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彌陀的光環

[複製鏈接]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81
jiandao 發表於 2011-1-29 10: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1-30 01:35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1-21 21:05
回復 Dhammapala 75樓 的帖子「離欲所產生的喜樂.....極樂者,就是離欲所產生的喜樂。…極樂國土原來就是禪 ...


離欲所產生的喜樂,應該是初禪,名為離生喜樂地。 如果初禪,就極樂了,那麼證得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

三界九地這種佛門的基礎知識還是要了解的。

======================================

哥們,忘了四禪八定、三界九地吧,可以明明白白地說,修習禪定,上來就迷於這些名相,死定了!你原來不是說,「無所有 畢竟空 不可得」嘛!

簡簡單單地按著阿含的指教,慢慢地修習,足夠受用了~~~哥們可以試試,其實按著阿含的路子,上道很快的~~~真嘗到走正路的法喜道樂,就會對很多很多東西有迥然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如果按著阿含的路子走,仍有疑惑,不妨參考南師相關文字,但請記住一定要把玄虛的東西去掉,只看那些正常人覺得可信、給人自信而不是讓人迷乎的內容~~~

禪定的修習靠自己慢慢來,慢慢積累,哥們我也只能說這些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2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30 10:27 | 只看該作者
佛陀教導弟子奉行八正道,趣向涅槃,但後世佛教徒大多相信一句佛號;耶穌說要進入永生,就要遵守誡命,現代基督徒卻都要耶穌的血。人性的弱點,真是放諸四海皆準啊。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83
jiandao 發表於 2011-1-30 13: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1-30 01:27 編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29 21:27
佛陀教導弟子奉行八正道,趣向涅槃,但後世佛教徒大多相信一句佛號;耶穌說要進入永生,就要遵守誡命,現代 ...




自稱佛弟子的人,不少在走魔道;稱耶穌為主的人,不少為神所棄絕!

佛法講正信因果,基督教講神是輕慢不得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2-1 07:08 | 只看該作者
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5
chico 發表於 2011-2-1 10: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2-1 10:45 編輯

回復 jiandao 83樓 的帖子

在你們眼裡,我這個佛門外的,肯定是魔子魔孫啦
中國自東漢以來佛門那些祖師大德又是什麼???

六祖慧能大師又如何?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86
jiandao 發表於 2011-2-1 15:01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31 21:42
回復 jiandao 83樓 的帖子

在你們眼裡,我這個佛門外的,肯定是魔子魔孫啦

哥們說什麼哪?以後再也不敢給你交流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7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2-2 06: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2-2 06:16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2-1 10:42
回復 jiandao 83樓 的帖子

在你們眼裡,我這個佛門外的,肯定是魔子魔孫啦


帶著正見下地獄你都不怕,還在乎什麼魔子魔孫?何況維摩經說十方魔王大多都是住解脫位的大菩薩呢。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8
chico 發表於 2011-2-2 1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86樓 的帖子

是個嚴肅的問題呀。
否定大乘佛法,基本上就是否定了中國佛教,你不覺得嗎?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89
jiandao 發表於 2011-2-3 01: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2-2 13:16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2-2 05:50
回復 jiandao 86樓 的帖子

是個嚴肅的問題呀。


哈哈,從念念是佛,一下子就「亦無漸次」了,和那個誰的頭像說的「本來無一物」差不多了~~~~

圓覺經,可以很確定地說,不是釋迦默尼佛親口宣說~~~

中國佛教興起、發展於印度佛教的性宗、相宗、金剛乘時期,引進經典當然主要是那個時期的東西了。性宗後期,相宗,尤其是相宗後期的一些東西,比如《圓覺經》、《愣嚴經》、《愣枷經》、《解深密經》等,受借婆羅門教之屍而還其魂的、當時新興起的印度教的影響太大,而這事實上開啟了通向徹底敗壞佛法的金剛乘的大門。這是一個基本事實。當然,從一定意義上說,大乘,即便是相宗,也可以理解為佛法合乎邏輯的發展(我對大乘佛法持有足夠的尊重,從未要否定大乘佛法). 學佛,如果連最基本的事兒都不整明白,或者迴避,似乎算不得「如實」~~~就像禪定,不實修,迷於名相,何益之有?

建議堅持看Dhammapala兄分享的「史念原始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0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2-3 09:12 | 只看該作者
圓覺經說做愛就是修梵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1
chico 發表於 2011-2-4 10:20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2-3 09:12
圓覺經說做愛就是修梵行

這是佛經原文,同你說的說法好像不一樣。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2
chico 發表於 2011-2-4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89樓 的帖子

看來你一定是佛佗應化世間。能知道佛的真實義,了不起啊!

你應該好好了解」密宗「。從我看到的資料看,修密宗的很小就出家,經典要讀懂弄通,通過嚴格的考試這關之後,才能修學。不要被打著」密宗「旗號,騙財騙色的人給迷惑了。

我不同你們比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了。原始佛教是真的,世尊在世的時候,有人幾天證果,有人幾個月證果。這個攤子里,那個學原始佛教的能在三年內證個初果-須陀桓,我拜他為師。天天給他磕頭。不過,有人念佛三年,自己瀟灑往生的的確有!

比較藥方真偽沒用,拿出真功夫來,給大家看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2-4 10:49 | 只看該作者
諸戒定慧及怒痴,俱是梵行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2-4 10:52 | 只看該作者
華嚴經入法界品的那位婆須蜜多女搞的就是男女雙修的那一套,她大約是大乘佛教最早的空行母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5
chico 發表於 2011-2-4 11: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2-4 11:06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93樓 的帖子

那是你自己的理解。淫=做愛?沒那麼簡單吧

戒定慧,因緣所生, 無自性,當體即空。淫怒痴,因緣所生, 無自性,當體即空。從」本質「角度上看,空和空有區別嗎?戒定慧和淫怒痴在事相和作用上看是截然相反的。但」空「的本質上看,沒什麼不同。

曾經看過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把金瓶梅當成色情書籍,是地獄種子。當成警戒自己的鏡子,是聖賢的苗子。書無好壞,人心有異。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6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2-4 12: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1-2-4 12:41 編輯

回復 chico 95樓 的帖子

所以我們應該把大乘經典當成金瓶梅來看囉?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97
jiandao 發表於 2011-2-4 16: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2-4 03:21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2-3 21:47
回復 jiandao 89樓 的帖子

看來你一定是佛佗應化世間。能知道佛的真實義,了不起啊!


哈哈哈,咱們一認識,老兄就說「無論大小南北,都是佛說」,怎麼現在再加上「顯密」?

哈哈,抽空讀幾本歷史書吧。對歷史有些感覺了,就體會為什麼《圓覺經》說「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了,就明白離開當時的因緣空談什麼「戒定慧,因緣所生, 無自性,當體即空。淫怒痴,因緣所生, 無自性,當體即空。從」本質「角度上看,空和空有區別嗎?戒定慧和淫怒痴在事相和作用上看是截然相反的。但」空「的本質上看,沒什麼不同」,是不通佛法的表現,是「頑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8
chico 發表於 2011-2-4 2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96樓 的帖子

你把大乘佛法看得連金瓶梅都不如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9
chico 發表於 2011-2-4 20: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2-4 23:25 編輯

回復 jiandao 97樓 的帖子

自漢唐以來,漢地就老兄一位通達佛法。

好哇!你給我三個月之內,整個果位出來。還不要佛家的,你斷不了見思惑,世間的初禪就行。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00
jiandao 發表於 2011-2-5 01:39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2-4 07:26
回復 jiandao 97樓 的帖子

自漢唐以來,漢地就老兄一位通達佛法。

各時代有各時代的因緣,活在不同時代就得干不同的事,就得有不同的想法。哈哈,因緣不同,擔當不同~~~


「戒定慧,因緣所生, 無自性,當體即空。淫怒痴,因緣所生, 無自性,當體即空。從」本質「角度上看,空和空有區別嗎?戒定慧和淫怒痴在事相和作用上看是截然相反的。但」空「的本質上看,沒什麼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說是佛法正見,但是罔顧有關因緣,忘記「法不孤起」,忘記《圓覺經》說「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的歷史背景以及隨後效果,就是不通佛法的表現,就是「頑空」,更不用說強辯《圓覺經》是釋迦佛親口宣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1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