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彌陀的光環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1
chico 發表於 2011-1-16 2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0樓 的帖子

仁兄,認定大乘非佛說,你當然不信大乘。自然也否定「凈土三經」。更不會去了解大乘里念佛的真實含義了。

順便說一下,「原始佛教」 也有「念佛」一說,你應該清楚。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2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7 03: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1-17 04:19 編輯

哈哈,不一定要說大乘非佛說,似乎可以這麼說,不少大乘經典是法身佛藉助大菩薩宣示,哈哈,一定堅持大乘經典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沒必要,也難以面對歷史、考古、文化等的研究。

對了,龍樹菩薩不就玩過一些遊戲,替世人搞到一些經典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3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7 05:18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14 22:33
回復 Dhammapala 10樓 的帖子

「顯相」無非是獨頭意識里的東西,幻覺呀。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是啊,躲進深山念念是佛沒有用的,哈哈,大乘的精義在於,個人理解哈,懷慈悲,入苦海,渡眾生,唯有如此方能,攢資糧,悟真道,出苦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7 07:37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16 23:37
回復 Dhammapala 20樓 的帖子

仁兄,認定大乘非佛說,你當然不信大乘。自然也否定「凈土三經」。更不會去了 ...

老兄,原始佛教的『念佛』和大乘淨土宗的念佛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只有特別不用心的人才分不出它們的差別。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5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7 07:40 | 只看該作者
10、曼谷街頭

公元1987年5月,一則為了印証閱讀雜阿含所產生的疑慮─大乘和彌陀淨土思想都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教導;二則為了一睹比丘僧的風采並予以供養;三則為了觀光旅遊;我前往了泰國曼谷。

到了曼谷,就設法張羅要進行街頭供養的食品,特別又換了一疊10元的泰銖。第二天清晨就興沖沖地趕早去供養,恭恭敬敬地把食物親自放入缽裡,滿足了多年來親手供養托缽僧的心願。接著下來要供養金錢,結果比丘們都不肯打開缽蓋,我以為是自己不夠恭敬,就趕快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再把鈔票呈上去,結果還是拒收。我以為是比丘們太客氣了,就強行把錢放在缽蓋上,誰知比丘們卻任憑鈔票隨風吹落街頭,一點也不在意。我一時愣住了,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後來,我看到年幼的沙彌,就趕快前去,仍然恭恭敬敬地跪著呈上鈔票,結果也是一樣。我尷尬而獃獃地跪在曼谷街頭,真的不知道自己出了什麼毛病。

我記得有一年,佛光山從北到南進行行腳托缽,路過台中雙十路文英館的時候,我和內人換了一大疊百元鈔票,兩人分別守候在道路的兩旁,逐一放入缽中,深恐錯過了一位法師,當時內心供養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的。

後來仔細重讀雜阿含經聚落主相應第五經時,才知道沙門釋子,不論是比丘、沙彌、比丘尼、沙彌尼都不可以自行接受並儲蓄金錢和金銀珠寶的。佛陀還告訴聚落主說:「如果沙門釋子自行接受或儲蓄金錢、珠寶,是清淨的行為的話,那麼五欲功德也都屬於清淨的行為了。」對照巴利聖典相應部 ,聚落主相應第十經,那就更嚴格了,佛陀說:「如果認為金錢是清淨的,那麼五欲也是清淨的;如果認為五欲是清淨的,那就不能把他視為沙門釋子了。」言猶在耳,佛滅百年以後就有人自行籌謀要加以修改,如今更是支離破碎了。我在曼谷街頭就出足了洋相,自己還不知道錯在那裡呢!(事實上,今天的泰國,還是有些收受金錢供養的現象。)其實我們在家人應該細心地學習四事供養,全體信眾都要隨分隨力地適時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生活必需品,讓比丘僧可以專心修行,這才是皈依之禮啊!

初到曼谷的時候,看到比丘的缽具跟服裝都大異於中國,尤其是他們接受一般飲食的供養,並沒有吃素的習慣。有些人一貫以北傳大乘的我慢語氣批評說:「那是聲聞,那是小乘。」沒錯,那正是聲聞,正是認真聆聽世尊的原音,代代相傳,代代依此教誡修習;以聽聞佛陀親口對話的聲音為準,不以後世的文字遊戲為準,那就是聲聞。您可知道,佛陀的時代裡並沒有文字的記錄,也還沒有紙筆。不仔細聽聞,不用心記誦,佛經怎麼流傳下來?我們要聽的正是這聲聞的原音啊!至於文字和書寫材料,在印度,那是佛滅後大約五百年,接近公元紀元前後的事了。那時皇室獎勵文學創作,初期大乘經典就是在那個時期大量出爐的。有了文字,就將自己的作品貼上「大乘」的標籤,又把佛陀的原音貼上「小乘」,這樣是不是謗佛、謗法、謗僧呢?如今聲聞的原音錄在南北傳的阿含聖典裡,比CD、光碟還要清晰,為什麼不仔細聆聽呢?宗教文學家的作品雖然多彩多姿,但是有聲聞僧的真實法義嗎?聲聞絕不是小乘,他們的法義、戒行乃至衣缽和生活習慣都流露出佛陀時代的修行風範來,您能說佛陀的教導是小乘嗎?我們中國原本也有這個機會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外國沙門釋利防等18位賢者,賚佛經來化始皇,竟被秦始皇囚禁。秦始皇34年,焚毀詩書百家語;35年活埋儒生460餘人。他的暴政犯下了淊天大罪,他全面阻斷了原始佛教在中國開展的機會,他盲聾了中國人的耳目,迄今(公元1999年)已達2213年之久,使得賢聖的僧伽始終未能長住中國乃至台灣。同一時期,印度阿育王所派遣的僧團,經由錫蘭傳到泰緬,正是流傳到今日的聲聞之教。而我們的國人卻要遠渡異國,才能偶而見到思念的僧伽,真是情何以堪?

後來,我在泰國拜訪了一些寺院精舍,除了中國僑界的寺廟之外,沒有阿彌陀佛像,也沒有菩薩像;沒有大乘經典,也沒有鑼鼓聲;聽不到叩叩不斷的木魚聲,也看不到光鮮亮麗的黃色衣袍…。阿育王的時代裡是沒有這些東西的,佛陀的時代裡就更不用說了。試問,我們的祖師大德們怎麼可能知道這些呢?然而,我們知道了,有勇氣去突破嗎?有勇氣改弦易轍嗎?有勇氣擇善固執嗎?還是要繼續背負歷史的包袱,永遠捨不下這個重擔呢?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6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7 07:43 | 只看該作者
11、史念原始佛法

公元1989年6月底送走漢堤帕羅比丘等一行人回澳洲之後,就半隱居在台中大坑的蓮心精舍裡,仔細研讀歐、美、日、華、泰、錫的一些文獻資料後,以我對雜阿含經的信仰和理解為基本立場,寫下了「史念原始佛法」這一本書。當時的情形有點不可思議,彷彿有一股使命感在驅使著,每天下午一坐下來,就像老僧入定一樣,奮筆疾書,一篇接著一篇,文字非常簡單,卻能提示種種重點,就好像有天人在指導一般。公元1990年4月,就自費把它出版了。因為耽心對大乘人傷害太大,所以我在封面加註,提示一般人不要隨便閱讀這本書。因此,這是一本限制級的書。

出書前,原本天真地以為這下子真相大白了,台灣的佛教一定會有重大的變革了;出書後才知道事情遠非想像的那樣,原來它從「限制級」變成了「禁書」。台灣的教界及某些佛學院曾經強迫學生們要把它交出來,集中起來沒收掉,至於有沒有勒令燒燬就不知道了。還好,當時台灣已經解除戒嚴令了,言論自由受到尊重,不再有白色恐怖了。比較起印順導師當年因為「北拘盧洲」的描述,飽受密報和再審的種種情形,台灣教界還是進步了些,雖然還沒有開放到讓學生們充分去享受學術自由,至少也只是沒收而已,沒再給人戴帽子或誣陷別人了。當然,或許私下謾罵幾句也是人之常情,您說是嗎?不知道您讀完本書的每一章時,有沒有停下來咕噥幾句呢?注意啦!請不要妄語,不要惡口,不要兩舌,不要綺語哦!共勉之。

談起史念這本書,實在是兩個極端的評價。寫信來讚美、感謝和鼓勵的不乏其人;寄錄音帶來大肆批評的也有其人。看懂的人說是受益匪淺,感動良深,要求助印;有好幾位出家人還自掏腰包,印個千百本來贈送。受到傷害的人就說:「哦!歷代祖師大德都錯了,就只有你某某人是對的?」就有一對莫逆之交,因為這本書而翻臉,結束了多年的友誼。其實孔夫子說:「勿以言舉人,勿以人廢言。」不要因為作者講得頭頭是道,就認為作者有什麼了不起;也不要因為作者的身份卑微,就認定他講的不足採信。大家不妨冷靜下來,就事論事,逐項討論,真相是不怕反覆思辨的,您說是嗎?

在史念原始佛法裡,已經逐步點出了西方淨土思想的歷史軌跡,它的時代背景,它的演變過程,從萌芽到興盛,從印度到中國,從慧遠大師到印光…。其實在寫史念一書時,真相已經很清楚了,但是還是點到為止,不想寫得太詳細。畢竟身為在家人,要給法師們一個思考和迴旋的空間,最好是由他們自己來揭開全部的真相,因此在書中也提到了揭開真相的方向,希望有善知識肯認真地研究南、北傳的阿含經,重新正確地來解析「阿彌陀經」。然而這一等就是十年。

這十年來,自己也遲遲不肯動筆,那是有原因的,因為前幾年我的內心很不平衡,難以克服心結的鬱卒。史念出書後,等於推翻了自己的超級大偶像,也否定了過去近十八年所服膺的大乘思想,幾乎跟過去的師友們都劃清了界限,我沒有地方可以去了。過去,三不五時就往師父那裡跑,春節初一更是搶頭香,見到每個師父都是恭恭敬敬地頂禮,獻上虔誠的供養;那種供養、親近師父,如沐春風的喜悅真是筆墨所難以形容的。現在呢?師友不理解,家人不諒解,似乎我是個無情無義的人;而自己內心也懊惱著:花了這麼多時間、心力、錢財,誠心誠意地去追求真理,老師們為什麼把這樣的法門教給我呢?在想不開的日子裡,感謝內人細心安慰我說:「你不必後悔,應該往好處看,過去的每一步都在推動你往前去尋找真理,你的基礎打得很穩,尤其是現在你真的找到了,而台灣有幾個人能夠?你是不是應該為自己慶幸才對?」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另外有個朋友看到我為了真理,不惜離開過去的師友,鼓勵我說:「吾愛吾師,更愛真理。」聽起來更是如獲知音。而我自己也加強慈心的修練,慢慢地體諒了老師們的立場,在他們那個時代裡,資訊不正確又不完整,祖師大德們代代相傳,一直就是這個樣子了,他們又不是故意要騙我,要浪費我的生命。心結漸漸鬆散了,心意也漸漸明朗了。公元1992年,我終於在泰國東北的烏東泰尼省,找到了帕邦塔寺,前往我心目中的四雙八士賢聖僧座下皈依。公元1992~1996年間,我陸續編譯書籍,為台灣信眾介紹真實的佛、法、僧三寶。

近幾年來,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台灣的出家人和在家人前往泰國重新受戒、出家的人數日漸增多;前往參訪、供養的人士也絡繹於途。迎接南傳大師、比丘或在家大德來台教授靜坐禪修的也時而有之;從美國回台講授原始佛法的歸國學人也頗用心;在泰國出家後回台開辦原始佛教學苑的熱心人士也很積極。緬甸來台,包奧禪師的禪修班,連續二屆,參加的僧尼都將近兩百人。有些尼師留泰,一住就是三、四年,耐心和毅力實在令人欽佩;有些男眾因為語言不通,反而一、二個月就鎩羽而歸。大體上來說,台灣原始佛教的發展已經起步了,相較於十年前,史念原始佛法初寫成時,實在有很大的不同了。然而,仍然沒有一個很適當的園林精舍來迎接無上的福田─賢聖僧,到台灣來常住,好讓我們能夠在本島就地親近供養三寶,不必迢迢千里遠飛泰緬,那該有多好!讓我們共同期盼台灣給孤獨長者的早日出現吧!

有鑑於種種機緣的成熟,而反省自己內在的心結也已經打開了,因此在公元1999年5月29日,我把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記述下來,寫成「走出彌陀的光環」一書,希望有助於彌陀家族的成員,早日回歸到原始佛教裡來,才不辜負此生學法的因緣。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7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7 15: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1-17 10:34 編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6 18:37
老兄,原始佛教的『念佛』和大乘淨土宗的念佛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只有特別不用心的人才分不出它們的差別。 ...





原始佛教的『念佛』和大乘淨土宗的念佛的根本差別,並不因為凈土宗說過什麼「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就可以稀里糊塗抹去的;其根本差別,不在於是否出聲,而在於,一個是「靠自力修行」,一個是「靠他力取巧」,或者說「希望依靠他力得解脫並且自欺欺人」。

學佛,要是分不出它們的差別,可真是「特別不用心」。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8
chico 發表於 2011-1-18 03: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18 05:05 編輯

回復 jiandao 27樓 的帖子

無論大乘小乘,念佛是念佛的功德、相好。

釋迦牟尼佛的功德是「能仁」,「寂寞」。阿彌陀佛的功德在「四十八願「里。
念佛人,要念到自己的心同佛心相應,否則喊破喉嚨也惘然。

嘴上雖然念佛,身、語、意的行為上,「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 絲毫不減少。念佛沒用,參禪也沒用。學大乘白搭,學小乘也是瞎扯。只不過是上欺諸佛菩薩,下欺十方眾生,中間欺騙自己而已。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29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8 06: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1-1-17 18:38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1-1-17 14:09
回復 jiandao 27樓 的帖子

無論大乘小乘,念佛是念佛的功德、相好。


念佛,要念到自己的心同佛心相應??

喊破喉嚨也惘然。

基督徒還得背十字架哪,老兄念叨念叨就行,真是省事哈,殊勝法門啊,佩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0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8 07:50 | 只看該作者
12、河川、河川、...

公元1985年7月20日,我的淨土和大乘信仰動搖之後,我漸漸對唸阿彌陀佛比較不熱衷了。我從印順導師那裡學會了要憶念佛陀的功德,也從雜阿含經上知道了正確的念佛方法。到了公元1986年12月31日,我從雜阿含經中,初步揭開了極樂淨土之謎後,就更疏於唸阿彌陀佛了。我想起了雜阿含經中,摩訶男居士跟釋氏沙陀,有一天起了爭執。釋氏沙陀堅持說:「成就三法就可以達到須陀洹的果証」,摩訶男居士毫不讓步地駁斥他:「佛陀說須陀洹成就四法」。後來他們都一致採信世尊的教導,並且明白表示,當像法生起的時 候,不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或世人怎麼說,都寧願追隨佛陀所說的,絕不聽信其他人所說的。如今,佛陀的教導已經明確地出現在眼前了,這是祖師大德的時代裡所不知道的,他們怎麼會知道雜阿含經才是佛陀真實的教導,而大乘經典大都是佛滅五百年以後的文學作品呢?我不能再聽信祖師大德了,我要依照佛陀教導的方式來念佛了:「世尊具有如是功績和美德:他是阿羅漢(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我開始嘗試正確的念佛方法了。

這期間,最讓我難為情的卻是自己的妻子,她開口說話了:「十多年來,我跟著你,看著你唸佛之外,又是禪宗靜坐,又是密宗金剛灌頂,又是淨土閉關…我都無條件地支持你,一直地跟隨你,每一次你都說「我找到了」可是過了不久,你又有新花樣了。所以,這次我不跟了,我要看看你能持續多久,然後再說。」聽了這一番話,又想起金門當兵時那「一針一彌陀」的綠色毛毯,我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從何說起了,只能再三強調:「這一次絕對是真的找到了,絕對絕對不會再有所改變了。」一個真誠追究真理實相的人,卻像 個見異思遷的浪子一樣,飄泊在各宗各派的言論裡,大家都說自己才是真的、最好的;如果不是四雙八士的聖弟子,就只能隨著他們的舌頭上下擺動,左右飄搖了。但是這時候,我已經抓住繩頭了,也看到第一個浮標了,不可能再動搖了,只是不知道要如何向自己最親蜜的愛人同志說明罷了。

有一天,我問她:「妳出嫁以後會不會常常想念爸爸?」

她說:「會啊!怎麼可能不想念呢?」

我說:「不知道妳都是怎麼樣想念他的?」

她說:「想起小時候他對我們的種種關心和無微不至的照顧啊!」

我說:「比如說呢,妳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看?」

她說:「好啊,例如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約1964年),爸爸用那一台125CC的巨無霸摩托車載著我跟妹妹到台中市的綜合大樓去玩,還買新衣、新鞋給我們,又第一次嚐到那麼好吃的霜淇淋。回到鄉下來,同學們都很羨慕呢。」

我說:「還有呢?」

她說:「有啊,例如我小時候功課不好,爸爸就特別請呂老師當家教,到家裡來教我讀書。我還是沒有多大進步,爸爸也沒有生氣,仍然很慈祥地安慰我,鼓勵我。」

我說:「有沒有印象最深刻的?」

她說:「不但印象深刻,而且糗死了!我到台中來讀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突然M/C第一次來了,我嚇壞了,驚慌失措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就趕快打電話回家。爸爸立刻騎著摩托車載著媽媽,老遠地從豐原趕到台中來給我解圍。」

我說:「有沒有最讓妳感動的呢?」

她說:「那就是決定要嫁給你的時候,他知道你吃素,明明不喜歡,卻沒有反對。只問我一句「將來出家當和尚去了怎麼辦?」還是讓我嫁給你了。」

我說:「談談爸爸本身的特質,不是跟妳有關的,有什麼讓你想念的。」

她說:「爸爸少年的時候就喪父,他是長子,下面還有五個弟弟。他經營事業,照顧弟弟,一直到替他們都娶了媳婦為止,是個很有責任感的男人。」

我說:「爸爸對妳的衣服、飲食、生活起居等照顧得無微不至,對你而言,這是不是「慷慨、佈施」的美德?爸爸關心妳的學業,給妳安慰鼓勵,對你而言這是不是「慈悲」的美德?爸爸遠從豐原趕到台中去給你解圍,對妳而言這是不是    「尋聲救苦」的美德?爸爸不反對妳嫁給我的,對妳而言這是不是「寬容和尊重子女」的美德?爸爸肩負起長兄如父的重責大任,要忍受多少艱辛?對陳家而言,這是不是「忍辱負重」的美德?爸爸一路走來,拉拔叔叔,又養育    妳們四姊弟長大成人,對陳家而言,這是不是偉大的功績?妳是不是在懷念爸爸的這些功績和美德─也就是『功德』呢?」

她說:「應該是的。」

我說:「那現在換個方式來表達妳的憶念好了。我這個計數器給妳,妳喃喃不斷地唸著爸爸的名字「河川、河川、河川…」每日念一萬遍來表達對爸爸的思念好嗎?」

她沈默不語。

我說:「妳這麼唸下去,就能表達妳的感恩嗎?爸爸會喜歡妳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嗎?爸爸會不會覺得很煩呢?」

她還是沈默不語。

我說:「我們憶念佛陀也是一樣的,憶念他的功德,他留給人類和諸天無量的功績和教化的美德。就只簡單地說說第一項功德「應供」好了,其實他的巴利原文是「阿羅漢」。為什麼應該殷勤供養阿羅漢呢?因為他已經斷盡一切貪瞋痴的    煩惱,他能給人間和天上的心靈帶來無限的庇護和提升,乃至解脫的潛能。他是人間天上至高無上的福田,值得一切有情眾生來尊重供養,所以才叫做「應供」。妳知道了嗎?後面還有八項功德,每一項都非常值得我們仔細地去    憶念。這樣我們才會真正地認識佛陀的偉大,而不只是停留在一個空虛的名號而已。妳能明白嗎?充分認識了這些功德之後,我們就會漸漸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了。就像妳愈是想念爸爸的功德,妳就會愈清楚自己該怎麼做了,是不是?」

過了好久,她終於想通了。她說:「謝謝你仔細地為我作了很貼切的比喻。」從此優婆塞和優婆夷又過著夫唱婦隨,人間天上的好日子。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1
chico 發表於 2011-1-18 08: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18 08:48 編輯

回復 jiandao 29樓 的帖子

你純粹是為鬥嘴,扯淡呀!
有本事你把「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 給我減損分毫,都不要你伏,不要你斷。

附:新華字典對「念」字的解釋。

niàn
惦記,常常想:惦念。懷念。念頭(思想、想法)。悼念。念舊。念物。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意念。雜念。信念。
說,讀,誦讀:念白(戲劇道白)。念叨。念經。念書。
「廿」的大寫。
姓。
思想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2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8 08:50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17 14:09
回復 jiandao 27樓 的帖子

無論大乘小乘,念佛是念佛的功德、相好。

「原始佛教」 也有「念佛」一說,
===========================================

哥們,阿含可不能象你這麼讀,「原始佛教」 里的「念佛」的「念」,和四念處的「念」應該是一個意思,胡亂近似翻譯一下,大概可作「參」、「想」、「琢磨」講。凈土宗的「念佛」揉進了「出聲念叨」和「只要念叨---哪怕不出聲,就可以得接引的承諾」兩層意思。一個是「自力修行」,一個是「藉助他力」,你說怎麼好說是一回事?

凈土宗的「念佛」作為制心一處的法子,很好,但制心一處能是道嗎,能是佛嗎?雖然制心一處也不容易。佛是功德、無上正等正覺,只是念叨,或者琢磨,就能把佛的功德、相好,據為己有?太殊勝方便了吧?就象「密宗雙修」,即便因此明白人生最爽的事也就那麼會事,就一下子成佛?哈哈~~~努力制心一處確實對我們的修養、人格、性情都有好處,但是不是沒必要太誇張吧!咱們一開打文字官司,你就說「念念是佛不成佛成什麼」,現在讀了阿含還這麼想,真是可惜了我的無私供養,開個玩笑,哈哈~~~

哥們你信奉大乘也不錯,那就不妨藉助念佛靜心,關心民生疾苦,慈航普渡啊,與老兄共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3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8 09:0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1-17 19:13
回復 jiandao 29樓 的帖子

你純粹是為鬥嘴,扯淡呀!

哈哈,你老兄就是不禁逗,扯啥淡啊,扯點鹹的吧,我要是有本事把「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給老兄減損分毫,還改換門庭幹嘛?!哥們要是覺得自己也沒有那個本事,也別絕望,沒人有那本事,說有的都是「扯淡」,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8 19:47 | 只看該作者
13、我寧願挑著磚塊


公元1974年前後,我剛追隨李老師學習淨土法門又自行決定吃素的時候,只不過是個大三、大四的小夥子。這樣子的行徑,在鄉下地方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媽媽心中很不以為然,時而譏笑我說:「看千看萬,看上看下,都沒有人走這一條路,只有你一個人走這一條暗散路。」我依然不為所動,我行我素,甘之如飴。

公元1980年,我們全家因為米糠油中毒而前往苑裡大興善寺求救後,由於痛苦的折磨,媽媽的態度有了轉變。等到弟弟過世後,由於家破人亡的相繼煎熬,加上師父的慈悲開導,媽媽也積極地唸起阿彌陀佛來了。這時候,她為了不忍心見我長期吃素,又為生活奔波而身形憔悴,居然跑去請求師父,要我放棄素食。更讓我吃驚的是,師父竟然答應了她的請求,對我曉以孝道,要我遵照母親的意思去改變飲食方式。儘管當時我心裡有一百個不願意,其實我也不可能因為母親的要求而讓步;但是,師父已經是我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大 菩薩,於是我聽從了。還記得當年再夾起第一塊肉的時候,那種葷腥噁心的感覺,實在很不是滋味。更不可思議的是,我放棄了素食,母親卻開始吃起素來了,大概是為了愛子心切,想要彌補自己的歉咎吧!天下父母心,實在令人感動。

從此媽媽吃素、唸佛,越來越認真。師父仙逝後她到太平的某個精捨去唸佛,更是風雨無阻,日日報到。她們老師還設計了打卡的方式,就像工廠上、下班一樣,上午、下午、晚上各打一次,累積幾次算滿一願,唸滿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可能要花個四、五年的光陰。唸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四十八願可能也唸滿兩次以上了吧!

看著媽媽老邁的身影,尤其是十多年的素食吃下來,加上衰老貧血,關節疼痛、腎臟慢性衰竭、心臟喘息、耳鳴、眼花…的毛病都來了。她卻咬緊牙關,十數年如一日的,要硬撐到底,決心要在那裡求往生。我看了於心不忍,常常要她放棄素食,注意營養。她卻固執得很,一如我當年的模樣。可惜,師父已經圓寂了,要不然我也要去請求師父,要她老人家放棄素食。有時候看她貧血嚴重,受盡折磨,我心裡一著急了,就把歷史的真相搬出來刺激她。我說:「媽,素食不是佛陀的教導,那是叛徒提婆達多的主張,為了這些事情 已經破壞了僧團的和諧和法輪的運轉,而提婆達多身壞命終掉到地獄裡去了,您知道嗎?原始的經藏和所有的律藏裡都清清楚楚、詳詳細細地記載了這些。就是佛陀本人和諸大阿羅漢也都不贊成吃素的主張,那是屬於外道的主張,您知道嗎?重要的是不要殺生,至於三淨肉的範圍內是可以食用的。」刺激她的用意當然是要她放棄素食。但是她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一如我當年的模樣。

我學習原始佛法以後,家人也漸漸對真正的佛法僧三寶有了瞭解,慢慢地也不再唸阿彌陀佛了,開始憶念佛陀的功德了。媽看到我們念的佛陀跟她不一樣了,心裡起了恐慌,深怕後事不能依照她的願望處理,障礙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緣。原先還指望妹妹來幫她安排的,想不到妹妹也皈向原始佛教了,這下可怎麼辦才好?她後來想通了,不指望我們臨終替她助唸了,她要依靠她的老師和蓮友來安排往生的儀禮。恰好她的老師又專門做這方面的服務,媽媽就放心多了。不放心的反倒是我,真實的三寶已經漸漸被局部的台灣出 家和在家眾所瞭解了,我卻無法說服自己的母親皈信真實的三寶,這可怎麼辦才好?

媽媽不識字,卻能誦完整篇彌陀經;十多年如一日從不懈怠;她的毅力和精進實在令人佩服。有一天,我跟她閒聊時就問她:「媽,您四十八願都唸滿了,是不是有往生的把握了?」

媽說:「老師都不敢說有把握往生了,我怎麼敢這麼說。」

我說:「那您唸了那麼多年,有沒有覺得煩惱減少了許多?」

媽說:「我煩惱的可多啦!沒有人像我有這麼多的痛苦啦!」

我說:「媽,像您這麼認真又賣力地在精舍當煮飯的義工,精進了十多年怎麼會這樣呢?是不是您的方法錯了呢?」

媽說:「我也不知道,反正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就是教人這麼唸。千千萬萬人,大家都這麼唸,我跟著大家唸就對啦!」

我說:「媽,譬如煮飯,只要選好鍋子,洗好米,放對米和水的比例,燒起火來,過了一段時間,聞到飯香蒸騰,聽到沸聲撲撲,打開鍋蓋確認一下,就知道飯熟了沒有。只要程序對了,方法對了,目標自然就達成了。並不需要您在旁邊    喃喃不斷地誦唸著「米啊!快變成飯啊!」才會煮得熟。媽,願望只是一個引導,最重要的是要有相應於願望的正確方法,然後加上努力,願望才會實現的。一個人很認真地去施肥,他的作物卻不開花結果,因為他錯用了鉀肥,他用的方法跟目標並不相應啊!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無功的。媽,您知道嗎?」

媽說:「孩子,我不識字,我懂不了那麼多原始佛法啦!反正我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

我說:「只要聽得懂,記在心裡,就好了。聲聞弟子就是認真聽佛所說的,依法去修行啊。那我來教您怎樣念佛功德好嗎?」

媽說:「我老了,來不及了,不要學那麼多了。」

我說:「媽,就是因為您老了才要趕快學正確的,趁現在還來得及啊!譬如一個人在無遮的佈施大會上,沿路檢拾磚塊,到了接近路的盡頭時,忽然看到一方金塊,他是不是應該立刻卸下磚塊,檢起金塊來呢?」

媽說:「孩子,多年來我已經習慣了,我寧願挑著磚塊,你就別再障礙我了,各修各的好嗎?」

我啞口無言。

退一步想想,母親年逾七十七,能有個道場和蓮友們相聚共修,至少比在養老院裡好多了。假如她留在家裡,就像她自己說的,容易想東想西,心肝打結愁,日子反而難以打發。而我自己又有多少時間和耐心來付出和照顧她呢?想到這裡,也就不忍再苦苦相勸了。內心則是盼望著台灣的給孤獨長者趕快出現,如法地建立起適合僧伽居住的精舍來,並且迎請賢聖的僧伽長住台灣,讓我們的父老兄弟姊妹們都能有個終生的皈依處。內心不禁又強烈地憶念起僧伽來了:「世尊的聲聞僧伽,正向、直向、真向、善向,向須陀洹道、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道、得阿羅漢果。如是四雙八士,才是世尊的聲聞僧伽,應該尊重佈施,殷勤供養。這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樣的,再度地提醒您,我們的祖師大德們和我們週遭的大多數蓮友,都不曉得要這樣地憶念僧伽呢!即使知道了,他們也可能不屑一念,因為他們認為「聲聞」就是小乘。全然不知道大乘正是佛滅五百年後的新興宗教 ,他們創新教義,自己貼上大乘的標籤,卻把佛陀原始而真實的教導稱呼為小乘,用來彰顯自己的功德,吸引廣大的群眾,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下了謗佛、謗法、謗僧的瀰天大過,而辜負了千古以來信眾的熱誠。這件事情的荒謬,就像有個商人進口了法國的白蘭地之後,混合了一些凍頂烏龍茶,使酒色略呈琥珀色,然後把20年的標籤改貼成25年,並且加上「特級原裝」的字樣。結果售價暴增雙倍,市場上居然還供不應求呢!這就是我們的消費者嗎?您願意當個只相信標籤卻不想辨識內涵的信眾嗎?您情願一生一世都挑著磚塊嗎?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5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8 19:54 | 只看該作者
14、想起彌陀家族


公元1999年4月9日,我離開了近23年的職業生涯,就在我最春風得意的時刻裡,不論是職位、待遇、僱主與同事的情誼、業績、商譽都是顛峰狀態的時候,我從掌聲中走下了舞台,從絢爛中走向了淡泊,實現了生涯規劃中的退修計劃─退隱而修身的願望。雖然,得到了內人的鼎力支持,但是剛開始賦閒在家的日子裡,每每看到自己站在第一屆小巨人的獎座前,跟當今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先生合照的相片;又想到老闆和同事們苦苦挽留的人情,甚至連跨業交流會的楊董都熱心地要舉薦為傑出(總)經理人的盛情,我似乎是辜負了太 多人的期望了。但是,我還是狠下了心,咬緊牙關不讓眼眶泛紅。雖說經過了23年的努力,終於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但是要放棄多年耕耘所得的名利,畢竟還是不容易。不過比起佛陀放棄王位的繼承和皇宮的榮華富貴,我的一切實在又不值得一提了。想想,自古以來多少賢聖僧眾,例如大迦葉尊者,放棄了財富名望,離別了父母妻子去追求真理,而我只是小小的退隱修身而已,又算得了什麼呢?然而在這段過渡時期裡,還是要感謝摩訶布瓦尊者、潘那維多長老(我的皈依師)和鄔達摩比丘,遠從泰國來信,給我殷殷教誨,讓我渡過了內心的煎熬。也要感謝內人的全力擁護,讓我在獨居的日子裡仍然過得很安詳自在。

由於離開職場家族的痛苦,又觸發了我當年離開彌陀家族的往事,於是在自修之餘,誠心誠意地為我所惦記的彌陀家族來訴說這些陳年舊事,希望能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所不悅的話,也請諒察我的一片赤誠,甚至不惜犧牲職業所得,情願做這件吃力又不討好的事,只因為我從彌陀家族中出走十年多了,卻仍然經常想起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分享我的法樂。

 回想中國的彌陀家族史,大致可摘列一些資料如下:

 1.公元228年,三國時代吳大帝黃武年間,支謙漢譯阿 彌陀經。

 2.公元375年,晉孝武帝時,道安鑄造丈六彌陀金銅像,安置於檀溪寺。

 3.公元402年晉安帝時,鳩摩羅什以曼妙的文筆譯出今天大家所誦讀的「佛說阿彌陀經」。

 4.公元402年7月,慧遠與劉遺民等18賢者,領導123人結成白蓮社,於阿彌陀佛像前,共誓往生西方。

 5.公元528年,北魏曇鸞依照世親的「往生淨土論」,開創了口誦「阿彌陀佛」而求往生的淨土法門。

 6.公元620-645年間,唐朝道綽力倡淨土法門,說唸佛為易行道,是開悟的捷徑。

 7.公元650~681年間,唐朝善導傳說「唸一聲佛,放一道光。」把高聲唸佛與放光結合起來吸引更多唸佛人。

 8.公元766~805年間,唐朝法照、少康不但稱名,又發明五音曲調的「五會唸佛」,更以音聲作佛事。連小孩都來參加唸佛。正所謂「家家彌陀」之盛況。

 9.公元1042年,宋朝神照於天台結白蓮社,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踴躍參加,每每集合數萬人唸佛。

  10.公元1535年~1615年間,明朝,蓮池提出「三種人唸佛」、「三種唸佛人」、「三種唸佛法」。他提倡道綽用小豆計數的方式,即十唸、百聲、千聲、萬    聲的念佛計量方法。更把明朝的結社唸佛風潮推向了顛峰。

  11.公元1861年~1940年間,清末民初,印光以「信願行三,為淨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唸佛秘訣。」並倡十唸法門。

  12.公元1949年~1986年間,大陸來台的廣欽、煮雲、懺雲,李炳南居士,都受到印光深刻的影響,全力在台推展唸佛法門。

  13.公元1999年間,全台教界瀰漫在一片彌陀聲中,彌陀道場不計其數,僧俗以唸佛為課者,估計不少於20萬人。

以此看來,中國彌陀家族自慧遠、劉遺民結社以來,已經1597年(計至公元1999年止),歷代彌陀家族的成員,從出家到在家,從王公卿相到販夫走卒,從百歲老太婆到三歲童子,從漢民族到五胡…彌陀家族的成員實在是不計其數。就以今天台灣唸佛的人數,估計至少有20萬人,假設每人平均投入10年的光陰來唸佛,那麼累計就有200萬人年的唸佛功力了;如果這是正確的往生法門,我們真想知道到底多少人已經有了上品、中品或下品往生的把握?他的把握又根據那些具體的成就?如果無法回答的話,我們是否要重新評估這個方法是不是正確?效率如何?會不會做虛功?

因此,在以後的篇章裡,我們就要以最初同時也是最新的觀點,重新來解讀「佛說阿彌陀經」了。希望彌陀家族的成員們,都能仔細地思考經文裡面的真實含義,不要再被曼妙的詞藻給眩惑了。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6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8 2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32樓 的帖子

老兄你的捷徑方法把你帶到耶穌復活去!所以認為念佛之「制心一處」是有如「老牛上樹」?
是否意思這樣?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7
chico 發表於 2011-1-18 23: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18 23:48 編輯

回復 jiandao 33樓 的帖子

哈哈,你老兄就是不禁逗,扯啥淡啊,扯點鹹的吧,我要是有本事把「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給老兄減損分毫,還改換門庭幹嘛?!哥們要是覺得自己也沒有那個本事,也別絕望,沒人有那本事,說有的都是「扯淡」,哈哈


老兄,要搞清楚大乘念佛的真實意思,然後再批他。自己理解的「念佛「不一定是大乘的本來意思。凈土宗,依據三經一論。持名念佛,僅僅是是念佛法門裡的一種。

看看《觀無量壽經》里怎麼說的: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如果有人說,我能替你斷除見思惑,你做不到,我替你做,那更是超級「扯淡「。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74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38
bottleempty 發表於 2011-1-19 04:08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16 16:46
你要移民美國,就要先弄清楚移民的要件和程序,然後按部就班去辦理,不是念美國總統的名字就能成事的。

你要吃飯,就必要自己修出種子來種在地下,長出穀物,自己加工,然後吃到,才叫吃到?
或者必要熟悉做飯的方法,親自做來,才能充饑?
你要來美,就必要自己造一個飛機,學了飛行技術,親自開來才算來?
修與不修,修此修彼,成與不成,都出不了事情本身的規律。
你喜歡DIY, 別人喜歡現成,都是沒有付出沒有收穫,必定矛盾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74

帖子

16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
39
bottleempty 發表於 2011-1-19 04: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ttleempty 於 2011-1-19 04:15 編輯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8 06:57
念佛,要念到自己的心同佛心相應??

喊破喉嚨也惘然。


你是真不懂還是裝糊塗啊
俺也聽過「口念心不念,破喉也枉然」,不是基督徒說的,是凈土僧人自己說的啊。
倒聽說不少基督徒堅信「口裡相信,就必得救」的事情啊,是真的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0
jiandao 發表於 2011-1-19 05:03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1-1-18 07:44
回復 jiandao 32樓 的帖子

老兄你的捷徑方法把你帶到耶穌復活去!所以認為念佛之「制心一處」是有如「老牛 ...

老兄,我給你個建議,真學佛從阿含起步,忘了大圓滿吧。沒有一定的根基,自己琢磨著學密,不是很好。這與找個穿袍子的上師,正而八經地認認真真地學相比,當然,還是要好很多。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4: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