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研究員:中國不可能匹敵美國強大軍力!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3-7 18: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期:2007-03-07]來源:人民網  

  快速的經濟增長,全球貿易聯繫和外交合作的擴大,將中國推到了世界各國的前列。在另外幾個潛在的競爭國家中,例如巴西和印度,中國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與美國同等的競爭者。沒有人知道具體時間,但有一天中國很可能與美國平起平坐。中國軍力的提升使華盛頓的決策者們緊張起來。一些鷹派分析家認為北京將成為美國的下一個敵人,甚至布希政府也發出關於中國的警報。

  美國軍力中國不能匹敵
                                                                                 

                                                                                  美國空軍基地的C17戰略運輸機

  今天,美國在各個地區佔據優勢,包括東亞。美國控制著中國的外海和中國的上空;美國軍隊沿著中國的周邊駐紮在韓國和日本;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在實際上成了美國內湖的太平洋上巡邏,這種機動打擊力量是北京不能匹敵的。

  對中國來說,與美國匹敵,更不要說超過,是一項令人望而卻步的任務。外界對中國實際軍費支出的估計各不相同,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將2004年中國的軍費支出定為625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66億美元(中國政府公布的2004年軍費支出為2071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加218億元人民幣——譯者注)。可以作為對比的是,該研究所估計,美國軍費支出的相應數字分別是4550億美元和510億美元,即在2004年,美國軍費的年度增量幾乎相當於中國當年的全部軍費。哈佛大學的德懷特·帕金斯對中國未來軍費不確定的估計是,在2015年,約為1400億至2800億美元,即便是這個高端估計也只相當於美國今年軍費開支計劃的60%。

  再者,中國當前正專註於國內利益。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報告說:中國「地面力量的加強,集中於兩棲、特種及空降部隊」,這基本上是用於對付台灣的。北京希望自己的海軍能擁有航空母艦,但分析家認為,在2015年或2020年之前,不大可能實現這項高度複雜與昂貴的目標。

  中國只有20枚液體燃料陸基導彈可以打到美國。中國在研發固體燃料火箭,然而華盛頓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由陸基導彈、潛艇發射的導彈和遠程戰略轟炸機三部分組成)早就能發射更遠、更先進的火箭了。儘管中國進行了反衛星測試,北京在太空戰方面仍遠落後於美國。美國在反衛星戰方面的軟肋,源於它自己不尋常的優勢:現在運行的地球衛星中,有一半以上為美國擁有。中國重視不對稱戰爭,例如使用電磁脈衝打擊,以此克制美國的優勢。但是,這種戰略並不能擊敗美國,雖然它阻止美國把自己的優勢絕對化,這樣做還需要更多的傳統的手段。朱成虎將軍說,他的國家「不具備與美國打一場常規戰爭的能力」。


                                                                                  美國民兵III型洲際導彈發射井

  北京要縮小同美國的多方面的軍事差距,將花費成千上萬億美元。中國雖然在經濟發展上領先,並在增強向軍事投入經費的能力,但它仍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就是按照西方的標準,上海也是令人讚歎的城市,可是它在2006年的人均GDP只有7,000美元,中國全國的人均GDP不過1,700美元,而美國的人均GDP則為42,000美元。即便是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中國人用來投入到國防的「余錢」也不會像美國那樣多。

  北京在崛起,並且已經開始要求別人把它當作重要大國來看待。然而,當一位中國政府官員問,美國是否感受到中國的威脅,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正確地回答道:「答案是不,我們未感到中國的突起是一種威脅。」華盛頓對中國崛起的反應有助於斷定,中國衝上世界舞台是平順而和平的,還是衝突而暴力的。

  與美國相比,中國更有理由增強軍力

  中國有理由建設更強的軍隊,而且遠比美國更具有地緣政治上的理由。2005年,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問:「由於沒有哪個國家威脅中國,人們想知道:為什麼要增加(軍事)投入?」然而,同樣的問題可以投向華盛頓。當前美國面臨的首要威脅來自跨國恐怖組織,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是,讓情報更準確,增強多邊合作,增用特種部隊,而不是搞新的航空母艦戰鬥群。類似的道理,核武器擴散問題不能憑龐大的軍隊來解決。更可能的有效辦法是,創造性的多邊外交,包括非盟國的參與,例如中國。更為傳統的危險,例如用常規武器及核武器打擊美國,是不大可能發生的。


                                                                                  美軍B2戰略轟炸機

  而中國所面對的,是不同的安全環境。美國上一次在自己邊界地區進行的戰爭,是160年以前對墨西哥的戰爭。而自那時以來,中國遭到八國聯軍和日本的侵略;在朝鮮與美國作戰;與印度及俄國發生邊境衝突;有限的與越南的戰爭;經歷過痛苦的內戰,並在國民黨逃往台灣之後還時而與其作戰。在中國看來,未來的和平是那樣的不確定,它面臨著:台灣「獨立」的潛在取向;更加民族主義的日本同美國結盟;可能統一的朝鮮懷有不確定的雄心;迅速崛起並武裝起來的印度;同不穩定的巴基斯坦的繼續聯繫;同俄羅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美國可能不願看到中國擴展軍力,不過它應該明白,為什麼北京可能會那樣做。

  在東亞,美國應成為離岸平衡力量,而不是外部干涉者

  華盛頓的決策者們必須能夠分辨,什麼是美國的重大利益,什麼無關緊要。也許會有一天,中國的能力足以威脅到美國的本土,或謀求在歐亞地區稱霸,即便這是可能的,那也是在遙遠的未來。今天的現實問題是亞洲的相對實力的變化,這對北京遠比對華盛頓更為相關。分析家們預言,到本世紀中葉之初,中國將形成對美國的地區均勢,這使一些美國分析家感到擔心。


                                                                                  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

  然而,美國在東亞幾乎沒有什麼正當理由來冒險引發衝突和戰爭。控制那裡的海上通道對美國來說是便利的,但對美國的盟友來說要便利得多,特別是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他們應承擔起責任去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如果北京開始成為嚴重的地區威脅,美國的盟國和朋友,從富裕而有能力的日本到衰弱而無能力的菲律賓,有動力把自己武裝和組織起來。如羅伯特·羅斯所說,「中國必須在令人畏懼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競爭,它有13個陸地鄰國,包括俄羅斯,這是中國領導人不能,也沒有置於度外的未來競爭對手;還有印度以及小一些但有潛力的其他國家。」

  美國應該留意與警惕,但應作為一個離岸的平衡力量,而不是外部的干涉者。在一個地區對一些重要國家(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韓國)保持它的不合情理的優勢,對美國安全並不是必要的。對美國來說,重要的是防止敵對的力量控制歐亞,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包括中國在內,沒有國家有能力這樣做。

  美國應該鼓勵中國繼續進入到全球社會中。儘管有著要把中國變為敵人的鼓動,但這個國家僅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公民享有了更大的個人權利和繁榮。資本主義和貿易並不能保證發展與自由,而接觸比孤立更能夠產生那樣的結果。

  華盛頓應採取系統措施來消除或緩解雙邊的誤解與衝突。增加透明度,特別是有關中國軍費支出和軍事演習的情況,將是有價值的。增加安全對話與軍事交流同樣值得注意:例如,布希政府邀請了中國的靖志遠將軍訪問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戰略司令部。

  此外,華盛頓應避免將中國看作敵人。自負地力圖組織以日本為中心的一些國家,建立反華聯合體,是不大會成功的。雖然東京似乎越來越準備採取進攻性外交政策,但該地區的大部分其他國家,包括美國的長期盟國澳大利亞和韓國,都更有興趣與北京融合。硬要求那些國家在美中兩國之中作選擇,其結果可能不是華盛頓所要的。而且,進攻性地對抗中國,將刺激中國去試圖建立對抗聯盟,並更快地強化其軍事力量。

  北京的影響在增加,但要與美國相當,還有幾十年的距離。其實,中國面臨著相當多的經濟、民族和社會問題的挑戰,它必須要戰勝這些挑戰,才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然而,如北京清華大學的閻學通所說,中國可能很快「享有位於美國和其他主要大國之間的半超級大國地位」。中國的影響還將從那裡繼續擴展。無論美國的願望如何,中國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似乎是必然的。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肯尼思·利伯薩爾說,「中國人自己不想這麼說,但我以為,他們內心認為,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如果美國和中國攜手使21世紀成為他們共同的世紀,21世紀就更可能是和平與繁榮的世紀。如果雙方對毆,他們造成的損害就不會小;如果雙方攜手,他們收穫的果實就不會差。對他們、亞洲以及整個世界來說,這主要取決於將來的美中關係如何。(道格·班道 作者是美國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本文由高東翻譯。)

  《環球時報》 ( 2007-03-05 第11版 )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沙發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7-3-7 19:09 | 只看該作者
真實的反映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3
關愛 發表於 2007-3-7 19:57 | 只看該作者
真正的明白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3
4
huyidaocn 發表於 2007-3-7 21:10 | 只看該作者
看盡人間興廢事   不曾富貴不曾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975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5
huaxin671 發表於 2007-3-7 23:2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的大飛機(波音、B52、B2、KC135、C17、EP3……)、大航母、大軍艦、大潛艇,中國比得了嗎?
天上飛的不是波音就是空客,一個戰略轟炸機的攜帶能力僅僅相當於別人的重型戰鬥機;
預警機不是別人干預,自己的差點沒戲;殲10在引進和自製中幾度爭論,18年才飛上天;保衛海疆靠的是別人20年前的軍艦和潛艇,沒完沒了地引進、引進、再引進……
運10沒了;中華之星沒了;GNP1000差點胎死腹中;在日本引進的技術厚顏地叫「國產」;依靠巴西才研製出了支線飛機……
一個沒有脊梁骨的國家,怎麼跟武裝到牙齒的巨獸去比?
簡直是笑話!
鏵鑫

耕耘中華出興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主題

2926

帖子

67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8
6
石頭記 發表於 2007-3-8 01:0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7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3-8 03:55 | 只看該作者
美研究員:中國不可能匹敵美國強大軍力!

所以,「中國威脅論」只是無嵇之談,「美國威脅論」才符合現實;
所以,中國的軍費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所以,中國保衛國家的力量不是太強而是太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96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8
evan75 發表於 2007-3-8 11:39 | 只看該作者
既然中國不可能匹敵美國強大軍力就不要說中國威脅,不是互相矛盾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8

帖子

6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68
9
cung114 發表於 2007-3-8 13:16 | 只看該作者
美研究員:中國不可能匹敵美國強大軍力!

這樣說.中國對美國是沒有威脅.但中國每做一件事.說成對美國威脅(如打衛星)
是不自打嘴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2

主題

1288

帖子

734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4
10
clilan 發表於 2007-3-8 18:0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已經語無倫次了,邏輯混亂了,說明心開始發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22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11
cxhcxh 發表於 2007-3-8 21:00 | 只看該作者
只從有中國以來真正的中國人自古就從未有過侵略別國的歷史,他從來就是被侵略然後用文化同化侵略者。現在的中國周邊充滿危機,又面臨國家分裂的危險再不發展軍備可能領土及自己得資源和生存權都要被這些危險的鄰居剝奪。中國發展軍力根本不可能會主動去危脅美國,更何況也沒有這個能力。與美國打除非美國欺人太甚干涉中國的內政和國家統一被逼上梁山;和當年朝鮮一樣都打到家們口戰火都燒到邊界線了忍無可忍才出兵的。美國就是幾十年不根新這些裝備中國也不會去挑戰美國。中國的最大國家目標任務是消除貧困;解決好就業問題。縮小貧富差距。使人人都能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22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12
cxhcxh 發表於 2007-3-8 21:02 | 只看該作者
美研究員:中國不可能匹敵美國強大軍力!

所以,「中國威脅論」只是無嵇之談,「美國威脅論」才符合現實;
所以,中國的軍費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所以,中國保衛國家的力量不是太強而是太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