中王知常對哲學組組長說:「某某要為《紅旗》搞一篇,余秋雨和『石一歌』要為兒童版重寫一篇前言,還債。……精神都在姚文元那封信里。」 (見《清查報告》71期第6頁)

  余秋雨以真名在《學習與批判》上發表長文《讀一篇新發現的魯迅佚文》。王知常讀了后大加讚賞,推薦到「四人幫」把持的《紅旗》雜誌上發表,后未果。此文針對鄧小平復出后對鐵路等多種行業進行全面整頓的做法,再三強調「必須加強革命專政」,對所謂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進擊!進擊!永遠進擊!」

  1975年7-9月 原寫作組成員吳文虎、曹溶寫的《贛南紀行》在《學習與批判》上連載3期,由余秋雨負責修改。此文歌頌「文革」,歌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見《新京報》2004年8月13日朱永嘉的回憶)。

  1975年9月一位青年工人寫了宋江屏晁蓋於108將之外的評《水滸》文章。余秋雨看過此文初稿后,「提意見說靈牌問題要做足」。「靈牌」,即繼承權問題。「四人幫」借 「靈牌」問題攻擊鄧小平不夠資格接班,而余秋雨要別人忠實地按照「四人幫」的旨意進行修改,以便為張春橋搶班奪權製造輿論。(見《清查報告》47期16、 26頁)

  1975年10月下旬王知常布置歷史組寫《〈水滸〉與新生活運動》,但寫好后王不滿意。他召集王守稼、余秋雨和郭某特別討論了一次,題目改為《〈水滸〉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此文由郭某改了一稿后,「按照王知常的規定交給余秋雨修改。」 (見《清查報告》71期第9、11頁)

  1975年10月余秋雨在《學習與批判》上發表《評胡適的〈水滸〉考證》,大罵胡適是「臭名昭著的投降派」,胡念柏讀了后氣得心臟病暴發,拿著這本雜誌攤倒在地上,后搶救無效死亡。(鬍子暄:《「余秋雨,你應當受到良心的責備」——一位胡適親屬致余秋雨的公開信》,《新周報》2004年11月3日)。

  1975年11月余秋雨執筆、署名「任犢」的大批判文章《讓革命詩歌佔領陣地——重讀魯迅對新詩形式問題的論述》在《紅旗》第11期發表(孫光萱:《任犢並不是余秋雨》)。由余秋雨參與修改、署名「羅思鼎」的大批判文章《〈水滸〉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學習與批判》上發表。

  1975年冬,余秋雨對胡錫濤的「老戰友」炫耀說:署名「上海革命大批判寫作小組」、在1969年《紅旗》雜誌發表的《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 「就是他寫的」 (見胡錫濤:《余秋雨要不要懺悔?》,《今日名流》2000年第6期,16頁)。可見,胡錫濤在「余古官司」開展期間,說該文是胡自己寫的,這顯然是在代余秋雨受過。

  1975年 「四人幫」的文化部長於會泳和「初瀾」寫作組長張伯凡派人到上海戲劇學院調余秋雨到文化部工作,「但調不動,原因是上海寫作組已把小余早調走了。」(原《紅旗》雜誌文藝組負責人2004年3月15日致古遠清信)。可見,余秋雨在「文革」後期確有上升之勢。

  1976年1月余秋雨和另一位寫作組成員用「任犢」的筆名發表《試看天地翻覆——學習毛主席新發表的兩首詞》。此文大力歌頌「文革」,並點名批判劉少奇,這再次證明余說他自己受到清查是因為反對「文革」,純屬編造。(張英等:《余秋雨片斷:1963—1980》,《南方周末》2004年7月29日)

  1976年4月 由余秋雨負責統稿、署名「石一歌」的《魯迅傳》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四人幫」「陰謀文藝」與「影射史學」的混合物。

  1976年9月由朱永嘉指派余秋雨以「石一歌」身份參加訪問日本代表團。回國后不久,開始清查與「四人幫」有牽連的人和事。文藝組共16人,余秋雨等8人成為「說清楚」 對象。由於余秋雨交代問題不清,很晚才解脫。最後解脫時,原上海市委駐寫作組清查組給余秋雨下的結論是:「說錯話,做錯事,寫過錯誤文章」,屬一般政治錯誤,回上海戲劇學院工作。(張英等:《余秋雨片斷:1963—1980》,《南方周末》2004年7月29日)

  1976年12月余秋雨在一份材料中揭發王知常:「去年十月,《解放軍報》上發表了不少紀念長征的文章,大都是中央和部隊的領導同志寫的,文中也大都是不斷出現朱德同志、周總理、陳毅同志和其它領導同志的事迹。王知常有一次在會議室翻閱了一下,立即拍桌子大罵:『惡劣!惡劣!這完全是頌古非今!』還問在會議室的同志:『你們以為怎幺樣?我認為是頌古非今!』」(引自《批判王知常言論集》,第6頁)這個材料說明余秋雨講他從未參加過寫作組和揭發過任何人是地道的謊言;同時也說明余秋雨在1975年下半年還在上海,並不像胡錫濤說的那樣,整個1975年余都在養病。

  1978年5月19日 原寫作組陸女士揭發余秋雨將她寫的《封建禮教與賈政》推倒重來,改為《賈府里的孔聖人——賈政》發表(見《清查報告》71期第8頁)。

  1978年9月12日 余秋雨寫了關於《賈府里的孔聖人——賈政》炮製經過的交代檢查,承認自己「借賈政批判劉少奇……附和了『四人幫』批林批孔另搞一套的陰謀。」這「另搞一套」即借批大觀園的總管賈政影射周恩來總理(見《清查報告》71期第8-9頁)。

  1978年底原上海市委駐寫作組工作組長夏其言在《清查總結報告》中說:「余秋雨雖非頭頭,但他是朱永嘉、王知常、陳冀德的得力幫手,不僅能寫、能編,還負責統稿。」 (夏其言:《〈新民周刊〉調查余秋雨「文革」問題時在造謠》,香港,《純文學》2000年12月號30頁)。

  1979年上半年由於余秋雨一直沒有把問題主動交代清楚,群眾反映大,上海戲劇學院黨委便根據市委的指示對余秋雨的「文革」問題進行複查。複查組沒有人認為原來的結論「定高了」,后維持原先的「三錯」清查結論。(張英等:《余秋雨片斷:1963—1980》,《南方周末》2004年7月29日)

  2000年5月19日 余秋雨親自出面組織炮製《余秋雨「文革問題」調查》,該文捏造夏其言說過「余秋雨沒有問題」。(夏其言:《〈新民周刊〉調查余秋雨「文革」問題時在造謠》,香港,《純文學》2000年12月號29頁)。

  2000年11月1日夏其言看到《余秋雨「文革問題」調查》后,非常氣憤地給文匯新民報業集團負責人彭正勇、丁曦林並《新民周刊》編輯部寫了一封抗議信,限該刊負責人接信之後兩周內,寫信到他家向其正式道歉,並在刊物上公開發表更正聲明(夏其言:《〈新民周刊〉調查余秋雨「文革」問題時在造謠》,香港,《純文學》2000年 12月號30頁)。

  2000年12月 《新民周刊》發表更正啟事,云:《余秋雨「文革問題」調查》一文「未經夏老過目……並經外地報刊轉載,以訛傳訛,造成惡劣影響。本刊在此特作鄭重更正,並向夏老道歉。」

  2002年6月15日 余秋雨起訴「文革」文學研究者古遠清「侵害了他的名譽權」,向其索賠16萬元人民幣。

  2003年8月18日 在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主持下,余秋雨自動放棄對古遠清侵權的指控和索賠,在《民事調解書》上簽字和解。

  2004年7月底 當余秋雨得知《南方周末》要發表該報駐上海記者寫的《余秋雨文革調查》時,一會兒用「自殺」方式威脅該報,一會兒又苦苦哀求他們不要刊登這類文章。(肖夏林:《我所知道的余秋雨「自殺」風波》,《新周報》2004年11月3日)

  2004年8月 余秋雨出版自傳《借我一生》,再次否認他參加過上海市委寫作組和寫過大批判文章,並認為寫作組「不是什幺陰謀集團」,公然向官方叫板為寫作組翻案,引起輿論界一片嘩然。

  附錄:

  為「年譜」提供證言的證人:

  孫光萱(原「石一歌」成員,后成為清查寫作組文藝組的黨小組副組長)

  胡錫濤(原「上海革命大批判寫作小組」負責人之一,余秋雨的「恩師」和密友。由他推薦余秋雨參加「石一歌」。)

  徐緝熙(原「上海革命大批判寫作小組」負責人之一,曾與余秋雨同室而居達數年之久)

  高義龍(原寫作組文藝組成員,曾數次與余秋雨合寫大批判文章)

  夏其言(原上海《解放日報》副總編輯、原中共上海市委駐寫作組清查組組長)

  周培松(原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總支書記,曾參與余秋雨「文革」問題的複查)

  馮少棠(上海戲劇學院離休幹部、原複查組負責人)

  朱永嘉(原上海市革委會常委、原上海市委寫作組主要負責人)

  另有《南方周末》駐上海記者張英、《新京報》記者張弘
歌林多前書11:6 『女人若不蒙著頭,就該剪了頭髮。女人若以剪髮剃髮為羞愧,就該蒙著頭。』
女基們都蒙頭剃髮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3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8-6-9 03:10 | 只看該作者

網友含淚追問余秋雨先生十大問題

網友含淚追問余秋雨先生十大問題:

  1、ghh208:我們不能因為怕給那些反華外媒找到反華的所謂證據,而讓那些失去孩子失去希望的家長們來承擔這種痛苦,我試問你覺的這公平嗎?

  2、khhping1:請問余秋雨先生:你孩子是在四川震中位置讀書的么?試想一下,要是事情發生在你自己孩子的身上,你會怎麼做?

  3、uytt1979:地理知識你懂的很多麼?建築行業你知道多少?根據不同的地質有不同的建築規定你知道么?四川的地質構造在建築上有行業標準你知道么?

  4、ghhh:中國就是太注意麵子形象,所以各地政府大樓造的個個像白宮,包括那些窮的不能再窮的地方,但當遇到災難的時候,命垂一線的時候,你還覺得形象是那麼重要嗎?

  5、jrrf:難道找出了事實的真相,就給了外國攻擊中國的借口?

  6、erty:余秋雨先生,我無語了,「您」離開中國社會太久了,你的苦旅之行,何時才能回歸?

  7、oiuuy:你老余還在這裡面胡亂摻合什麼啊?一個國家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這不正是我們國家的偉大之處么?

  8、ggiping1:余秋雨先生,的確,地震后我們應該顧全大局,但眼下是事情都沒處理好,怎麼顧全大局?

  9、吳祚來:余秋雨先生看到的國外媒體里的新聞鏡頭,「反華媒體」是真實地拍下來的,還是造假的?

  ghghhj:我們國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災區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大局!!!而不是文人心中美好的悲痛感覺,不是外界 媒體對政府的的讚揚,不是面子!!!難道就這幾百個老百姓的請願就把大局搞壞了?國家那麼多的職能部門難道都去救災了?是不是所有的部門都無法正常運行 了?

其他網友評論:
gggyl:大地震震出了什麼?這一直我在思考的問題.現在又給我的擔心增添了一些必要的證據.我想說的是人們別太虛偽了,現在是 法治社會,不是人治社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都可以通過法律是途徑來解決.我們從往上看到了災區的慘境,這是天災,但也有人禍.如果是人禍為什麼不能訴諸法 律?災區人民的行為沒有錯.老余你別再下秋雨了,現在還不是秋季.

gggggo:大難興邦,否極泰來!說實話,我不喜歡「理性」這個詞,代表了太多的傳統……既然是「誣陷」我們又 何必理睬那些塵埃呢?我認為是否面對自己的錯誤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否直面自己的缺點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真正能夠挺起胸膛傲對世人的一個重要標誌。那 些房子倒了是誰的責任都很清楚,遮遮掩掩又有什麼意義呢?一個人很醜不會因為別人嘴裡不說就會變的漂亮的……

gkljg: 余秋雨先生說的所謂國外媒體的誣陷我倒是覺得國外的媒體說的句句都是實話啊,可能余秋雨剛從火星回來吧,要麼就是昧著良心在說話。不知道余秋雨是聽哪位專 家說的,難道你不知道富新二小周圍的房子幾乎有沒有倒塌而只有富新二小成為一堆廢墟?更何況還有民間組織之前援建的希望小學在這次地震中毫髮未損,這樣的 問題還不是很明顯么?不能急躁?md要是你家小孩給那幫狗日的害死了你還能情緒穩定還能不急躁,這種情況下簡直是死不瞑目啊,亡靈又如何安寧?最不能容忍 的就是最後一段,簡直是喪失人性的一段,什麼你們的表現為中華民族贏來了最高的尊嚴,簡直是放P,讓你做6萬多個中的一個你願意嗎?6萬多條生命我不知道 如何為我們這個民族換來尊嚴,難道還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真TMD的是不知所云啊。還有「讓這種動人的氣氛保持下去」,MD這是人話么?面對6萬多條逝去 的生命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一種動人的氣氛?你是不是覺得現在我們整個社會特別的團結一致特別的同仇敵愾這種氣氛特別好這6萬多人死的特別的值?MD,沒骨頭 的作家當久了連人話都不會說了,凸!

Ererr: 作為家長,他們在意的是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是否去做「菩薩」了!就算是做「菩薩」,余先生,您可以讓您的孩子提前去做「菩薩」么?不去安慰這些家長的喪子之痛,卻談什麼「菩薩」,余先生的奇談怪論,卻是真的領教了!!!

Hghgh: 如果余先生希望自己的孩子做菩薩,我義務幫你宣傳,提議為你哀悼三分鐘!

Hghg: 錯了為什麼不認???為什麼???請問余先生,你是這樣教育孩子們的嗎???你讓中國人以後的日子都這樣過下去嗎???你含淚?你知道哪些失去孩子的家長 流了多少淚???你知道哪些失去家長的孩子又流了多少淚水??? 你敢說出這樣的話!失望之及!!!!!!!!!!!!!!!!

Hghgw: 唉,這老余也是,青歌賽好不容易讓人喜歡你一下,可也是弄得你精疲力竭啊。天災面前,你捐你的款,去汶川做點事,順便搜集點素材,回來埋頭一年兩年的,寫點能感動人的,振奮人的文字有啥不好啊?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出什麼鏡!不是自討沒趣嗎?

Ggfgf: 我是支持吳祚來先生的。我們確實需要真相,我們確實需要為冤死的幾千個花蕾一樣的孩子申冤。顧全大局的救災和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是兩碼事,兩者互不干涉。我問你:孩子如果是你的,你余秋雨先生還會那樣想嗎?答案是否定的。否則的那就不太像是人了。

Iioi: 余先生是我原來崇拜的人。現在看來他離開人民太久了,資格擺得挺硬,現在的中國還缺有資格的人嗎??從來都不缺!!按照他的說法,中國到了各種矛盾一觸即 發,駱駝背上只差一根稻草的時刻了,已經不起猛葯齊下,只能緩圖,慢慢來了,我不信。俄羅斯普京上台之初,矛盾更大,還是治理過來了。想不想處理是一回 事。讓人民委曲求全,與民爭利,才是最大的禍根!!如果矛盾真如此巨大,我對現在的暫時的平靜也不覺得珍貴了。余先生生怕出什莫亂子,以免友邦驚詫莫名, 我看大可不必。百姓有理,不是被煽動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小心被民心的堰塞湖沖走。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039

帖子

22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5
4
esayshoes 發表於 2008-6-9 05:21 | 只看該作者
無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5
徽塵 發表於 2008-6-9 10:34 | 只看該作者
支持家長維權,不必管外國媒體如何報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5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6
hx6822 發表於 2008-6-9 12:49 | 只看該作者

這老匹夫!

真希望下次地震就只震死余秋雨這老匹夫的兒女,如沒兒女就震死這老匹夫.以免它出來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8: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