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沒有放屁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建國」三十年的經濟成就

[複製鏈接]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61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1:09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7 23:38
讓我告訴你,毛時代由於我們家是雙職工,有兩個小孩子,不得不僱用一名全職保姆。那時執行的是城鄉兩元制 ...

根據你提供的數據,今天在北京的工人工資是8000元/月,這個數字雖然誇張一點(平均數絕對沒有),我姑且信之。同時你承認這個工資只能養一個小孩。那麼,從養小孩的角度,這工資相當於毛時代的多少錢呢?我算了一下,大約相當於當時的40元。因為,當時如果一個家庭月收入只有40元錢,撫養一個小孩應該沒問題,但養兩個小孩是有困難的。所以,購買力是不能用紙幣多少來衡量的。國民黨當年敗退到台灣的前夕,上海人扛一袋鈔票出去只能買副大餅油條。這種日子你們可能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62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1:15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7 23:56
人民日報是黨報,那時他的言論,代表了黨中央。現在網際網路的任何網友的言論都能代表黨中央? 荒謬!!! ...

那時的黨中央可以代表多數人發聲,不代表今天的官僚政府可以代表多數人發聲。
這些口號不是網友的言論,而是出現在各地的計生標語,當然代表的是地方政府的意願。你罔顧民意,罔顧事實,在這裡無恥地助紂為孽才是荒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63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1: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18 01:35 編輯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1:09
根據你提供的數據,今天在北京的工人工資是8000元/月,這個數字雖然誇張一點(平均數絕對沒有),我姑且 ...

高低都有,搞建築的農民工月收入可達7-8000元。以北京的生活水平,養活一個孩子應該沒有問題。全職保姆(管吃管住)北京標準是3500元/月。這是我親自見到的。我不知道的不會亂說,因為太複雜,外企,國企,私企各各不同,各行各業也都不一樣。請自己查去。


根據當時的工人八級工資制條例,工人的最低工資14元/月(北京標準)。可以養活幾個人??

另外我們要說今天在北京的工人工資是8000元/月,請不要偷換我的原話。原話在49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64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8-18 01:35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7 23:38
讓我告訴你,毛時代由於我們家是雙職工,有兩個小孩子,不得不僱用一名全職保姆。那時執行的是城鄉兩元制 ...

像你這種帖子,不是造謠也是在以偏蓋全。
當時的保姆未必一定要城市戶口。俺家的保姆就是農村來的,家裡有幾個孩子。
你大概年老昏聵,不知道當時在城市裡可以報臨時戶口也可以農轉非的吧?
你說的盲流是指在國家計劃外的從農村跑到城市裡沒有正當職業和居所的那部分農民,這在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當然是不允許的,因為它會打亂計劃的運行。
照你的荒謬的說法,只要是農村戶口就別想進入城市,那麼城市裡的大專院校和工廠礦山每年去農村招收學生和工人、部隊每年去農村招收新兵難道都是子虛烏有的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65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1: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18 01:47 編輯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8-18 01:35
像你這種帖子,不是造謠也是在以偏蓋全。
當時的保姆未必一定要城市戶口。俺家的保姆就是農村來的,家裡 ...

你說的盲流是指在國家計劃外的從農村跑到城市裡沒有正當職業和居所的那部分農民,這在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當然是不允許的,因為它會打亂計劃的運行。


了不起,你家肯定是當時的中央領導,家中的保姆也列入國家計劃。可能比中央領導更牛,記得你說過你做孩子時就有公費醫療(不是原話,是意思)。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66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1:45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1:22
根據當時的工人八級工資制條例,工人的最低工資14元/月(北京標準)。可以養活幾個人??

另外我們要 ...

所以,你們這幾個手段下三濫就表現在這種地方——
要攻擊毛時代了,就拿最低工資來說事;要吹捧鄧了,就拿民工月薪8000塊來吹。
請問今天工人的最低月工資是多少錢?可以養活幾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67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2: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19 21:47 編輯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1:45
所以,你們這幾個手段下三濫就表現在這種地方——
要攻擊毛時代了,就拿最低工資來說事;要吹捧鄧了,就 ...


1956年,開始實行八級工資制,那麼看看一個七級工的工薪生涯:

一個七級工的工薪生涯2009年09月07日 16:54 中國財富

1956年的工資改革一舉奠定了中國後來三十年工資制度,八級工資制改變了城鎮企業職工靠掙「工分」吃飯的歷史,但嚴重存在分配形式過度單一、分配結構和水平固定化、分配水平平均化等問題

□ 本刊記者 | 李國生

「那個年代我們很少計較工資多少,雖然它是養家糊口的唯一渠道。」山西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退休工人王新順今年已是75歲高齡,但他說起幾十年前的舊事,彷彿那都是昨天剛剛發生的。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太原重型機器廠,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器廠,始建於1950年10月4日。1995年11月被國家列為全國100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屬國家特大型重點骨幹企業,1991年進入全國最大500家和行業最大50家工業企業。

如今的王新順跟著小兒子住在太原的農村老家,每月退休金1590元,而在計劃經濟時代,他掙了二十年的78.4元,養活了全家八口人。

掙工資分的窘況

王新順進廠那年才19歲,被分配到冷軋車間。當時的太重是個年輕化的新廠,車間工友中年齡最大的才28歲。

王新順回憶,當時太重的工資等級有幾十級,每級多少錢都按「工資分」計算,一個工資分包括定量的小米、鹽、油等生活必需品。由於工資級差小到不足2兩小米,冷軋工人的月薪還沒城裡一個土木工人掙得多。

《山西地方志·勞動保障卷》記載:1952年7月1日,政務院發出《關於頒發各級人民政府供給制人員津貼標準及工資制工作人員工資標準的通知》,走出工資改革的第一步。它把國營企業工作人員自上而下分為二十四級,工資隨等級而定,不以當時尚不穩定的貨幣為結算單位,而以實物為基礎進行折算,稱為「折實單位」,又稱「工資分」,亦即老人常說的「工分」。工資分由伙食分、服裝分、津貼分三部分構成,按糧、布、油、鹽、煤5種實物的數量進行摺合。

王新順第一年剛去還是學徒工,掙得非常少,「靠分吃不飽」。他記得是第二年轉正後,開始每月掙102分,能領866元(折算成新人民幣為43元)。太原當年的一個工資分為0.7斤標準米、1斤標準面、1尺龍頭細布、0.5斤煤,在全國算中等。

計劃經濟時代的高薪族

我國的第一次工資改革是在1956年。那年6月16日,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拉開了影響其後近三十年工資分配模式的改革的序幕。

據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武力介紹,在這之前的1955年,國務院已經決定先行在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廢除工資分,改行貨幣工資制。1956年工資改革決定,適當提高職工的工資水平,並根據按勞取酬的原則,對企業(包括國營企業、供銷合作社企業、全行業公私合營前的公私合營企業)、事業和國家機關的工資制度,進行進一步改革。主要內容:一是取消企業執行的工資分制度,實行直接用貨幣規定工資標準的制度,以消除工資分帶來的不合理現象,並且簡化工資計算手續,便於企業推行經濟核算制度。國務院根據各地區發展生產的需要、物價水平和現實工資狀況,將全國劃分為十一類工資區,不同工資類區的工資標準有適當差別。二是改進工人的工資等級制度,根據各產業工人生產技術特點,建立不同的工資等級制度。工業工人實行八級工資制,建築業土建工人實行七級制,紡織運轉工人實行崗位工資制,商業業務人員實行三類五級工資制。三是改進企業職員和技術人員的工資制度。企業職員和技術人員的工資標準,根據他們所擔任的職務統一規定。每個職務分為若干等級,高一級與低一級職務的工資等級線可以交叉。技術人員除按其職務評定工資外,對技術水平較高的,加發技術津貼。

1956年9月,太原重型機器廠開始實行八級工資制,王新順成了眾多漲薪職工中的一員。「好像給我定的是五級,反正有五十幾元錢。」回憶第一次漲工資,王新順老人說不敢相信,因為那時漲十幾元很了不得,想著可以每天吃白面了。當時就有同事找領導問是不是發多了,如果是就該退回去,不能占國家便宜。

老人說當時給他漲那麼多,和他每天步行4公里上班卻從不遲到有關。他那時每天五點半起床,給家裡水瓮挑滿水就出發上班,冬天每天星星看著他走,看著他回。記得有一次車間主任專門開大會表揚他。那會兒沒有出勤獎,但覺得領導的表揚比獎金還重要。

王新順也想不到,沒過幾年他的工資就漲到七級,每月收入78.4元,在工廠里已屬中上等收入。

二十年不變的七級工

王新順結過兩次婚,第一次娶的是化客頭公社北頭村的一個女孩袁改珍。

1958年,19歲的袁改珍跟隨丈夫來到太原市。那年,太重廠招人,她以家屬的身份進廠工作。像她這樣進廠工作的被稱作家屬工。進廠后,工資每月27元。相比學徒工的工資,高出了9元錢。

夫妻二人在太重都是普通工人,每月工資加一起105元,日子過得「很小康」了。直到20世紀60年代,兩人先後生了四個孩子,他們在王家莊村蓋了全村第一幢磚瓦房,買了第一輛紅旗牌自行車。

但好景不長,到1962年,袁改珍與全國800多萬工人和50萬幹部一起,被下放回農村。從此,王新順成了家庭頂樑柱。妻子下田一年掙的工分也分不了多少錢。他們除了撫養四個孩子,還要贍養王新順在農村的父母。

更讓王新順至今心痛不已的是,1973年8月15日,由於當時農村醫療條件太差,妻子袁改珍在生育第五個孩子時,難產加大出血,母子雙雙離開了人世。

此後,王新順一個人既當父親又當母親(當時老母親已經去世),撫養四個孩子過了五年,直到1978年再婚。

在這二十多年期間,王新順的工資再沒漲過一次。直到改革開放,王新順家庭生活的改善才開始進入快車道。1982年,廠里給分了一套60平方米的平房,他把不用再掙工分的妻子接過來一起生活,在農忙時,妻子才回家種地。1984年,太重進行工資改革,實行新的結構工資制,王新順這個老七級工人升級為八級工,工資漲到了150元左右;1990年,工資達到了200元左右;1994年退休前他的工資達400元左右。

「大鍋飯」的終結

回顧六十年工資制度變遷,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武力告訴《中國財富》記者,1956年工資改革,最終確立了以技術、職務、行業、地區四個基本因素為參照標準的「按勞分配」制度,同時對一些便於實行計件工資的部門實行計件工資,對企業及職工實行與效益掛鉤的獎勵制度(獎金)。這種建立在單一公有制基礎上的按勞分配製度本身也存在問題:第一,分配形式過於單一化,除了按勞分配形式外,幾乎沒有其他分配形式;第二,分配結構和水平固定化;第三,分配水平平均化。

1978年以後,就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來說,改革的緊迫任務和重點是「撥亂反正」,改變長期形成的絕對平均主義傾向和「大鍋飯」辦法,做到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一是改變過去「企業吃國家大鍋飯」的制度,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建立經營責任制、利潤留成等方法,使得效益好的企業職工可以增加工資和收入。二是改變「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制度,通過改革勞動報酬制度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從1977年到1983年的七年裡,幾乎每年都安排一部分職工調升工資等級,除新參加工作的職工和少數工資比較高的幹部(行政十級及以上幹部)沒有升級外,職工一般每人都升了一級至兩級,一部分中年知識分子升了三級,極少數工資偏低的升了四級。1992年的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隨後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最終確定了積極發展民營經濟政策和市場經濟改革目標,此後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的所有制結構變化呈現出加速的勢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也逐漸發揮著基本作用。特別是1997年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和「抓大放小」以後,民營經濟在從業人員和企業數量上都超過了國有和集體單位,使得國民收入由按勞分配為主轉向按要素分配為主。

(編輯 張由存)

轉貼者註: 1,三年困難時期,為了降低城市壓力,黨中央要求將3000萬城市人口,下放到農村去。
             2,工人工資制度和幹部不同,幹部一級工資最高,工人八級是最高級別。相當於行政一級。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68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4:11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2:01
1956年,開始實行八級工資制,那麼看看一個七級工的工薪生涯:

一個七級工的工薪生涯2009年09月07日 16: ...

三年困難時期工廠遣散大批工人是陳雲的手筆,但比之改革開放后企業私有化大量解僱(下崗)員工還是小巫見大巫。改開后國企解僱員工超過6000萬。
另外請問你前面振振有詞說的當時最低工資14塊是什麼級別的工資?據老法師網友披露,當年上海一進工廠的學徒工工資是18.5元,這應該是最低的。這點工資撫養後代肯定成問題,但用今天的購買力來折算,也相當於3600元的工資了(套用你的話,8000元/月只能養一個小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69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8-18 04:18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1:44
了不起,你家肯定是當時的中央領導,家中的保姆也列入國家計劃。可能比中央領導更牛,記得你說過你做 ...

你這種人已經不能用孤陋寡聞來形容啦。
中國1958年以前城市居民家裡請保姆是不強調非要城市戶口的。你如果不知道,虛心點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70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4: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18 05:26 編輯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4:11
三年困難時期工廠遣散大批工人是陳雲的手筆,但比之改革開放后企業私有化大量解僱(下崗)員工還是小巫見 ...

另外請問你前面振振有詞說的當時最低工資14塊是什麼級別的工資?據老法師網友披露,當年上海一進工廠的學徒工工資是18.5元,這應該是最低的。這點工資撫養後代肯定成問題,但用今天的購買力來折算,也相當於3600元的工資了(套用你的話,8000元/月只能養一個小孩)。

工人的工資,那時實行的是八級工資制,最低的是14元/月(當時有地區差,這是北京標準),你說能養活幾個孩子???


原來你不知道1956年工資改革后中國的工資制有地區差???全國的工資地區差分11類,另外還有高原補貼。北京屬6類地區,上海屬8類地區,上海的工資比北京高兩個地區差。看起來你一點也不了解毛時代的中國,連工資的地區差都不知道,你沒有發現我提到所有的工資時都標有北京標準。就是告訴你北京是北京。當時廣東是10類地區,工資比上海又要高出兩個地區差。而且我的帖子已明確告訴你地區差的問題.沒看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71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4: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18 04:47 編輯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8-18 04:18
你這種人已經不能用孤陋寡聞來形容啦。
中國1958年以前城市居民家裡請保姆是不強調非要城市戶口的。你如 ...


那1958年以後呢? 1956年以前有你嗎??你不像年齡大於花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72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3-8-18 04:55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4:36
原來你不知道1956年工資改革后中國的工資制有地區差???全國的工資地區差分11類,另外還有高原補貼 ...

本版有不少臉皮太厚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73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8-18 05:39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4:39
那1958年以後呢? 1956年以前有你嗎??你不像年齡大於花甲。

58以後農轉非啦。俺家的老媽媽就是那時在上海落戶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74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3-8-18 05:41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3-8-18 04:55
本版有不少臉皮太厚郎。

我看你的臉皮也是夠厚的。上來沒句正經的,只會噴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75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5:57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4:36
原來你不知道1956年工資改革后中國的工資制有地區差???全國的工資地區差分11類,另外還有高原補貼 ...

呵呵,下三濫的手段又拿出來了。你這個「(北京標準)」顯然是在我問了你以後才加上去的。原來並沒有。(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18 01:35 編輯
悄悄改了自己的東西,然後反過來責問我,這手段實在不高明。剛見另一件馬甲(小康)說了句「臉皮厚」,我就在這裡借花獻佛了。
你還是顧左右而言他,閃爍其詞不敢回答我的問題:
今天中國工人的最低工資是多少?能夠養活多少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76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7: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18 07:55 編輯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05:57
呵呵,下三濫的手段又拿出來了。你這個「(北京標準)」顯然是在我問了你以後才加上去的。原來並沒有。( ...


你知道有地區差嗎?? 我18歲到北京后,沒有離開過北京,我說的工人工資不是北京標準,難道是上海標準???而且你提出上海工人的工資標準是在3小時以前:

發表於 3 小時前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2:01
1956年,開始實行八級工資制,那麼看看一個七級工的工薪生涯:

一個七級工的工薪生涯2009年09月07日 16: ...
三年困難時期工廠遣散大批工人是陳雲的手筆,但比之改革開放后企業私有化大量解僱(下崗)員工還是小巫見大巫。改開后國企解僱員工超過6000萬。
另外請問你前面振振有詞說的當時最低工資14塊是什麼級別的工資?據老法師網友披露,當年上海一進工廠的學徒工工資是18.5元,這應該是最低的。這點工資撫養後代肯定成問題,但用今天的購買力來折算,也相當於3600元的工資了(套用你的話,8000元/月只能養一個小孩)。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77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10:47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18 07:47
你知道有地區差嗎?? 我18歲到北京后,沒有離開過北京,我說的工人工資不是北京標準,難道是上海標準? ...

我怎麼知道你曾經在哪裡?另外,照你說的地區差,北京的最低工資也代表不了其它地方的最低工資嘛。你可以說北京的最低工資,難道我就不可以說上海的最低工資嗎?笑話!
你振振有詞地說了50年代的最低工資,以此證明毛時代的窮,但卻不敢回答我的問題:今天工人最低的工資是多少,能養活多少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78
老法師 發表於 2013-8-18 19:24 | 只看該作者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7 22:57
給你惡補一下歷史知識:
中國在滿清康乾盛世后嘉慶年間人口是4億5千萬,民國在中國存在了38年,到1949年 ...

就拿你的數據, " 1976年,中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10億。今天中國有13億5千萬人(一說15億)"
則今天又比毛時代多出3億5千萬人, 從而證明改革開放比毛時代優越1.35倍。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79
司馬遷 發表於 2013-8-18 23:23 | 只看該作者
老法師 發表於 2013-8-18 19:24
就拿你的數據, " 1976年,中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10億。今天中國有13億5千萬人(一說15億)"
則今天又比毛 ...

又算錯了。如果是「超越」(優越)的話,應該是超出0.35或3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80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3-8-19 05: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3-8-19 05:59 編輯


「十五」時期糧食產量與增長速度



年  度  糧產量(萬噸)    增率    人口(億)    增率    人均糧(公斤)

1949年     11318       —   5.4167     —      208.9
1950年     13213       14.34%     5.5196    1.86%     239.4
1951年     14369      8.05%    5.6300    1.96%     255.2
1952年     16392     12.34%     5.7482    2.06%     285.2
1953年     16683      1.74%   5.8796    2.23%     283.7
1954年     16952      1.59%   6.0266    2.44%     281.3
1955年     18394      7.84%   6.1465    1.95%     299.3
1956年     19275      4.57%   6.2828    2.17%     306.8
1957年     19505      1.18%   6.4653    2.82%     301.7
1958年     19765      1.32%   6.5994    2.03%     299.5
1959年     16968     -16.48%     6.7207    1.80%     252.5
1960年     14385     -17.96%     6.6207    -1.51%     217.3
1961年     13650     -5.38%    6.5859    -0.53%     207.3
1962年     15441     11.60%     6.7295    2.13%     229.5
1963年     17000      9.17%    6.9172    2.71%     245.8
1964年     18750      9.33%    7.0499    1.88%      266.0
1965年     19453      3.61%   7.2538    2.81%     268.2
1966年     21400      9.10%    7.4542    2.69%     287.1
1967年     21782      1.75%   7.6368    2.39%     285.2
1968年     20906     -4.19%   7.8534    2.76%     266.2
1969年     21097      0.91%   8.0671    2.65%     261.5
1970年     23996     12.08%     8.2992    2.80%     289.1
1971年     25014      4.07%   8.5229    2.62%     293.5
1972年     24048     -4.02%   8.7177    2.23%     275.9
1973年     26494      9.23%    8.9211    2.28%     297.0
1974年     27527      3.75%   9.0859    1.81%     303.0
1975年     28452      3.25%   9.2420    1.69%     307.9
1976年     28631      0.63%   9.3717    1.38%     305.5
1977年     28273     -1.27%   9.4974    1.32%     297.7

1978年     30477      7.23%    9.6259    1.33%     316.6
1979年     33212      8.23%    9.7542    1.32%     340.5
1980年     32056     -3.61%   9.8705    1.18%     324.8
1981年     32502      1.37%  10.0072    1.37%     324.8
1982年     35450      8.32%   10.1654    1.56%     348.7
1983年     38728      8.46%   10.3008    1.31%     376.0
1984年     40731      4.92%  10.4357    1.29%     390.3
1985年     37911     -7.44%   10.5851    1.41%     358.2
1986年     39151      3.17%  10.7507    1.54%     364.2
1987年     40473      3.27%  10.9300    1.64%     370.3
1988年     39404     -2.71%  11.1026    1.55%     354.9
1989年     40755      3.31%  11.2704    1.49%     361.6
1990年     44624      8.67%   11.4333    1.42%     390.3
1991年     43529     -2.52%  11.5823    1.29%     375.8
1992年     44266      1.66%  11.7171    1.15%     377.8
1993年     45649      3.03%  11.8517    1.14%     385.2
1994年     44510     -2.56%  11.9850    1.11%     371.4

1995年     46662      4.61%  12.1121    1.05%     385.3

1996年     50454      7.52%   12.2389    1.04%     412.2
1997年     49417     -2.10%  12.3626    1.00%     399.7
1998年     51230      3.54%  12.4761    0.91%     410.6
1999年     50839     -0.77%  12.5786    0.81%     404.2
2000年     46218     -10.00%    12.6743    0.76%     364.7
2001年     45262     -2.11%  12.7627    0.69%     354.6
2002年     45711      0.98%  12.8453    0.64%     355.9
2003年     43070     -6.14%   12.9227    0.60%     333.3

2004年     46947        8.26%   12.9988    0.59%     361.2
2005年     48402      3.00%  13.0756    0.59%     370.2
2006年     49804      2.70%  13.1448   0.53%     378.4
2007年     50160      0.81%  13.2129    0.52%     379.6
2008年     52871        5.11%  13.2802    0.51%     398.0
2009年     53082      0.44%  13.3474    0.50%     397.7
2010年     54648      2.85%  13.4100    0.47%     407.5
2011年     57121       4.34%  13.4735    0.47%     424.0
2012年     58957      3.11%  13.5404    0.49%     435.4

別忘了糧食不是全部是為餵飽肚子,食油,雞,肉,蛋,乳。糖,酒等等都是用糧食製造的。所以不要糧票起,中國人民才是真正能吃飽的時候。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00: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